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虚假转作风是思想的进步
2013-04-06王会亮
王会亮:最近,人民网以《新公务员向党报披露虚假转作风:科长喝酒斗地主》为题,编发了一封读者来信。其中,一名新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在来信中,详细揭露了本单位科长上班时在电脑上斗地主、副局长看见却不予干涉、局长汇报会上说假话等虚假转变作风的现象。读后令人愤慨,禁不住想为这位新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叫“牛”。
多年来,受社会环境影响,“大家都那样了,我不那样显得不合群”的消极思想成了一部分人的处世之道。这些人在世俗中“随波逐流、改变自己”,逐渐失去了做人做事的原则,变得圆滑世故。君不见,在面对身边的不善之事、工作中的不良之行时,有些人见多不怪、习以为常、麻木不仁,有些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各行其是,有些人明哲保身、不想惹人、熟视无睹,更有些人一团和气、你好我好、沆瀣一气。凡此种种,都是思想蜕化的表现。然而,在看到本单位存在虚假转变作风的严重问题时,这位刚参加工作的公务员,并没有被所处的大环境所熏染,而是以“不知勺大碗小”的举动,让我们感到了一股思想进步的正能量。
正确的思想,是优良作风的根本保证。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就会不落实。分析这位公务员披露的现象,不论是科长上班斗地主、还是副局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作为,或者是局长掩耳盗铃说瞎话,都是思想不端正的表现。正是思想上的漠视,他们才把作风建设当成了“耳旁风”,对上花拳绣腿搞形式,对下言行不一走过场。结果,良好的工作风气“像雾像雨又像风,来来去去一场空”,怎么也体现不到实践中。
作风建设无小事。转变作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主题,但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作风是什么?不难理解,就是生活工作的风气和气象。一个人在工作中的言行举止,就是这个人的工作作风,它关系着这个人所在单位的作风建设和团队形象。作风实,形象立;作风差,形象损。这虽然是一个浅显的道理,但却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具体言行。从信中所揭露的事例来看,转变工作作风仅靠自身的觉悟是不够的,它更需要这位写信的公务员所具备的责任心、监督力以及敢于揭露问题的勇气。既然如此,就让这种揭露问题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