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听力策略对听力效果的影响研究

2013-04-04吴晓玲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元认知英语听力英语专业

吴晓玲

(铜仁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贵州 铜仁 554300)

一、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来说,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交际,交际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先听懂别人说了什么,然后才能回答,因此英语的听力是语言交际能力中需要打通的第一个要塞。本文针对我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了听力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及训练,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了解目前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英语听力学习现状,听力学习中采用什么学习策略,听力策略的使用是否能有效提高听力效果。希望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促进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分析得出数据和结论的同时,提出几点在网络环境下如何更好地自主地引导学生有策略地学习大学英语听力。

二、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铜仁学院非英语专业二年级一个班级。被调查的学生有20名本科生,笔者曾对该班进行四级统考前地辅导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方面比较熟悉。这就尽可能的保证了调查数据的可靠性。

2.调查工具

听力测试:听力测试题两套,两套题在难度上均等,题型完全相同。进校时对学生进行第一次听力测试,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一学期听力训练后对学生进行第二次听力测试,通过测试了解学生在一学期大学英语听力学习后听力成绩的变化。

问卷调查:本文采用了问卷调查方式,问卷共分为听力策略和听力基础两个部分,在听力策略上借鉴了O’Malley&Chamot[5]的理论,把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三个方面共25个问题。第一部分笔者列出了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使用的典型听力策略。第二部分则为填写高考英语成绩。此外,对收上来的问卷做了仔细的筛选,排除一些不可靠的因素,最后剩下18份试卷。将18份试卷分为两组,前9名为第一组,后9名为第二组。

3.实验过程

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听力策略训练,主要从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社会/情感策略三方面实施。实验时间为15周,每周两个课时。

三、调查结果统计表分析

学生代号问卷第一部分(英语听力学习策略)问卷第二部分(高考成绩)第一次听力成绩13.484.123.69 71 70 80第二次听力成绩平均 3.34 3.64 3.4964.3365.7873.3323.453.683.64 66 69 78元认知策略均值33.563.683.52 64 68 7643.303.823.57 68 69 75认知策略均值(百分制计算)53.353.573.59 64 66 69(百分制计算)(百分制计算)63.313.613.45 70 71 77第 一组73.303.573.36 61 59 7383.163.483.34 58 62 6793.183.193.21 57 58 65社会/情感策略均值

102.973.052.77 70 70 76112.773.002.74 67 69 74第122.712.812.65 68 69 72132.552.722.43 66 68 72二 组平均 2.53 2.67 2.4863.3364.4468.11组差 0.81 0.97 1.01 1 1.34 5.22142.652.792.55 70 68 67152.342.522.39 60 64 65162.382.472.49 56 56 62172.222.292.37 60 61 66182.162.351.93 53 55 59

上表统计数据显示,在精心挑选的18份问卷中第一组学生无论是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还是社会/情感策略都要优于第二组学生,差值分别为0.81、0.97、1.01,这个差值还是相对较大的,但两组学生听力高考英语成绩平均分相差仅为1,在第一次听力测试中两组学生平均分相差也只有1.34,差别不大,这说明18名学生在入学时英语听力基础悬殊不大。两组学生通过听力策略训练后听力成绩都有一定的提高,第一组学生两次听力测试成绩的差值为3.67分,第二组学生差值为7.55分,这说明听力策略的使用能对听力成绩产生积极地影响。但通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学习者对听力学习策略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因此在听力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听力策略的使用情况也大不相同。大学生活方式比较自由,主要依赖学生的自主行为,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越发明显起来。善学者会在听力中运用适当的听力策略来帮助完成自己的听力学习。而非善学者在听力学习中比较被动,不善于运用策略来加强听力学习。所以在第二次听力测试中,两组学生明显有了较大的差别,第一组学生听力成绩为73.33,第二组学生成绩为68.11,相差为5.22分,比起第一组学生与第二组学生在第一次听力成绩上的差别整整高出了一截。但第一组学生三组策略的使用频率都显著高于第二组,成绩也明显高于第二组。这说明听力策略的使用频率越高,听力成绩也越高,听力效果也越好,听力策略的使用能有效提高听力效果。

在问卷的第一部分元认知策略上共有7项,第一组学生均值为3.34,第二组学生均值为2.53,两组学生平均值有一定地差别。这表明虽然在进校时两组学生成绩差别不大,但一学期的听力策略训练后第一组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制定学习计划,在听力学习的过程中能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听力材料,对自己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监督能力,在完成计划后还能对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估。

在问卷第二部分认知策略上共有13项,第一组学生比第二组学生均值相差0.97,有较明显地差异。第一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注重学习策略的培养,学会利用关键词或已知信息对文章内容进行预测,能有效的借用图例、小标题、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对听力内容作出推断。还积极运用记笔记策略写下所听到的重要信息,以免遗漏掉所听的内容。在这组听力策略中第一组学生的使用频率均值达到了3.64,属于经常使用该策略。而第二组学生频率均值仅为2.67,属于有时使用该策略范围。

在问卷的第三部分社会/情感策略上共5项,第一组学生均值为3.49,第二组学生均值为2.48,相差1.01,可以看出学习成绩越高的学生更能够与他人合作,遇到问题时能主动请教同学,寻求他人的解答以便听力任务的顺利完成。在情绪上还可以自我控制,学会消除听力过程中出现的紧张与不安。第二组学生在这项策略上明显低于前者,有些听力策略使用频率低于2.4属于很少使用范围。

四、教学反思

调查中发现,网络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学生听力策略的使用对听力效果有一定影响,但学生策略使用的差异性比较大,由于训练时间相对比较短暂,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新的生活方式也对学生产生了很多不定的因素,所以笔者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全方位的加强听力策略的引导让学生在网络的大环境下自主的学习听力。

首先通过加强元认知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大力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教会学生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逐渐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对自我学习效果作一定的评价,并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其次,以强化认识策略的训练来提高学生听力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认知策略的指导。再次,运用社会/情感策略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积极疏导学生的情绪,缓解学生的压力,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克服学生的困难,从而让学生在听力学习中取得最大的进步。

[1]蒋晓略,李金闯.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策略使用状况调查[J].才智,2010,(17):265

[2]周启加.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对听力的影响[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3):62-64

猜你喜欢

元认知英语听力英语专业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泛读课教学探究
数学科目中元认知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