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高校教学楼室内环境设计发展方向探索
2013-04-02庄德红宋益民
庄德红,宋益民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
现代高校教学楼室内环境设计发展方向探索
庄德红,宋益民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243002)
高等学校的教育理念正朝着复合性人才培养、开放式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向转变,这对高校的教学模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它刺激了教学硬件的设计,尤其是现代高校教学楼室内环境的设计,高校教学楼展现出了理想化的设计趋势.
高校教学楼;室内;设计
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人为环境设计,现代高校教学楼室内环境设计的范畴很广,是以技术为功能基础,运用艺术为形式表现,为学习、工作、科研学习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而采用的创造活动.其任务是根据建筑设计的理念进行室内空间的组合、分割及再创造,并运用造型、色彩、照明、家具、陈设、绿化、识别设计与设备、技术、材料、安全防护措施等手段,结合人体工学、行为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于一体,从现代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对高校教学楼室内环境作综合性的功能布置及整体艺术处理的空间环境设计.
1 高校教学楼概况
高等教育理念正朝着复合性人才培养、开放式教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向转变,这对高校教学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高校教学楼室内环境设计从使用者的角度确定设计原则和评价标准,以对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特征分析作为设计据,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现代高校教学楼室内环境是为教师、学生以及工作人员服务的,它不能脱离人的实际需求.现代高校教学楼室内环境设计是为教学,科研,学术交流,行政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提供场地的综合的空间环境.师生们一天中的大量时间都是在该环境中学习工作,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十分密切和频繁,因此以老师和学生在该环境下的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作为设计的指导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它也直接影响高校教学楼室内环境的使用效果.同时,人的行为方式特征以及心理需求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社会大的环境背景下,教学楼室内环境设计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 高校教学楼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
2.1 绿色化设计
人类不能再以“人定胜天”的思想对自然进行无休止的征服和索取,面临着当代社会严峻的生态问题,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各行各业中都掀起了“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热浪,室内环境设计也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舞台.
绿色室内设计协调了功能,形式与技术,满足了人们对精神品质的塑造和追求,故在设计时应避免对表面形式的推敲和只着眼于装饰的形式、色彩以及使用材料的效果,而应着重研究隐藏在形式背后的更深层的文化和技术内涵,加大室内自然生态设计的力度,使有限的空间拥有大自然气息.
2.1.1 绿色空间设计
在室内环境设计中,空间设计是主体.室内空间是由地面、构建、家具和绿化等构建的,并与人共同组成了众多空间形式,如动态空间、静态空间、流动空间、共享空间、母子空间、不定空间、交错空间、外凸空间、凹入空间、下沉空间、迷幻空间、地台空间以及悬浮空间等等,内容繁杂,故,设计时应层次分明,合乎逻辑序列.虽然高校教学楼的室内空间变化弹性较小,但仍然要考虑考空间的利用.在具体考虑空间利用时,应尽可能地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对于空间利用的弹性要把握好,使有限的空间尽可能的发挥其功能,最大限度减少空间的浪费.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弹性空间,使得空间的功能具有可变性.
2.1.2 绿色材料的应用
绿色材料的概念被定为下世纪全人类要实现的目标材料之一,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会议上首次被提出的,主要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和再循环利用以及在废物处理等环节中能够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并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并且要具备净化吸收功能以及促进健康的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室内环境首先强调把社会、经济、环境等各项指标综合起来评价发展的质量,重点考虑和解决自然能源、自然材料的合理利用问题,运用高新技术来探索生产和生活环境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在具体实施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适用的原则
室内装修时对材料的选用要安全、耐用、抗污损、易清洁、易维护.利用自然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加强资源节约与利用,应遵循国际社会提倡的“3R”原则:reduce(少量化原则)、reuse(再利用原则)、recycle(资源再循环原则).
(2)对话的原则
教学楼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在设计中,设计者应注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教师、学生、工作人员创造出舒适的环境,如合适的温度、湿度,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不受周围的噪音、辐射等干扰.在材料的选择上要考虑到人与环境之间的沟通,尊重人的自然属性,返璞归真,亲近自然,可将地方民俗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原生动力,将深深根植于室内设计的环境理念中,更加强调人情化的设计理念.
(3)健康的原则
室内装修污染对人的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人的健康.故,在设计之初就应考虑材料选择的健康性,如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材料,避免使用产生放射性污染的材料,有效防止从材料中涌现的“隐性杀手”.
2.1.3 空间结构的“绿色”设计
传统教学楼的平面布局很难随着建筑目的和功能的变化而变化,这是由于教学楼用房的功能明确、固定.虽然这种固定功能的设计意识具有适用性和经济性,但这只是暂时的,短时间的,而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室内设计而言,它几乎完全放弃了灵活性和长久性.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呈加速度发展的今天,传统高校教学楼无法更好地适应教师、学生、工作人员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变性.所以,在建筑室内中应广泛利用“模块化”概念,“模”是指模数式设计;“块”是指功能块,即按不同职能的结构进行分区.将“模”与“块”两者结合起来,按功能分区进行模数式设计,实现多样化和多变性.合理的运用“模块化”可以大大提高空间环境的适用、审美和经济功能,这也将有利于绿色弹性空间的实现.
2.1.4 低碳节能设计
“低碳”现已成为各行各业都在思索和探讨的问题,由“低碳”引导的“低碳生活”也是当下全球最热点的话题,室内设计也不例外.低碳,是指在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等实现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在高校室内环境设计中,由于人流量较大,可采用自然通风、天然采光,适当的阳光照射,这样有助于人体增强免疫能力,增强体质;其次,杀菌防霉,空气流通,有利于保持学习、工作空间的清洁卫生,创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再次,自然通风、天然采光有利于低碳节能.
另在现代的环境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日本东京的一栋综合计算机住宅,利用计算机作为总控制,通过计算机相互连接,对环境进行判断,并得出生活环境中最舒适的状态下的数据.在室外设有探测器风向标,并与计算机相连,可以将室外的温度、湿度、风力、风向等数据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根据特测器的来的数据对室内的空调和窗户进行控制,达到节能和舒适的目的.高校教学楼是一个耗能(电、水)非常大的场所,如照明、空调等的使用,如果借助于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调光玻璃、保温墙体等新材料,可以大大节省能源,并且能达到保温和采光的双重效果.此外,节能型灯具、节水型部件等都可帮助我们节约能源.
2.2 人性化设计
在设计中我们呼喊的口号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是要做到根本的人性化关怀,提倡人性化设计.所谓人性化设计,主要是在设计过程中,依据人的行为习惯、生理结构、心理情况、思维方式等等,在保证基本功能和性能的前提下,对建筑和产品进行优化,使用户方便、舒适的使用.人性化是对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和精神追求的尊重和满足,是设计中的人文关怀,是对人性的尊重.“人性化”设计的概念体现的是一种人本主义的关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设计以人为本”.现在都认为以人为本是西方传入的一种价值观念,其实中国在古代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概念.殷商甲骨文中的“中商”、“东土”、“南土”、“西土”、“北土”之说就显示了人的自我意识,也可称为“以人为本”的“雏形”.
室内环境中要“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真实、具体的使用者的切身需求,所以首先必须要做到功能的人性化,在室内中加强家具、装饰艺术、绿化、标识、色彩、通风和照明、材料等的设计,合理利用材料、技术、空间,创造出“温馨”、“舒适”、“方便”、“可靠”、“安全”的学习办公环境,从“环境”,“功能”,“形体”三个方面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体现出对教师、学生以及工作人员的关怀.
2.3 智能化设计
在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开始追求个性化、自动化、快节奏,追求充满乐趣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促使人们开始追求新型室内空间环境.现代高校教学楼室内环境也日益被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渗透和包围着,人和环境的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室内环境的功能来说,就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设计、安排、组织空间.空间的设计首先要保证学生、教师以及工作人员能安全、高效、便捷的进行日常的学习、工作及其它活动,要保证该群体能够顺利、便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此外还要满足该群体在心理上的安全感、舒适性,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室内环境具有“智能和灵性”.
另外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新型材料、新型工艺可能给室内外环境带来的好处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安全环保的材料和良好的工艺技术可以保证安全、舒适、宜人的环境的实现.如利用聚合物、离子膜以及甲醛溶剂生产的的智能玻璃,可根据光照强度、冷热度来调节自身透明度,调节透光率,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
2.4 文化设计
社会在发展进步,人们在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情况下,开始追求更高的文化.现代高校室内设计与装饰风格要既能体现校园文化又能反映时代特征,设计师要根据高校特征,针对不同空间,设计出具有吸引力,方便实用,功能完善,足以应付各色人等的学习和工作的室内环境.高校教学楼的室内文化设计可通过以下几个要素实现:(1)形,通过把握形中点、线、面、体、空间等基本特征和美学规律,帮助我们有效地组织各种造型元素,形成具有文化特点的装饰造型,创造良好的室内空间形象,体现教学楼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氛围.(2)色彩,色彩视觉效果最直接,色彩能表达丰富的情感,运用色彩的心理感受、空间效果,会使人们会产生某种联想,创造出具有良好文化视觉效果;(3)材料,利用各种材料不同的质感,在人们视觉、触觉以及感知心理共同作用下空间文化的联想.将这些要素进行整体化设计,此外还可借助软装饰以及室内雕塑等共同完成教学楼的文化设计.
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现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不断更新的社会面貌,室内教学楼的设计,包括空间结构、室内装饰也要跟得上流行的快节奏,体现快节奏的文化特点.
2.5 体验设计
现代社会越来越关注用户的体验,高校室内环境有大有小,不管是大空间,还是小空间,使用都是人,必须要满足用户各种体验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压力已经成为每个人不可忽视的不利因素,在高校教学楼室内空间中,使用人群中的学生、教师以及工作人员都有着不同的压力,不适当的压力或者过度压力往往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破坏性后果.室内空间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种情况,利用空间元素对人的心理进行调节,让人们能感受到室内环境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处于自然的环境中,看到蓝天绿地大海,呼吸到新鲜纯净的氧气,可以使得大脑放松.事实上,自然的环境被城市化建设覆盖的越来越少,寻找一块纯净的自然的空间是难上加难.所以在教学楼的空间中,要合理将景观的设计手法运用到室内环境当中去,创造一种自然意向的氛围,以体验的方式让人们感受空间的魅力,通过形式、颜色、材料、声音、气味达到人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上的体验.
3 结束语
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总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不断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高校是人才聚集的领地,如何创造出和谐的教育、办公室内环境空间,在新时期都给设计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1〕陈易.室内设计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夏云,等.生态与可持续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信艺峰.室内环境设计理论与入门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TU238
A
1673-260X(2013)08-0119-03
安徽工业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QZ20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