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员化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下的班主任工作
——以政法类职业院校为例

2013-04-02褚利民鲁红媛

滁州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班主任职业

王 芸,褚利民,鲁红媛

大学生是人力资源中的优质群体,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宏观经济中一系列结构性失衡;高校扩招教育质量下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脱节;部分学生择业心理不成熟,就业能力有限等原因,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现象。问题的解决需要社会、学校、大学生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无疑是破解难题的根本出路。在全员化、全程化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班主任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一、班主任参与就业指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必要性分析

1.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失业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不良经济状态,是社会资源分配和使用不当在宏观层面出现的非均衡状态。失业会引发经济系统紊乱、贫困犯罪、社会动荡等一系列敏感问题。近几年的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70%到75%之间。以2012年高校毕业生680万总数计算,将有一百多万毕业生面临失业危险。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现象说明以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新增劳动力已成为中国就业压力的最大来源之一。大学生失业对于国家是稀缺资源的浪费,对于家庭、个人则是十多年心力、智力和财力的投入没有合理回报,势必影响社会和谐、民生幸福。近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提到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

2.学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校人数已占大学生总数半壁江山。与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办学理念。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仅关系到家长、学生对高职院校的认同和选择,更是社会检验、评价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1届高职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显著上升,与本科毕业生就业差距持续缩小,但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或半职工作处于低就业状态的高职生要多于本科生[3]。高职院校部分政法类专业因学历层次低、应用性差、招生规模过大而连续多年被列为就业红牌专业,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学生就业率低短期会造成招生规模缩减,在校生学习动力不足,管理难度加大;中长期则会影响学校的稳定与生存。所以作好学生就业工作是每一所高职学校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学校的各类教育活动必须围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展开。

3.当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存在缺位问题

如何提升学生就业能力,高职院校除了要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另一重要环节是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1]依据现代职业指导理论,全员化、全程化是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基本原则。所谓全员化,就业指导的对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针对即将毕业的学生或难以就业的少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由学校全体员工参与。所谓全程化,就业指导必须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2007年教育部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中提出,自2008年起提倡所有普通高校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高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存在四大问题。一是重视不足,就业指导组织机构、专业化师资队伍不健全。二是内容、功能定位不清。就业指导的内容仅限于就业政策宣传、信息传递和就业技巧辅导。三是途径、方式单一。指导途径主要是专兼职就业指导教师在毕业班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教学方式停留于理论层面的“灌输”和“说教”。四是覆盖面窄,时间滞后。这种临时性和突击性的指导无法满足连续系统、个性化的大学生就业服务要求。班主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班级管理的工作者和组织者,在就业指导队伍中无疑是落实全员化、全程化就业指导原则的最佳人选。班主任参与就业指导,就业指导纳入班级日常管理将有助于健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体系,解决就业指导缺位问题。就业教育重心下移将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规范化和常态化运作。

(二)可行性分析

1.班主任工作性质与特点

班主任处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得力助手和学生管理的骨干力量。班主任也是学生们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工作内容涉及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大学生涯中扮演着“思想引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成才向导”[4]的重要角色,对学生成长成才及校园稳定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有别于本科院校立足于学生自我管理的松散型的学管模式,政法类职业院校根据警官教育的客观需要,确立了旨在打造学生军人素质的严格的警务化管理模式。一日生活、一周例会、警容风纪、量化考核等制度构建起来的全程化管理模式让班主任成为了与学生“最近的老师”。班主任因与学生交往时间长、互动频繁,全面掌握学生情况且教育方式多样,对学生影响力强,易与学生建立起乐融性的沟通平台,这种工作性质与特点决定了班主任进行就业指导有着其他老师无法比拟的角色优势。

2.班主任自身素质保证

高职院校班主任多来自于系部教师、学管人员、优秀毕业生。他(她)们总体上学历层次较高,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管理经验,年富力强,是一支受到学校信任、学生喜爱的学管队伍。经系统培训之后,应能胜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此外大部分班主任是年轻教师,年龄、知识背景、生活阅历与学生比较接近,尤其是其自身的求职经历就可作为与学生分享的就业指导案例赢得学生共鸣。

3.就业指导与学生管理工作叠加的共赢效应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5]就业是个体融入社会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当前就业压力无疑是困扰学生最大的难题。班主任及时有效、因人而异的就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未来设计清晰可见、切实可行的“职业路线图”。明确职业理想、目标之后,学生们会自觉接受学校管理,按部就班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就业指导在学校教育和学生成才之间架起桥梁,可有效化解、疏导学生对学校严格管理的误解与不满,减少摩擦形成合力助推学管工作走上新台阶。

学生管理与就业指导具有对象的一致性、过程的同一性、内容的共通性和功能的互补性。将就业指导融入班级管理使前者有了实施平台和制度保障,班级管理也会因此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赢得学生理解和支持。二者叠加将获得共赢效应,充分体现管理以服务为本位的办学理念。

二、班主任全程化、全员化就业指导的教学模块设计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其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其价值的本领。”[6]显然,就业能力不是某项就业技巧和专业技能,而是包含个人品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求职技能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集合,其养成非朝夕之功。就业指导作为指导学生在整个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是一项贯穿大学生活,需要全员参与,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教学模块的设计要充分尊重群体和个体差异性。根据学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学生自身成长规律、持续发展需要,班主任就业指导的工作程序和教学内容可设计为三个模块。

(一)大一入学适应教育

由于入学起点的差距,高职生进入新的环境其心理适应问题要比本科生多。首先,高考成绩未达本科线造成的身份歧视让学生有挫败感、自卑感。其次,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带来的失落感。高职院校的办学规模、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生活及其延续高中甚至更为严格的管理模式与学生对“大学”的心理预期有一定落差。再次,高职生自身学习动力、方法和自我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环境的改变短期内较难适应,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因此,班主任大学一年级的就业教育项目就是“入学适应教育”,教育目标是帮助高职新生摆脱心理阴影,满怀信心投入并适应新的学习生活。调查显示79%的高职生认同设置班主任。[7]班主任要珍惜学生的信任利用好这一心理优势。

班主任可以导入优秀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案例,客观分析高职生就业优势所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引导学生把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作为培养竞争力的立足点。大一“入学适应教育”内容可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一,宣传警务化管理制度。警务化管理是政法类院校的一大办学特色。为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要强调了警务化管理的目的不是“把学生管死”,而是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感、规范意识、团队精神,提高学习、生活效率,磨练顽强意志,为未来顺利就业积累“软实力”。其二,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学习。介绍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前景、课程设置。在学习方式上,帮助学生完成由高中时依赖型学习向大学自主型学习的转变,培养专业兴趣。其三,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既可以发展兴趣爱好,又可以锻炼学生们交往沟通、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等社会能力。

(二)大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经过一年学校生活的磨合,大多数同学逐步适应了高职管理方式和专业学习方式,对自我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开始理性思考未来的个人前途问题。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和知识储备为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奠定基础。班主任在大学二年级的就业教育项目就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教育目标是指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专业技能,拓展综合素质。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个体的内在心理特征和外在环境条件进行评定、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为其设定明确的长期职业发展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步骤和具体活动规划”。[1]依据萨帕的职业发展五阶段理论,大学时期正是个人职业生涯早期的探索、学习阶段。

大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包括三个部分。其一,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其二,通过职业素质综合测评,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他(她)们“定向、定点、定位、定心”,合理设计出包含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策略和途径、具体行动方案等内容,具有可操作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职业生涯规划。例如,参考霍兰德创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对于学有余力的研究型学生,可建议参加本科段自学考试,准备律师资格考试或研究生考试,未来进入法律职业群体。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组织性、纪律性较强的常规型、现实型、社会型学生,建议准备招警考试、大学生村官选拔。对于思想活跃,喜欢冒险,交际能力强的企业型学生建议学习相关商务知识,未来到企业发展。其三,督促学生积极践行规划。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三)大三求职技巧培训

高职院校即将毕业的大三学生急需通过求职技能的训练,获得对求职的信心。班主任大学三年级的就业教育项目就是“求职技巧培训”。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调适就业心理,把握就业过程。

大三“求职技巧培训”内容包括三个部分。其一,配合就业指导课教师,介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收集和分析就业信息。其二,帮助学生调适求职心理;指导学生制作求职简历,了解面试技巧。如何克服高职毕业生在求职中的“学历自卑”,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发掘、提炼自身竞争优势。例如,警务化管理养成的军人素质,连续自考强化的应试能力,社团活动锻炼的社会交往能力,脚踏实地务实的求职心态等等。其三,就业跟踪调查与经验总结。

以上三个模块相互贯通、层层递进,构成了较为系统的贯穿大学生涯的班主任就业指导体系。

三、班主任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条件

(一)学校的基础保障

就业指导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复合型学科,涉及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集“知识”“实务”和“经验”于一身。对班主任而言是一项崭新的挑战性工作,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对此学校应给予重视和政策支持,制定相应的基础保障措施,从过程控制上解决实际运作中的各种问题,保证班主任就业指导工作的顺利实施。具体包括:专项经费支持,师资队伍培训,教学计划安排,教材及辅助工具配备,考评、激励机制设立,就业数据库建立,经验交流,实习实训等配套措施。

(二)班主任的创造性工作

全程化、全员化的就业指导关系到每个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意义重大且工作繁重。就业指导作为专业化工作,不仅是一项学术研究,更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活动,需要班主任倾心投入。首先,班主任要有“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班级管理围绕“以生为本”将教育与服务相结合。其次,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满腔热情地创造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一方面要不断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了解就业形势、信息;另一方面要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个性特长,客观分析学生的就业资源,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再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班主任在就业指导中不是学科知识权威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策划者与协调者。“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特征”,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例如,主题班会、学生讨论、个别咨询、与家长联系、社会实践、模拟面试等等。精准而生动的就业教育全方位渗透学生成长历程,将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养成过硬的就业能力,从而实现“人职匹配”“人职和谐”,顺利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社会人”的角色转换。

[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19,68,305.

[2] 罗 琪.如何更好促进就业[EB/OL]http://www.china.com.cn/2011/2011-03/09/content_22093322.htm

[3] 麦可思研究院.2012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roll.sohu.com/20120612/n345426720.shtml.

[4] 李军华,邱 飞.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就业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2007(7):109.

[5] 冯建军.生命化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2.

[6] 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141.

[7] 马 力.高职生需要什么样的班主任[J].教育与职业,2010(28):46.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班主任职业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夸夸我的班主任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班主任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