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

2013-04-02索晓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4期
关键词:流通图书图书馆

索晓蓉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流通服务工作

索晓蓉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网络环境给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流通工作的新特点和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应对的策略和方法,以期改善和优化流通服务工作.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网络环境;流通服务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文献中心,对高校的信息化流通、教学进步和科研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网络系统普及程度加深,各大高校的图书馆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在网络环境之下,图书馆流通部人员的工作快捷程度,则保障了读者可以更有效的利用知识和信息.创新性的网络环境使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和特点,但也因此引发出一些新的问题,值得高校工作人员思考.[1]

1 图书流通工作在网络环境下呈现的新特点[2]

1.1 图书信息资源集成化

从传统高校图书馆角度来说,信息资源主要以静态资源为主,如文献资源、信息资源、光盘、影像、缩微资料等.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除包括传统信息渠道外,还包含互联网、局域网、校园系统等有效信息资源,最常见的如数据库系统(CNKI数据库、万维数据库等).这些信息类型多样、包罗万象,可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属于集成化的动态资源.

1.2 信息需求多样化、社会化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高校图书馆信息需求的主要来源是高校师生对于教学和科研的相关需求,内部需要图书馆以不同文献信息资源方式提供结果,以用于教学课题和科研项目.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不但要满足高校师生对信息的要求,还要面对互联网、关联单位或社会人士,为他们提供所需信息.

相对以往的信息需求一般局限于单一形式的文献、光盘、音像资料和缩微资料的实体而言,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需求除包括传统的形式之外,还增加了多种多样的诸如电子邮件、实时交流、文件下载等信息需求.

高校图书馆信息需求一般以提供物理资源载体为主,比如文献、光盘、资料等,虽在需求的信息内容上不尽相同,但需求的信息形式却较大的共性.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信息需求则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内容与形式,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同一个读者或同一类读者的信息需求也在不断的变化,这也呈现了多样化的特点.

1.3 信息服务主动化、读者本身主角化

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读者的需求,提供给其相应资料或信息查新、更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服务人员是被动的接受者;网络环境下,服务人员可以更加主动的为读者推荐相关信息,可以作为主要的参与者与读者互动,保证资料信息的有效传达.

同时,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也可以发掘读者的信息需求,引导读者掌握获取更多信息的技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变主角为配角,让读者担任主角,使他们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自主权.而工作人员的任务是为读者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方便的获取途径,以及人性化的交流方式.

2 图书流通工作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

2.1 导致书库排架的错乱架现象

开架借阅图书是网络对流通服务工作的一项很大的福利,借阅者可以很方便的查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错乱架的现象比较严重,一些读者很容易将书本乱放或随意抽取,或忘记是借阅到图书的固定架位,很容易引发架位的混乱.伴随着图书馆规模的日益扩大,错乱架现象极其常见,值得我们思考.

2.2 图书馆网络建设方面存在问题[3]

网络环境的应用离不开硬件设施条件,但由于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面临经费不充裕的现象,图书馆网络性能的维护和提升满足不了服务需求的提高.例如系统的运行故障,死机情况严重,读者账号无法登陆,信息检索速度过慢,连接不顺畅等等,这不仅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的浪费,也为相互之间的合作连网制造了障碍.

2.3 图书馆服务内客深度不够[4]

近些年随着网络系统的发展,各高校图书馆在电子资源和数据库上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引进,结合纸质资源,各高校的馆藏信息资源已发生了改变.但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仍比较基础,纸质文献仍占大部分,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非常有限,这也造成了电子资源的浪费.图书馆服务内容的深度不够,网络信息的开发和利用较少,例如数据库的开发、科研课题的深入报道、国外信息的导入、情报服务、翻译等高层次服务方面仍稍显不足.

2.4 图书服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有待优化提升

图书服务人员是图书馆的核心力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引用,读者需求、服务提供和信息更新等都有了一定成都的变化.这就要求图书服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更高更强,在新的环境中应充当信息专业教师、信息专家和网络导航员等角色.而目前高校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检索能力和知识层面都不能满足网络环境要求,急需提高.

3 解决方法和对策

3.1 加强书库管理和寻求有效模式[5]

目前,很多高校藏书日渐增多,各类图书都混放在一起,不分新旧或是否常用,这样增加了读者查找图书的难度,导致读者滞留.针对此项问题,可跟踪和分析图书的实际借阅情况,设立新书架,方便读者借阅.根据文献被借阅的频率进行划分,可以有效防止书库涨库现象,读者可以更方便快捷的查阅图书,使图书馆的管理更加明晰.

3.2 加大力度开展培训工作[6]

目前,很多高校的图书馆由于对图书和网络利用宣传不够,读者不了解基本的使用技能,造成了电子资源方面的极大浪费.针对这一问题,图书馆可以举办相应的培训讲座或交流会,扩大宣传力度;同时在橱窗内张贴网络系统的使用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图书资源;增设办公室或信箱,及时解决读者的问题.

同时,图书馆应在每年新生入学时举办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图书类别、借阅条款、藏书大概位置等,培训形式应该更加多样化,使新生更加直观的了解图书馆,避免到馆以后的困惑.

3.3 采取多种服务措施,推进信息服务工作

3.3.1 加强读者信息需求调查分析,建立反馈制度

转变服务思路,做读者最需要的图书管理,这就需要了解读者对于文献资料的需要.而近些年尤其显示出读者的信息需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建设与读者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体系,才能及时有效的知晓读者的需求.馆长信箱、微博、网络论坛等多种途径,可快速掌握读者的需求,分析并即刻解决共性问题,按时反馈个性问题.

3.3.2 增加特色服务,扩大图书馆影响力[4][7]

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但要求在知识层次和水平上有所提升,对于服务质量,尤其是特色服务方面也需要提高.在服务态度上,需由被动变主动,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咨询和讨论,应逐步转化到读者特色服务、馆藏特色服务、课题特色服务等方面.同时,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需要加强,针对科研项目可帮助读者查找更加有用的信息,与读者探讨,解决他们切实需要的问题.

3.3.3 增强读者的网络意识,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7]

网络环境下,读者想要更快速便捷的获取信息,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一方面,工作人员的知识要更新,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能力都需提升;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检索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指导读者进行检索并及时培训.因此需要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养,改善其群体知识结构,以适应信息时代图书馆网络化信息服务工作的要求.

基于网络环境下,流通工作中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新问题,必须提高流通服务的质量和层次.图书馆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

〔1〕田芳伟.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浅议.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6):55-56.

〔2〕吴坤玲.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做好流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5-6.〔3〕卢岷君,尹爱民.关于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现状的思考.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20(12):196-198.

〔4〕覃忠跃.网络环境下贵州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凸现的问题及对策.贵图学刊,2006(1):18-19.

〔5〕臧英杰.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的创新.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32):81-82.

〔6〕杨晓云.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探讨.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02).

〔7〕连鸿江.论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5(3):79-80.

G 258.6

A

1673-260X(2013)02-0114-02

猜你喜欢

流通图书图书馆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图书推荐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去图书馆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