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

2013-04-0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5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公平毕业生

崔 泽

(安阳师范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河南 安阳 455000)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目逐年增多,其就业形势严峻的问题也逐渐显现.随之而来的是毕业生们迫切就业和就业焦虑的心理,这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加之,我国的就业环境有待完善,如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公平现象非常明显等,导致这个群体的就业安全存在重大的问题.因此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环境与就业安全体制刻不容缓,具体措施如下.

1 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的表现与危害分析

为了更全面地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问题,笔者把就业安全主要分为自身安全和环境安全两个方面.

1.1 自身安全

自身安全又分为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信息安全、心理安全四个方面.

1.1.1 人身安全

人身安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住宿安全,大学生找工作时因经济原因往往会选择一些价格低廉的房子租住,但是这样的房子往往集中在鱼龙混杂,治安情况较差的城中村或老城区,社会群体成分的复杂性注定其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二是易陷入传销陷阱,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上当受骗,而一旦不甚进入到带有传销性质的用人单位,毕业生的人身安全极易遭到不法分子侵害;四是上岗生产安全,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们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往往在生产安全的意识上有所欠缺,再加上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规定和操作程序上降低要求,使之存在重大安全漏洞,毕业生上岗生产安全情况令人担忧.

1.1.2 财产安全

财产安全也在四个方面容易陷入陷阱.一是中介陷阱,虚构一些职位引诱大学生上钩,收取钱款后随意复制些招聘信息提供给其了事或是卷钱逃走;二是试用期陷阱,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方约定的考察期,在此期间用人单位如感觉不太理想可以单方面辞退招聘人员,但劳动法规定,考察期最多不得超过6个月.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只能是一次.而很多企业短期用工现象严重,在试用期满时以工作不合格为由辞退毕业生,致使学生试用期间的劳动白白付出,更有甚者,有企业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在毕业生苦苦哀求下“勉为其难”地给予毕业生第二次试用的机会,而结果却是毕业生白白辛苦了两个试用期也没能“转正”,时间和金钱同时打了水漂[1];三是培训陷阱,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很多培训机构打着“确保就业”、“高薪就业”等旗号横空出世,培训结束后的结果却是与期望大相径庭,毕业生们能被安排到一个底薪岗位已是幸运,还有些用人单位要求新成员必须通过某某培训机构的培训及考核,否则不予录用,其间何种勾结不言而喻;四是收费陷阱,部分企业在引大学生进入到试用期后,巧立各种名目收取费用,如保证金、押金、培训费、体检费、服装费等,待其交钱完毕,已无踪影的企业改头换面后继续行骗.

1.1.3 信息安全

信息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毕业生为了尽快找到工作,本着“全面撒网,重点培养”的出发点,把带有自己基本信息的资料投得到处都是,更重要的是很少有人对人才市场发布的招聘企业的背景作详细的核查和了解,市场主体的身份复杂性已成为通病;二是毕业生在求职的过程中轻易将个人电话号码、家长姓名、家庭住址、父母情况等私人信息提供给了用人单位,加上择业过程中简历的遗失,使得利用求职者个人信息进行诈骗的案件屡见不鲜.[2]

1.1.4 心理安全

就业压力的加大促使部分毕业生的心理产生问题甚至是心理疾病.据相关部门统计,大部分毕业生的压力主要来自就业问题,据资料显示,90%的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生活没有明确目标,8.3%的学生曾想过自杀.[3]就业过程中的不顺利让人性负面的心理显现出来,如浮躁心理、焦虑情绪、攻击心理、自卑心理、自闭心理以及各种悲观心理等.

1.2 环境安全

1.2.1 就业公平性欠缺

就业公平性的欠缺在我国表现的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源地域的不公平,很多单位和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因为受到政府方面的压力或是自身的一些原因.对应聘人员的生源地或户籍所在地做出限制,一般要求需本地户口;二是身体差异的就业不公平,虽然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但许多事业单位都在招考中对高校毕业生身高、体重、相貌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2012年司法考试第一卷的第三个单选题目探讨的就是对某家企业明确标出某星座者优先录取作何看法的问题,可见这一现象是多么深入人心;三是性别差异的就业不公平,虽然关于性别歧视现象相关问题的讨论从来没有间断过,但是效果甚微.女性同胞在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在就业时往往无法得到平等的对待,许多企业因女性需要照顾家庭,生育儿女及哺育儿女为由在一些岗位上拒绝招聘女性员工;四是家庭背景差异的就业不公平,家庭背景也被称为“综合家力”,有调查显示,父亲职业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毕业生们的工作的落实率和升学率均高于平均水平,低于平均水平的则是那些父亲职业为个体工商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农民以及离退休、失业、半失业人员的大学生.这份来自34所高校的调查结果,让人惋惜让人忧.[4]

1.2.2 网络求职安全隐患多

所谓网络求职,是指求职者通过登录人才网等就业网站查看招聘信息,并根据个人意向投递、发布个人信息,以获取就业机会的求职方式.网络求职虽有查询方便,信息量大,可选择面广的优点,又可以免去奔波之苦.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如大多数人才市场都无法对发布信息的企业的资质真伪作出有效的鉴定,虚假招聘信息防不胜防.此外,许多网站提供高校毕业生求职登记简历,且在不需要任何身份认证的情况下任何用户都可将求职者个人资料一览无遗.

2 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对策

2.1 完善就业机制,加大监管力度

为了保障大学生就业,给大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良好的就业环境,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逐步完善企业的招聘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大监管力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出现,社会上各种招聘信息多如牛毛,参差不齐.其中不乏存在虚假信息.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容易掉进不法分子的招聘陷阱.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自身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内部情况进行监控,时刻掌握企业的动向.也可以对招聘网站进行监管,认真辨别招聘信息的真伪性.另外政府要通过加强惩处力度威慑犯罪分子,严厉打击对大学生就业的欺诈行为,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利.[5]劳动行政管理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公安部门等政府部门要严厉打击和处罚非法企业和不良招聘单位,同时应加大宣传劳动法的力度,尽量深入群众,依靠先进群体,如大学生和社区干部,共产党员等加强在群众中宣传劳动法,并设置奖励机制,鼓励群众检举违法招聘单位或涉嫌就业欺诈的企业与个人.

2.2 重视建设就业指导体系,加大就业工作的投入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关工作一般是由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负责,由于普通高校经费有限,就业工作经费捉襟见肘.所以极大的限制了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部分高校对于就业工作重视不足,很少或者没有配备专职就业指导课教师,大多由辅导员或相关专业的老师兼职就业指导课.而且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没有购买专业教材.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就业指导课,即使开设也是作为选修课,没有得到重视.以致大多数学生认为就业指导课是一门无足轻重的课程.而从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快来看,重视就业是高校今后任务的重中之重,是高校长远发展的基石.高校首先必须加强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和投入,从经费、教师配备上给予充分保证.其次要逐步把就业指导纳入高校的一项日常教育内容,同时,要建立健全就业信息服务,使就业指导科学化、系统化.[6]此外,要在大学生中加强网络求职安全意识的宣传,引导学生注意网络求职安全,努力消除、避免网络求职中的安全隐患.[7]如果说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那么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就是高校发展前途的晴雨表.

2.3 构建公平就业的法制环境

大学生就业一直是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政策先进性与法律的公平性.我国的大学生就业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维护大学生就业的法制环境尚不健全.国际上,美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就相继颁发了反对就业歧视的民权法案第七章、公平工资法、怀孕歧视法、美国残疾人法等法规,[8]法律规定任何人,任何企业和单位不得以种族、宗教、性别的理由歧视应聘者.目前,我国还没有具体的阐述有关就业公平方面的法律.如有遇到不公平待遇的劳动者,最多向劳动部门投诉,但是往往因为没有法律作为依据,最终得不到很好的解决.现如今,我国各个城市,每个企业自己制定用人规定与招聘规则,无法保证就业的公平性,因此流失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对我国的发展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实现公平就业需要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构建良好完善的就业法制环境.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国家要想更好的持续发展,就一定要推动关于就业公平的立法工作,从根本上完善公平就业的法律保障,营造公平就业的职业舞台.

2.4 毕业生要学会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许多大学生因不熟悉劳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在遇到不公平待遇时由于缺乏法律意识,没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导致自身权益收到损害.因此,毕业生一定要加强对我国劳动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律观念和维权意识,权利受到侵害时要勇敢依靠法律武器与违法现象作斗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具体做法有以下五点:一是如果发现违反劳动法的情况及向劳动主管部门举报用人单位的不法行为;二是提请劳动争议仲裁部门进行劳动争议仲裁;三是如果仲裁结果没有合理保护毕业生权益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四是可以依靠媒体的力量,向社会寻求帮助,得到广大群众的舆论声援;五是一旦发现违法犯罪事件,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1〕马金广,李文胜.高校毕业生就业安全问题分析与对策[J].科技信息.

〔2〕寇全强,唐笑,陈丽丽.大学生就业安全分析及应对策略[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9(3).

〔3〕郭瑜.大学生求职中不安全因素浅析[J].科技信息,2010(3).

〔4〕张金麟.论我国大学生公平就业环境的构建[J].经济问题探索,2006(1).

〔5〕汪华.论我国就业安全体系的建构[J].南方论刊,2007(12).

〔6〕冷青峰.美、英、日的大学生就业及其启示[J].观察与评析.

〔7〕陈英,胡绪,向本科.高校学生网络求职安全意识及其培养[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8〕王子杰,文丽,曲涛.大学生择业安全现状透析及应对探究[J].前言探索,2011(1).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公平毕业生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笨柴兄弟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公平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