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直臂正手击球技术的分析与探究
2013-04-02李祝青
李祝青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241008)
网球直臂正手击球技术的分析与探究
李祝青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安徽芜湖241008)
网球的正手击球方式主要包括曲臂正手击球和直臂正手击球两种,直臂正手击球的技术动作有哪些特点,与曲臂正手相比有哪些不同呢?本人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使网球爱好者对直臂正手击球有更全面更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并在实践中对直臂正手击球技术的掌握起到积极影响.
网球;直臂正手;击球
伴随着网球运动的发展,正手击球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如今,在ATP巡回赛中有几位顶尖男子职业选手都采用了直臂正手击球的方式,其中包括费德勒、纳达尔等.直臂正手击球和曲臂(双弯曲)正手击球有哪些不同,具备哪些优点?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与探讨,使网球爱好者对直臂正手击球有更全面更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并在实践中对直臂正手击球技术的掌握起到积极影响.
1 准备姿势
1.1 握拍
握拍的作用是为了在击球时具有合适的球拍朝向,使手腕、手臂处在有力而适宜的位置,并且根据击球的类型,使手具有机动性.握拍的稳固性对于抵抗偏离中心的冲击十分重要.大多数网球专家提倡直臂正手击球采用西方式或半西方式握拍,而不采用传统的东方式握拍.西方式握拍的好处是在击球时容易产生上旋,同时保持球拍的朝向,可以比使用东方式握拍产生更高的向前(向球场)和向外(沿底线)的速度,西方式握拍的缺点在于处理低球困难.对于业余网球爱好者们,建议你们在打直臂正手时使用半西方式握拍法.
1.2 站位
网球击球站位姿势主要有开放式、自然式、关闭式三种.正手击球常使用开放式和自然式站位,关闭式常见于跑动中或短球中.由于击球和发球力量的提高,当今的选手必须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并被迫在跑动中击球,这样,他们多数采用开放式站位.传统的垂直站位需要更长的时间,但既可以产生线性惯性,又可以因腿、髋和上身转动而产生角惯性.而开放式站位,由于双脚平行开立,使得身体各部位的转动产生挥拍的力量,常常被直臂正手采用[1].
2 引拍
2.1 弧形钟摆式引拍
现今在球员、教练和专家中争论的问题是什么类型的引拍可以产生更大的速度和控制.人们认为传统的直接引拍可以有更多的控制,而(大和小)弧形引拍可以产生更高的拍头速度.虽然大弧形引拍可以增加拍头速度,但拍头控制和时间会受到影响.反过来,小弧形引拍似乎可以在不影响时间和控制的情况下加快拍头速度.观察当今网坛的顶尖职业选手,不难发现他们中绝大部分都采用小弧形钟摆式上引拍.通过进一步的观察,发现职业选手整个引拍的过程呈现一个弧形钟摆的形状.他们的引拍开始于向上、向后抬起手臂并打开肘部的动作,在最高点上拍头指向天空,然后手臂的击球结构开始自由下落,就好像钟摆一样从最高点自由下落到最低点.
2.2 巧妙运用重力
弧形引拍的最大好处就是巧妙的运用重力,而巧妙的运用重力可以使你的击球看起来十分轻松自如.弧形引拍后,手腕向后弯曲的同时肘部也保持一定的弯曲,我们形象地称之为“双弯曲结构”.此时在重力的作用下,双弯曲击球结构在身后自由下落,双弯曲击球结构的自由下落会形成一个动量,可以帮助我们加速进行下一步的转体和拉动球拍击球的过程.这种感觉就像是我们从陡坡下滑骑车一样,无需我们用力,自行车会在重力的作用下继续加速[2].
3 击球动作
3.1 充分运用手臂杠杆
当完成弧形引拍,建立双弯曲击球结构后,接下来就是要完成击球动作.直臂正手击球的最大特点是充分运用手臂杠杆的原理,其实质是通过蹬地转体所产生的力量,充分运用背部和肩部的力量带动手臂拉动、推动和抬起来球通过击球点的过程.此时,为了使直臂杠杆发挥到最大作用,击球点必须位于身体的前方,这里所说的前方是指纵、横两个方向,而非指一味的靠前,站位最好是使用开放式或自然式.在通过击球点的过程中,你需要使用背部和肩部肌肉抬起手臂,躯干继续转动,牢记手腕必须靠后,以便形成良好的击球动作.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直臂正手击球是以拍柄为引导的拉动动作,紧接着是整个手臂从手掌到肩膀进行了抬起动作,球拍几乎完全是被动地作为手臂的一部分被拉动、抬起击向来球,而非我们平时想象的挥动球拍的动作.业余网球爱好者练习这个动作,最好的方法是进行拉动毛巾练习,但一定要在蹬地、转髋、转肩的前提下完成[3].
3.2 跟进手腕和手臂的自转
在直臂正手击球过程中,形成手臂杠杆准备击球时,还要进行手腕的跟进和肘部的锁定.观察职业选手的击球,我们可以发现在接近击球点时经常会有一个强烈的手腕跟进动作,他们的手腕完全靠后,和小臂几乎成90度角,此时球拍完全是被动的,它作为手臂的一部分被拉动、抬起击向来球,只是在接近击球点时,手腕才跟上手臂,最终形成手臂杠杆.与双弯曲击球动作相比,正是这个更加跟进的手腕动作,产生了更大的角动量,从而使得拍头速度更快,同时也增加了击球的隐蔽性,因为你可以在最后一刻调整手腕角度,也就是调整了拍面的方向,进而改变了击球的方向[4].其实在直臂正手击球过程中手臂还要进行自转,其中主要包括手臂的外旋和内旋.当击球结构在身后形成时,拍面由几乎面对球场后方变成面对球场后下方,说明手臂进行了外旋,不过这是一种手臂的自转,并没有破坏击球节奏,击球人的肘部依然被锁住.通过进一步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手臂外旋的作用主要是进行拍面的控制和调整,以及决定着拍面和来球的接触角度.在球拍通过击球点以及最后的随挥过程中,手臂进行了内旋,手臂的内旋可以给来球带来更大的上旋.这里必须明确说明手臂的内旋并非是击球力量的主要来源,击球力量主要来源于击球杠杆的推动和抬起,手臂内旋是一个自然的动作,我们尽量不要刻意地去单独使用这种动作击球[5].
3.3 充分转体
直臂正手击球时要学会多转体,利用身体转体的离心力击球,强调一点——少用腰部转体.腰部是脊椎所在位置,同时腰部肌肉大致为前侧腹肌和后侧背肌,这样的肌肉只适合翻腾一样的运动,属于纵线拉伸的肌肉.练习腹肌的人就知道,仰卧起坐就属于拉伸运动,所以腰部不适用于转体的,而且腰部转动的速度很慢,只是在发球时候会用到腰部(背弓,利用背肌把身体向上弹起,腹肌,把拍头快速往下扣住),而真正适合转体的部位在于臀部,这是转体力量最为集中地方,因为臀部肌肉是人体最发达的部位,忽略这一点,那么就损失掉了很多可以利用的力量.人体是一个多链条,直臂正手击球完整的力量传递应该是蹬地转脚,通过腿部传递到臀部,臀部再转动,通过腰部连接,到肩膀,这属于躯干的转动,从而产生离心力,带动手臂挥动拍子.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分析,直臂正手和曲臂正手力量的来源和传递应该是一样的,即通过蹬地、转髋、转体、转肩来传递力量[6].
4 雨刷式随挥
观察职业选手击球,我们不难发现每次击完球后,球拍并非立即停止在胸前,而是在身体前方继续使用球拍、手掌、手臂和肩部画出彩虹轨迹,形似如同汽车上雨刷器刷雨水的动作,故称之为“雨刷式随挥”.注意在随挥的过程中,始终要保持拍面的固定,同时要保持球拍在体侧尽量长时间地停留,并非很快地绕过身体.当球拍通过击球点一段距离以后,肘部应弯曲,手腕放松,肩部和自己的下颌亲密接触,肘关节尽量不要高于自己的下颌.
“雨刷式随挥”在直臂正手击球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雨刷式随挥”可以使你的击球杠杆所形成的力量最大限度地作用于来球且通过击球点;其次,“雨刷式随挥”使来球在球拍上停留的时间更长,即我们平时所说的吃住球的感觉,从而产生更快的球速和更大力量;最后,“雨刷式随挥”拍面较为固定,对击球的落点、旋转、高度等都有较好的控制,从而提高击球的准确率[7].
5 结论
综上所述,直臂正手击球并非是一项全新的击球技术,它是建立在曲臂正手击球的基础上,整个击球动作同样具备链条式发力顺序.包括蹬地、转胯、转体、转肩,弧形引拍和建立稳定的击球杠杆节奏,以及“雨刷式随挥”等动作.当然,直臂正手击球与曲臂正手击球相比具有一些不同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击球时要求手臂更加伸直;其次,具有更强的手腕跟进动作,要求击球点更加靠前,击球后“雨刷式随挥”更加充分;最后,随着击球杠杆的清晰建立,手臂杠杆的拉动、推动、抬起动作更加充分,从而使回球更具有进攻性.
〔1〕王凯军.现代网球正手抽球技术教学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1).
〔2〕汪军峰.网球初学者正手击球技术难点分析[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3〕易景茜.网球大力正手击球技术[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3).
〔4〕王勇.浅析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限制性因素[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
〔5〕吴洪波,李致潇.浅谈网球运动正手击球技术的演变[J].教学交流,2009(6).
〔6〕罗·费恩,金路.伟大的正手:费德勒vs纳达尔(上)[J].网球,2011(1).
〔7〕杨卓.浅谈网球运动中如何提高正手击球的攻击性[J].都市家教,2010(12).
G845
A
1673-260X(2013)07-01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