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促学习
——“古代汉语”课程任务教学模式探讨
2013-04-01薛蓓
薛蓓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以任务促学习
——“古代汉语”课程任务教学模式探讨
薛蓓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 215500)
文秘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加强学习的实用性,因此,将任务教学法引入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的听众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设计符合古代汉语课程特点的、科学有效的任务,并制订反映学习过程的评价体系,最终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古代汉语;任务教学;授课方式;授课效果
一、引言
古代汉语课程是汉语言文学文秘专业的必修课之一,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一般认为是培养学生运用古汉语知识、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能力;使学生比较扎实、全面地掌握古汉语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基础。以这一教学目的为导向,在实际教学中,古代汉语课程的授课方式基本是以教师输出为主,授课内容偏重理论知识;课程教学容量大,理论相对较深,强调对语言本体的研究。但这种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是为以汉语言文学为基础学科的学生设定的,显然不适合文秘专业学生培养的要求。
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因此,“古代汉语”课程对文秘专业学生的要求是能看、能读、能掌握常用的东西,重在应用,而不是理论的系统学习,不能把语法当做知识,而要当成解决问题的工具来教。这就需要以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古代汉语”课程,改变过去以语言理论为教学重点的观念,调整教学计划,改革教学方法。
二、任务型教学与“古代汉语”课程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由外语教学研究者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模式,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1]196-197任务教学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它改变了传统教学一直以教师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传授、忽略能力培养的弊端,将教师的角色转化为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状态,有利于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2]143
因此,将任务教学法引入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教师就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要从被动的听众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学习相关知识,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最终目的。
三、“古代汉语”任务教学设计
要将任务教学法很好地融入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必须完成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一)设计符合古代汉语课程特点的、科学有效的任务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任务设计是其中心;因此,设计适当的、符合“古代汉语”课程特点的任务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古代汉语课程通论由文字、词汇、语法、古文标点、古文翻译、音韵学常识、诗律等教学模块组成,在每部分内容讲授前,需要根据每部分教学内容的特点,按照教学要求,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以及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基础上,设计出符合实际教学对象的一个相对简单的任务,让学生独立或组成小组去完成,以此达到熟悉教学内容、了解自己不足的目的。在课程结束后,再布置一个难度较高的后续任务,以达到检验学习效果的目的。
在具体形式上,设计《古代汉语课程任务手册》作为学生学习指导手册,包括每个学习单元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按照任务手册的要求,填写任务前的准备、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具体完成任务的过程,以及撰写任务完成后的总结。学生在拿到任务时,会感觉到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因而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学生在每完成一个任务后,可以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提高,同时也能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以“工具书使用法”教学为例。此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所需资料的能力,以往的教学多为教师用1-2节课向学生介绍几种必备的专业工具书,将其使用方法直接教给学生,再让学生课后去熟悉利用工具书。由于学生上课前并未真正接触过这些工具书,没有认识到此项学习内容的重要性,自以为很简单。因此,大多数同学上课时提不起兴趣,上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考虑到这一教学现状,在教授此课前,先给每一位学生布置一份任务:在三本专业工具书中查找自己姓名中每个字的解释,要求学生具体记录下自己查找工具书的过程以及结果。此任务的内容由于每个人不同,避免了抄袭的可能;同时,该任务和每位同学密切相关,很容易激起学生完成任务的热情。在查找工具书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这一任务远比想象的要困难的多,专业工具书的检索方式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如“四角号码法”等,这就促使学生对相关内容进行自学。在上课时,由于学生已经接触并独立使用过相关工具书,在使用过程中也或多或少都遇到些困难,教师授课就不再是对工具书进行无差别的介绍,而是针对其中的难点部分进行专门讲解,并就学生在任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课堂讨论。由于每个学生的具体任务不同,所以大家都可以发言,反思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走的弯路,总结经验教训。在课程最后,布置学生完成“工具书使用法”的后续任务:在最基本的查文字的任务后,根据自己喜好,选择查书刊、查地名、查人物、查事物、查年代等任务中的一种,对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验证。
由于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真正接触并使用古代汉语专业工具书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料,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掌握工具书的使用法,并且可以产生较好的课堂效果。
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超出课本的内容,因此对教师的基本功,以及教师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改革原有的评价体系,制订反映学习过程的评价模式
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模式来与之相匹配。任务型教学强调结果,更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而现行的古代汉语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是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成绩60%,虽然已经考虑到学生的平时表现,但是最终的期末试卷成绩仍然占很大比例,因此,有教师提出,这种以试卷成绩来判定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是无法全面评价任务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的。[3]所以,在期末考试之外,需制订符合任务教学法的评价标准,评定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由于任务教学法更关注学生在完成任务时所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完成任务后的归纳总结能力,所以,可根据每个任务的不同,将任务过程分成若干细目,如:任务准备情况、完成情况、动手能力、小组讨论、任务反思、自我提高等。教师可以对照学生的完成情况,对每一条目标进行评分。评价方式更为全面科学,体现了课程重实践、重能力的要求。
仍以“工具书使用法”教学为例,由于此部分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动手检索工具书的能力,所以,对这一教学内容的评价可以包括以下几点:
(1)选择相关工具书:有关文字释义的工具书众多,但不同的工具书侧重点不同,因此,在任务准备阶段能否根据教材上的相关介绍,确定三本适合目标的工具书是整个任务能够出色完成的关键。此评价条目主要考察学生根据资料作出判断的能力。
(2)自学工具书检索方法:由于任务要求学生将查找工具书的具体过程记录下来,这就避免学生直接从网络上搜索相关资料,必须亲力亲为;而有些工具书的编排方式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这就需要学生根据工具书前的说明或凡例自学相关检索方法。此评价条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自学能力。
(3)记录任务完成过程:在完成任务后,需要学生思路清晰而又简明扼要地记录整个过程。此评价条目准主要考察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
(4)提出相关问题: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此评价条目主要考察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5)任务成果展示:将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及结果有条理地在课堂上进行展示。此评价条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任务反思:在课堂讨论和教师讲评后,对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此评价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反思能力。
(7)后续任务完成情况:经过教师课堂讲解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难度较高的后续任务。此评价条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自我提高能力。
这样,教师就可以对学生学习的每条细目进行有效评价,学生也可以明确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四、结语
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引入任务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没有足够的知识、能力、技能去完成任务,学生就在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学习教学内容来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技能。待任务完成后,教师再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活动中使用的具体知识上,并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需要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深入讲解,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评价。这样,就能够让让学生真正进入到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在实践中验证理论知识,让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当然,这项改革难免会遇到一些困境,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学习法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的力量,要从传统教学到任务教学,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必定会有一个过程。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任务型教学,自始至终都要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生都会产生一定的不适应性。所以,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调整,“古代汉语”课程的任务教学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模式。
[1]季月华,姚融乐.任务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8(24).
[2]王爽.任务型教学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J].华章,2012(10).
[3]韩美竹.任务型英语教学评价的试题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06(5):89-91.
An Exploration of Task-based Teaching Mode in Ancient Chinese Teaching
XUE Bei
(School of Humanities,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The ancient Chinese is one of the main courses of the Chinese teaching.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this paper makes a study of how to implement task-based teaching through the specific teaching cases. It is suggested that teachers should adopt the task-based teaching mode to arous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ancient Chinese,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ask activities,and to give students more pressures and motives to improve their proficiency.
ancient Chinese;task-based teaching;teaching method;teaching effect
G642.0
A
1008-2794(2013)06-0100-03
2013-09-09
2013年常熟理工学院教改课题“任务教学法在古代汉语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X110121333)
薛蓓(1982—),女,江苏徐州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