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院校学生就业方向的对策研究
2013-04-02白洁
白洁
(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710021)
医学类院校学生就业方向的对策研究
白洁
(西安医学院,陕西 西安710021)
随着我国新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医学类院校的学生面临的就业方向和形势也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本文通过从医学院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医学院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新医改形势下加强学生就业的对策.
医学生;就业;医改
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我国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各项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医药费用上涨过快,政府卫生投入不足,人民群众在很多方面反映比较强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的要求将会更高.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1 新医改形势下医学院学生就业现状
1.1 城市医疗人才呈饱和状态
我国的高校每年都在扩招,而且在我国医学类院校的数量众多且综合类的大学还有医学部,这些原因导致我国的医学毕业生总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是毕竟我国的医院和医疗机构数量是有限的,经过不断的额发展,在城市的医疗人才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很多的医院用人指标有限,不可能接受大量的毕业生,城市医疗人才基本呈现了饱和的状态.
1.2 各学历医学毕业生的供求状况并不相同
同一个学校毕业的学生,相对于本科生和专科生来说研究所更容易就业,从不同院校来说,重点院校的毕业生比普通院校的毕业生更容易就业.相对来说比较热门的医学专业比冷门的更难就业,而大型城市的医学生要比中小城市的医学生不容易就业.
1.3 基层对医生的需求量很大,但招人难
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特别是农村的医疗机构需求量比较大,基层政府需要高水平的医疗人才.在一些县及以下的乡镇卫生院,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医疗水平比较低,医疗设备也相对落后,医疗药品种类缺乏,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医学人才的需求量是很大的.但是由于基层医院的各方面条件相对来说比较差,很多的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医疗单位工作,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招人难.
2 目前医学院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2.1 个人因素
现在很多的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非常高.还有一部分的医学毕业生自身在择业的心态和价值观上存在一些问题,他们认为自己毕业之后不应该在乡镇基层里的卫生院工作,而应该在城市的大医院里工作,过多的毕业生把自己的就业目标放在相对来说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即使大城市的医院就业竞争非常激励,门槛非常高,很多的本科毕业生还是不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但基层的医疗卫生单位往往是近些年接收毕业生的主力.
2.2 学校因素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给学生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并且在一些高校医学专业的设置不够合理,热门专业设置集中,缺乏科学预测,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并且高校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措施.
2.3 社会因素
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反映出了我国社会整体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的问题是我国很多行业的普遍性问题.我国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在使得医学毕业生在就业问题的选择上出现了偏差.但是目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疗环境相对来说比较差,尤其是基础医疗设施极度落后的偏远艰苦地区,常年缺少相关的设备,医疗药品种类缺少,接触外面不断发展的医学知识的机会也相对来说比较少,这些也是很多的医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很重要的部分因素.
3 新医改下如何加强学生就业的对策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医学毕业生积极投身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去就业,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医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又可以满足我国基层医疗单位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新医改政策中提出了很多促进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措施,这样即可以改善当前医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还推动我国基层医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无疑是一个多赢的局面.在新医改的形势下,加强学生就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出发:
3.1 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高校要认真重视对毕业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把个人发展的方向和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凄凉,在就业中正确的定位自己,从而能够顺利的完成就业.
3.2 注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要加强对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锻炼他们自我学习和吃苦耐劳的品质,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与人沟通能力的提高.
3.3 加强对医学生的就业指导
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对学生就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拓宽学生的就业思路,调整他们对工作的期望值,鼓励学生到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工作锻炼,到那些欠发达地区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发展中,人才始终室关键的因素,加强对医疗卫生单位的人才培养机制策略的建立也可以更好的吸引医学毕业生.对医疗卫生单位的人才培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3.1 营造良好环境
(1)建立健全人才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人才的培训教育力度,不断完善人才的引进制度,给他们提供政策的保障.
(2)注重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现有人才的使用,发挥专家学科带头人的作用.
(3)制订医疗人才培养与技术团队建设规划,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知识及技术培训和专业技术研修活动,巩固和壮大医疗标准化技术队伍规模、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创新能力;重视和加快技术专家的培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以适应医疗迅速发展的需要.
3.3.2 人才培训方案
(1)鼓励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医生积极参加进修,对专业知识的不断学习.
(2)鼓励基层医疗卫生单位里面够资历的医生积极参与省级、市级人才高级研修班和学术交流培训.
(3)充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医疗技术的骨干,做好师徒传承工作,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后备医疗人才力量.
(4)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现任科室主任进行专门学科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专业技术,向优秀的学科带头人方向发展,并充分发挥他们在科室业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5)对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主治医师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专业技术,在科室业务管理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力军作用.
总之,医学生的就业问题的解决是关系到我国发展稳定大局的,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会不断的取得完善和深化,我国广大的医学毕业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1〕江凌凌,童燕,刘晓鲁.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西南军医,2007(04).
〔2〕张爱云,杜安强.医学生就业竞争力透析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J].医学与社会,2010(06).
〔3〕张传宝,刘明哲.专科医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浅析[J].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03).
〔4〕黄进,王海清,董欣欣,陈斌,万学红.医学本科生基层就业意愿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04).
G455
A
1673-260X(2013)10-02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