APP下载

论邓小平的意识形态管理思想

2013-04-06金坤城

唯实 2013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原则思想

金坤城

论邓小平的意识形态管理思想

金坤城

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某些问题严重威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可以找出多种原因,其中,意识形态管理研究滞后,乃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研究邓小平意识形态管理思想,对加强和创新意识形态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的意识形态管理主体论

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特色意识形态管理多元主体论。

无产阶级政党是意识形态管理的责任主体。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性质决定了党代表全国人民行使意识形态管理职权。早在1957年,邓小平就指出:“共产党有没有资格领导,这决定于我们党自己。……决定于我们党的思想和作风。”党的思想领导就是对意识形态的领导和管理。邓小平强调:“加强党对思想战线的领导,克服软弱涣散的状态,已经成为全党的一个迫切任务。不仅理论界、文艺界,还有教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群众文化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等各个方面,都有类似的或其他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整个思想战线的工作都需要加强。”

领导班子是意识形态管理的现实主体。党的具体管理工作是由其杰出代表——领导班子来具体实施的。邓小平指出,要管理好意识形态,首先,在注意集体领导与分工负责的同时,各级党委的一二把手要对日常工作负起第一位的责任,直接领导意识形态工作。其次,要建立一个结构合理、团结协作、优势互补的领导班子。班子一定要团结,不能形成小圈子,必须坚决同派性作斗争;班子内部专业知识结构要合理,有助于相互学习,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管理能力;班子年龄结构要合理,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老中青相结合。再次,加强理论修养,提升管理水平。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业务专长的意识形态干部队伍是进行意识形态管理的关键要素。意识形态管理者必须具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素质、较高的专业文化素质和一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邓小平的意识形态管理客体论

客体即对象,意识形态管理的终结客体自然是人的思想。

加强对大众传媒的管理。大众传播媒介是意识形态传播的主要载体。对此,邓小平强调:“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总之,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他还要求加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清理整顿,对那些“非法刊物”、“秘密刊物”之类的东西严加查处。

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理论研究和管理队伍的建设。早在1977年,邓小平就强调:“文科也要有理论研究,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经济、历史、政法、哲学、文学,等等。”在他的关怀下,上世纪80年代全国开始大规模地有组织地培训意识形态管理干部,加强意识形态理论研究。1984年,教育部决定在南开大学等12所院校首先增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8年,开始在复旦大学等10所院校招收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我国意识形态研究和管理队伍科学化、规范化的培养体系从此开始形成。

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邓小平提出,所有学校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尤其要注重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认真做好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同时,还“应该热情地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政治上的进步,帮助他们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以保证意识形态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他还说:意识形态教育事业决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各级党委要认真地作为大事来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三、邓小平的意识形态管理方法论

邓小平果断抛弃了极端错误的意识形态管理方法,全面恢复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管理方法。

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邓小平深刻指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要坚决反对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和金钱万能论,必须以精神激励为主。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不讲多劳多得,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因此,我们要实行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为辅的方针,要恢复过去行之有效的各种物质激励措施。

透彻说理、民主讨论的方法。意识形态管理的本质是要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只能是民主说服教育。他说,我党“历史上多次过分强调党的集中统一,过分强调反对分散主义、闹独立性,很少强调必要的分权和自主权,很少反对个人过分集权”,导致民主缺失,权力高度集中,个人崇拜盛行。历史的经验证明,用大搞群众运动的办法,而不是用透彻说理、从容讨论的方法,去解决群众性的思想教育问题,从来都是不成功的。

依法管理,实现意识形态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意识形态管理首先需要制定法律法规,其次要大力加强普法教育,再次要改变和完善意识形态管理制度,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尽管在意识形态管理方面出台了若干正确的决议、政策,但实际效果却不够理想。对此,邓小平在1989年曾痛心地说:“四个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反对精神污染,我们不是没有讲,而是缺乏一贯性,没有行动,甚至讲得都很少。不是错在四个坚持本身,而是错在坚持得不够一贯。”

坚持必要的意识形态斗争。改革开放之初,有些人对于西方各种人文社会思潮,不加分析、鉴别、批判,盲目推崇,全部拿来。对由此造成的思想混乱和精神污染等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必须开展坚决的斗争。为此,邓小平告诫人们:首先,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就是要中国全盘西化,走资本主义道路,就是否定社会主义。“中国要搞现代化,决不能搞自由化,决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对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并触犯刑律的人,不严肃处理是不行的”。其次,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坚决抵制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思想影响。再次,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况要进行辩证分析。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的意识形态管理方法,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民主引导,完善法律法规,依法管理。对各种错误思想,绝不能以干扰经济建设、追求社会和谐稳定等为借口而听之任之,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彻底批判。

四、邓小平的意识形态管理原则论

意识形态管理原则是进行意识形态管理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意识形态管理的党的领导原则、系统教育原则的基础上,又从新的实践出发,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若干新原则。

有“左”反“左”、有“右”反“右”的原则。首先,主要防“左”。邓小平明确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他要求“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引导人们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注意批“右”。长期以来,一些人把反“右”等同于思想僵化保守、反对改革开放,似乎越“右”思想越解放。他们选择性地坚持邓小平关于“主要是防止‘左’”的教导,而轻视甚至有意忽视还“要警惕‘右’”。其实,邓小平早就明确指出,精神污染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就是“右”,“就是全盘西化,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右的倾向不是真正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他强调,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同各种不正确的观点、错误思潮,同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的观点进行严肃的思想斗争。

收放结合、宏观引导的原则。党管意识形态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进行方向引导,实施宏观管理。仅以党对文艺管理为例,邓小平不再直接干涉文艺领域的具体争论,要求“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重新肯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严厉批评将“双百”方针同安定团结对立起来的严重错误;强调在社会主义时期,坚持安定团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双百”方针是完全一致的。

对于具体的文艺管理工作,他要求各级党委都要领导好文艺工作。他认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在文艺创作、文艺批评领域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

以立为主、重在建设的原则。以立为主、重在建设就是要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把意识形态建设作为意识形态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理论,第一次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重在建设的原则。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纷繁复杂,以各种形式出现的左、右倾思潮风起云涌。我们应该坚持上述管理原则,从实际出发,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做到有“左”反“左”、有“右”反“右”,旗帜鲜明地开展必要的意识形态斗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BKS052)、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1MLB005)和江苏省教育厅项目(2010SJD71001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彭安玉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原则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思想与“剑”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