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综述
2013-04-02吴春荣管丽红
杨 蓉,吴春荣,管丽红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英语已成为新世纪人才必备的重要工具之一,国人兴起了一浪又一浪的英语学习热潮。而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熟练地掌握、运用英语是其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及能动性,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中英语学习动机是学习者个体因素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成为学者们近半个世纪以来研究的热点。自上个世纪50年代末加德纳(Gardner)和兰伯特(Lambert)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的动机和态度,[1]并提出了学习动机的典范模式以来,首先是研究视角不断深入,从社会环境视角探讨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慢慢过渡到从个体内部因素分析影响学习动机的内在驱动力及制约因素,再到从二者相结合的视角研究对学习动机的交互影响。第二是研究内容不断深化,从最初以典范模式为基础研究动机的内涵、构件、特点等,过渡到探索产生学习动机差异的内外部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第三是研究对象不断细化,从探讨学生一般的学习动机,到具体分析中小学生、大学生、甚至是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比较不同学生间学习动机的差异性。第四是研究方法不断量化,从思辨性、定性的分析方法发展到定量的研究方法,以便更详尽地了解学习动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将结合以上提及的几个方面对近期一些国内外有关外语学习动机的重要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并根据综述的内容,提出现有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之处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研究人员和英语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学习动机概念及类别
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英语学习动机则是学习者学习英语的动力因素,是学习者激励自己达到英语学习目的的内在驱动力。[2]
加德纳等根据学生学习目的的差异,把动机划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融合型动机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和文化表现出积极正向肯定的态度,期望融入目的语群,而工具型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了追求某一语言所能带来的实际价值和优势,如出国、娱乐、工作等而学习语言的动机,即语言仅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通常情况下持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会比持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更成功,但在特定的环境下,情况也可能会发生逆转。黛西(Deci)等从认知心理学出发,把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和外在动机,[3]内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于自身对目标语言的兴趣、爱好及求知欲等内在因素,类似于融合型动机,而外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驱动力,来自于外部因素如获得表扬、出国、工作等,类似于工具型动机。比格斯(Biggs)则通过研究发现,学生通常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主要有表层动机、深层动机和成就动机。表层动机是指为了应付考试或检查而进行学习的动机,深层动机是指为了理解和掌握知识而进行学习的动机,而成就动机则是为了获得高成就以自我实现而进行学习的动机。
基于我国英语学习的特殊环境及国情,国内学者通过研究也提出了一些与国外学者不同的动机类型。高一虹等在研究中国本土环境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时,总结出了7种共有的动机类型,即内在兴趣动机、成绩动机、学习情景动机、出国动机、社会责任动机、个人发展动机和信息媒介动机。[4]华惠芳从我国英语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证书型动机,认为80%以上的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考级或其他各种证书。[5]石勇珍通过调查发现理工大学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多为证书型动机,[6]但也有一些学者在论及成绩动机及证书动机时,认为这些是一种低水平着眼于短期绩效的动机,而注重发展、信息媒介的学习动机是高水平的长期工具型动机。[7]
三、学习动机的研究内容
在近半个世纪对外语习得动机的研究,已从单一的社会心理视角过渡到从个体行为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等角度,分析学习动机在外语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及作用,并深入探讨学习动机与绩效、个体效能感、学习策略、个体差异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激发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的实施途径,所涉及的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细化,具体而言主要集中在:动机与学习策略及绩效的关系、动机的个体差异、激发学习动机的实施路径等。
(一)动机与学习策略及学习绩效的关系
国外很多学者都证实了动机和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罗伯特(Robert)等通过考察大量关于动机与成就关系的研究报告发现,高动机水平的学生学习绩效也高,而高绩效水平也能促进高动机水平,学习动机越强的学生比学习动机弱的学生更能坚持学习,学习绩效更高。[8]但也有研究表明,并非学习动机越强,学习绩效越好,适中的学习动机再加上适合的学习策略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9]国内一些学者也对此进行了研究。王振宇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习动机与学习绩效成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学习策略在学习动机与学习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即学习动机除对学习绩效有直接影响外,还会通过影响学习策略间接影响学习绩效。[10]但张亚玲等研究发现,通过采用适当的学习策略能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学习策略能够影响学习动机,可见如果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水平越高,就更可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增强自信心,进而提高动机水平。[11]
(二)动机的个体差异研究
在大学生中,由于个体在性别、年级、学科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刘淳松等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男女生有着不同的学习动机,女性的社会取向、害怕失败和小群体取向动机水平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的个体成就动机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一新生的求知进取动机及个人成就动机水平显著低于高年级,小群体取向动机水平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在专业差异上,音、体、美学生的求知进取和社会取向动机水平要显著高于文理科学生,文科学生的这两项动机水平要高于理科学生,但差异不显著。[12]张梅英以陕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为例,探讨大学生学习绩效与动机水平是否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存在差异时,得到了与刘淳松等不太一致的研究结论,她认为大学生的动机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高于男生,一年级学生追求成就动机水平高于其他年级,在避免失败动机上,理工科学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13]
(三)激发学习动机的实施路径
由于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绩效及学习策略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有许多学者探讨如何正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绩效。刘惠军等研究发现教师高自主支持能使学生感受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具有较高的内部动机和较强的学习胜任感,因此培养教师高自主支持的激励风格,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及增强学生的学习行为有较好的促进作用。[14]李晶晶等认为增强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及合理的学习目标,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并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15]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后,如何维持和强化学习动机也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杨柳枝认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与正确、恰当的评价是一种有效的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16]
四、学习动机的研究方法
早期关于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以思辨性、理论性、综述性及介绍性为主。如刘润清介绍了西方语言学理论及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情性与学习动机的关系;[17]王初明探讨了外语学习中,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及教师在满足学生需求时应发挥的作用,并指出学习需求是产生学习动力之根源;[18]华惠芳在介绍国外外语学习动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学生外语学习的主要动机是证书动机等等。
进入21世纪以后,研究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定量研究逐渐增多,并不断深化。郝玫等通过实证分析了学生英语成绩、成就动机与状态焦虑的相关性,发现动机与个人对成功或失败的期望相关,成就动机与学生英语成绩存在正相关。[19]秦晓晴等通过建立动机因果模型对动机内部结构和诸多动机变量间的复杂关系及动机过程进行了全面考察,确认了13个英语学习动机变量,提出了英语学习动机假设因果模型。[20]刘文宇等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探讨了学习者英语学习表现与动机和策略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学习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效果好坏取决于学生学习策略的选择等。[21]学者们在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时,研究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有简单随机抽样[22-24]、整群抽样[25-27]和分层抽样[28-30],有横向研究[31],也有纵向研究[32-35]。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及数理分析方法的复制程度不断提高,从早期的简单描述性统计(如频数、均值、方差、百分比等)[36,37]到诸如因子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38,39]等。所使用的统计工具也在不断更新,从最初的Excel到统计分析软件SPSS再到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软件AMOS、LISREL、PLS 等。
五、学习动机的研究对象
目前,对于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文献主要以本科在校学生为主,尤其侧重非英语专业本科理工学生为对象研究其英语学习动机[40-44],也有部分研究侧重英语专业本科学生[45,46]、非英语专业研究生[47,48]、以及高职高专院校学生[49-51],有些文献的研究对象则更加细化,如研究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52,53],医学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54],甚至还有以三本学生[55]、大学新生[56]、高职类专业英语学生[57]、女性大学生[58]为被试的调查研究。但从总体来看,无论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上,以高职高专或更加细化的研究对象的研究文献都明显滞后于以本科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文献,或简单借用本科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结论,以验证在不同大学生群体中的适用性,或是探讨二者之间学习动机的异同。
六、学习动机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近20年来,学者们针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利用国外关于学习动机的理论来解释中国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中国大学生特有的学习动机,如证书型动机、工具型动机等。但纵观整个研究历程,由于大学生外语学习动力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和探索。
研究内容涉及面较广,但有待进一步深入。虽然学者们围绕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如学习动机的构成要件、影响因素、类型特征等,探讨了学习动机与学习绩效、个体效能感、学习策略及个体差异等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一些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有效措施,但是相关关系不能等同于因果关系,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厘清哪些因素是前因变量,哪些因素是结果变量,如到底是学习绩效、学习策略、个体效能感影响学习动机,还是反之。这样才能进一步深入解释看似相矛盾的研究结论,如本文第二部分中第二点所提及的。
研究方法实证化,但还不甚完善。英语学习动机属于应用心理语言学范畴,越来越多的学者借鉴有关心理学研究方法来分析这一特殊的心理活动,如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尽管这些方法能深入揭示外语学习动机的内部机制,但方法论上的缺陷可能会影响研究结论,如问卷设计是否科学合理,简单借鉴国外学习动机量表是否适合中国大学生,实验操控是否严谨,是否严格考虑了同源误差、社会赞许性偏差、反应定势等。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研究方法对研究结论的影响,可以采取多种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如个案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深度访谈与实验研究相结合,以提高研究结论的信度和效度。另外,现在国内大部分关于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基本都是证明相关关系,但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更为复杂的统计模型以揭示其因果关系,如秦晓晴等通过构建外语学习动机假设的因果模型,并利用LISREL软件进行分析,从而揭示了动机内在结构、动机内部变量间的复杂关系,但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学习动机的研究中还非常少见。
研究对象较为集中,但以更为细化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较少。目前我国针对在校大学本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文献最多,其中又以非英语专业理工科学生最为多见,研究成果显著。但以更为细化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却存在明显不足,且基本简单借用本科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结论,未深入研究这些细化群体英语学习动机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更未解释其深层机理。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考虑以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学生或理工类学生、远程教育成人大学生、网络教育学员等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是否会因为这些细化群体本身的差异性而导致存在与在校大学本科学生不同的英语学习动机,从而构建适合这些细化群体的英语学习动机因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适用于所研究群体的英语学习动机激发策略。
[1]Gardner R.C.,W.E.Lambert.Motivational variables in second-language acquisition[J].Canad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Revue canadienne de psychologie,1959,13(4):266-272.
[2]Drnyei Z.Motivation and motivating in the 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3):273-284.
[3]Deci E.L.,R.M.Ryan.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Springer:1985.79.
[4]高一虹,周燕.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J].现代外语,2003,(1):28-38.
[5]华惠芳.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外语界,1998,(3):44-47.
[6]石永珍.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J].国外外语教学,2000,(4):8-11.
[7][35]高一虹,刘璐,修立梅等.大学生基础阶段英语学习动机跟踪—综合大学英语专业样本报告[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6):67-73.
[8]Robert J.,W.M.Sternberg.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14.
[9]李炳煌.学习动机与学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4):146-149.
[10]王振宇,刘萍.动机因素,学习策略,智力水平对学生专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0,(1):65-69.
[11]张亚玲,郭德俊.学习策略教学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J].心理科学,2001,(3):352-353.
[12]刘淳松,张益民,张红.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性别、年级及学科差异[J].中国临床康复,2005,(9):96-98.
[13]张梅英.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成就动机的关系[J].太原大学学报,2006,(2):61-63.
[14]刘惠军,李洋,朱丽雯等.教师的自主支持与学生内部动机和胜任感的关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6-30.
[15]李晶晶,娄星.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动机调查分析与建议[J].职业技术教育,2011,(8):77-79.
[16]杨柳枝.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激发和培养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11,(12):15.
[17]刘润清.决定语言学习的几个因素[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0,(6):36-42.
[18]王初明.外语教学中的情感因素[J].现代外语,1988,(2):46-48.
[19]郝玫,郝若平.英语成绩与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11-115.
[20]秦晓晴,文秋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结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51-58.
[21]刘文宇,查吉安.混合学习环境下的英语学习有效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10):23-26.
[22]阳志清,刘晓玲.外语学习效率模式理论框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37-40,44.
[23]李昆,俞理明.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和归因与自主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2):1-5.
[24]韩美竹,席静.大学生学习动机,风格和策略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8,(9):80-81.
[25]黄红安,文卫平.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组成因素与个体特征差异的关系[J].中国外语教育,2009,(2):3-13.
[26]刘慧,徐素云.二本与三本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比较研究[J].新西部 (下半月),2010,(8):189-190.
[27]袁飞,朱卉,李燕英等.两岸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对比研究[J].剑南文学:下半月,2011,(3):146-148.
[28]高一虹,赵媛,程英等.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自我认同变化的关系[J].国外外语教学,2002,(4):18-24.
[29]高一虹,程英,赵媛等.英语学习与自我认同变化——对大学本科生的定量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2):132-139.
[30]尚建国.关于性别差异对英语语言学习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9,(3):86-88.
[31]李淑静,高一虹.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考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63-68.
[32]文秋芳.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105-110.
[33]刘璐,高一虹.英语学习动机与自我认同变化—综合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跟踪调查[J].中国外语,2008,(2):21-25.
[34]周燕,高一虹,臧青.大学高年级阶段英语学习动机的发展—对五所高校学生的跟踪调研[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2):251-260.
[36]薛新东.民办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J].平原大学学报,2005,(1):79-84.
[37]王莉梅.高低分组英语学习策略对比研究及其对“SBI”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8,(4):51-54.
[38]付英,李鉴.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因素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91-92.
[39]龙绍赟.大学英语学习者动机行为影响因素的多维生态析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2):37-47.
[40]冯梅.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的心理状况调查—兼论四级统测对学生的心理影响[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54-57.
[41]冯梅.理工科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调查[J].外语界,1998,(1):78-79.
[42]文秋芳,王海啸.学习者因素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的关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35-41.
[43]袁永芳.大学生英语阅读动机研究[J].外语教学,2003,(2):91-94.
[44]黄红安,文卫平.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组成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5,(3):30-38.
[45]潘华凌.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06,(1):131-136.
[46]徐浩,高彩凤.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07,(2):184-190.
[47]李淑静,高一虹,钱岷.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与自我认同变化的关系[J].外国语言文学,2003,(2):14-19.
[48]郭继东.研究生英语学习动机与成绩,性别之关系研究[J].外语界,2009,(5):42-49.
[49]刘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学习策略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95-97.
[50]龙绍赟,付晖,郭蓉.课堂学习环境对学习动机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以高职英语专业学生为样本[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49-53.
[51]陆彦.高职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5):118-119.
[52]龚金莲.艺术类与文科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对比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9-122.
[53]周捷峰,刘建军.美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21(3):168-171.
[54]尤洪芸.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及思考[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19(5):401-402.
[55]严佳.三本院校英语教学中元认知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性动态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5):92-94.
[56]林莉兰.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结构分析与研究[J].外语界,2008,(5):91-96.
[57]夏英姿,俞彩英.高职学生“专业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及教学策略探索[J].职教论坛,2009,(5):57-58.
[58]刘玉梅.女性英语学习者的可控因素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4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