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教育推进对区域国际化教育发展的启示——以重庆市南岸区为例
2013-04-02朱括,吴玲
朱 括,吴 玲
(1.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重庆406000;2.重庆市南岸区江南小学,重庆400067)
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基础教育国际化也是新世纪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点。[1]要想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就必须实现教育的国际化。
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将本国教育置身于世界教育发展的系统之中来确定发展的方向,并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从而使本国教育成为世界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或者本质就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欲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2]
一、国内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可以说这是中国教育面向国际的先声。198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1990年代以至21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人才。1993年制订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14条指出,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和管理教育的成功经验。1995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从而从法律意义上确立了教育国际化的地位。
二、中小学教育的国际化所需的条件
中小学教育国际化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是国家对于教育国际化的意志和战略的高度,第二是国际化的办学理念与目标,三是政府的监管力度,四是中小学逐步成为教育国际化的主体。中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教育和建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所以,教育国际化应该从中小学抓起,为成为真正的国际人才夯实基础。
三、国内教育的国际化探索
(一)成都市武侯区、青羊区的双语教学
成都市武侯区、青羊区的教育国际化探索主要体现在双语教学上。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学科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程度地渗透英语,教师用半英语或全英语授课,为学生拓展英语提供广阔的空间。武侯区和青羊区坚持在九年一贯制教育体系中实施3个100%,即100%的学校教师到国外或境外培训,100%的学校聘请外教,100%的学校开设双语课程。以其中一个学校为例,全校共42个教学班,18个班被确立为双语教学实验班,设置的双语学科包括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健康、科学、数学、地理等。
(二)福建中学与国内外学校建立的校际联盟
为了实现教育国际化,福建中学与国外诸多学校建立了校际联盟,具体有英国的Sandbach School、加拿大的West Vancouver School District和Thompson Rivers University、澳洲的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新加坡的华侨中学、菲律宾的华文学校等,他们还与国内7所学校缔结为姊妹学校。福建中学特别设立了国际部、英文部、双语部等机构,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不同的国际竞赛和游学交流,如牛津剑桥夏令营,英国、美国、加拿大、澳洲游学团及爱丁堡节演出团等。此外,福建中学的启发潜能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联席学校计划、校长论坛等日臻成熟,并将之做大做强,打造成国际教育品牌。
(三)深圳福田区的教育模式
在推动教育国际化方面,深圳福田区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以政府主导、以区域为单元进行顶层设计,不但实现了3个100%,而且还聘请了外籍双语教育专家在区域内统领、指导,强化对外籍教师、双语教师和英语教师的指导与培训。
(四)香港真道书院的直通车模式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要深入推进教育国际化,课程改革是关键。真道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们实践了“2+5+4”的11年制“直通车”模式,把学生从入小学门到进大学门的课程进行有效的统整,形成一个稳定、连贯、持续的学习系统,省去了传统体制中存在的过渡、重叠等问题。“2+5+4”即基础阶段2年、拓展阶段5年、通达阶段4年,而且每个阶段都各具特色。基础的2年以建立学生好学、乐学的态度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学习初期,培育自学、自理和自省能力,体验知识与生活结合的乐趣;拓展的5年是整个11年课程的核心部分,通过语言、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资讯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德育、宗教教育等学习领域,使学生巩固学科概念、掌握相关知识,同时还开设“心理加油站”,培养技能和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质;通达的4年是以准备参加大学预科国际文凭考试及将来在香港举行的新高中考试的阶段,也是进一步融会贯通、深化提升所学知识、为升读大学作准备的阶段。
(五)重庆市的教育国际化尝试
重庆市在教育国际化方面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如与英国合作的梦想团队;社区点亮生活;田家炳英语培训项目;中澳职教精品课程;枫叶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和外语特色学校;重庆市一中、重庆市外语学校和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的的国际部等。此外,重庆市与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以区域为单元的教育交流都是将教育融入世界的一些先期探索。
四、国内国际化教育概况
全国各地在推动十二五教育发展纲要以来,围绕促进中小学课程中的全球教育维度而颁布的多个地方政策文件、采取的多种措施、实施的一些项目以及进行的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研究,充分体现了国内各地对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融入全球教育维度的高度重视,反映各地教育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新认识,各地也希望通过三级课程的国际化和校本化来改变学校教育和课程,从而培养出更能适应世界变化和需要的未来公民。
我国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国家纲要》)提出,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并首次明确提出在基础教育中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5]作为对《国家纲要》的响应,不少省、市随后也把“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写进了本省(市)未来10年的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纲要中,其中,上海、山东、广东、江苏、浙江、重庆等尤其在纲要中对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予以特别强调。同时,作为落实国家纲要的具体行动,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教育管理者和实践者也开始关注、研究和实践基础教育国际化的问题。一些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省、市的学校和研究者开始尝试利用地方和校本课程开展国际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国际素养。比如,北京、上海、广东的深圳和南海、浙江普陀和瑞安、江苏苏州、辽宁沈阳、吉林长春和四川等省市和地区的一些中小学校已经在尝试通过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素养,不但设置了“国际理解教育”的校本课程或地方课程,而且编写了各自的校本教材。一些学校还把“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作为学校特色带动学校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各项工作,如上海市的福山外国语小学和甘泉外国语中学、东北师大附属小学、北京市芳草地小学、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等。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区域、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均衡状况,在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和边远的乡镇学校,甚至是城市的郊区学校,对于如何落实纲要中提出的培养国际化人才的要求还没有应有的认识。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课程改革的契机,在中小学课程标准中融入国际与全球维度的课程要求和内容,把落实国家纲要的要求化为具体的措施和行动。
虽然《国家纲要》为我国中小学课程中融入全球维度的内容提供了政策指导和依据,我国一些中小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对开展国际教育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因为中小学教师本身肩负着繁重的一线教学任务,他们很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如何有效地在课程中融入全球维度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他们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同时也需要足够的相关资源。因此,教育部门应尽早组织专职的研究人员,研制国家层面的、具有普遍宏观指导意义的《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指南》,开发并建设一些国际教育的资源平台。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更多的还没有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中小学校不必再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头做起,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直接按照课程指南的要求尽早尽快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全球维度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已经在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学校对本校的课程进行检验,对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确保课程的质量。
五、国内教育的国际化对重庆市南岸区的启示
(一)发挥南岸区现有的办学优势
在国际教育方面,南岸区拥有一些专业的教育专家和学者。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和智力资源,为中小学课程中融入全球维度的内容提供专业指导和资源支持,包括提供相关的信息、建立资源库、成立相关的组织或机构等,为有这方面需要的学校、教师提供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同时,要利用好南岸区与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深度教育交流资源,继续深入开展南坪实验小学的国际化和青龙路小学的双语课题,扎实推进重庆第二外语学校国际部、广益中学的国际课程的实施,充分利用好教师出国培训、考察带回的经验,搞好引进的教育国际化的项目等。这样,中小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际上在培养国际化人才方面成功的经验,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加快中小学课程中全球维度的融入,减少不必要的初始摸索和实验的环节,尽早使中小学走上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快车道。另一方面,南岸区已有一些致力于把国际教育作为特色建设的学校,这些学校可以共享信息和资源,开展研讨与对话,群策群力,探索适合南岸区区情的中小学国际教育的路径,为我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南岸区中小学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
以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主导,重点可放在如下8个方面。1.办学理念与目标的国际化。具体包含是否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是否得到所有相关人员的理解与认可;是否有落实的措施与评价机制;是否制定了适当的行动计划将理念与目标付诸实践;是否采用适当的程序来监控理念与目标在学校运行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否在决策过程中参考理念与目标;是否有有效程序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意见,以确定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的达成度。2.课程与教学方法的国际化。3.学校管理与运营的国际化。4.员工管理与发展的国际化。5.学生服务方面的国际化。6.资源管理与使用的国际化。7.学生发展与管理的国际化。8.学校评估和认证的国际化。
六、结语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当今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南岸区是重庆市的一个教育大区,南岸区的基础教育有着扎实的基础,还有4所高校的就近资源。在教育国际化问题上,一方面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资源和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与南岸区高校联合,充分发挥专业教育专家和学者的作用,重点研究适合南岸区教育国际化的路径和方法,在中小学也已进行的尝试的基础上,深入进行理论研究、课堂实作、教材开发、人才培养的系统探索,使教育国际化全面走进课堂,以期为教育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单中惠.21世纪世界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的展望[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6).
[2]刘长庆;彭元明.教育国际化已成各国共识[J].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