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化学教学中典故的运用*

2013-04-01毕建芸胡小安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小吏典故化学

毕建芸,胡小安

(楚雄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云南 楚雄 675000)

人是有集体记忆的,长期的集体记忆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文化。典故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在历史进程中,典故吸纳了丰沛的人文资料,以其凝重的内涵弘扬着民族的传统精神[1]。

典故原指旧制、旧例,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一种常见的意义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典故与化学看似没什么联系,但化学时时存在我们身边,古时候我们不能解释的一些化学现象,前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把他们记录下来,其中包括一些流传至今的典故。当今的教育讲究全面发展,化学教学亦是如此,所以把典故和化学教学相联系是很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每一个学科的形成,都是一个长期经验积累的过程。在古代的文学长河中,就有许多典故内容涉及到化学知识,本文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把典故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同时提高其人文素养。典故的适时运用能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使教学语言形象生动,简洁明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的意义主要在于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结合起来,达到文理学科边缘融会贯通。

中学化学教学中典故的正确运用具有如下意义。

1 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问题的解决,不是单一的,而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化学问题的解答更是如此,往往需要透过现象究其本质,探索多种答案。例如,在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生活中常见的盐》一节中,讲到碳酸钙和酸反应时,就可应用“滴水穿石”这一典故。“水滴石穿”出于典故: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宋朝时,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当时,常有军卒侮辱将帅、小吏侵犯长官的事。张乘崖认为这是一种反常的事,下决心要整治这种现象。一天,他在衙门周围巡行。突然,他看见一个小吏从府库中慌慌张张地走出来。张乘崖喝住小吏,发现他头巾下藏着一文钱。那个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认是从府军中偷来的。张乘崖把那个小吏带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气:“一文钱算得了什么!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为了惩罚这种行为,张乘崖当堂斩了这个小吏。“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错不改,将会变成大错。现比喻只要坚持不懈,总能办成事情。一般认为“石穿”的原因是由于水滴长期冲击石面而形成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其实也伴随着化学反应,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部分溶解在水中,使水略显酸性,滴在主要由碳酸钙组成的岩石上,碳酸钙与酸反应,形成碳酸氢钙盐溶解在水中。经过亿万年的作用,水就会把岩石滴穿,形成孔洞。这样的讲解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碳酸钙性质的理解,树立起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能成功的信心,而且还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探索多种答案。

讲解燃烧的最高温度时可以用“炉火纯青”来诠释。“炉火纯青”释义: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人们很早就知道根据燃烧火焰的颜色来判断温度的变化。炉火温度在1200℃时,火焰发亮,逐渐变白;继续升到接近3000℃后呈白热化;如果超过3000℃,火焰由白转蓝这就是“炉火纯青”了,它是燃烧时可达到的最高温度。通过颜色变化的现象,得到温度变化这一本质。任何事物都具有多面性,而不是单一的,问题的解答更是如此,要从多方面来看,对于化学教学,用这样的方式来呈现,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来解答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古人长期观察发现这些现象,并形成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流传至今。当我们用化学的眼光去看时,又可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化学知识。许多事物都是如此,从不同的途径来看,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也要求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化学时要敢于质疑、敢于想像、善于观察,从多角度多方面来看待问题。这样就能促使学生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化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同步提高[2]。在激发兴趣的同时,培养多方面的素质。就像“火烧赤壁”这一典故。“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曹操同孙刘联军之间的战役,战役结果是弱方孙权与刘备战胜了强大的曹操,最终确立了三分天下的格局。我们可以把它很巧妙的运用到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和灭火的教学中,在讲燃烧的条件时,教师可以大致介绍一下“赤壁之战”的经过,并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下“火烧赤壁”时的视频。启发学生观察燃烧前后物质的变化,物质颜色的变化,以及燃烧时的剧烈程度,从而很好的总结出燃烧的实质——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并引出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着火点。在讲灭火的原理时,对于一般的火灾,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也就是“水火不容”这一典故来形容。“水火不容”解释: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出处: 《汉书·郊祀志下》:“《易》有八卦,乾坤六子,水火不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物也。”水是一种不会燃烧的液体,并且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达到有效的灭火目的。这样不仅使同学在加强科学素养的同时增加了文学素养,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知识易于理解。

3 教学语言形象生动,简洁明了

化学教师娴熟地运用教学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而且对学生良好品德的修养,提高教学效率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陶冶高尚情操,

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学功能[3]。因此教师用语应当形象生动,并且要把复杂的问题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过程中,若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应用典故,则会使教师用语准确生动,会使学生易于理解。比如在讲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化学肥料》章节时,可以用古时候的“刀耕火种”来引入。“刀耕火种”释义: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出处:《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很早以前,人们就知道,把树木残枝,作物桔梗等用火烧过后再种植庄稼会使作物长得更好。究其原因,是由于燃烧过的枯枝败叶中含有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这种方法是古时候获得化学肥料的主要途径。用“刀耕火种”来引入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这样描述不仅简单易懂,而且形象生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若非如此,而是平铺直叙的照着课本念,接着引出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不仅会导致繁琐无味,还不易于学生理解记忆。

再比如,描述火药“爆炸”的剧烈程度时,可以用“石破天惊”来形容。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基本成分为硝石 (硝酸钾)、硫磺及木炭,三者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加热后,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光和热。

“石破天惊”,原形容箜篌的声音,忽而高亢,忽而低沉,出人意外,有难以形容的奇境。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石破天惊”典故: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因此,用“石破天惊”描述爆炸,不仅形象生动而且简洁明了。这些是古人总结的经验规律,也是后人开发研制新产品的依据。这样的方式能让同学们从典故中发现化学、总结化学,不仅简单明了,而且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正确应用典故对化学教学是十分重要的。

化学教学中,可以用到的典故不胜枚举,像“沙里淘金” (《关尹子》六七:“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沙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金,扬灰终身,无得金也”),“火树银花”(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点石成金” (汉·刘向《列仙传》:“许逊,南昌人。晋初为旌阳令,点石化金,以足逋赋”)等等。

把典故与化学教学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共同发展。把古代精华充分利用到当今,在发展当今科学社会的同时,也一并发扬光大传统文化。

[1]孙玉华.古代诗词用典的美学意义 [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02):47—50.

[2]涂麟俊,赵儒铭.论人文素质与化学热力学——借助诗歌想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J].孝感学院学报,2002,22(03):84—86.

[3]鲍继才.让古典诗词为化学教学服务 [J].化学教育,2008,(01):34—36.

猜你喜欢

小吏典故化学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水滴石穿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闻鸡起舞
被忽悠的包青天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水滴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