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师范生课堂观察的课前研究策略探讨

2013-04-02谢国忠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师范生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谢国忠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课堂观察是师范生参与教育实践,扮演教师角色的重要手段。经常性的课堂观察有利于师范生提高教学技能水平,丰富教育实践体验,加深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师范生养成研究、反思课堂教学的良好习惯。在不断的观察、反思的过程中,师范生的知识技能、教学观念、情感体验等得以更新,最终不断地成长[1]。为切实提高课堂观察的有效性,师范生在进入课堂观察现场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研究是进行课堂观察的必要准备。

一、课前研究的内涵及特点

本文所述课前研究是指师范生在课堂观察前进行的研究,即围绕将要观察的课堂教学进行专门探讨,充分了解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教学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教学设计,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从而保证课堂观察取得预期的效果。师范生的课前研究具有目的性、针对性、探索性和合作性等特点。

(一)目的性

师范生进行课前研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师范生要通过研究与将要观察的课堂教学密切相关的因素,做好观察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以便在课堂观察中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

(二)针对性

师范生的课前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师范生课前研究的内容既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但作为一个缺乏教学经验的准教师来说,师范生重点关注的是课堂教学将如何展开,他们往往迫切地想知道教师将如何有效地开展师生互动,希望了解教师从课堂导入到课堂总结的各个教学环节,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与调控等。

(三)探索性

由于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充满了未知数,师范生在观察前必然会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预测,因此探讨课堂教学的可能性就必然成为师范生的研究重点。师范生在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学习风格、已有知识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要重点探讨课堂教学可能会如何展开,因此探索性是师范生课前研究的主要特点。

(四)合作性

有效的课前研究离不开师范生之间、师范生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积极互动、充分交流是课前研究的基本要求。师范生可以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在高校指导教师和小学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通过头脑风暴、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各抒己见,深入探讨课堂教学涉及的各种问题,共同确定观察的目的、内容、方法等。

二、课前研究的内容

为保证课堂观察取得预期的效果,师范生要通过系统的课前研究,明确观察的目的、内容和方法等,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研读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师范生首先要明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这样才能对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恰当的解释和评价。要在课堂观察之前对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研读,明确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内容标准等方面的规定,了解课程标准中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以下几个方面是研读的重点:

1.理解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课堂行为总是会受到课程理念的影响。科学、合理的课程理念,往往会对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起消极的影响。对于课堂观察者来说,其课堂观察行为也同样受其课程理念的影响,因此,师范生在进入课堂之前,首先要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课程理念,这样观察时才能对观察到的师生行为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师范生具备了科学的课程理念,即便有时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当,师范生也不至于盲目模仿。

2.明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明确课程目标、熟悉课程内容是师范生进行课堂观察的基本要求。作为观察者,师范生要全面了解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知道课程标准为达成目标安排了哪些内容,知道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3.了解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和评价建议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课程标准指导课堂教学,各课程标准均提供了相关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师范生在观察前了解这些建议将有助于选择恰当的观察角度,构建合理的课程观察框架。

4.找出观察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联系

课堂观察必然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师范生在进入课堂前要重点把握该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联系,明确这部分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相应要求,尤其是要搞清楚这部分内容的课程价值。

(二)做好学习需求分析

现代教学论强调课堂教学必须基于儿童的立场。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是课堂教学的前提,同时也是师范生进行课堂观察的逻辑起点,师范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的学习需求分析:

1.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

了解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特点是师范生进行课堂观察的必要条件。师范生要通过系统学习有关儿童发展的理论,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是要了解相应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特点,这样才能预测学生在课堂中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学习行为。

2.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从理论上往往只能了解学生的共性,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师范生必须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既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况,也要了解班级整体的学习情况,这样对于观察到的课堂教学行为才能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

3.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需求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做好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则是课堂观察的必要准备。师范生要对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现状进行分析,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及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基础上,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钻研教学内容

要观察某一内容的教学,就必须对相应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是进行课堂观察前的又一项重要工作。

1.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全部教学内容

观察某一节的内容不能仅限于熟悉这节课的内容,师范生要对整本教材,甚至要对整个学段的教材有一个全局的把握,要了解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例、逻辑顺序等,要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明确各部分内容对于达成课程目标的意义。对于每个教学内容都要认真钻研,细致分析,明确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力求深入、全面地理解教学内容。

2.重点钻研当堂课的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课堂观察必然涉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师范生要重点了解和把握当堂课的教学内容,要明确这一内容在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与前后内容的联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读懂教材,从课文(例题)到思考题(习题)都应认真分析,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及所要达成的目标,并对如何突破重点、难点作出自己的思考。

(四)尝试进行教学设计

在进行了学生学习需求分析和教学内容钻研后,师范生可以尝试进行教学设计。对所观察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是提高课堂观察效率的有效手段。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一方面可以使师范生的课堂观察基于任课教师和学生的立场,另一方面可以使师范生在与任课教师的比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确立自己的教学思路

“假如让我来上这节课,我将怎么办?”这是师范生在进行课堂观察前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要确立自己的教学思路,对于教学的流程、课堂的组织管理、课堂评价等都要有自己的思考。

2.写出课堂教学方案

带着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案走进课堂,师范生就会从一个单纯的观察者转变为一课堂教学的研究者,这对于师范生的专业成长是极为有利的。所以,为确保课堂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师范生有必要在进入课堂前先写出属于自己的教学方案,这个方案不一定很详细,但一定要思路清晰,将师范生自己的想法融入其中。

此外,师范生还应尽可能多地了解被观察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风格等情况,处理好与被观察教师之间的关系,“有必要一开始就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营造相互信任的氛围,就双方都认为有价值的核心内容达成共识”[2],这样才能使课堂观察更加自然,从而保证观察时所获信息更加真实。

三、课前研究的操作策略

(一)基于理论学习的研究策略

课堂观察需要一定的理论作为指导,强化理论学习是师范生进行课前研究的首要任务。

1.课改沙龙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师范生必须强化对课程改革的认识。举办课改沙龙是师范生了解新课程改革内容、理解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形式。师范生可以在学习了相关的教师教育课程、学科课程标准等的基础上,通过沙龙的形式进行相互的交流、讨论,在思维的碰撞中明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2.信息搜索

所谓信息搜索就是通过书报、期刊、网络等途径有针对性地搜索与要观察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理论、教学策略、设计方案等,从而为课堂观察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搜索可以获得大量的相关信息,师范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因为只有选取有益的信息,才会对课堂观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基于经验分享的研究策略

在进入观察现场前如果能分享一些他人的教学经验,将会有利于师范生在观察时建立即时信息与既有信息的联系,从而在观察时作出正确的判断。

1.视频观摩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运用,师范生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大量的教学视频。通过对这些视频的观摩,师范生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带着不同教师的经验进入教学现场,师范生在观察时往往会有更多的收获。

2.走访名师

视频学习不失为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但是这种方式也有其不足之处,就是在观摩视频时缺乏与执教者的交流互动,有时观摩者难以理解执教者的意图。为弥补这一不足,走访名师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带着问题和一线的教学名师进行直接交流将使师范生受益匪浅。在和名师的交流中,师范生可以就教学设计、教学意图、教学策略等实际问题向名师当面求教,许多在视频中不能理解的问题都可在名师那里得到答案。师范生还可以就将要观察的教学内容先向名师汇报自己的想法,以便获得名师的及时指点。

3.参与教研

参与基地学校的教研活动是师范生分享他人教学经验的最直接的方式。在教研活动中,教师们往往会就一些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教师们所表达的观点不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这样的教研活动中师范生能更好地分享教师的教学智慧。

(三)基于实践体验的研究策略

理论研究可以帮助师范生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但理念与实践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缺乏实践的研究是不够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在课堂观察前开展说课、微格教学等实践活动可以进一步丰富师范生的教学体验,从而使课堂观察更有效。

1.专题说课

围绕要观察的内容进行专题说课是课前研究的一种重要形式。师范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拟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通过说课可以帮助师范生进一步理解教学内容,知道该怎样展开各个教学环节。

2.微格教学

在认真设计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微格教学是师范生丰富实践体验的又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微格教学,由于师范生具体实施了课堂教学,在进行课堂观察时就知道自己哪些地方还存在问题,要如何进行调整,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观察的作用。

总之,要想课堂观察取得良好的效果,师范生就必须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对课堂教学的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且要将这种研究转变成为一种学习的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师范生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美)贝蒂·E.斯黛菲,迈克尔·P·沃尔夫,苏珊娜·H·帕施,等.教师的职业生涯周期[M].杨秀玉,赵明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2.

[2](英)戴维·霍普金斯.教师课堂研究指南[M].3版.杨晓琼,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64.

猜你喜欢

师范生课程标准教学内容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