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本科高校理工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与思考

2013-04-02黄正杰金晓艳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4期
关键词:理工类毕业论文毕业生

黄正杰,金晓艳

(1.阜阳师范学院 招生就业处,安徽 阜阳 236037;2.阜阳师范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是高等教育诸环节中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也是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它是每一名本科毕业生踏足社会或接受更高层次教育前,所必须完成的一个教学过程.理工类专业是大多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专业,学科的固有特点要求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的学术思维和科研作风,还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或实践操作技能.然而,由于普通本科高校理工类专业普遍在培养方案、制度设计、管理实践、实验设备、师资条件、经费投入等方面的欠缺,导致毕业生论文(设计)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和现象.本文对目前普通本科高校理工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环节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和现象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思路.

1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毕业生就业、考研等压力增大,导致论文创作时间严重缩水

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沉重的就业压力使本科高校毕业生在四年级,将大量的精力用于择业面试和专业实习(实践),尤其是进入第八学期,择业面试、就业实践、考研面试、考事业编制及考公务员准备等,成为毕业季的头等大事[1].时间和精力上的冲突,导致学生用于毕业论文(设计)的精力和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尤其对于理工类专业来说,学校和指导教师要求的“毕业生必须在实验室中用足够的时间,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进行实验和科研探索”基本成为空谈.

1.2 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缺失

近十年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2]导致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普通高校教学资源紧张、人才培养质量无法保障等现象的客观存在,加之多年来高校普遍存在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的不对称,大学生在校基本上以理论学习为主,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不足.很多理工类专业的学生受自身知识积累、学业水平、创新能力、科研素质等的限制,在毕业论文(设计)创作中感到困难重重,即使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相对独立地完成一项科研工作也常常成为奢想.

1.3 相关层面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态度存在认识偏差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率的双重压力,导致管理部门和教学院系往往认为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在毕业前交的最后一份“作业”,其形式更重于内容.这一观念自然而然被学生所接纳,甚至毕业生更倾向于认为这一作业既然不影响毕业和就业,已经“无关紧要”.另外,对于理工类专业来说,很大程度上,实验的成功是毕业论文(设计)顺利完成的保障,但是由于时间、经费与精力等因素的限制,一旦实验不成功,学生往往不是从实验设计或操作过程等具体环节认真查找原因,而是想办法通过伪造数据和图表交差,于是东拼西凑、胡编乱造,甚至大面积抄袭等现象屡见不鲜.对于很多实验要求的重复性,学生往往会做完第一次之后,便按照第一次数据随意编造几组数据就形成了实验报告.这些严重的学术不端现象[3],对学生严谨的科研品质养成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无法估量.

1.4 经费投入与实验条件不足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理工类专业的实验性特点,要求毕业论文(设计)的创作与研究高度依赖于仪器设备、试剂药品等耗材的投入.由于普通高校普遍在实验经费投入不足,先进和贵重仪器设备仅供科研和部分教学使用,在毕业论文(设计)在经费、仪器设备等方面的投入自然更加相当有限[4].学校划拔到教学院系的经费往往只能完成教学任务中一些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对于需要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条件才能进行的毕业论文(设计),深入的研究只能是望洋兴叹.加之,普通本科高校教师掌握的科研经费往往也相对较少,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缺乏,诸多因素也限制了毕业生毕业论文水平的提高.

1.5 师资力量薄弱导致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不力

普通本科高校受扩招的影响最为明显,在校生规模的迅速膨胀,导致师资队伍规模的迅速扩张,这种迅速扩张直接导致了师资队伍的年轻化、非专业化和敬业度偏低.即便如此,还有部分高校生师比严重超标的现象存在[5].生师比严重超标使年轻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度饱和,而工作量过度饱和的年轻教师们还同时存在教学经验、学历进修、科研水平、组建家庭等诸多压力,在这种情况下的所开展的毕业论文指导必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方面师资队伍自身水平、能力和态度存在不足,一方面生师比居高不下,这些都必然导致指导老师人均指导的学生数逐年增多,精力投入和指导效果逐年滑坡.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很多多年轻的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从选题、文献检索、进展控制到实验指导等均难以全面把握、指导和督促,大多以应付告终.

2 探索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举措

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本科生能灵活地运用大学阶段所学习的相关课程、知识以及相关能力去独立研究、分析和解决某一实际问题,是对大学期间所学的全面梳理、综合运用和实战检验,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研实践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一项教学实践活动.为了保障这一教学过程的质量,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转变观念,深化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认识

2.1.1 在管理部门层面,要转变几个观念:对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首先,不应该是单纯的关注论文字数和评语字数约束、教师指导方式和论文复杂的格式要求,而应该着眼点转向论文(设计)的内容创新、学生的能力锻炼和科研素质的养成;其次,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不能仅作为对毕业生的一个考察过程,而应该是给毕业生上的最后一门课;再有,不仅要认识到毕业论文对于毕业生的分析、综合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具有重要意义,也要认识到论文(设计)的指导过程对于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改善等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2.1.2 在指导教师层面,要认识到指导毕业论文不只是一种负担,更是一种责任;不只是拼凑一篇文章交差,而是要通过指导教育,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端正学生的学术道德思想;不只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也是教师本师业务能力和科研素养提升的过程.

2.1.3 在毕业生层面,要认识到,毕业论文(设计)不只是一项作业,更是一门重要的课程;要认识到它是培养和提高自身专业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所培养的发现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等,对个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2 完善制度,制定出台合理的配套措施

2.2.1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关课程的时间安排

普通高校通常在第七学期末甚至第八学期才开始毕业论文的选题,这样,学生的文献检索、实验准备、实验研究及论文撰写时间就会非常紧张,高校可以将论文(设计)的选题时间提前到至少第五学期.通常在第五学期,专业主干课程已经基本或正在开设,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思考和提前选题.经过深入思考、选题论证和精心准备后,第六学期基本可以正式开展研究工作了,此时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已经足以满足毕业论文(设计)的需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避开与考研、考编等的时间冲突,避开仪器集中申请和使用的拥挤.

2.2.2 合理配套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经费和设备

毕业论文(设计)既然是一门课程,高校就应该对此课程的开设给予相对充裕的经费划拨和仪器设备的调配.作为主要和重要的教学过程之一,学校和相关管理部门要将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需的设备、人员、经费、时间、工作量等统一纳入正常教学过程的制度设计中去,从制度设计上引导全体师生重视毕业论文(设计)过程;从经费和设备配套上保障这一教学过程的需求和质量.

2.2.3 引导师生在日常教学中发掘项目,针对性深入研究

目前,不少高校引导本科生从大二就进入实验室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6,7],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也为将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知识积累.提前毕业论文(设计)时间的另一优势在于,对于理工类专业来说,大四第一学期通常都会进入各企事业单位开展教育实习或专业实践工作,若能在实习实践前开始选题的话,则很多选题可以在实习实践过程中得以完成,或可以尝试将研究结果在实践中应用,这样便可以将实习实践与毕业论文(设计)这两个教学环节结合起来,故此可以大大提高这一教学环节的质量.

2.2.4 尝试以相关科研成果代替毕业论文(设计)考察

对于部分特殊类型的工科专业,在毕业前较短时间内或较不完备的科研条件下完成毕业设计不够现实,可以尝试以其在大学期间所参与或独立完成的,一定级别的科研竞赛、所获的科研奖励、相关的科研实践甚至科研发明项目、个人申请的专利等,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替代.这一举措看起来弱化了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和指导过程,实质上它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更多、更早和更积极地参与科研实践的鼓励与认可,往往能够对学生的科研兴趣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

此外,从管理者的角度,还应完善毕业论文(设计)的环节设置;加强对教师指导环节的督察;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寓研与教;从教学院系的角度,还应积极进行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增加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重视和提前学生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通过理论课的启发式教学,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并应用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论

总的来说,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学校培养高质量毕业生的重要环节之一,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可直接通过毕业论文质量反映.对于地方高校理工类专业来说,要克服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日渐下滑的现象,主要是从主观上查找原因.学校和管理者必须主观上积极主动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管理和投入,让这一教学环节被全体师生所重视,这样才能真正不负于高等学校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的高级专门人才的神圣使命.

〔1〕熊小琴.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探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26(3):53-56.

〔2〕程方平.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问题的比较分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8(2):100-104.

〔3〕王定勇.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学术不端现象平议[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2):86-88.

猜你喜欢

理工类毕业论文毕业生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本科毕业论文要不要取消”为何长期无解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高等院校音乐本科毕业论文教学和写作的问题透视与思考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理工类院校韩国语专业转型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
我的月子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