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

2013-04-02苏婧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1期
关键词:妈祖主体体系

苏婧

(莆田学院科研处,福建莆田351100)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研究

苏婧

(莆田学院科研处,福建莆田351100)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由于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提出了相适应的地方高校科研管理机制:加强内涵建设,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和建立产学研合作互动机制,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以为区域创新体系做出更大的贡献.

区域创新体系;地方高校;科研管理

区域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地方政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方式.地方高校虽然不能像国家重点高校那样承担大量的国家层面上战略性研究,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原因,必然与所在区域有着更为紧密的联系.正确认识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有助于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使其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做出更多的贡献.

1 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

区域创新系统是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边界,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不同创新单位之间通过互动而实现创新功能[1].和国家创新系统需承担基础性、前瞻性研究等公共职能相比较,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目标则要单纯得多,带有鲜明的“区域性”,主要是致力于寻求技术与本地经济的有机结合,使科技与知识更好地服务并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2].在区域创新体系中,高等院校这一创新主体又可细分为国家重点高校和地方高校两个部分.而地方高校又具有国家重点高校不能替代的优势.事实上,国家重点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国家队”,主要追求的是具有基础前瞻性和全局战略性的科研项目,对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急需解决的具体技术问题并不很关注.相对于国家重点高校,地方高校有许多不足,存在着如科研实力有待提高、科研队伍层次低、学科建设滞后等等问题,很难开展基础性和前瞻性研究.但是地方高校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可以凭借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地缘、人缘关系等许多优势,可以更快捷地与地方政府、企业等各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合作.

地方高校承担着区域知识生产、知识传播、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科技成果转化、衍生企业和企业技术服务与咨询等多种功能,是区域创新系统的知识源和技术源,其科技创新活动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3].

2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的特点

区域创新体系功能目标与地方高校的定位一致性,使得地方高校科研管理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有着独特的优势与特色,一般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为区域提供广泛的应用型技术创新支持

熊彼特对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做了极其重要的区分:技术发明通常(但不是同时)被专利保护,但不一定会带来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意味着技术发明实现了第一次商业交易,尽管后来的专家把“创新”的含义推广,包括技术扩散和应用,而不单是技术发明第一次得到商业利用.[4]而完成这关键一步的技术创新主体只能是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线,还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因此,企业这一创新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地方高校是区域创新体系中重要的技术活动创新主体,是解决区域科技问题和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可以不同方式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服务机构等其他创新主体尤其是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科技活动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三个不同阶段.应用研究尤其是开发研究工作,其基础科学性没有问题,主要解决是应用技术性问题.而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从有针对性的鼓励和引导高校教师走出校门,从承担一个个具体的横向项目开始,有所选择地从事短、平、快的技术创新活动,重点发展企业需要的实用技术,培养出学校的横向科研优势与特色,逐步在区域中树立起本校的科研优势品牌,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来校寻求科研项目合作,探索建立产学研联盟的新机制,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富有成效的技术创新支持.

2.2 为区域提供富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文化支持

地方高校还为区域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服务,是区域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地方高校要不断增强区域特色意识,充分发挥其人才、学科和环境优势,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围绕本地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优势产业,重点开展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挖掘,针对地方社会重大问题,利用其智力集成、创新思维优势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对策,成为地方政府制定区域发展政策的智囊团.

如莆田市是海上和平女神妈祖故乡,是妈祖文化的发祥地.妈祖文化不单在我国东南沿海和台、港、澳地区极具影响力,对世界华人尤其在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也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全世界现有妈祖信众近2亿人.莆田学院充分利用地处莆田市的区域文化地域优势,组织多学科团队对妈祖文化进行研究,不仅建立省级社科研究基地,还取得系列重要成果,如自主开发了全国最大的妈祖文化专题资料数据库.莆田学院对妈祖文化的全方位研究,为提升妈祖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为祖国的两岸和平统一大业,以及“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文化遗产作出贡献,同时也为莆田的地方精神文明建设赋予了新的内容.

3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地方高校科研管理的机制探讨

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地方高校自身作为一个独立的创新主体,除了与企业等其他创新主体合作提升能力,还要围绕区域创新体系目标,为区域创新体系提供大量的知识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也就是说,地方高校在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必须考虑如何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区域创新体系作出尽量多的贡献.地方高校要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又不偏离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方向,重要的方式就是: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同时,建立科技创新共享平台,促进地方高校与企业等其他创新主体之间的联合,借用一切有用的资源发展自身,提升科研实力.

3.1 加强内涵建设,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

地方高校要在基层学术运行体系上要进一步强化以科研项目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引导学校的人力等科研资源按项目流动.在项目申报环节,加强引导谋划,将科研选题引导到满足区域技术成果需求上来,并鼓励与企业等其他创新主体开展合作研究,要求项目不仅要有充分的理论论证,体现课题的学术价值,而且还应该有一份完善的实践调查报告,包括前期的市场调查和成果完成后实施转化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明确课题的应用价值、推广价值、效益价值评估等,以确保课题研究能够适应市场的要求[5].在项目结题环节,加强成果转化,成果转化是科研工作最终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环节,要鼓励科研成果如专利、新产品等推向区域市场,寻求技术成果与区域经济的有机结合.同时,建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科研项目评价标准,保证应用研究在地方高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将成果转化效益作为评价应用研究的主要指标.此外,要实行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如在职称评聘、岗位考核等涉及教师切身利益分配方面,对项目成果开发应用及获取的经济效益与学术论著给予同等待遇,对那些能适应市场需求、转化价值大的科研成果给予相应的经济报酬和精神奖励,解决教师开展成果转化的后顾之忧.

3.2 构建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建立产学研合作互动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地方政府、研发机构和服务机构等各创新主体的外部环境不够理想,如成果产业化受到融资体制的限制、政府科技服务等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失、创新人才的流动受到人才政策的束缚等等,导致各个创新主体之间互动机制的缺位[6].要打破这种各自为政的分隔,就要找准地方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利益共同点.加强地方高校与企业、地方政府、服务机构等其他创新主体合作的最有效手段和途径,就是构建科技创新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公开与共享,降低企业等各创新主体与地方高校在搜索信息、建立互信等方面的成本,将地方高校的优势科技资源注入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中,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单项合作向长期、系统合作转变,最终形成长期稳定、互惠共赢的产学研合作联盟.

因此,地方高校要尽可能地与其他创新主体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产学研合作.如,地方高校向企业转让学校研究成果和技术咨询服务,接受企业委托的新产品、新技术开发研究,或者以“技术入股”的方式,有效促进各创新主体间的互相协作.如,地方高校以软科学的形式参与地方政府提供咨询和决策支持,包括以发表学术见解提供政府决策参考,作为政府专家顾问协助政府制定政策等等.同时,地方高校也要主动积极宣传学校的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使学校较为成熟的应用性科研成果得以推广并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 结论

地方高校要积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对内要加强内涵建设,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价机制,对外要建立与企业等各创新主体的产学研互动机制,挖掘一切可用的资源提升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围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1〕刘曙光.区域创新系统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M].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4.

〔2〕杨忠泰.一般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与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25-127.

〔3〕钱春丽,杨悦.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影响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6):114-121.

〔4〕樊春良.全球化时代的科技政策[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5〕弓兰秀.高校科研成果与区域经济的对接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6):46-47.

〔6〕孙希波.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与参与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7):22-24.

G644

A

1673-260X(2013)11-0238-02

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JA12241S)

猜你喜欢

妈祖主体体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妈祖祭典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妈祖形像考——兼论妈祖服饰及妈祖形像复原实践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万国茶帮”拜妈祖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妈祖颂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