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荔浦芋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提纯复壮措施

2013-04-01覃素异何小兰江发茂邱祖杨

长江蔬菜 2013年18期
关键词:荔浦轮作病害

覃素异,何小兰,江发茂,邱祖杨

(1.广西荔浦县新坪镇农业技术推广站,546612;2.荔浦县经济作物站)

1 荔浦芋品种混杂退化的现象

1.1 品种混杂退化

传统的荔浦芋母芋呈纺锤形,横切面为灰白色并具有明显紫色槟榔花纹,肉质细粉松散,味甘甜且具有独特芬芳香味,营养丰富、外观诱人[1]。但调查发现,能够达到这种典型性状的品种不多,有的呈圆筒形,有的呈哑铃形,有的呈正三角形或倒三角形,紫色槟榔花纹明显减少,肉质粗硬,失去了原有的甘甜芬芳香味,据调查,品种混杂退化率达到10%~15%。

1.2 病虫害严重发生

对荔浦芋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发现不管是新区还是老区,病虫害都普遍发生,尤其是老区和连作地区病虫害严重发生,芋疫病发生率达35%以上,软腐病病株率达15%以上。主要原因是种植带病品种、使用农家肥减少、施用化肥过多、过度密植及大剂量的多次使用农药,使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

1.3 产量下降、品质变劣

过去荔浦芋在稀植条件下,单株产量有1.5~2 kg,现在一般的单株产量只有1~1.5 kg,球茎变小,虽然现在采取矮化栽培技术,提高了种植密度,总体产量提高了,但单株产量下降,品质也因施用不合理的化肥和农药而变劣。

2 引起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2.1 不注意选种

荔浦芋传统的繁殖方法是利用子芋进行繁殖,这种无性繁殖能保持亲代的特征特性和经济性状,因此,必须选择发育良好、具有荔浦芋特征特性、无病虫霉烂、无变异的子芋作种[2]。若不加选择,就会造成品种混杂退化。

2.2 不适宜的生态环境

荔浦县虽然具有最适荔浦芋栽培的环境条件,但应选择耕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良好的水田种植,且不宜连作。有的农户不注意选择适宜的生态环境,排水不良、雨季受涝、夏秋季高温干旱、耕层浅薄、连作等引起的生长不良,都会引起优良种性的退化[3]。

2.3 不合理的栽培措施

①轮作制度不合理 荔浦芋不能连作,轮作年限要5 a以上,要以水稻轮作,目的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尤其是减少根部病害和虫害的发生,但生产实际中发现,由于农民承包的水田有限,致使种荔浦芋连作和轮作年限不够的现象不少,导致荔浦芋生长不良,根系发育差,病虫害严重,产量和品质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②种植密度不合理 要想达到高产大个的目的,必须要合理密植,过去传统的栽培模式667 m2种植900~1 200株,起子母畦单行种植,行距1.4~1.5 m,株距0.4~0.5 m。但随着矮化栽培技术的推广,种植密度越来越大,农民认为“有蔸才有收”,多一蔸芋苗就多一蔸产量,采用双行种植,667 m2种植株数超过2 500株,甚至达到3 500株。这样高密度种植产量不但不高,结果还适得其反,每株超过1 kg的母芋少,其原因是封行过早,造成植株间互相挤压遮荫,通风透光条件差,光合作用不强,营养积累少,抗病能力弱,病虫害较严重,且需用的农药、肥料投入也大,经济效益也就低。

③施肥达不到品质化要求 荔浦芋能获得经久不衰的信誉,靠的就是其质量和品牌形象,尽管多年来农业局致力于提高荔浦芋产品的质量,进行了很多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但仍有少数农户认为肥多就能获得高产,一味追求产量而不重视质量。在施肥的种类和数量上,农家肥少了,化肥用量增多了,氮肥增多,磷钾肥少,用尿素代替了以前的人粪尿、钾肥代替了以前的草木灰,虽然荔浦芋产量提高了,但质量有所下降。

④病虫害严重,防治措施不到位 目前影响荔浦芋产量、品质最关键的因素是病害,为害荔浦芋较重的病害有芋疫病和软腐病,这2种病害严重发生的原因:一是气候因素,荔浦芋生长高峰期正处在6~8月高温多湿的季节,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二是栽培措施及农事操作不当,连作、过多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的施用,种植于低洼及排水不良的田块,在露水或雨水未干时进行农事操作,造成人为传播病菌,病害严重;三是防治措施不到位,有些芋农缺乏预防意识,往往是病害发生后才用药防治,若已发生芋疫病的田在雨前没能及时喷药,连降几天雨会造成病害大量流行发生,烂叶十分严重,若是软腐病在大田发病,用药物喷施防治的效果极差,只有对种子和田土进行消毒才能起到预防作用。另外,在选择药物防治芋疫病时,没有考虑到药物的抗药性,杀菌剂重复使用多次,病菌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极差,病害发生也就严重。

3 提纯复壮的措施

3.1 改善栽培技术

①合理轮作 与水稻、荸荠等作物轮作,但不能与茄科和十字花科作物轮作,轮作年限5 a以上,这样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为害,促进荔浦芋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

②合理密植 双行种植的行距为2 m(畦宽1.2 m,沟宽 0.8 m),株距 0.3~0.4 m,每 667 m2种植1 668~2 222株为宜[2],这样群体结构合理,可充分发挥个体优势,通风透光条件好,易操作,好管理,病虫害较轻,易实现产量和质量的同步提高。

③合理施肥 为提高品质,提倡多施生物有机肥、腐熟农家肥,不偏施、多施氮肥,尤其不能单一施尿素,要氮、磷、钾配合平衡施用,采用科学配方施肥方法,原则是:生物有机肥与无机肥结合,氮、磷、钾与微量元素肥搭配,要重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施充分腐熟的鸡粪、人畜粪、麸粪,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从而达到高产、优质、增效的目的[6]。

④综合防治病虫害 针对荔浦芋病害发生为害严重的情况,找准病害流行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显得大为重要,首先要搞好荔浦芋的种子、土壤消毒,这是防治软腐病的关键,种子消毒可用链霉素,土壤消毒用生石灰。在农业防治上,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前作未种过芋的水稻田种植,起高畦种植,合理密植,多施有机肥,少施化肥,尤其是不能偏施氮肥,多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在药物防治上,要以防为主,防芋疫病应从6月上旬本地出现高温高湿时开始喷药,每7~10 d喷一次,直到病害流行结束时,选择雨前喷药,农民总结出“雨前喷一次,盛过雨后喷三次”的经验,主要药剂有代森锰锌、可杀得三千、烯酰吗啉、霜脲·锰锌、甲霜灵等,交替使用[2~5],在发病前用保护性药防治,发病后混合使用保护剂加治疗剂,可提高药效。

3.2 选择优良单株,进行组织培养

荔浦芋栽培历史悠久,产生了许多产量、品质、经济性状和适应性等有明显差异的优良单株,选择现有的优良单株进行组织培养,是提纯复壮收效最快的办法。优良单株应具有荔浦芋的特征特性和经济性状,早熟,高产,稳产,优质,形状好,适应性、抗逆性、抗病性强,通过组织培养,继代繁育,逐步建立性状稳定,具有品种特征特性的优良品种[7,8]。

[1]韦金莲.册亨县荔浦芋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8):136-137.

[2]何小兰.荔浦芋地膜覆盖栽培技术[J].广西热带农业,2009(5):52-53.

[3]赖昌健.避雨栽培对荔浦芋生长影响试验[J].南方园艺,2012(5):6-8.

[4]陈小英.荔浦香芋[J].广西农学报,2009(1):58-59.

[5]薛珠政,李永平,林珲,等.栽培措施对槟榔芋生长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福建农业学报,2009(4):313-317.

[6]廖首发,邓廷禧,韦照新,等.荔浦芋“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研究初报[J].广西农学报,2009(6):18-20.

[7]江发茂.荔浦芋母芋与子芋因果关系的观察分析报告[J].吉林农业,2012(1):35-36.

[8]黄静,杨再英.荔浦芋引种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2(6):677.

猜你喜欢

荔浦轮作病害
基于经济发展视角下如何发挥荔浦芋品牌优势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麦常见三种病害咋防治
农民瓜菜“接茬轮作”增效益
广西荔浦市启动首批乡村规划师挂点服务工作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历
果树休眠期咋防病害
轮作休耕,让土地歇一会儿
耕地轮作效益调查报告
皇室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