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探讨
2013-04-02周力
周 力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汉 430212)
1 高校贫困生资助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以来,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经济困难的人数随之不断增加,已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热点和焦点。2007年5月,《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经过数年的不断探索与经验积累,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国家助学政策为基础,以高校实施为主体,以多渠道社会资助网络为辅助,以家长联动为纽带”这一极具时代特色的大学生经济资助体系。资助政策体系构建后,贫困生的学费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渠道解决,在学校的日常开支可通过“奖、勤、补、助”得到根本性解决,为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值得注意的问题。
(1)对“贫困生”难以准确认定。对高校贫困生提供无偿的奖、助学金资助,首先必须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认定。各高校都参照学校所在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确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认定实施办法。从表象上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应当无懈可击,但现实中仍然存在漏洞。学校认定的依据之一是《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其中前一张表由生源所在地乡镇民政部门盖章证明,后一张表由学生本人填写。实际上,不少地方出具的证明水分很大,使得一些实际不符合标准的学生依照通过了贫困生认定,相反,一些家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贫困家庭却不一定能开出证明。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由于学校不知底细,仅凭本人申请和地方证明进行认定,难免不出差错。
(2)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机会少且报酬低。大学生勤工俭学主要在校内,在校大学生在校外打工的机会少,就业范围窄,受到的时间约束多,不稳定,而且收入不高,改善经济状况的需求往往不能得到满足。
(3)大学贫困生资助金的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而来自社会及个人的部分却十分有限。在高校中资助贫困生的资金几乎是国家发放的。国家的资助金分配到各个高校的贫困生手中,这种来源相对单一而且数额不多,所能发挥的资助保障作用也很有限。
(4)贫困生需要的扶助不仅是经济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高校贫困生大多来自偏远贫困地区,家境贫寒,由于其原有的教育条件相对薄弱以及受自身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发觉自己在经济、知识技能等许多方面与其他同学相比悬殊较大,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容易产生自卑、自闭、自甘落后等心理缺陷。对贫困生进行心理扶助是资助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心理扶助的目的是使贫困学生能够正视贫困,不怨天尤人,不自暴自弃,把贫困视为一种挑战以及奋发向上的动力。
2 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建议
结合笔者多年从事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实践,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1)制定合理的贫困生认定机制,加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建档管理。要准确认定贫困生,需要考察学生家庭所在地的整体经济水平、居民的消费水平、家庭劳动分子的收入情况、家庭每月的开支情况、贫困生个人的消费水平以及高校的收费情况和所在地的消费水平等等,这项工作对高校而言无疑是一项量大、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高校贫困学生来自全国各地,要想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真实考察其经济状况是不可能的。地方证明仍是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时最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为确保第一手资料的真实性,笔者认为应当从初中开始建立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档案,对学生每学年家庭经济情况一一录入档案。在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家庭住地距学校较近,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容易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比较清楚地了解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进入大学后,通过前面六年的档案证明,高校便能准确、快捷地掌握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确保国家助学金落到真正需要资助的困难生手中,使得有限资源资助到每位贫困学子。
(2)学校要加强与校外企业或单位的合作,增加勤工俭学岗位,提高贫困大学生的自助能力。勤工俭学是实现资助方式由“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最好途径。目前贫困生在校内勤工俭学得到的收入还是很少,提供的岗位也难以满足需求。学校需加强与校外的相关企业或单位的合作,甚至建立起人才培养基地,使学校和社会联合起来共同承担扶助贫困生的义务。这样不仅有助于解决学生当下的经济问题,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能力,使学生在社会工作中得到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发展奠定基础。在企业短期用工中,学校应该与企业约好按时按量发放贫困生应得的工资,保障贫困生的个人权益。
(3)建立国家助学贷款长效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助学贷款的作用。助学贷款是学生经济资助体系的核心措施,因而成为大学生经济资助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本着高度重视、放眼长远的原则,逐步建立起学校、银行、还款学生之间有效沟通和各尽其责的长效贷款管理机制,实现贷款申请方便快捷,贷款发放及时顺利,保障学生基本生活需要,降低贷款不良率的目标,促进贷款工作良性发展。
(4)提供多种形式的奖学金。学校除提供全科奖学金外,还可以设立单科奖学金,使贫困生得到奖学金的机率增大。或者专门针对大学贫困生群体设置奖学金,这就大大提高了贫困生拿到奖学金的机率,并以此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努力学习,成就自己,展现自己。
(5)拓展渠道,建构多元化的社会资助网络。在高校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广泛吸引社会资源参与学生经济资助是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学校可以成立爱心捐赠机构,发动在学校的师生进行爱心捐款;也可以联系校外企业或单位以及个人进行爱心捐赠。构筑起政府、社会共同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双重保障机制,确保每一位学生都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机会的公平。
(6)加强心理帮扶做好育人工作。高校贫困生由于经济上的困窘,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从而容易引发挫折感、自卑感、过重的焦虑、严重的依赖心理、抑郁、孤僻、自我封闭、人际关系敏感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况,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也违背了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初衷。因此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不能仅局限于经济方面,还应在心理、知识、能力上给予帮助、教育与锻炼,进行全方位的资助。学生工作者应加强对经济贫困生的道德品质、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教育;从贫困生的自尊、自强、自信教育入手,引导贫困大学生摆脱自卑心理阴影,勇敢面对生活,树立起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完全实现“精神脱贫”,培养健康心理与健全人格。班主任与辅导员应积极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疏解学生内心的矛盾;班级同学也要把贫困生当做自己的亲人、朋友,给予他们关怀和真挚的帮助。
3 结 语
高校大学生经济资助保障体系自运作以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上学压力,一大批的寒门学子因接受资助得以顺利完成学业,已走上工作岗位回报社会。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应该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经济资助保障体系历史意义与特色的基础上,掌握体系中各项政策的具体内容,深入领会精神,在开展学生工作的过程中紧抓管理环节,确保各项助学政策的贯彻落实。同时资助工作还应该适应时代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充分认识目前资助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高校贫困生的资助体系,共同促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更有效、更合理的顺利推进,为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万 茗.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1).
[2]杨志强.关于医学院贫困学生资助问题的思考及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8,7(4).
[3]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2.
[4]周跃军,孙 欣.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交流,2008,12.
[5]卢玄玄.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04.
[6]李永卫.浅谈大学生经济资助的管理与服务[J].中国科技纵横,2012,(6).
[7]丁 峰.高校贫困生群体救助策略管见[J].中国市场,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