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及应对研究

2013-04-0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4期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心理

高 珊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及应对研究

高 珊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本文根据当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强调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深入分析研究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压力源,最后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期创新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促进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缓解研究生压力,提升研究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研究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压力;危机干预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研究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高校担负着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和合格的建设者以及可靠的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2004年中央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2005年,教社政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目前,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不容小觑的是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率有所增长,部分高校的研究生自杀率甚至高于本科生,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焦点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必须“以生为本”,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状况[1].

2 高校研究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浅析

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曾提出,心理危机是指人遇到突发事件、处在紧急状态或者积聚的压力下,原有的心理平衡状态被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偏差,而进入的一种失衡状态.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烦躁、缺乏自信、自卑、抑郁、恐慌、孤独、嫉妒、偏执、猜疑、强迫、情绪激动、易激惹、敌对、逆反、挫败感、认知偏差、行动刻板、人际关系敏感、神经质、神经衰弱、社交恐惧、睡眠障碍等.研究生产生上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而引发的:

2.1 学业压力

近几年高校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在校期间应发表学术成果的数量、期刊等级、社会实践的学时数以及毕业论文的文字复制比等都给出了严格规定,研究生要在较短的学制内修完课程、参加实践、发表论文、完成毕业论文等,才能有资格参加毕业答辩.同时,近几年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研究生原来的学费制度改为奖学金制度,每年实行奖学金滚动制.而在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办法中,课程成绩和科研成果所占分值最高.此外,还要协助导师完成一系列繁重的教学、科研和调研任务,这些都给研究生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可以看出,研究生阶段相比本科生更加注重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能力、科研能力、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有些研究生只擅于考试,缺乏创新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撰写论文难,科学研究也难,这些研究生会更加苦闷.

2.2 经济压力

虽然部分研究生都有不同额度的奖学金,但是还是有部分研究生是自费读研.研究生每月的生活补助为300元左右,而自费的研究生没有生活补贴.研究生的奖助政策没有本科生的完善,奖助种类不多,覆盖面小,并且奖励政策重科研.对于自费研究生,特别是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高昂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成为了他们沉重的心理负担.很多研究生通过兼职缓解经济压力,但兼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困难的问题,并且还可能影响学业.此外,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身边的同学就可能存在较大的贫富差距,再加上原来的大学同学大多已经参加工作,有着稳定的收入,对比之下,家庭贫困的研究生压力会更大,而男研究生承担着家庭的责任,经济压力会更大.

2.3 就业压力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的不断扩招,研究生的数量越来越多.据了解,全国研究生招生规模10年里翻了一番,2013年全国硕士生统一入学考试报名人数为176万人,仅湖北省报考人数为113214人,比2012年增加了3.66%.2013年全国计划招收研究生60.8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4.04%.而2013年湖北省有高校毕业生40.47万人,比2012年增加1.78万人.但是当前供需矛盾大,毕业生人数多,工作岗位需求不足.整个社会对研究生毕业生个人素质、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2].而研究生的就业期望值较高,现实却是读研前能找到的工作,研究生毕业后反而找不到了,原来是招聘硕士的岗位,现在都要招博士了.研究生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高不成低不就,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文科类的研究生和女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更大.

2.4 婚恋压力

研究生正值适婚年龄,有情感上的需求,但是一方面因为学业压力大,经济上又没有独立,只能压抑着自己的情感需求;另一方面,研究生的人际交往圈较小,觅得真爱的概率也小.所以研究生特别是女研究生和工作以后再考研的大龄青年,存在一定的婚恋压力.而部分已婚的研究生,由于长期与配偶两地分居,也存在不小的压力[3].

2.5 人际交往压力

研究生的课程、集体活动相对本科生阶段少很多,学习、生活圈较小,活动范围不是自习室、图书馆,就是实验室,人际交往圈也缩小很多,熟悉的同学主要是同一个导师组的同学和室友.有些研究生缺乏自信,缺乏人际交往能力的锻炼和社会阅历,不擅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不重视团队合作,容易在人际交往中受到挫折,产生心理压力.此外,研究生的生源广,有应届本科生考取的、脱产考取的、有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也有在职攻读的,年龄跨度大,社会经历各不相同,在人际交往过中,可能存在某些冲突或者障碍.

2.6 个人抗压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薄弱

2012年9月,高校迎来了第一批90后研究生,现在研究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对他们从小宠爱有加,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制力较差,抗挫折能力弱.大部分研究生长期生活在象牙塔内,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历练,心智还不够成熟,心理敏感而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并且缺乏对自身心理状况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4].

3 高校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3.1 高校要高度重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该设立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既面向本、专科生,也面向研究生.心理健康咨询场地的面积应达到200—400平米,按照不低于师生比1:3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据悉,台湾交通大学在校生约12500人,专职咨商师为13人,兼职咨商师为16人,实习咨商师为3至6人,专职人员配备比例为1:960;此外,要保障专项经费投入充足,专款专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及教师参加培训、督导的费用[5].

3.2 高校要加强研究生心理危机预警监控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在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构建“学校—院系—导师、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学生”五级预警监控体系和心理危机处理机制.对研究生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测试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建立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

3.3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和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辅导服务

开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覆盖全体研究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研究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正确认识自己,“化压力为动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增强自我预防、自我诊断和自我调适能力,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面向研究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邀请心理学专家轮流坐诊,采取团体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对有心理困惑、主动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研究生进行专业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并做到跟踪回访.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实行24小时危机干预值班电话制度.

3.4 广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一是通过多渠道将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深入到院系、年级、班级和每个研究生,让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广大师生的正确认识;二是结合校园文化建设,每学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举办心理健康专题讲座、现场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灵成长工作坊、宣传橱窗、心理情景剧比赛、“阳光之星”校园评选大赛、感恩征文比赛、优秀心理电影展播等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内容包括涵盖珍爱生命教育、正确恋爱观、自尊、自强、自信与幸福、合群和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中的情绪管理、压力管理、刚柔相济情理交融—女研究生心理健康等主题活动.通过这些生动活泼和充满趣味的活动,贴近学生,服务学生,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塑造研究生的健全人格;三是联合学校研工部、就业指导中心、资助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部门,做好贫困生的奖、助、贷、勤和研究生的就业指导等工作.对勤工助学形式进行改革,设立勤工助学专项课题研究,研究生选择其中的课题进行调研,通过撰写调研报告获取报酬,既解决经济困难,又培养科研精神.切实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的物质帮助和心灵慰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摆脱成为经济困难和心理贫困的“双困生”.指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开展挫折教育,增强个体的心理承受力与意志力,指导制定合理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分享历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成功校友的作用,各方形成合力拓宽就业渠道,舒缓研究生的就业压力.同时,在研究生中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努力成才”的先进典型,起到示范标杆作用,增强研究生战胜困难的信心.

3.5 通过分类培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

一是定期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提供专业培训、进修与督导;二是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作用.导师是研究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除了加强研究生导师的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导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加强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指导之外,还要加强导师的心理健康辅导与危机干预培训,提高他们对心理危机的识别能力,及时对研究生进行心理疏导;三是发挥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优势.作为研究生的良师益友,辅导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师的系统学习,学习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的理论和实践技能,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及早发现并有效地处理一些突发性心理危机,进一步帮助研究生解决思想、学习、生活上的困惑[6];四是定期举行心理委员、学生骨干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朋辈帮扶的技能等,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识别身边同学的异常情况;五是对宿管员、教室管理员、学校保安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使其掌握初步的危机处理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长期接触负面信息,会产生消极情绪,高校要对这部分教师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帮助,注意他们自身的心理调适.

〔1〕〔5〕省教育厅欧阳建平副厅长在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暨心理健康研究会2012年年会上的讲话.

〔2〕庞强强,刘荣勋,张昌强.当代高校研究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 2010(8).

〔3〕陈丽.研究生群体心理压力及影响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研究,2011(3).

〔4〕董晓琳.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1).

〔6〕付菲.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0(4).

B844.2

A

1673-260X(2013)12-0078-03

猜你喜欢

研究生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