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构想与路径抉择

2013-04-01冯霞杨勇

创新 2013年2期
关键词:广西文化发展

冯霞 杨勇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1],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2]这一重大的战略部署对于推动广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特别是促进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广西文化的基本内涵

广西文化历史传统悠久,早在80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在广西繁衍生息。距今1万至6千年,从岩洞与河谷走出来的域内先民,开始向平原和滨海地区拓展,进而出现了原始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军攻占岭南,从秦始皇统一岭南,广西区域开始纳入中央王朝版图之后,虽经不断更替的区域隶属,但始终处于中央政府的控制之中。受限于特定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与气候条件,在中华文化的熏陶和育化下,广西境内的不同民族相互交往、彼此交融,形成了具有典型与独特的区域特色、民俗风情、语言特性与人文传统的广西文化。从广义上说,广西文化是指广西境内的历代人民在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看,广西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广西人民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民族传统与教育科学等精神方面的财富总和。

广西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式多样、特点鲜明。在不同时期和阶段,有着不尽相同的内涵与外延、内容与形式、共性与个性、关联与差别、结构与特点;但是就广西文化的历史发展而言,大体上可以分为前开发阶段、后发展阶段与新中国建设阶段,其分界碑分别在明代和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期。秦朝将联接湘江与漓江的灵渠开通通航,使得当时中原先进生产技艺大量传入岭南地区,推动了广西文化的发展。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设置了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成为当时全国13个布政使司之一。明朝是历代封建社会中开发广西经济较有成效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广西耕地面积明显增加,耕作技术由粗放转向细致,以合浦大士阁、容县真武阁为代表的建筑艺术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文化教育、经济发展与中原地区的差距日渐缩小。新中国成立,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大大加速,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化艺术才真正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

二、广西文化的资源构成

广西文化是广西历代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成长和发展起来的,是广西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区域文化。广西文化的资源构成广泛多样、丰富多彩、靓丽多姿,形成了以农耕文化为根、以民族文化为本、以旅游文化为枝、以海洋文化为叶的文化格局与根深本固、枝繁叶茂的文化态势。

(一)农耕文化

广西位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两广丘陵的西部,南边朝向北部湾,整个地势地形中山地与高原、平地与盆地更迭,境内耕地与园地、林地与草地交错分布。水田以种植水稻为主,旱地则以种植玉米、甘蔗、花生、薯类等作物为主,主要分布于桂中、桂南低山、丘陵、台地区域。上述地貌条件决定了广西自古以来就主要是以农耕文化为主导,农耕文化是广西各族人民文化生活的主色调。

(二)民族文化

作为广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民族文化是集境内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复合文化,各个少数民族传统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比如,壮族三月三歌节、瑶族盘王节、苗族芦笙节、侗族花炮节、彝族跳弓节、毛南族分龙节、京族唱哈节等等,各种节日活动内容各异、形式多样,通过节日活动能够充分表现出不同民族特有的民族特性、习俗风貌与文化内涵。

(三)旅游文化

广西历史发展久远,独特的地形地貌孕育了自然天成的绚丽美景,境内先民的生产生活又留下了众多历史文物古迹,使得广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相得益彰。广西旅游文化是广西各族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与旅游紧密相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广西旅游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特色鲜明,长久以来甲冠天下。

(四)海洋文化

海洋文化是人类与海洋在生产生活的交往互动中所生成的文化类型。广西地处华南、西南结合部,是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广西海岸线总长达1595公里,海洋捕捞资源与海洋养殖资源丰富,热带海洋气候使广西北部湾成为中国高生物量的海区之一。从古到今,广西沿海居民以海洋资源作为生产生活的基本来源,生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广西海洋文化。

三、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制约因素与内在优势

纵观广西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与发展条件,要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扬长避短、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发挥比较优势。

(一)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制约因素

2002年,党的十六大首次明确提出文化的产业属性,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广西各级领导干部和文化传媒从业人员产生了重大影响,极大地解放了有关传统文化观念、经营模式与发展方式的片面认识,深化了对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内容、性质、差别等方面的研讨。然而,广西文化发展的总体规模不大、核心竞争力不强、文化产业资本薄弱、体制机制尚未完全理顺和优化。

1.缺乏高素质、高技能与高层次的文化研究、管理与创新人才

由于广西经济社会与高等教育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和水平,加之在人才培养与人才引入方面投入不足致使广西在文化建设与发展方面一直缺乏高素质行政管理人才、高技能的科技拔尖人才和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

2.缺乏组织化、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的大型文化企业

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广西文化还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文化产业总量小、增量不足,文化体制机制还缺乏应有的连贯性、层次性与系统性。组织化程度高、规模化产量大、集约化经营强的大型文化企业非常少,导致文化产品生产缺乏品质稳定性、一致性与创新性。

3.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结合度、契合度及融合度比较低

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手段赋予各类文化艺术作品以崭新的表现形式,使社会民众能够借助高科技传播工具随时随地不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欣赏到最新的文艺产品。这一传播形式对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的生产、加工和传输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多的要求,即运用现代科技将各种文化资源转换为能够带来全方位视听享受的科技文化产品,特别是能够在互联网上应用、传播和普及。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滞后于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服务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与多方面精神文化需要的根本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发展与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支持和保障。随着广西经济总量与整体实力的增强,应逐步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科学安排、统筹兼顾,尤其是对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投入要加大、争取在较短时期内使其有较大提升和发展。

(二)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优势

实现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在深度审视自身的条件、资源和环境等相关要素的基础上,调动各方积极性、快速跟进、形成合力,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跨跃式大发展大繁荣。

1.良好的区域优势

广西地处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结合部,是西南地区最便捷最高效的出海大通道,在我国文化输出与文化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承东启西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良好的区域优势,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各类文化交流活动、成为联接大西南各省、市、区之间以及东盟国家之间文化对话与沟通的桥头堡。

2.和谐的民族优势

长期以来,广西境内的汉族与11个世居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团结和谐的大好局面,谱写了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新篇章。广西历届党委政府始终如一地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民族方针政策,促进了各族群众之间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新局面。和谐的民族关系为进一步挖掘、创新和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特色奠定了扎实的政治基础。

3.整体的开放优势

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对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地位、作用以及规律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这为推进广西文化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观念支撑与经济支持。在新形势下,广西文化发展要进一步激发民间文化投资创业活力,激活引进国内外领先技术、优秀人才、先进管理的动力,以开放型经济的文化融合、文化创新与文化提升作为广西文化发展“主引擎”,实现广西文化的跨越发展。

4.增量的比较优势

发挥广西文化的比较优势,充分利用区域内有利条件形成竞争优势,再加政府诱导和扶持,广西文化产业就能够不断占有更大市场份额与市场利润,以此实现广西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广西虽然是一个文化存在的小区域,但是已成为增量的大区域,随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的加速,大大增加了区域内的资本量,加上广西原已拥有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历史与自然文化资源,广西文化发展的比较优势得以强化和提升。

5.独特的人文优势

广西历史久远,人杰地灵,文化发展具有独特的人文优势:一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在80万年前就有原始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二是人文景观众多,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景点林立;三是文化积淀厚实,广西古属百越之地,自古以来就是知名的“水果之乡”、“华侨之乡”;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丰盛,广西入选国家级第一、第二、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30多个,列入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则有100多个项目。

6.强劲的后发优势

广西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整体上属于后发产业。相对于文化行业的先进入产业,后进入者较之先进入者具有相应的竞争优势,通过观察和学习先行者的行动及效果来减少自身面临的不确定性而采取相关行动,以获得更多更大的市份额与市场利润。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与国内发达地区的文化发展战略,广西文化发展在战略研究、资源开发、基础投资以及营销战略、组织结构等方面能够节省人财物力,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四、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建设目标

广西的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制度,基于建成我国沿海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更具吸引力的与东盟合作新高地的发展目标,[3]推动以下几大文化发展的建设目标。

(一)建设壮乡文化之区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广西则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共有1658.72万人(2010年),其他各少数民族将近300万人。壮族历史悠久、文化精深,长久以来,壮族作为广西少数民族的主体民族与其他各个少数民族人民一道创造和发展了以壮族文化为主导并融合其他少数民族的不同文化共同型构了丰富多彩的广西壮乡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在推动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规划中,应当把建设和壮大壮乡文化作为率先发展的主导文化,突出壮族自治区壮乡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独特魅力,打造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壮乡文化之区。

(二)建设生态文化之区

广西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良好的民族地区,“山清水秀生态美,人杰地灵气象新”是广西生态优美的生动写照。生态文化是生态环境的观念形态、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与表现形式,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圆融的生态文化引领和护佑。从人类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转变并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是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认识和关注的基本观点,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推动生态知识、生态伦理与生态审美的普及,进而增进人们生态文化教养,促进人与自然更加和谐地相处。

(三)建设创意文化之区

特色是创意文化的本色、创新是创意文化的本质要求,立足于广西文化的现实资源提升创意文化建设是推进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生动力。建设创意文化之区要将广西传统农耕文化、民族文化、旅游文化与海洋文化资源有机联接和系统整合起来,大力发展面向现代、面向市场与面向世界的创意文化。通过创意文化的战略规划,带动和促进创意文化人才、创意文化团队与创意文化企业建设和发展,不断提高广西创意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和永续发展力。

(四)建设和合文化之区

“和合之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要义,意指不同文化的差异性与多样性的统一,从而成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延绵不绝。广西作为我国面向东盟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在全面实施国家周边外交战略、深化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和合文化之区建设,促进中华文化与东盟国家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与交融,相互吸取优长、融会贯通,广西文化在此融合创新过程中不断型构和塑造具有本土特色与区域特色的和合文化,成为沟通中国东盟文化纽带的桥头堡与大通道。

(五)建设幸福文化之区

人类勤勉刻苦、改造世界的终点在于获得幸福,唯有幸福才能使人平和知足、乐观豁达。立足于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展望广西未来的发展前景,使广西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幸福指数需要以科学的幸福文化为指引。广西作为后发展地区,在扎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满足各族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切实增加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文化建设需要与广西区情相适应,不能空谈和空想,需以开放的视野与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各类文明与文化的精华与精髓,不断丰富广西特色的幸福文化的内涵。

五、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开发战略与路径选择

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提振广西各族人民信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本质要求和必然选择。基于广西文化发展的目标、优劣因素与现有资源,制定科学的开发战略并选择合理的发展路径是促进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抉择。

(一)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现代化战略

现代化战略是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方法,是对广西文化现代化目标、路径与方法的一种战略规划与设想,是广西文化现代化政策的一个关键环节。广西文化现代化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一是广西文化基本理念的现代化。广西文化现代化是一个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向先进文明的现代文化持续转型与科学发展的过程,是广西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各级职能部门应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为实现广西文化现代化动脑筋、想办法、出主意,不断更新和创新文化发展的新观念、新思想和新思路。二是广西文化管理与从业人员的现代化。可建立一批产学研一体化的文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面向国内外引进和造就一批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三是建立科学的现代化评价体系。文化现代化具有多面向、多层次、多维度与多重性,因而要从全面性、整体性与系统性出发综合考量、建设文化现代化的评估指标体系。

(二)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赶超化战略

从经济层面来看,世界上多数转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大都是赶超战略的结果,同样,文化发展也可以实施赶超战略以实现跨跃发展。一是从广西区情出发,从本区域内的资源禀赋、民族习俗与文化传统出发,认真学习和虚心反思国外发达国家与国内发达地区有关文化发展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和广泛调动广西文化发展的潜力、能力与动力,实现区域文化的跨跃式发展。赶超化战略主要通过文化比较优势发展战备来推进和实现,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就是指要在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上都选择符合广西自身要素禀赋结构的文化事业与产业结构和生产、加工的科技。二是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契机,高标准设计和规划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赶超化战略。《意见》是推动广西跨越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极大地增强了广西文化发展所需的资本量,是发挥比较优势的首要条件,广西区内较为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文与自然文化资源则是自身的传统优势所在。

(三)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指广西政府提供的文化事业产品与服务、企业提供的文化产业产品与服务的差异化,形成了一些在全行业与产业范围内具有原创性、独特性与竞争性的产品。广西文化实现差异化战略的发展路径:一是不断挖掘和深究广西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文化特性。广西文化的独特性首先源自资源的惟一性,广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先天的资源优势一定要转化为文化产品的竞争优势。二是突出文化创意的形象差异化。广西文化中的以“刘三组”为代表的山歌文化,是壮乡民族风情的典型,壮族山歌世代相传,极具鲜明的主题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充满强烈的乡土生活气息。三是合理借助“外力”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联合国内外有超强实力的企业合作,进行整体的营销策划、包装和行销,以具有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大作家、大导演和大明星来联合创作、导演和推销广西文化,顶层设计与高端规划才能够真正打造具有高品质、高品位与高品格的文化作品与文化产品。

(四)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国际化战略

广西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要突出国际化发展战略,尤其是以面向和辐射东盟国家为重点的国际化战略。广西文化发展的国际化战略是指文化产品与服务跨跃本土之外的发展战略,系统性的国际化发展规划有助于把广西文化发展壮大纳入长效成长的有序轨道,以此增强广西文化发展的竞争实力,以及适应多元化环境的能力。广西文化国际化战略是与国家宏观层面“走出去”战略紧密相关和高度一致的,因此,从路径选择来看,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海外设立研发以及工厂,本地化生产。比如一些东盟国家对于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与因素的影视作品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就可以吸纳他国本地人才参与研究、生产和加工。二是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广西文化产品直接输出,像中国近年来兴起的传统与现代的动画与漫画产品,进行语言的翻译后可以输出相关国家。三是可以考虑并购国外相关文化产品企业,以此为突破口规避相关政治与法律的风险和障碍,然后挖掘和拓展文化产品的本土内涵,在炼好内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之上,吸纳他国文化的精华与优点,进行文化产品的再创新。在具有一定规模以及产品成熟定型后再进行反向进口国内市场,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2-12-14].http://www.gov.cn/ldhd/2012-11/17/content_2268826.htm.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2-12-16].http://www.gov.cn/jrzg/2011-10/25/content_1978202.htm.

[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2012-12-18].http://www.gov.cn/zwgk/2009-12/11/content_1484887.htm.

猜你喜欢

广西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广西广西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广西尼的呀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