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探究

2013-04-02张传辉周启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诚信大学生

张传辉,周启新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准则,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传诵,时至今日,诚信对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仍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的诚信状况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诚信缺失的现象令人堪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大学生,特别是民办高校大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切实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已成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

1 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现状

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肩负着历史的责任与使命,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诚信应该成为每一位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然而,在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的背景下,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的诚信危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个别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业方面

民办高校学生在学业方面不诚信的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在课堂出勤中,存在较为严重的迟到、旷课现象,更有甚者通过花钱雇人的方式来获取所谓的平时成绩以应付任课教师的日常考勤;另一方面,表现为考试作弊或协助他人作弊、抄袭他人作业、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伪造实验或调查数据等.

1.2 经济生活方面

民办高校学生在经济生活方面不诚信的主要表现为:(1)恶意拖欠学费或助学贷款;(2)通过非正常渠道开具虚假证明材料,夸大自身贫困程度,以获取国家奖助学金;(3)虚荣心作祟导致盲目攀比、过度消费.

1.3 就业方面

一方面,由于民办高校学生的社会认可度相对较低,部分学生为了增大求职的成功率,在简历中杜撰虚假信息、伪造各类证件、随意篡改成绩单等,给用人单位带来了极大不便;另一方面,部分学生为了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随意签约,随意违约,严重扰乱了就业市场的秩序,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招聘计划,阻碍了学校与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损害了大学生的诚信形象和学校的良好声誉.

2 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成因分析

2.1 社会因素

2.1.1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导致诚信缺失

市场经济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这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为社会创造更大的财富,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然而,在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部分个人和组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惟利是图,从而导致诚信缺失的现象愈发严重.受此种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也出现了不诚信行为.

2.1.2 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导致诚信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入了一系列新的思潮,东西方思想的碰撞,产生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广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心智尚未成熟,对于部分负面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缺乏基本的鉴别力,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价值取向的困扰,从而导致部分学生价值观失衡,进而出现了不诚信行为.

2.1.3 我国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导致诚信缺失

由于我国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导致个人或集体违反诚信原则的处罚成本过低、制裁较轻,从而致使相当一部分投机者利用制度的缺失来谋取私利、损害他人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2.2 学校因素

2.2.1 民办高校诚信教育缺失或不健全

我国民办高校诚信教育基础薄弱,教育理念存在严重偏差,难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于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的需求.由于我国民办高校对于大学生诚信教育重视不够,因此,在教育理念、教育投入、考核评价上基本流于形式,教育效果欠佳.

2.2.2 民办高校诚信管理制度不完善或缺失

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尚未建立切实有效的学生诚信保障体系和制度规范,除考试违纪外,其他不诚信行为并无切实可行的处理规范,往往学生出现不诚信行为时无章可循、无法可依,对于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听之任之,助长了学生背信弃义的不良风气,造成了工作的被动局面.

2.2.3 部分民办高校教职员工诚信素质参差不齐

当前部分民办高校教职员工中存在以权谋私、学术不端等有违诚信的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1)部分教师缺乏学术诚信,剽窃他人研究成果;(2)各别教师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在外兼职从而荒废本职,对本职工作敷衍了事;(3)部分教师职业道德缺失,在各项关乎学生切实利益的评选中,通过手中的权利,卡要学生好处谋取私利.

2.3 家庭因素

2.3.1 部分家长诚信教育意识淡薄

由于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影响,我国部分家长过分关注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对于子女的道德品质教育缺少足够的关注,特别是对于诚信教育缺乏必要的关注,致使部分学生诚信价值观缺失,出现不诚信行为.

2.3.2 部分家长价值观念认识偏差

部分家长由于自身价值观念的认识偏差,在对于子女进行教育时,采取了不恰当的观念引导,与此同时,家长不诚信的言行举止、处世为人的方式也对子女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从而导致子女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念,出现了不诚信行为.

2.3.3 部分家长缺乏必要的行为引导

部分家长针对子女出现的不诚信行为,未能及时予以指正,放任不管,甚至鼓励子女的某些不当行为,从而导致不诚信行为的出现.

2.4 个人因素

2.4.1 缺乏责任意识

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受过艰苦环境的磨练,从小生活在较为优越的家庭环境中,因此自我意识较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过分注重个人利益,功利思想较为严重,忽视了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从而导致了不诚信行为的出现.

2.4.2 鉴别能力有限

由于大部分学生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个人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对于道德观念的评判和鉴别,仍停留在感性层次,缺乏思辨和分析选择的能力,鉴别能力有限,因此,会有部分学生将一些负面的道德观念奉为经典,从而导致不诚信行为的出现.

2.4.3 从众心理与投机心理

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虽然在价值观念上能够明辨是非,但是由于自我约束力较差,加之社会上部分学生的不诚信行为,使得自己产生从众心理,错误地认为诚信是吃亏的表现,进而随大流采取不诚信的行为.同时,由于他人采取不诚信行为未受到应有的惩处,因而产生了侥幸的投机心理,从而导致了诚信缺失现象.

3 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途径

3.1 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共同努力,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民办高校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在诚信教育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肩负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唯有齐心协力,方能有效解决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3.1.1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家长,应当明晰自身在诚信教育中肩负的责任,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要做到客观公正、诚信守信、是非分明,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1.2 学校是大学生接受系统诚信教育的重要阵地,民办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通过讲座、养成教育课、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利用各类教育载体,确保教育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落到实处.

3.1.3 当今的大学生活已不再单纯局限在“象牙塔”内,广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越发频繁,通过网络、报刊、杂志、人际交往、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从社会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如何鉴别判断这些信息的真伪将对大学生诚信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务必举全社会之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

3.1.4 学生个人要增强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加强诚信意识,以诚待人,积极配合家庭、学校、社会做好诚信教育,争做诚信大学生的表率.

3.2 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与高校教师诚信教育有机结合

高校教师是学生的表率,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顺利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极具示范作用.因此,高校教师务必垂先示范,成为诚信的典范,以自身的言行和榜样的力量引领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构建诚信品质.

一方面,要充分调动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把“三育人”模式落实到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精神,广大教师要身体力行,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践行诚实守信标准,使整个学校上至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下至全体学生,形成共同遵守诚信规范、展现诚信行为的良好风尚.

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广大民办高校教师的学术道德建设,净化科学风气,弘扬科学精神.在高校教师评职晋级过程中,要严格规范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学术活动的监督管理力度,还科学研究一片净土,为广大学生树立诚信典范.

3.3 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制度与立法保障

3.3.1 构建科学合理的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制度

针对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行为愈演愈烈的现状,诚信教育制度的建立已经迫在眉睫,为了确保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序开展,我们需要构建以下制度: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大学生信用制度、信息公开制度、诚信激励机制、大学生诚信教育评价制度.通过上述诚信教育制度的构建,为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3.3.2 提供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法制保障

要建设和完善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规范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务必把法制建设与大学生诚信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在大学生中树立诚实守信、尊纪守法的观念,为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序开展提供必要的法制保障.

针对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立法启动工作,从而有效地遏制违背诚信的歪风邪气,为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诚信氛围.目前,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2004年5月19日,教育部部长周济签署的第18号教育部令,通过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该规定的出台有效地遏制了大学生的考试作弊现象,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大学生诚信行为.

4 结束语

诚信是大学生的立世之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诚信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提高大学生诚信意识,对于构建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使民办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落到实处,树立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良好诚信形象.

〔1〕李美华.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4).

〔2〕齐丽丽.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4).

〔3〕秦艳.美国大学生诚信教育及其对我国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9(4).

〔4〕何欣.民办高校学生诚信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1(5).

〔5〕张敏.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述评[J].科技信息,2009(8).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诚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大学生之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民办高校生存风险管理探析——从民办高校资金链断裂出现的生存危机说起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