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政府行为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分析
——以江苏为例

2013-04-02刘安毅吕陶庚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24期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政府

刘安毅,吕陶庚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地方政府行为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分析
——以江苏为例

刘安毅,吕陶庚

(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并且已成为衡量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地方政府行为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引起很大关注,本文首先探讨了不同经济模式下两者之间的关系,然后进一步以江苏省为例深入分析地方政府行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从本文可知积极恰当的地方政府行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最后又提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措施.

生产性服务业;地方政府行为;发展;影响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中最具有活力的产业之一,其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就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而言,政府提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远大的战略性意义.这既符合党中央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客观要求,又符合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求.因此,政府大力倡导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1 生产性服务业的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社会经济以全新的面貌向前发展,其中服务业取得傲人的成绩,特别是上世纪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的计算机、软件等服务业获得繁荣发展.

1.1 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

通过参阅多个研究文献发现,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不再是一个未曾有人涉猎的崭新领域,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未对其形成统一的概念.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者和机构又有不同认识.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最早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Services)的概念.他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企业、非营利组织和政府主要向生产者,而不是最终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我国学者钟韵(2005)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不可缺少的活动,其服务的对象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最终个体消费者. Coffey(1995)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一种用来生产含有大量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产品或服务,以此提高生产者生产效率的中间投入.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作为中间型投入提供给其他企业的促进生产活动的服务.

综合多位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未对其定义形成统一意见,但是普遍认可生产性服务业是随着社会细化分工所产生的新兴产业部门.

1.2 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类

美国将金融、保险、不动产、商业服务、法律服务、会员组织、其它专业服务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而批发分配业、废弃物处理业、货运业、金融保险辅导员、广告、研究与发展、贸易协会等在英国则被划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德国的分类范围又有所不同,主要是指运输、仓储、销售及管理研发等.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地将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五大类归为生产性服务业.

1.3 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

综合多数人士的研究发现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3.1 中间性.生产性服务者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的驱使下设法提供更多的有价值并且能带来附加利润的服务.而生产性服务业就是这种被用作面向中间性的生产者而非最终的消费者,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中间性投入.

1.3.2 产业融合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社会化分工的结果,并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它在运作的过程中涉及到金融、物流、通信等多个行业,具有鲜明地产业融合性.

1.3.3 要素密集性.一般而言,生产性服务业大多主要投入资本、技术、知识和人才等要素,而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业其主要要素所发挥的作用又有所不同.

1.3.4 技术性.生产性服务业多是提供脑力劳动的,它是以知识和技术为重要推动力,以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现代技术为辅助手段.

2 地方政府行为

政府是现代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主体,它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是巨大的,因而只有在政府正确的决策下,才能更好地合民心合民意,表现出政府的价值,从而进一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1 地方政府行为的概念

地方政府行为是地方政府行政系统及其成员在公共管理活动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所形成的态度和行为,是政府职能的运作(李明强等,2010).胡莱涛(2001)认为地方政府的行为过程主要是指政府利用其自身权限和职能主动从事各项活动的具体过程;是一个地方政府从自身动机出发,在既定条件下采取具体行为措施以实现利益目标的实践轨迹.

2.2 常见的地方政府行为

通常情况下,地方政府会颁布一些产业政策、就业政策、脱贫政策等众多政策,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会发现这些地方政府的各项政策的实质其实是为经济的增长提供条件.日常所见的地方政府行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2.1 加快制度创新.推陈出新加快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强大武器,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一个很有力的实践证明.各地方政府试图以制度创新发掘新潜力打破旧制度为发展创造新机遇.

2.2.2 提供产业政策.地方政府为保证本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就会利用本地区优势产业增加GDP,相应的政府就以提供产业政策为其发展创造绝佳条件.

2.2.3 提供公共产品.政府以其社会管理者的身份,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即硬件;另一方面进行法治文明、制度环境的建设即软环境.

2.2.4 提供优惠政策.地方政府在保证或晋升权利的利益动机驱使下会通过提供一些优惠的就业政策、财政政策吸引资本和人才,促进地区发展,以取得政绩实现再任命目标.

3 不同经济模式下政府行为与生产性服务业

目前世界上所出现的经济运行体制模式大致可分为政府放任型、政府调节型和政府集权型三种模式.事实表明不同经济模式下的不同政府行为对生产性服务业又有着不同的影响(涂晓今,1997).以下将从不同经济模式下政府的行为来分析政府行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

3.1 政府放任型经济模式

在政府放任型经济模式中,其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主要是由市场机制所驱动,政府只履行某些最起码的基本职责,而并不是不施加任何影响.在这种模式下仅由市场机制的自由运作,虽会发掘一些新要素的应用,但是会浪费一些要素使其得不到充分得利用,进而易造成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衰竭.例如适应市场产生的广告,政府对它的运作加以基本的管理,但是欺诈消费者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3.2 政府集权型经济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国民经济的运行主要或完全由政府主体所操作,政府将政治权与财产权集于一身,并且取代市场直接号令和调度国民经济的运行.政府集权利于一身就会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人为制造市场歧视,干扰要素的自由流动,设置市场壁垒.我国建国初期的计划经济就已表明过度集权的政府行为会使社会制度僵化、社会各界失去活力、破坏市场其他主体的正常职能的运作,进而使社会陷入混乱状态,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3.3 政府调节型经济模式

此模式中,市场机制仍操纵国民经济的运行、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配置,但并不是完全放任市场自由运作,而是辅之政府以宏观调控者的角色和社会管理者的身份进行干预.在这种模式中政府则在市场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就业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优惠政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例如政府为了实现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所需的各种要素在一定空间上的大量积聚,政府就会在空间布局上进行规划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

4 地方政府行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简要分析——以江苏为例

目前,地区间不均衡发展已造成社会的严重不公平,影响了创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所以政府要发挥其积极作用.以下将以江苏为例,进一步论证经济增长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分析说明地方政府行为的规范性和正面性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影响.

4.1 地方政府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行为

近年来江苏政府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条件.例如重点加快连云港港、南京港、南通港等主要港口建设,加快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等工程.通常情况下各地政府一般会利用本地区的区位优势,集合各种要素、优化资源等方面干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例如充分利用徐州“五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徐州淮海综合物流园区.自2007年起国家给予全国唯一一家国际服务外包的示范基地的苏州工业园区共计2.7亿元的专项扶持奖金,并决定对在2010年7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注册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示范企业所取得的收入实施免征营业税的优惠政策.

4.2 地方政府行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影响

政府作为一种最为重要的资源配置方式,其积极的、有所侧重的、必要的干预,能够克服市场机制的缺陷,纠正市场偏差,建立一些有利于当地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软、硬环境.这些行为既可以扩张服务业的规模、适应经济服务化趋势,还能够充分增加就业人数、稳定社会;还可缓解资源匮乏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又可同时推动制造业的优化升级.

4.3 地方政府行为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消极影响

地方政府行为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经济衰退.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某种行为在某种情况下也有可能引起一些外部性问题,例如过度竞争、产业结构失调等.地方政府某些行为也有可能弱化政府的公信力,导致政府形象受损,丧失权威性,严重的话将会失去民心.

4.3.1 过度的地方保护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权使得地方政府以政府行为介入市场竞争,政府就会运用行政手段保护本地区企业的发展.各地区政府出于本地区利益的考虑会与其他区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某种合作,但是这种实质意义上的保护会限制产品和服务的流动.在2004年商务部对全国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大约有20个省市遭受地区对产品或服务的封锁.另外国务院发展中心对近4000家企业的调查同样显示,约有63%的大中小企业认为地方保护对企业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李善同等,2004).

4.3.2 非均衡的数量扩张

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生产性服务业的数量增长上,仅仅只是追求亮点追求数量,并没有根据本地区的经济优势来制定符合本区发展的产业规划.据《南京统计年鉴(2006)》,南京的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当快,大约为12.5%,批发零售业与餐饮业在江苏全省约占1/10,而交通运输与物流业仅占0.3%,造成行业间的不协调.

4.3.3 结构趋同化

近年来,江苏省的现代物流与软件服务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但与产品制造相关的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等服务业发展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省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整体竞争力的提高.据2011年江苏统计局统计数据,在2011年的前11个月初级产品进口增幅高于制造业24.2个百分点.

〔1〕2011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R].中国发展门户网,www.chinagate.cn,2011-02-23.

〔2〕Seo Hwan-joo,Lee Young Soo,Kim HanSung .Does international specialization in producer services warrant sustainable grow th[R].The Services Industries Journal Vol.31 No.8 June 2011,1279-1297.

〔3〕W.J.Coffey,A.S.Bailly.Producer Services and Flexible Production:An Exploratory Analysis[J]. Grow th&Change,1991(1).

〔4〕胡莱涛.产业结构和地方利益分析[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1.

〔5〕湖南省人民政府.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知道意见[R],http://www.lawyee.net,2007-11-20.

〔6〕李明强,贺艳芳.地方政府治理新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2).

〔7〕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陈波.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2004,11:78-84+ 95.

〔8〕李燕君.江苏省服务业结构分析及配套政策研究[J].江苏商论,2009(10):12-16.

〔9〕刘志彪.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增长[J].中国经济问题,2001(1):10-17.

〔10〕涂晓今.政府行为的规范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N].福州大学学报,1997(1).

〔11〕吴霞.大力发展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对策建议[R].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

〔12〕夏杰长,顾乃华.服务业发展与中间城市转型[R].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2010(8).

〔13〕赵成柏.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分析——以江苏为例[J].当代经经济管理,2008 (1):51-55.

〔14〕钟韵,闫小培.西方地理学界关于生产性服务业作用研究述评[J].人文地理,2005(03):12-17.

F719.9

A

1673-260X(2013)12-0172-03

猜你喜欢

生产性服务业政府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煤矿工人生产性粉尘对身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新媒体时代的生产性受众浅析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