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法显传》中的外来词

2013-04-02邵天松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精舍音义外来词

邵天松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南京 210097;三江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南京 210012)

一、引言

《法显传》(又名《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东晋僧人法显撰。法显于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归抵崂山登陆。该书以当时简明通俗的语言记录了作者西行求法的沿途见闻,因此《法显传》不仅是研究中外史地方面的重要资料,而且对研究中古时期的汉语词汇的发展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作为一部具有汉语母语背景的僧人撰写的中土佛教文献,《法显传》还充当了佛教混合汉语(Buddhist Hybrid Chinese)①朱庆之先生在《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1992)中初次提出“佛教混合汉语”这一概念,2001年又发表《佛教混合汉语初论》(载《语言学论丛》,第24辑),指出Buddhist Hybrid Chinese其实是西方汉学界早已有之的说法。向中土文献语言扩散的媒介,是我们考察语言接触现象的一个绝佳范本。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结果,汉语外来词又因为往往承载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成为汉民族文化与其它不同民族文化交流的结晶。房德里耶斯曾经说过:“使语言不受任何外来影响而不断发展的理想几乎从来也没有实现过。相反,邻近语言的影响在语言的发展中常常起重大的作用。这是因为语言的接触是历史的必然,而接触必然会引起渗透。”[1]310-311笔者不揣浅陋,拟对《法显传》中的外来词试做初步的探讨,敬请方家指正。

目前,学界对“外来词”这一概念的内涵及其外延的认识并不统一。本文所指外来词首先包括一般所认为的音译词和半音译半意译的词,因为它们属于在词义源自外族语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对应的该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化的汉语词。同时我们还将意译词中的一个特类——仿译词纳入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王力先生曾指出:“意译不算借词,但是,有一种特殊的意译是比较近似借词的,那就是所谓的‘摹借’。”[2]526这里的“摹借”亦即仿译词。曹炜先生也认为仿译词较之其他意译词保留了外语词的结构形式,而其构成成分也与外语原词对应,外来词汇色彩浓,而纯意义词不具备这些特点,[3]71-78史有为先生则认为仿译词可以说是最广义的外来词,也可作为“准外来词”看待。[4]5我们同意上述观点,仿译词作为一种借入词的内部形式而不借入词的外部形式的外来概念词,不同于一般的意译词。它的“所指”仍然是外来的,包含着许多与中土文化不同的因子,和本土汉语词汇还是有着相当的区别。根据我们的调查,《法显传》中的外来词主要包括佛教词汇和异域文化词。

二、《法显传》中的佛教词汇

“佛教词汇”是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加以定义的,属于文化词汇(cultural lexicon)里的宗教词语。作为外来词的一部分,“佛教词汇”主要指承载了佛教文化的词语,一般说来,佛教文献语言的宗教性特征和异域性特征主要就是通过这些词语来体现的。《法显传》作为一部中土佛教撰述,其中包含着大量的佛教词汇。我们从语义内容加以分析,可以将佛教词汇分为如下几类:

(一)名号类

主要指佛教中一些佛、菩萨、罗汉等名号以及与佛教有关的各类鬼神、人物的名称。据统计,《法显传》中共有54个名号类词,从词频上看,共出现142次。如:

天帝释(6例)、帝释(1例):

昔天帝释试菩萨,化作鹰、鸽,割肉贸鸽处。(页35)①文中所引例句均依据章巽《法显传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页码亦据该书。

按:“天帝释”梵名 S′akra-devānām-indra。音译释迦提桓因陀罗。作“天帝释”、“帝释”,或作“帝释天”,皆为音意兼译。《慧琳音义》卷十八“帝释”:“三藏云帝是唐言,释是梵语略也。”(54/417a)②本文所引佛经文例均据台湾新文丰公司影印日本《大正新修藏经》(简称《大正藏经》),经名后/前数字为《大正藏》册数,/后阿拉伯数字为《大正藏》页码,字母a、b、c分别是同页上、中、下栏标号。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卷二:“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达罗,帝也。正云能天帝。释提桓因云天帝释,俱讹倒也。”(34/675b)天帝释本为古印度吠陀教、婆罗门教之神,古称因陀罗,是古代雅利安人崇拜的雷神、战神。后被佛教所吸收,成为佛教的重要护法神之一。早在东汉支娄迦谶、康孟详等人的译经中就出现“天帝释”、“帝释”,后世一直沿用。

舍利弗(7例):

从此西南行一由延,到那罗聚落,是舍利弗本生村。(页111)

按:舍利弗,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为梵文 S′āriputra音译之略。“舍利弗”一词早在东汉译经中就已出现③佛经翻译时代和译者的确定大致依据吕澂《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齐鲁书社1980年版,但也注意吸收当前学者关于佛经翻译年代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安世高译《普法义经》:“是时贤者舍利弗,请比丘听说法。”(1/922b),后世又意译作“秋露子”“鹙鹭子”等。《慧苑音义》卷二三:“舍利弗,具云奢唎补怛罗。言奢唎者,此云鹙鹭鸟也。补怛罗者,此云子也。此尊者母眼黑白分明,转动流利,似鹙鹭眼,故时共号为奢唎也,其尊者依母得名,故云鹙鹭子。”(54/450b)三国时注重辞旨文雅的支谦、康僧会等人的译经中就采用这一译法,如支谦译《大明度经》:“秋露子曰:‘菩萨何行而受明度?’”(8/478b)康僧会译《六度集经》:“佛告鹙鹭子:‘鹿王者,吾身是也。五百鹿者,今五百比丘是也。’”(3/32c)

此外还有:弥勒(8例)、阿难(14例)、舍利弗(7例)、罽腻伽(1例)、迦叶(4例)、大迦叶(3例)、优钵罗(2例)、须达(3例)、鸯掘魔(1例)、孙陀利(1例)、旃柘摩那(1例)、释迦(2例)等。据统计,《法显传》中共有49个名号类词语。(数据似与上文矛盾)

(二)术语类

“所谓术语就是用来准确地表达某个知识部门、生产部门或文化部门所特有的概念的词和词组。”[5]100因此我们将《法显传》中一些表示佛教特有概念的词或词组归入本类,主要有以下两种:

1.表示佛教的理论概念。如:大乘(6例):

众僧乃数万人,多大乘学,皆有众食。(页13)

按:“大乘”为梵文 mahāyāna的意译,音译摩诃衍那、摩诃衍。即菩萨的法门,以救世利他为宗旨,最高的果位是佛果。大乘之中的“乘”,《汉语大词典》中释为“佛教比喻能运载众生到达解脱彼岸的种种教法”,读音为 chéng。[6]666日本学者辛岛静志则认为“大乘”中“乘”的原语yāna有“马车、船等运载工具”的意思,而非“运载、乘载”之义,故读音应为 shèng。[7]512

须陀洹(2例):

瑠璃王杀释种子,释种子先尽得须陀洹,立塔,今亦在。(页82)

按:“须陀洹”为梵文 Srota-āpanna音译,是小乘声闻乘修行的四种不同阶段的“四果”中的最初果位。《慧苑音义》卷二二:“须陀洹,正云窣路陀阿钵囊。言窣路陀者,此云入也。阿钵囊者,此云流也。谓适断见惑,舍异生性,初获圣性,入圣行流,故名入流。旧安洹字,莫知其所以也。”(54/441b)象修行果位这种教理教义名词一般来说属于玄奘译经“五不翻”理论中的“含多义故”,用意译难以准确地表达意思,所以采用音译。《法显传》中与此类似的还有“阿罗汉”“阿那含”“般若波罗蜜”等。

此外还有小乘(10例)、缘(3例)、阿毗昙(3例)、般若波罗蜜(1例)、须陀洹(2例)、阿那含(1例)、果报(1例)、梵行(1例)、臈(1例)、劫(1例)、忉利天(5例)、兜术天(2例)、首楞严(2例)等。此类词语,据统计,《法显传》中共有47个。

2.表示佛教徒的宗教活动。如:阇维(3例):

当阇维时,王及国人、四众咸集,以华香供养。(页159)

按:“阇维”是巴利语jhāpita的音译,又作荼毗、阇毗、耶维、耶旬、邪旬等,义为火化、焚烧。《玄应音义》、《慧琳音义》等佛经音义中均收入之。或作“蛇维”,辞书未载,但多见于西晋竺法护译经。如《生经》卷二:“王又诏曰:‘若已蛇维,更增守者,严伺其骨,来取骨者,则是原首。’”(3/78b)《正法华经》卷九:“于时菩萨众生憙见见佛灭度,以栴檀香、琦异妙香蛇维佛身,取其舍利,香汁洗之。”(9/125c)。

“阇维”是印度社会自古即有的葬法。最初的火葬方式是纵火焚尸,然后弃之不管。如《佛说立世阿毘昙论》卷六载:“剡浮提人,若眷属死,送丧山中,烧尸弃去。”(32/199b)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也记载了关于古印度火葬风俗:“终没临丧,哀号相泣,裂裳拔发,拍额椎胸。服制无间,丧期无数。送终殡葬,其仪有三:一曰火葬,积薪焚燎。”古印度雅利安人认为火是地水火风四个因素中最纯洁的,是人与神之间的媒介,并将火与纯化联系起来,从而导致了火葬的流行。[8]36

此外还有:夏坐(9例)、泥洹(7例)、般泥洹(17例)、般涅槃(1例)、坐禅(7例)、般遮越师(2例)等。此类词语,据统计,《法显传》中共有31个。

(三)名物类

这一类主要指佛教徒宗教生活中的用具,以及与佛门有关的建筑、古迹等。1.宗教生活用具。如:犍槌(1例):

僧伽蓝名瞿摩帝,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页14)

按:“犍槌”是梵语ghantā的音译,是寺院中敲打用之报时器具,多指寺院中的木鱼、钟、磬之类。又作犍稚、犍地、犍迟、犍椎,“犍”或又作“揵”。玄应《一切经音义》:“揵椎,直追反,经中或作揵迟。案梵本臂咤揵稚,臂咤此云打,揵稚,所打之木。或檀或桐,此无正翻。以彼无钟磬故也。但椎稚相滥,所以为误已久也。”(54/413a)“犍槌”本为木制,《五分律》卷十八:“诸比丘不知以何木作揵椎,以是白佛。佛言:‘除漆树毒树,余木鸣者听作。’”(22/122c),后世亦用铜制,如《大智度论》卷二:“是时大迦叶作是语竟,住须弥山顶,挝铜揵稚。”(25n/67b)

僧伽梨(2例):

入谷口四日西行,有佛僧伽梨,精舍供养。(页47)

按:“僧伽梨”是梵语 sańghāti的音译,僧佛所穿的大衣,亦作般僧伽胝、僧伽胝等。《慧琳音义》中对其形制有详细记载,如卷二“般僧伽胝”:“梵语大衣名也,或云僧伽梨,是佛所披袈裟也,下从九条,上至二十五条,中间数有等,皆曰大衣。披服之时,可宣扬法教,具足福田之相。三衣之中最为上等也。”(54/317c)卷十二“僧伽胝”:“旧曰僧伽梨,此云复衣,即今僧之大衣是。下从九条,上至二十五条,但取奇数。九种差别,具如律文所说佛制。入王宫时,入聚落时,摧伏外道时,见猛兽时,应着此衣。”(54/380c)

此外还有:器钵(1例)、钵(13例)、金杵(1例)、舍利(5例)等。此类词语,据统计,《法显传》中共有12个。

2.佛教建筑。如僧伽蓝(27例):

城接恒水,有二僧伽蓝,尽小乘学。(页68)

按:“僧伽蓝”是梵名 samghārāma音译的略称,即佛教寺院。又作僧伽罗磨、伽蓝等。玄应《一切经音义》:“僧伽蓝,旧译云村,此应讹也。正言僧伽罗磨,云众园也。”(54/414b)

精舍(62例):

王闻已,则诣精舍,以华香供养。(页46)

按:“精舍”即僧众住处、寺院或佛堂的别称。意为智德精练者的舍宅。《慧苑音义》卷二二“造立精舍”:“《艺文类聚》云精舍者,非以舍之精妙名为精舍,由有精练行者之所居,故谓之精舍也。”(54/444b)《翻译名义集·寺塔坛幢篇》:“或名精舍者,《释迦谱》云:‘息心所栖。故曰精舍。’《灵裕寺诰》曰:‘非粗暴者所居,故云精舍。’《艺文类》云:‘非由其舍精妙,良由精练行者所居也。’”(54/1166c)

此外还有:塔(87例)、佛塔(2例)、僧房(2例)、佛堂(2例)、塔庙(1例)等。此类词语,据统计,《法显传》中共有7个。

(四)称谓类

这一类主要指佛教中的一些特殊称谓,与前文名号类词语有所不同。名号类词语多是一些专名词,指称的总是个别具体对象的特殊个体概念,如具体的佛、菩萨等的称号,而本文称谓类词语是对一类事物现象的种类概念的概括,如对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通称为“僧”。下举数例说明。

比丘(17例):

佛般泥洹后百年,有毗舍离比丘错行戒律,十事证言佛说如是。(页94)

有比丘,次第乞食入其门。(页123)

按:“比丘”是梵语bhiksu的音译,佛教出家“五众”之一,指已受具足戒的男性,俗称和尚。又作苾刍、苾蒭等。《慧琳音义》卷二“苾蒭”:“梵语草名也。《僧肇法师义》:‘苾蒭有四胜德:一名净乞食,二名破烦恼,三名能持戒,四名能怖魔。’梵文巧妙,一言具含四义,故存梵言也。”(54/320b)由此我们亦可看出,“比丘”这一称谓名词也属于玄奘“五不翻”理论中的“含多义故”,所以采用了音译。

檀越(3例):

张掖王段业遂留为作檀越。(页3)

按:“檀越”梵名 dānapati,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dānapati音译为陀那钵底、陀那婆。“施主”为意译。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受斋轨则”:“报施主恩”注云:“梵云陀那钵底,译为施主。陀那是施,钵底是主。而言檀越者,本非正译。略去那字取上陀音转名为檀,更加越字。意道由行檀舍,自可越渡贫穷,妙释虽然,终乖正本。”“陀”“檀”古音并隶定母,为浊塞音,故可通转。“越”乃越度贫穷之义,因此“檀越”一词属于音意兼译词。

此外还有:菩萨(15例)、诸天(10例)、佛(139例)、比丘尼(3例)、沙弥(3例)、禅师(1例)、金刚力士(1例)、魔王(3例)等。此类词语,据统计,《法显传》中共有30个。

三、异域文化词

《法显传》作为一部西行求法的游记,不仅记叙所到各国的佛教活动及佛教胜迹外,还大量描写了异域诸国的风俗、物产等。因此,书中除了佛教词语,还有一批表示西域古国和古代印度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的文化词语。如:

沉水(1例)

于精舍东四、五里,积好大薪,纵、广可三丈余,高亦尔,近上着栴檀、沉水诸香木。(页159)

按:沉水,又作沈水。①“沈”是“沉”的本字。“沉”,《说文》未收。徐铉注《说文》“沈”云:“今俗别作沉。”《玉篇·水部》:“沉”,同“沈”。(交代详细文献信息等)即沉香,一种香木名,心材为珍贵熏香料。晋嵇含《南方草木状·沉香》:“交趾有蜜香,树干似柜柳,其花白而繁,其叶如橘。欲取香,伐之,经年,其根干枝节,各有别色也。木心与节坚黑,沉水者为沉香。”故以“沉水”借指“沉香”。《唐本草》《重修政和证类本草》皆著录之。沉香产地分布较广,其品种亦有多样。《翻译名义集·众香》“阿伽嚧”:“或云恶揭噜,此云沉香。《华严》云:阿那婆达多池边,出沉水香,名莲华藏。其香一圆,如麻子大。若以烧之,香气普熏阎浮提界。”(54/1105a)[]沉香在古印度被当作一种珍贵物品,在佛经中经常用来供养佛祖。如《经律异相》卷三六:“有富长者,生子愚痴,乘船兴生,唯载沉香,香精且贵,买者希,久滞不售。”(53/198a)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王众天乃至净居天,各以天花檀沉香末遥散佛上”(7/199a)《法显传》中,沉香也是用在一位戒行清洁的高德沙门的火葬仪式中的。在中土文献中,沉香也多被认为珍贵之物,如唐戴孚《广异记·常夷》:“林邑所献七宝澡瓶,沉香镂枕,皆帝所秘惜。”[9]98

白拂(1例)

梵天王亦化作白银阶,在右边执白拂而侍。(页61)

按:“白拂”即白色的拂尘。白化文《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云:“拂尘,现代北方口语称为‘蝇刷子’。是一种驱除蝇蚋的工具,相当于‘马尾巴的功能’。其造型一般为:细长的柄部,木制、竹制、藤制的常见,高级的有牙、犀、玉等质料的;和柄部相连接,如半个皮球状的束毛主轴底圈,常用骨、牙、犀等质料制成。栽在束毛圈上的刷毛,一般用长而软中硬的鬃毛制成。俗称也叫‘拂子’。”[10]163-164古印度地处于南亚次大陆亚热带,蝇蚋相当多,拂尘是当时那里主要驱除蚊蝇的工具。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缘在广严城猕猴池侧,高阁堂中,时诸苾刍为蚊虫所食。身体患痒,爬搔不息。俗人见时,问言:‘圣者,何故如是?’以事具答。彼言:‘圣者,何故不持拂蚊子物?’答言:‘世尊不许。’广说如前,乃至以缘白佛。佛言:‘我今听诸苾刍畜拂蚊子物。’”(24/229b)白拂一般指用产于喜马拉雅山的白牦牛尾长毛所制之拂尘,是当时最为贵重的一种拂尘。此时的白拂已不再作为一种驱除蚊蝇的工具,而是作为一种显示高贵身份的用具。如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住立门侧,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宝几承足。诸婆罗门、剎利居士皆恭敬围绕,以珍珠璎珞,价直千万,庄严其身。吏民僮仆手执白拂,侍立左右。”(9/16b)佛经中为了显示佛祖释迦牟尼的高贵身份,也常常记载古印度诸天神为佛祖作侍从执白拂的故事。如《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尔时世尊从天初下,足蹈宝阶,梵王在右,手执白盖,帝释在左,手持白拂。其余诸天,皆乘虚空,随佛而下。”(16/792c)《法显传》中本例也是反映了这则故事。此外,用白拂也显示了古印度人崇尚白色的风俗。

此外还有:君墀(1例)、毡褐(2例)、白氎(3例)、安石榴(1例)、圆椹(1例)、琉璃钟(1例)、牛头旃檀(1例)、毡(1例)、旃荼罗(3例)、七宝盖(1例)、琉璃(2例)、乳糜(1例)、麨蜜(1例)、贝多树(6例)、由延(39例)、摩尼(1例)、摩尼珠(2例)等。此类词语,据统计,《法显传》中共有32个。

[1]房德里耶斯.语言[M].岑麒祥,叶蜚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2]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曹炜.再论现代汉语外来词[J].江苏大学学报,2004(1).

[4]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张永言.词汇学简论[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

[6]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第一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7]辛岛静志.汉译佛典的语言研究[C]//北京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语言文学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8]R·塔帕尔.印度古代文明[M].林太,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9](唐)戴孚,辑.广异记[M]方诗铭,辑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

[10]白化文.汉化佛教法器服饰略说[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猜你喜欢

精舍音义外来词
补山精舍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乡音无改鬓毛衰”之“衰”字音义的词源学解释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佛经音义同形字辑释
由《安持精舍印话》浅析陈巨来的细元朱文篆刻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汉韩外来词对比研究
语言生态学视角下汉语中日语外来词的借用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