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3-04-02张文钰
刘 明,张文钰
(河北体育学院 外语系,河北 石家庄 050041)
1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以及地球村的发展,英语的重要性愈发显而易见.人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非英语国家中的英语学习者能够接触到的英语资料主要是通过阅读而来的.阅读作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阅读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课题.阅读在英语学习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英语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尤其是阅读技能仍有待提高.大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存在着多方面的困难,如语法、词汇、阅读习惯、背景知识、心理因素等.此外母语对于英语阅读水平的提高也有着负迁移的作用.大学各个年级、各个专业甚至包括英语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英语阅读课或阅读理解题比较难,而难中之难在于词汇.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对文章的关键词是有能力掌握的,但对于其中的很多文字和意义的细节不能准确理解或把握;有些学生仅能读懂少量或一小部分英语单词,对文章的理解有误,整体和细节上都有理解的缺失或错误;还有些学生英语阅读中生词太多,完全无法理解英语文章.故而学生要想提高英语阅读能力,除了词汇量的积累外,掌握一种有效的英语阅读方法是极其必要的.
2 阅读模式、图式理论及其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2.1 阅读及影响阅读的因素
阅读是对符号进行解码过程中极其复杂的一种认知过程,其目的是构建和提取意义.阅读作为一种手段,可以习得语言、沟通和分享信息、观念和看法.所有的语言都具备这样的功能,它是一种复杂的、文本和读者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有其文化性和社会性,取决于读者的先验知识,经验,态度等.阅读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发展和完善.
阅读的最终目标无疑是理解.能够“破解”字母代码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这远远不能达到理解的水平.理解不会发生,如果学生不能具备足够的词汇、不掌握基本的文本语义和句法结构、没有相关的背景知识,不熟悉也不会预测词与词之间的关系,那么阅读是不会达到理解水平的.理解需要读者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接触,里面涉及一系列的阅读技能,远远超出了简单的字词识别.较高的英语阅读能力不是要求学生能够精确地辨认以英语语料为文本的所有单词,而是选择有用的意义线索,以产生对意义的有效而又准确的猜测的一种能力.英语阅读不应该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加工、解码和编码,更是学生应用已知知识对客观世界再认识的过程.
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包括:
a.语言能力:能够识别写作中的诸多因素,词汇知识,由词构句的知识.
b.话语能力:话语标记语的知识,以及他们如何彼此连接为文本的知识.
c.社会语言学能力:了解不同类型的文本、常见的结构和内容.
d.使用阅读策略的能力:能够使用自上向下的策略,以及语言知识(自下向上的策略)
2.2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和图式理论
自下而上的阅读模式认为,任何文字意义的获取必须靠解码来完成,它强调的是将人们看到的文本解码的能力,忽略了读者自身所携带的信息.这种模式的一个重要缺陷是很难考虑到文章背景的影响和作用,也严重忽略了读者本身的先验知识.
在自下而上阅读模式中,阅读是一个静止、被动的过程,学生通过文字上的阅读,从音素逐渐到有意义的词、句、段,最后是对整个篇章的整体把握.大多数学者认为阅读过程是从低级到高级对文字、意义的逐层逐级的解码过程.对他们而言,阅读是单向的线型流程.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观因素、相关背景知识、阅读习惯和技巧等因素对整个阅读过程的影响.根据Eskey,解码模型是不足以完成阅读的过程的,因为它低估了读者预测和处理信息的在阅读上的贡献.由于其局限性,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很快就取代了这种模式.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中,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背景知识,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意义的解码、构建和信息加工.在读者的整个阅读过程中,读者和文本之间在彼此互动着.读者在自己的已有知识(包括背景知识、定义与概念和语言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所阅读文本的部分文字就可以大概地预测其主要内容和细节,因此Goodman称阅读为“心理语言学的猜测游戏”.而Smith认为,如果读者所掌握的非视觉层次的信息越多,那么该读者依赖视觉信息的程度也就会越低.Goodman强调的是读者的预测能力,而Smith强调的是背景知识(非视觉层次的信息)在阅读中的作用.但是至少两人都一致认为,读者对文本是做一种有选择的部分阅读,读者不会也没有必要对文本的全部文字进行解码.
互动阅读模式是自下而上阅读模型和自上而下阅读模型的综合,这种综合的阅读模式认为阅读是文本、读者、社会三方之间的立体互动[1].受到图式理论的影响,这种立体的互动模式强调的是读者的背景知识.图式理论认为读者对文本的理解过程是读者自己的背景知识或图式与所接触的文本、话语之间互相作用的一个动态过程.图式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读者将其所遇到的新信息与自己大脑中固有的图式进行相互的匹配、相互的作用.在读者理解新概念、新事物时,读者需要在遇到的新事物和自身的背景知识之间构建起联系.对新概念、新事物的认知与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脑中先前存在或固有的图式,这时读者大脑中所输入的新信息和图式的吻合程度越高,就越容易激活这一图式.阅读就是给大脑中固有的图式填充新的信息,对图式进行补充、更新和具体化的过程.图式理论的主要作用是这一理论充分说明了人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过程,而阅读与理解则是运用图式对阅读文本材料进行理解、意义构建、信息加工和评析的过程.
2.3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图式理论强调读者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对语篇理解的重要性,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因而大学英语的阅读课,包括精读、泛读等课程的教学改革应强调学生图式的构建.这种图式的构建包括学生的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的建立和充分调用、激活图式技能的培养,这样学生能够学会围绕文本的语篇结构,从而对文本语料的层次结构、意义结构、逻辑结构、主题和作者意图等方面进行深刻的领会[2].
图式理论中的一种交互的阅读模式,同时也是英语教师帮助英语学习者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图式理论可以使人们在阅读过程中获益匪浅.通过图式理论,学生可以建立起一个关联,即他们已有的知识与阅读材料之间的关联.这个关联既可以缓解在阅读过程中常常伴之而来的枯燥,又可以帮助他们有目的的去阅读材料,既而获得所需的信息.
下面以奥林匹克史为主题的英语阅读教学为例,说明图式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首先,用多媒体展出一些关于奥林匹克的历史性照片.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觉系统来获取丰富的信息,进一步调出大脑中固有的内容图式,并提出内容假设:这篇文章可能涉及的是奥林匹克.第二个教学步骤,设法激活大脑中的现存图式.学生大脑中先前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图式,它们存在形式就是已有的认知结构.英语教师的职责就是帮助学生不仅要学会用语言图式,还要充分去调动存在于大脑中的知识.通过讨论、问答等方法,使学生在已掌握和需掌握的知识之间建立起桥粱.这时教学设计可以为要求学生就每张照片填上恰当的单词.因而学生这时能够调出其语言图式,使照片与语义建立对等关系.接着出示英语单词如开幕式(opening ceremony)、火炬(torch)等,使学生的猜测从语义上得到证实.然后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出与文章内容相关的图式--背景知识.最后,正确的指导学生调用其语言图式,阅读并准确的理解英语文章.
语言图式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词汇并了解英语的语言结构.在让学生阅读英语文本之前,作为教学环节的一部分,除了给学生列出生词和重点词组之外,还应该对文本中的复杂句子进行详细的句法分析,有助于学生们彻底扫除在阅读过程中潜在的、理解上的障碍.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们快速调用语言图式与内容图式的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可以对语篇内容进行大胆而又准确的预测,然后提出假设并进一步验证这一假设,最终达到对文本意义的正确理解[3].由于各种文本在内容、主题与文体方面存在的差异,其文本结构也必然存在着不同,因而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形式图式的培养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3 结语
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恰当运用图式理论,并不断进行课内外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对英语文本的阅读理解的准确度与速度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在英语阅读课中运用图式理论,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如学生程度、文本内容等),在夯实学生们英语的语言基础以及他们各项英语技能的同时,如果教师在课内外能够充分地运用图式理论,帮助学生们科学地、有步骤、有层次地丰富、补充、发展和完善学生们固有的图式结构网络,并能够熟练、快速地调用这些图式,那么学生们对英语文本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就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彭聃龄,谭力海.语言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胡春洞,王才仁,程世禄,张国扬.ESP的理论与实践[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