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2013-04-02孙丽娜
孙丽娜
(华北科技学院 体育部,河北 三河 065201)
如今的世界是全球化的时代,英语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工具以深入民心.在国内外的交往中英语的使用场合越来越多,越来越普遍.体育是一种无国界的文化产物,体育在社会交往,文化交流甚至于政治事件中起到越来越多的作用,适当的学会实用性的体育英语就成为了体育工作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是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越来越多的同学毕业后从事健身房、拓展中心及社区体育中心健身指导等工作,英语的口语对话能力是他们工作中增值的重要筹码.调整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势在必行.
所以现今应该改进教学模式已适应新的时代需求,应该增强学生的毕业后工作需要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听说等实践能力,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本论文以英语学习的规律为基础,结合先今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期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专业英语学习的教学模式.一、体育类专业英语的教学以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为主,这样的教学模式中一味单方面的强调老师教,强调老师教学内容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是否会主动去学等问题.主要是教师为主导地位,教师根据自己的意识安排课程,在课堂上也是强调满堂灌.学生学习的知识只是空洞的书面知识,难以和自己的时间相结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跟着老师走,老师讲什么,学生就要服从.学生因此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一直以外,各院校都在不断尝试结合本校优势和学生的特点以教学为目的进行教学改革.华北科技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作为体育类学生,英语基础较低,英语学习能力也偏低,再加上体育专业有其专业的特点,学生有大量的室外训练课程,学生在室内上课时间少,英语学习时间少,个人英语学习精力也无暇顾及,英语学习成绩可想而知.然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主要是学习社会体育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基本训练,掌握群众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和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在越来越多的毕业后从事健身房、拓展中心及社区体育中心健身指导等工作,英语的口语对话能力是他们工作中增值的重要筹码.调整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势在必行.
1 社会体育专业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有针对性的社会体育专业英语教材
选用教材是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教学工具.教师按照教案进行讲解,学生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所选教材中教学内容是否切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影响很大.太难,会使学生心理容易感到挫败和压抑,无法继续学习;太容易,又使学生感觉学不到新东西,没必要学.同时教材内容是否与时俱进,是否贴近本课程学生的培养目标都影响着教学质量.体育领域日新月异,很多技术都出现了革新,新的项目和竞赛规程不断涌现.如果所选教材中知识落后,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现在出版的体育专业类教材,有些以某类体育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有些是体育作为大环境进行讲解的教材,鲜有以社会体育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编写的教材.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脱节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英语素质很难提高.
1.2 教学时间安排缺乏灵活性
当前虽然有一部分大学根据学生入学的英语水平进行了分级教学,分级教学采用分专业分级教学或是采用依据学生英语成绩水平进行分级教学,比如可以采用对英语水平普遍较高的体育类专业学生采用难度较高的大学英语教学,而针对英语水平较低的体育类专业学生采用难度较低的大学英语教学,这一分级形式具有不会打破原有的专业班级,采用不同水平的教学形式;也可以依据学生学习水平,对英语基础较好的体育类专业学生可以与其他专业学生一样进行同等难度的大学英语教学,而英语基础较弱的体育类专业学生则运用难度较低的教材进行教学,这一分级教学形式,是以学生的英语成绩作为分级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进行成绩水平的分级教学,可以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成绩水平,在每一级分级教学中采用适合于学生的教学内容,但是这种分级教学在体育生中无法正常进行,体育类学生训练任务较多,经常外出比赛,势必影响英语课学习.因此,由于体育专业英语课教学时间安排缺乏灵活性,直接影响了这些专业学生英语素质的提高.
1.3 教学方法陈旧
课堂教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恰当的教学方法又是教学组织的关键.《体育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体育英语课程应将体育领域的主要知识和英语技能有机地结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体育方向的英语说、读、写、译的技能,通过大量深入阅读体育领域的文献资料,培养学生较强的专业文献阅读能力,掌握与专业密切相关的词汇和常用术语,在教学过程中着重扩大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加深对体育领域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体育英语应用能力.”
目前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喋喋不休,却很少能组织适合课堂教学规律的活动,课堂不同于运动场,沉闷的课程缺少了学生与学生及学生与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教师感觉学生不配合,学生也感觉痛苦压抑,教学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学生也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2 我国体育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模式研究
2007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2.1 在大学英语基础上教出特色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方式的创新是社体专业学生教学的必须.社会体育专业是我国高校开设较晚的体育专业之一.而我校设立社会体育专业也比较晚,2006年体育部才开始招收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经验尚浅,而体育专业英语的教学更是经验不足.因此,应首先向其他已有多年体育专业英语教学经验的院校专业进行学习,才能对已有的体育专业英语教学法进行总结归纳并运用.可以以较知名的体育院校相关专业如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体育院校的体育专业英语教学为蓝本进行学习,在我校社会体育专业中进行开展,借鉴已有的教学经验,务求少走弯路.
2.2 因材施教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英语教学内容的创新我校社会体育专业建立晚,学生认可度较低,因为普遍生源较弱,录取时,体育专业学生都是进行了体育的单招班被录取的,其他的科目,如英语成绩都普遍不高,以社会体育专业B12级学生为例,57名学生,平均的英语成绩为67分,远远低于我校其他专业的学生英语成绩,同时也低于其他体育类高校体育教育等专业学生的英语成绩.
进入大学后,由于实践类课程要求高,学生的课余时间大多用来进行实践训练,而学生也自认为掌握好的运动技能是他们的学习目的,而对于专业英语的学习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专业外”的课程,可有可无,学习好并不能代表专业过硬,也学习差也是理所当然.因此,学生的英语水平仍然停留在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甚至于有些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不足1000,英语听说对话能力不具备.
对于这些学生的专业英语教学应采用较基础的体育专业英语教材进行教学,如从《体育专业英语》学起.从专业的覆盖面上看,内容包括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和民族传统体育等5个本科专业;从具体内容上看,包括重要的体育组织机构、国际综合性体育竞赛、体育运动项目、体育科技、实用体育词汇表和附录等6个方面的介绍.但是,体育专业类教材是否就适合本专业学生,还值得研究,因为这些书籍是对体育各专业英语的概况进行讲解,并没有偏重于某一专业,针对性不强.而相应的社会体育英语教材基本为空白.
对于英语基础的词汇、语法等方面尚不明确,对专业英语等较难的词汇及专有用法更是难以学习.学生所学的教材与他们将来的实践内容脱节,学生自然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3 结语
社会体育专业是我校体育部重点开设的专业.英语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工作中的难点:学生英语基础较弱,对当前教学法不能很好地适应等诸多问题,都制约了体育生英语学习.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建设文化强国之时,高校体育专业在活跃校园文化气氛、提高学校知名度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学生就业实践证明,实际的运动场所的英语应用能力日益重要.在实际的教学中选择有针对性的教材,教师教与学生学有机的结合,提升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兴趣和学习能力,灵活选择上课时间,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从英语教学、社会学及体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出发,提出适合社会体育专业专业英语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以期为我国社会体育专业英语的教学及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借鉴.
〔1〕黄太铨.交际教学法述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1(6).
〔2〕罗立胜,何福胜,杨芳.大学英语综合教学模式概述[J].外语界,2001(4).
〔3〕David Graddol.English Next [M].London:Latimer Trend&Company Ltd,2006.
〔4〕李荫涛.多媒体投影英语课堂教学初探[J].外语界,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