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与高校辅导员感恩教育思考
2013-04-02李文砚
李文砚
(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与高校辅导员感恩教育思考
李文砚
(淮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感恩意识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现在象牙塔里的大学生却出现了感恩意识淡漠甚至缺失的现象,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现代大学生们,未来的社会和谐以及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都取决于现代的大学生,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大学生;感恩意识;感恩教育
感恩作为一种伟大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源远流长,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告诉我们,当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时,千万不要忘了感恩.然而当前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父母和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对自己没有实际好处的事,一切都不重要,功利性很强,感恩缺失现象较为普遍.如果这种现象不加以改变一味地发展下去,将直接影响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加强感恩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1 大学生感恩意识现状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往往被疏远和冷漠所取代.从中学到大学重智轻德,忽视道德教育,造成大学生的感恩意识淡化甚至缺失,大学生感恩意识淡化或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大学生对社会的救助认为是一种理所当然
一个人最大的悲剧是坦然接受社会和其他人的帮助却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面对国家的助学金补助,普遍的大学生都想要,甚至是争夺,每年到评选助学金时间,大学生们总是异常关注这个问题,名额肯定要分给困难学生,但部分学生为了争取到名额,不惜说谎编造各种家庭困难的理由,更有甚者回家开虚假证明,等助学金发下来后上街疯狂购物或出去大吃大喝.有限的困难补助很快就这样被挥霍,而真正困难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有可能享受不到困难补助.困难认定是靠大家通过对学生平时的消费情况推选出来的,而不困难的学生就会使用拉票等手段骗取名额.这种现象全国各高校都存在.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出大学生没有把社会的救助当成是一种施恩,而是认为理所当然,不要白不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落在当代大学生肩上.大学生只有“饮水思源,知恩图报”才能担当起这样的重任.
1.2 大学生对父母的养育缺乏体悯之心
每个人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就开始无时无刻享受父母的爱,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给予我们最多的,因此,我们首先必须感恩父母,然而,当前部分大学生有钱用时没有想到过父母,没有钱时知道父母的重要了,好像父母就是供应钱的机器,更别说记住父母的生日等等.以自我为中心,只注重自己的感受,肆意挥霍父母的血汗钱,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养成了唯我独尊的坏习惯,这种忘恩情绪的暗流,正在影响部分高校里的大学生们.
1.3 大学生对老师的教导缺乏感恩之情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然而在大学校园里,不帮老师擦黑板、上课躺在椅子上睡觉、不听课、随便迟到、早退等不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已不再是个别现象,有些同学见到老师不打招呼,有求于老师时才称呼一下,事情办好后与老师又形同陌路,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给老师起外号、或者直接就喊老师名字,这些现象的出现无不触动老师的内心承受底线,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学生的理解,直接会影响老师的工作态度和热情,要学会感恩老师,学会尊重老师的人格、尊重老师的劳动.
2 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社会意义
发现生活中人、事、物的美好其实是每个人的一种真实感受,而面对大学生的种种冷漠表现,这种感受我们要通过教育去实现,通过教育唤起大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认同和感激,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感知.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会懂得付出,才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回报社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最重要的主力就是当代大学生,大学,这座美丽的象牙塔,不仅要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胡锦涛总书记曾经说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部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加上在校的高校学生,总人数达到2000多万,这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牵涉到社会各个阶层的群众,如果能注重在校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教育,那么他可以带动社会上很多家庭,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素质.然而,现实社会大学生们关注最多的却是:如何享受好每一天、如何顺利旷课、最近有什么热门游戏、毕业后要找一份工作轻松工资待遇好的工作,想到自己如何买车、买房,却从没有想到回报国家给予的资助,老师给予的帮助,而对于奉献社会、承担责任更不会谈及.还有一些学生从不想自己给社会做了多少贡献,却总是抱怨社会不公、人情冷漠,对于国家的资助、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早已经视而不见,认为是一种理所当然.新时期,社会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高校要注重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伟大的奉献精神教育,只有对国家、对家庭、对他人常怀感恩之心,才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促进人类大团结.
高校教育要时刻以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为最基本的教育原则,高等学校实施对学生“感恩教育”,除了体现国家的教育方针,更大程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原则.心存对社会的感恩,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心存对大自然的感恩,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环保意识.这种教育原则,不仅可以避免感恩缺乏所造成的悲剧,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自尊意识和自立意识,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3 高校辅导员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策略
感恩意识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最基本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涵养.感恩更是一种品德.感恩是什么?难道就是简单地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不!它更是一种责任,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格.今天这个古老的话题在高校重提,就是因为发现当代大学生对感恩的缺失,或者说感恩意识淡薄,高校必须采取各种形式的教育模式给感恩意识淡薄或者缺失的大学生补上这一课.
3.1 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教育指导方向,帮助学生分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能给本人带来什么样的人生,错误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会把人生推向何方,走进难以自拔的泥潭,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甚至能带来很大的额灾难.辅导员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时刻以这些方针政策作为教育学生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形式上,不管采取什么手段、什么形式,只要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辅导员都要敢于尝试.当前正处于复杂的国际和国内形式下,大学生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没有一个清醒的意识和思想做引领,极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只有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提高大学生自身的分辨能力,才不会被汹涌而来的错误的思想所淹没,从而培养大学生感恩国家、感恩社会的意识.
3.2 建立班级感恩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就是孝顺父母,感恩身边每一个人,感恩是一种文明,更是一种文化,如果每一个人都拥有感恩之心,社会就会变得和谐,人与人就会更加亲切.自身也会因为这种和谐的氛围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感恩作为人类的一种美德,许多人是先天生成的,一部分人则需要通过后天教育来获得.高校辅导员应引导班级举办宣传以感恩为核心的各种文化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作为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捕捉、感受生活中处处渗透的恩惠,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或大或小的恩惠,从班级中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开始、让学生们思考同学们身边的点点感恩之事,使知恩、感恩、报恩形成班级主流共识,营造感恩的班级风尚,把感恩文化当做真正意义上的班级文化,从而带动校园文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学生慢慢的形成感恩意识,达到教育的目的.
3.3 给“感恩”制定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
对大学生感恩意识评价目前尚没有一套科学的标准,导致了很多高校对感恩教育并未落实到实处.有的学生在思想上认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当他们看到社会上或身边的很多人对于别人的恩惠当做一种理所当然,忘恩负义的人也会发展的很好,也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时,原有的感恩意识就会发生动摇,进而放弃了感恩意识.这种情况就是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所造成的,所以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感恩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辅导员应根据所带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比如在评选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其他类型的奖学金以及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的评选时不能单单以成绩为依据,做人的基本素质、平时生活中对待别人帮助时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也应属于考核的体系之一,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意识,使感恩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总之,大学生是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力军、未来美好世界的创造要依靠的当今的大学生、大学生同时也是家庭的希望,其家庭责任感不仅表现在孝顺父母上,而且更体现在对父母的理解、尊重,珍惜父母的劳动,以自己的勤奋努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大学生对学校、班级、社团、宿舍等集体都有相应的责任与义务,承担起对集体的责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感恩教育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学会感恩,达到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爱祖国的目的;懂得对自己负责就是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为实现理想与目标,为将来服务社会和报效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高校辅导员的力量是不可能实现最终目标的,只有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互相衔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才能形成合力,实现终极目标.
〔1〕喻文德.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当代青年研究,2005(8).
〔2〕胡虹霞.高校德育应补上感恩教育这一课[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
〔3〕刘家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6).
〔4〕李元卿.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少[N].光明日报,2003.
〔5〕朱学义.论高校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煤炭[J].高等教育,2006(3):97-99.
〔6〕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7〕刘济良.当代社会问题与青少年成长[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G641
A
1673-260X(2013)11-02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