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形成及其亮点
2013-04-02李燕燕
李燕燕
(商洛学院 艺术系,陕西 商洛 726000)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中,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占有重要一笔.
在上世纪初,黄炎培就投身于和社会实际生活、生产劳动相脱离的传统教育改革.自1914年起,他在中国十多个省进行教育调查,对各省的教育状况、社会状况和民生疾苦进行了详细考察,继而又到美洲、日本和南洋进行访察,立足现实,寻求途辙.从倡导实用主义教育走到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创立,又到大职业教育方针的提出,九一八事变后更要把实施职业教育同争取民族解放联系起来,一路走来,坎坎坷坷,备历艰辛,为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以其强烈的教育热情和使命感献身于救国救民的夙愿.笔者不禁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作为一个刚从事职业教育的人来说,深刻全面理解他的思想、学说及他所开创的职教事业会获益终身.
黄炎培从青年时代起就立志教育为国,他的职业教育思想经历了“教育救国——教育救亡——教育建国”步步递进的升华,他有着长期广泛的教育实践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教育理论探索的经历.首先,黄炎培提出中国教育应采用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这是针对我国清末民初教育界普遍存在旧教育脱离实际生活的问题提出的.他倡导“打破平面的教育,而为立体的教育”,“渐改文字的教育,而为实物的教育.”由此可见,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轨迹是:一切教育以实业为中心,一方面设实业学校或实业科推广实业教育,一方面使普通教育向实用化方向发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所有教育都必须对中国有用,所有学生都应有自立能力.由于这种思想切中时弊,这样理论界迅速掀起了一个宣传实用主义的热潮,普通教育界尤其是小学教育界开展了一场贯彻实用主义的运动.这是我们教育史上的大革命.但是,黄炎培认为尽管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思潮和运动声势浩大,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可是这并没有根本改变我国教育脱离生产实际的现实.其次,黄炎培考察美国教育后,他主张引进学习美国的职业教育,并极力强调建立中国职业教育制度.黄炎培以职业中学、普通中学职业科和职业补习学校教育三位一体为骨架形成职业教育制度构想.他企图以此使中国教育超越书本阶段而进入实用阶段,克服过去实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实用的弊病.但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发现职业教育也产生了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的倾向,鄙视职业教育的倾向比较普遍,职业学校毕业学生就业困难,黄炎培称之为“职业教育之礁”.于是黄炎培第三次提出发展职业教育,不能仅从职业学校、教育界和工商界下功夫,同时应该参加社会运动,这就是他的“大职业教育主义”.职业教育者开始发展乡村职业教育,在农村进行划区试验,他多次强调,首要的问题必须是解决平民的生计,这又必须要职业教育来实现,因此职业教育便面向更为广阔的农村.自此,职业教育突破了原来狭窄单一地局限于教育领域的状况,逐渐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大职业教育主义”反映的不仅仅是个人思想的升华,而且是这个时代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确概括,是这一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总的趋势和实践特征.
这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经历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职业教育思想和“大职业教育主义”三个不断发展、成熟的阶段.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的角度看,黄炎培的主要贡献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即1917年黄炎培联合8名教育界和实业界知名人士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它是我国近代第一个提倡、研究、试验、推广职业教育的教育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作为一个私人教育团体,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苦苦奋斗了32年,不仅为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培养了一批学有专长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也为二十年代的学制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黄炎培成为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无可争辩的创始人和奠基者.
黄炎培数十年投身于职业教育实践和研究,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颇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思想体系,其中包括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原则等内容.
这里笔者主要介绍一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中的三个亮点:
(1)“大职业教育主义”的一个亮点就是推进发展军队职业教育.主要观点有“当兵是国民的义务,不是职业,作工乃是职业”,据此在军队对士兵进行工农业方面的职业教育,军人为工为农,不仅开荒种地,还开设木工、藤工、肥皂、制革、织布、裁缝等工场,并附设售品所.另外,也有军队附设应化、纺织、木工、缝纫等军人实习工厂.军队职业教育在湖南、四川、江苏等省都有所发展.1925年提到的“职业教育的四个新问题”即灾民职业教育和清室旗人职业教育之外,就是伤兵职业教育和裁兵后的职业教育.1926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表全国职业教育机关的统计数据中表明军队实施职业教育机关6所.
(2)另一个亮点就是:黄炎培是中国最早试图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职业教育的教育家.他指出,近代心理学对于教育发展的最大贡献,是强调教育对象的个性,使教育着力于适应个体的个性.他还阐释“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众之服务,此种教育名曰职业教育.”黄炎培尝试进行职业教育以教育对象的个性为基础前提,鉴别个人的特殊性需要从心理学着手,进而提出职业教育要以在职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为基础,便在中国某职业学校招生过程中率先运用心理测验的方法测试学生的心理性向,据此确定学生所适宜的专业.1921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制成七种职业教育心理测验器,并在招生时实地使用.在职业教育中应用心理学的方法,在中国是首次.
(3)黄炎培的“培养农民自治精神”的农民教育思想.黄炎培指出,在农村划区进行教育实验,在试验区为农民开展识字和生计教育,改善农民的生活现状只是表面,真正治理和建设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状况,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还是要依靠农民自身.开展和实施农民教育,试验者只是给以理论上必要的支持和引导,而不是全权包办,因此应当尽量多地发挥本地人才、经济方面的作用,倡导“双手万能,手脑并用”.即是说在试验结束后,农民要能依靠自身继续开展乡村教育,做到自己开展自己治理自己改进.试验区内成立了消防会、保卫团、公安分驻所等群众性团体来维护地方治安,使农民安居乐业,这些自治团体的参加者多数是当地农民,以此来培养农民的参与意识和互助自治精神.为了更好地引导农民的自治活动,和更好地治理农村,黄炎培及其同仁在培养扎根农村改进工作、从事农村教育工作的人才上也采取了自治原则,因为他认为,培养当地人才、培养农民的自治精神是农村继续更好地发展的关键.黄炎培及其职教社同仁所开展的农民教育实验,主要是利用本地自身的人力、经济,发挥民众的潜力,培养农民的自治精神,使农村自己发展自动改进,他们则是主要站在客位给以指导.这实际上是一条“人民教育人民办”的路子.他以实地教育调查为基础,以“富教兼施”为指导思想,以普及民众教育为主要任务,以培养农民的自治精神为根本目的来开展农民教育,并将这一系列主张付诸实践.黄炎培关于农民教育和乡村改进的探索性实践和其系统的思想理论认识,对于我国今天的农民教育和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依然有极其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黄炎培除此之外在华侨教育、留学教育、家庭教育、中国教育史、教育统计资料的收集与研究等领域,都有重要建树.这里介绍的这些也只是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思想理论体系中的点滴,不足以见黄炎培先生的博大精深于万一.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在当今职业教育发展中已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在经济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已经提到一个很高的阶段,国家在资金投入、政策支持以及教育市场资源开放性上都给予职业教育极大地帮助.在2005年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就引用了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的精辟论述,他说:“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农民进城务工,也需要接受各种技术培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未来5年国家将投入100亿元发展职业教育.”至2008年年底,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拨发约300亿元转款来资助职业教育学生.2012年全国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288所,在校生人数达1000万.至此,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思想在中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实践中得到了高度的肯定和重新的认可,有了新的生命力.
〔1〕黄炎培.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2〕吴学敏.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发展极其重要贡献[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2).
〔3〕方全林.黄炎培方圆人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4〕张珍珍.浅析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7).
〔5〕黄炎培.职业教育之礁[J].职业与教育,1997.
〔6〕吴玉文.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