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教育《ERP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探索

2013-04-02蔡方旻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原理软件教学方法

蔡方旻,杨 凯,程 楠

(南昌广播电视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3)

一、教学问题的提出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自提出以来便迅速为企业所接受,因为它是对ERP软件开发的原则,也成为企业决策和日常工作的管理工具。随着社会各界对ERP的人才需求,《ERP原理与应用》课程已列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的统设必修课。与其他课程相比较,本课程更强调合理性、实用性、操作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ERP的管理思想和ERP系统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掌握ERP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和核心业务流程,了解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掌握ERP项目实施的关键决策因素和组织实施方法;能力方面:通过在模拟经营过程中,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素质方面: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以满足社会需求。笔者依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远程开放教育的教学特点,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探寻。

二、课程的独特性

1.能力要求高。本课程涉及知识的范围很广,要学好《ERP原理与应用》这门课,学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如经济学、数学、财务管理、ERP实施学、金融市场学等基础知识),有较强的现代金融业务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2.知识更新快。《ERP原理与应用》是一门学以致用的课程,从现代ERP实施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人们总是试图以实证分析和研究ERP原理和应用,它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3.理论分析难。通过《ERP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ERP的基本原则,基本框架和核心业务流程。通过ERP案例讨论和体验的ERP软件系统的运行过程,了解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间的关系,掌握ERP项目实施的关键决策因素和组织实施方法。

4.实践操作强。《ERP原理与应用》课程将紧紧围绕ERP的原理和实践的两大核心内容,通过ERP原理与应用的研究,指导学生把关注点放在ERP市场的实践,掌握ERP实践技能,提高ERP应用能力。

三、教学实践中的多方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的教学难点在于在ERP每个模块的工作原理、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ERP经济管理知识和这些基本知识的贯通和应用,以及ERP软件的实训。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手段,甚至是在教学模式上大胆创新,以适应社会人才的需求。我们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不断探索和实践的精神去提高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学习好该课程。

1.提高面授辅导课的效果

面授辅导课是保证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但随着教学资源的丰富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学生对面授辅导课不太重视,体现在到课率不高,教学效果差等方面。

《ERP原理与应用》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课程,但在ERP软件系统应用之前,需要掌握基本的理论基础。与其他的课程不同,本课程包括更多的专用术语概念和抽象知识,其理论要点难以掌握。许多学生把握不清重点,学习方法还停留在传统的死记硬背。还有一小部分学生面对众多的专用术语和抽象概念,直接选择放弃。在没有掌握好基础理论的情况下,开展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教学实践证明,在实践过程中,许多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是“怎么办?”但很少有学生问:“为什么你会这么做?”

教师在面授辅导课中要改变以前的单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提高启发式教学和互动式教学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理解为主,辅以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的学习方法。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那些抽象概念和专用术语,在复杂的理论知识方面要使用形象的比喻,精选具体案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锻炼培养学生对专业理论的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学而不思则罔”,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比知识的传授更有意义,这样才能做到融会贯通。

2.加强软件教学的指导

许多课程软件学习是以熟悉软件本身为目的的。ERP是作为借助软件操作的一个平台,需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学习企业信息管理,学习企业资源的优化管理理念。事实上,不同的软件开发者开发的ERP系统界面和功能相差很大,仅对一个或两个软件进行熟练的操作并不是我们教学的目标。

ERP软件系统的教学内容不仅只是学生可以对该软件操作(当然这是必须完成的),让学生通过软件学习,加深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通过系统软件来学习,理解ERP系统是如何影响企业运营方面;老师通过详细的讲解和学生不断的练习,使学生意识到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各种问题,进一步思考如何解决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首先是非常精通软件的操作,以及深入理解每一步中操作的业务流程有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其次也同时设计了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给学生去思考。在某种程度上,现有的软件系统教学资源还需要进行二次开发。

3.实践环节的实施

通过本课程的企业实战综合训练、仿真实训、模拟实验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企业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和技术发展以及ERP在企业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企业使用ERP软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先进的管理理念,培养学生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使用ERP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深入地思考问题,在每个实验给出了一些提示或一些问题。我校设计了一整套的实践环节教学流程,这样可以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实践环节的教学设计框架图

4.综合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目前随着ERP的广泛应用,我校在《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中,采取了实验、自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科学地运用了网络教学、面授辅导、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撰写论文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改变传统而又单一的教学模式。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必须明白教学优化,不是简单地用一种教学方法取代另一种教学方法,只有科学应用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只有将现代教学方法本身当作一个有机系统,由多种教学方法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组成;而每种方法又作为一个要素,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有机配合,发挥出整体效能。此外,我校还安排学生在学校外面的实验基地参加社会实践。《ERP原理与应用》课程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相互补充,这样我们才可以真正做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5.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加上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形象性和具体性,并充分运用具体案例,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态度方面,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外,还应让他们具备好的学习态度。让他们意识到学好这门功课的作用和价值,在学习过程中内在的动力往往要比外界压力下更出效果。

在学习过程方面,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思维受阻时,教师只作适当的提示和暗示,让学生体会到所学会的知识是自己“发现”的,自己“创造”出来的,从而使其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所获得的知识,理解必然是深刻的。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后,将会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地学习。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依托教材进行循序渐进、环环紧扣、系统完整的教学,所以对教师的要求是相对较高的。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ERP的原理、熟练操作软件是许多教师关注的问题,本人结合实践教学,提出一些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1]范淇元.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

[2]王欣.《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优化探索[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1,(10).

[3]徐华.本科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4]郭强.《ERP原理与实践》教改中的问题分析与应对[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

[5]高静娟.《ERP原理与实训》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原理软件教学方法
禅宗软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软件对对碰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