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金周热点景区拥堵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

2013-04-02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黄金周游览门票

刘 勇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40)

一、研究意义和背景

2012年,我国国庆节假期与中秋节假期双节叠加,形成了长达八天的假期,使旅游业出现了“井喷”现象。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八天长假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05亿元,接待量、旅游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 23.3%、26.3%。

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大部分热点景区接待的游客数量不仅大大超过了景区最佳承载量,也严重超过了景区的最大承载量。景区最佳承载量主要是指景区既能保证旅游环境系统的功能发挥最充分,又不会导致“疲劳”状态,并且经济收益也比较理想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佳值。[1]而景区最大承载量即旅游环境最大承载力,又称之为旅游环境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在某种状态或某种条件下,不会对旅游目的地的环境、社会、文化、经济以及旅游者感受质量等方面带来无法接受的不利影响的旅游业规模最高限度,一般量化为旅游地接待的旅游人数最大值。[2]

一些景区出现的游客数量大大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质量和旅游安全,如一些景区内游客摩肩接踵、寸步难行,使游客根本无法获得舒适的旅游体验;在某些景区由于游客过于拥堵还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隐患,甚至导致了严重的治安事件。文章旨在探究此现象形成的机理及后果,并对解决这一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二、景区拥堵现象发生的原因分析

(一)游客出行时间过于集中

我国自2008年起施行《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然而,相关调查显示,只有不足三成“上班族”可享受到这一待遇。[3]很多民营企业、合资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国有企业落实的不够彻底,使很多职工享受不到带薪休假,所以长途旅行只能放在国庆黄金周和春节黄金周进行。而在春节黄金周,大多数国人习惯在家团圆守岁,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也不利于旅游出行,所以就导致国民集中在气候适宜的国庆黄金周出外旅游。

(二)高速公路免费,进一步刺激了旅游高峰的形成

国家在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推出了七座以下小客车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惠民政策,其目的是降低国民的出行成本,推进假日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国民的幸福感。政策的出发点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制定政策时对黄金周期间的旅游出行人数估计不足,反而进一步抬高了旅游波峰的高度。其实,有关部门是可以根据往年数据并结合今年双节叠加的效应,预见到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的旅游需求会大大高于旅游供给的,据此应该相对提高出行成本,来降低旅游需求数量。

(三)各等级景区游客接待量严重不均衡

据统计,我国共有26000家景区,其中A级景区有5000多家,而知名度较高的5A级景区只有137家。2011年,5A级景区的数量只占全国景区总数量的0.5%,而游客接待量却占所有景区游客接待量的50%,营业收入更占所有景区营业收入的70%。根据合理推断,在2012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由于假期较长,游客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长途旅行,选择知名景区进行游览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会更大。5A级景区的接待量和营业收入占比只会高于2011年全年的比例,造成这种极不均衡现象的原因主要是5A级景区旅游资源质量高、并具有不可替代性,且知名度很高等特点。而其它较低等级的景区,尤其是3A级(含3A级)以下的景区,虽然这些景区的旅游资源质量不一定很低,甚至有些低等级景区的旅游资源还非常有特色,但由于知名度较低导致吸引的游客较少。

(四)景区预警信息发布不积极

在中秋国庆黄金周到来前,景区对黄金周期间的游客数量是可以根据往年的数据并结合今年中秋、国庆双节叠加以及高速公路小客车免费通行等因素进行较准确地预测的,然后通过各种媒体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游客谨慎出行。但很多景区处于利益考量,怕减少门票收入,而不愿意发布预警信息。游客对于景区的客流量只有一个大概的模糊认识,能估计到游客会比较多,但会拥挤到什么程度,游览质量会受到多大的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游客很难弄清楚,导致出行比较盲目。信息发布的缺失,造成了热点景区的人满为患。

三、景区严重拥堵带来的危害

(一)景区严重拥堵会带来严重的公共安全隐患

景区内游客过多,会导致景区道路拥堵,特别在一些地势比较险要的景区,会大大增加游客遇险的概率。另外景区严重拥堵,也会造成游客情绪的急躁与失控,导致治安事件的发生。事实证明,2012年黄金周的景区拥堵现象已导致了一些公共安全事故,如华山景区的游客被捅伤事件以及其它一些景区的游客因为排队问题引发斗殴等事件,严重危及到了游客的人身安全。

(二)景区严重拥堵会破坏景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首先,大量游客的涌入,会严重破坏景区的自然环境,如正常的游览通道被挤满时,一些游客就会从草坪或其他观赏物上踏过。而在一些拥有独特地质景观的景区,如在一些喀斯特地貌景区,如果钙化池表面被踩破的话,将会改变景区的整个河流系统,从而对地质景观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第二,过量的游客也会破坏景区的人文环境,如在一些拥有岩洞壁画的景区,超量的游客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水汽结合生成酸性物质,会使壁画褪色;而空气中的水汽和岩体中的盐分结合,反复膨胀收缩则是造成壁画酥咸病害的重要原因。[4]

(三)景区严重拥堵会降低游客的旅游质量

一般来说在自然景区中,游客密度应控制在140平方米/人,建筑群落如长城、故宫等人文类景区应控制在14平方米/人,这样才会创造“最佳游览空间”。而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很多热点景区的游客密度都远远超过了合理标准,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质量。在个别景区,游客接待量甚至达到了景区最佳承载量的10倍,景区内游客摩肩接踵,根本就无法正常游览。一些景区将游客接待工作变成了“游客疏导工作”,根本无法保证服务质量,严重侵犯了游客的合法利益。

四、国庆黄金周景区拥堵现象的解决对策

(一)在长假期间改变门票销售方式,有效限制游客数量和游览时间

1.强化景区门票预约制,有效限制游客数量

在非高峰时段,景区可以同时采用网上预约和现场销售这两种方式来出售门票。但是在长假期间,应该限制现场售票的数量,应在长假来到前将全部票源拿到网上进行实名制销售,并及时发布门票销售信息,实时显示门票的剩余数量。最后只能将在网上销售剩余的门票拿到景区入口现场销售。实名制售票能够有效防止在门票供不应求时出现黄牛倒票的不良现象。另外,门票的销售数量必须严格控制,一旦达到测定的景区最大接待量,就必须停止销售。游客一旦在网上购买不到门票,也就会改变旅游行程,这也就起到了提前预警的作用,使消费者不会再盲目前往旅游热点景区。

2.增加门票功能,有效限制游客在景区游览的时点和时长

所有景区都有一个合理的游览时间,并不是游览体验时间越长越好。无谓的超时逗留在景区内,非但不能增加旅游的愉悦感,而且会在游览高峰时加重景区的拥堵程度。所以,景区为了避免大批游客同时涌入景区并超时逗留,应在科学测算游览时长的基础上,设计不同游览时段且不同游览时长的门票,以保证游客的游览质量和旅游安全。另外为鼓励游客合理控制游览时间提高游览效率,应按照不同的时长推出不同价格的门票,并可以在门票上明确提示游览时间规定,通过电子验票设备在出口处显示,对超时游客收取额外费用,对提前出来的游客予以奖励。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游客的游览质量,并且也能够满足更多游客进入景区游览的愿望。

(二)运用价格策略,平衡旅游客流峰谷

在中秋国庆黄金周期间,除了高速公路免通行费外,还有14家4A级景区降低门票价格。而为了解决黄金周期间游客过于集中的问题,均衡不同时段的游客量,相关部门应在黄金周期间抬高旅游成本,包括交通费用和门票费用。虽然一些景区为了调控淡旺季客流,推出了淡旺季门票价格,但很多景区规定的淡季过短,如个别景区规定淡季只有2个月,对调控客流的意义很小。另外很多景区所谓的淡季,都是极不适合旅游的季节,较低的门票价格对改变游客出游意愿作用很小。高速公路系统和景区应参考电影院线在消费不旺的周二、周三进行票价优惠吸引有闲暇时间的顾客观影的方式,可以在每周的某几个工作日降低交通通行费用和门票费用,以吸引对优惠价格有刚性需求并有闲暇时间的游客出行旅游。而在黄金周期间,应收取正常的高速公路通行费和景区门票费用,就会将对集中休闲时间有刚性需求的游客吸引过来,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抑制大批对优惠价格有刚性需求并在平时有闲暇时间的游客的出行意愿,以减少景区接待压力。只有逐步在工作日推行高速公路免费及景区门票降价政策,才能有效平衡旅游客流峰谷。

(三)灵活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分散旅行时间

除了以法律形式来规定企业必须保证职工拥有必要的带薪休假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灵活的方式来鼓励企业保证职工的实际闲暇时间。首先,国家虽然已经把清明、中秋、端午等节日定为国家假日,从而满足人们在文化传统上的需求。但是,国家可以不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这些传统节日提供放假时间,而是通过政策的引导诱使企业提供时间保障人们的旅行需求,最终把名义上的节假日时间转换为实际上的节假日时间。[5]第二,由于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高,雇佣的职工人数也已超过第二产业,而由于服务行业的特殊性,职工在法定假日中不仅很难休息,反而要超时工作,所以应强制服务行业实行休假补偿制。第三,带薪假日的享受应随时段的不同而长短不同。也就是说,旅游淡季休假能享受的天数应多于旺季休假的天数。如果员工不仅仅在政府明文规定的节假日(比如“黄金周”)内坚持工作,并且不享受旅游旺季中的其他带薪假日的话,那么企业就应为这些职工提供更多的淡季带薪假日的补偿。

通过这样的灵活措施,就能够引导民众权衡休假的时点和时段,尽量缓解旅行时间上的集中性。

(四)提高低等级景区吸引力,分流热点景区游客

我国3A级及以下A级景区有4000多家,其中的大部分景区在平时游客数量不多,即使在黄金周期间也很难达到最佳接待量。这些景区的旅游资源质量虽然与4A级及以上景区的旅游资源质量相比存在差距,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突出的特点。这些景区的门票价格与4A级以上景区相比要低很多,据相关研究统计,3A级及以下A级景区比4A级及以上景区的票价平均低40%以上,其中相当一部分还是免费的。在黄金周期间,无论是地方政府从发展地方经济的角度出发,还是景区企业从自身的经济效益出发,都应加大宣传推销力度,并在黄金周期间降低门票价格乃至免费,以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游览,以激活餐饮、娱乐、购物、住宿等整个旅游产业链,并且能够扩大景区的知名度。据一些温冷景区测算,在景区推出免费游览的政策后,景区相关的旅游产业如餐饮、娱乐、购物、住宿等行业所创造的收益一般是免收门票政策导致收益损失额的10倍。

为了吸引游客,地方政府和景区还应在宣传时突出景区特色,有时还应特别强调相关旅游产业的特色。如安徽北部的温冷景区皇藏峪风景区,由于景区本身的吸引力不高,即使门票很低,也很少能吸引游客前来,但有趣的是,其周围餐厅经营的特色菜肴“小鸡炖蘑菇”知名度却较高。皇藏峪风景区在宣传景区时,就详细推荐了“小鸡炖蘑菇”这道绿色、健康、美味的菜肴,吸引了大量周边城市的顾客前来品尝,这些顾客在就餐前后一般会就近游览皇藏峪景区,从而带动了当地景区的发展。这是一个典型的由知名度较高的旅游外围产品刺激旅游核心产品发展的成功案例。

因此,较低等级的温冷景区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览,不仅能够促进温冷景区的旅游产业发展,也能使周边地区的游客降低长途奔赴热点景区的意愿,从而减轻热点景区的接待压力。

[1]尹海文,姚飞.浙江仙都鼎湖峰风景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7).

[2]佚名.我国带薪休假时长最短排名垫底,全年总计21天[EB/OL].[2012-10-09].http://news.qq.com/a/20121009/001113.htm.

[3]石竹.千万游人“气”杀敦煌壁[EB/OL].[2012-10- 21].http://www.chinanews.com/zhonghuawenzhai/2000-09-01/new/(22)%201.html.

[4]杨劲松.国外休假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借鉴[J].旅游学刊,2006,(11).

[5]于艳.浅析盐城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6).

猜你喜欢

黄金周游览门票
“黄金周”,复活
提前预登记,免费参观
来,一次游览七个世界
游览乘法大观园
买门票
乡村旅游不再是“门票+凉皮”
快乐的国庆节
美术馆游览指南
门票中的学问
春节黄金周陕西省商家揽金二百一十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