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范式历史形态及其当代实践

2013-04-01储著源周小华

创新 2013年2期
关键词:库恩中国化范式

储著源 周小华

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就是一部党的理论创新史。杨瑞森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不断结合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性应用和发展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创新和胜利的历史。”[1]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所取得的革命胜利、改革和建设的巨大成就,来自于创新的理论指导。毛泽东指出:“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任何国家的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单靠老祖宗是不行的。”[2]江泽民强调:“要使党和国家的发展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否则一切新的发展都谈不上。”[3]336因而,在当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以下简称理论创新)也不能停留。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问题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和严肃的工作,需要坚持科学的态度,需要做长期的和深入的艰苦努力”。[1]本文基于库恩的范式理论,结合党和学界的理论成果,对理论创新范式历史形态进行梳理,总结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范式,探讨实践当代理论创新范式路径。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和分析

理论创新范式研究是理论创新研究的基础部分,对其深入探讨有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衣俊卿曾提出,针对目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寻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例如,文本解读、形态建构、范式探索、现实研究等,这些研究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无疑具有重要价值。[4]然而,学术界专门研究理论创新范式的论著较少,存在着一定的理论创新研究空白区。因而,对理论创新范式研究是一个全新领域,需要从基础做起。首先,要对库恩范式概念及其理论做一个精要的梳理;其次,要结合中国理论发展实际,借鉴库恩的范式理论的积极意义,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创新范式。

(一)范式的含义及意义

对于什么是范式的问题,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给范式下了两个定义,一是“我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另一个是“范式,这是一个与常规科学密切有关的术语。我选择这个术语,意欲提示出某些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5]库恩同时认为,一个科学理论成为范式,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它解决了旧范式不能解决的问题,开拓了新的认识领域,扩大和深化了研究范围和背景条件,具有发散型思维特点;第二,它留下了有待解决的问题和疑点,为科学界集中力量攻克难关准备了条件。[6]

国内学界对库恩的范式概念也进行了有关的界定和分析。吴克学等提出,库恩范式理论的核心命题是:当旧的理论与新的现实发生矛盾,不能对新现实作出解释并加以指导时,便发生范式危机,新的理论范式便应运而生;新范式与旧范式的概念、范畴、体系、原则、方法有重大区别,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各异;范式革命不是在旧范式基础上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实现的,而是重新创造的一种全新的理论境界。[7]还有学者在吸收和借鉴库恩范式概念的基础上直接对范式进行了定义和分析。汪信砚认为,“所谓范式,就是学术共同体中的研究者自觉认同和共同持有的一套信念、原则和标准”。[8]也有学者提出,范式是一套被普遍接受的信念、理论或世界观,是一个在新的、迫切的环境下进一步清晰和细化的对象,它可以为实践者提供主题、工具、方法以及前提。[9]还有学者提出,范式原指“以表示问题的选择以及一套分析那些问题的方法”,目前被基本认同为“人们看待与处理特定领域内一种现象或系列问题的基本概念、范畴、方法和原则,是人民共同对话的条件”。[10]另外,还有学者分析了范式的基本特点。范式具有发散型思维和收敛型思维特点,决定了科学的张力即存在于发散和收敛之间,这就是为什么范式能够引导科学发展的原因。[6]

对于借鉴和使用库恩范式理论的问题,也有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姜喜咏等学者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过程中的范式研究和运用进行了思考。其指出,后现代科学哲学家库恩的范式概念在这里仅仅是借用于描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照搬而是中国化的创造性转用,主要用于表述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共同的信念、主题和一致遵循的理论规范、理论原则以及共同的理论和价值目标。[11]并强调,按照库恩对范式的理解,不同的学科和研究领域的范式是不能通约的,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和当代中国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却都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范式,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范式有其特殊性,而这个特殊性正是迫切需要当前学界着力研究的重要问题。[11]该学者首先提出库恩范式的运用要坚持中国化,其次强调中国化的范式一脉相承性。

(二)理论创新范式解析

1.理论创新概述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和发展规律,更是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对于什么是理论创新,经典作家和学界都进行了思考和研究,结论具有本质的趋同性。江泽民指出:“我们进行理论创新,就是要使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吸取新的实践经验、新的思想而向前发展。”[12]胡锦涛指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13]杨瑞森指出,理论创新,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在实际中不断推进理论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化、实践化和方法化。[1]也有学者提出,所谓理论的发展或创新,无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丰富、深化和创造,二是与之相应的思想维度的转换和方法论上的创新。在理论发展和创新过程中,思想维度的转换和方法论上的创新,往往起到开关解钥的关键作用。[14]

2.理论创新“范式”界定

学界曾有人提出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范式缺失问题,并强调理论研究范式的重要性。有学者提出,时至今日,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研究应该遵循怎样的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甚至还没有比较深入的探讨。研究范式也就是要解决视角、框架、途径和叙述等一系列方法论问题。如何使以往各自为政的分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融会贯通,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就必须加强范式转型研究。[15]当前的理论创新研究也存在着缺乏统一的研究范式问题。那么,如何界定和建构理论创新范式呢?这是一个重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是一两个专家学者能做到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和学界共同努力。本文基于学习和探讨的需要,借鉴学界对库恩范式研究的成果,结合中国理论发展实际,做一个简单的界定,以推进下文展开。笔者认为,理论创新范式是党带领人民群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过程中所坚持和运用的理论创新方法、原则、路径、标准、信念、价值观等,是由体系性强、结合紧密的一系列概念和范畴组成的,其实质就是理论创新所必须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其基本特征主要有:第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相统一。实现马克思主义发展就必须有科学的方法论指导,这是其科学性的一面;理论创新范式建构的目的就是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发展,为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服务,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这是其革命性的一面。第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统一。理论创新范式是一种手段,是理论创新的工具,但理论创新的目的必须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服务,为实现人民大众的解放事业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第三,一脉相承与继承创新相统一。与库恩的范式存在本质区别的是,理论创新范式必须随着实践发展的变化而完善,不是“推倒重建”,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不能脱离马克思主义这个范式的灵魂。因而其最终目的不是用新的理论代替马克思主义,而是通过创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历史形态

虽然党的理论创新史中没有明确出现关于范式的概念,然而借鉴库恩的范式理论来对党的理论创新史进行学术梳理,确实客观存在着被历史和实践所证明了的正确的理论创新范式,并且已经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因而,理论创新范式历史和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基于库恩范式理论观察和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史,学界鲜有人探讨这个问题。但也有学者基于库恩范式理论对社会主义运动史进行了范式划分和界定。例如,吴克学等提出,从范式理论观察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先后形成了三种范式:第一种,逻辑范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第二种,革命范式——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第三种,建设范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社会主义。[7]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仅仅考察运动史是不够的。笔者认为,借鉴库恩范式理论梳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总结马克思主义实现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

那么,如何借鉴库恩范式理论进行理论创新范式历史形态的研究呢?王伟光在对社会形态进行研究时指出,根据日本学者大野节夫的考证,形态(Formation)这一语词是马克思从当时的地质学术语中借用过来的。该词在当时的地质学中用以表示在地壳的历史中先后形成的不同岩层,一个形态就是一个不同的岩层单位。马克思使用“社会形态”这一概念,意在表明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不同的历史层次、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样态构成的。[16]其实,从理论和实践中来看,历史和形态是交织在一起的,形态伴着历史发展而变化,历史发展推动形态更替。因而把历史和形态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理论创新范式更能清晰展示其发展轨迹。笔者认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历史形态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进行梳理:

一是从理论创新的主题转换来看,理论创新范式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范式。关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突出表现,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的典型范式。关于革命范式,以毛泽东为核心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经典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通过这些创新的理论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关于建设、改革范式,中央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突破苏联模式,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等重大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中央第三、四代领导集体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是从实践中问题出场逻辑来看,理论创新范式经历了五种问题范式转换。问题范式是理论创新的基本范式,从马克思、恩格斯到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强调,理论的发展就是解决实践中不断变化的问题。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各种考验和艰苦奋斗充分地解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问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毛泽东思想。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通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解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邓小平理论。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事业面临重大挫折的关键时期解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又一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纪之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解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重大问题,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当代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对上述问题的综合归纳,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范式,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重大问题,从建党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就一直在探索和回答这个根本问题,通过90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两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是从理论创新的主体思维状态来看,理论创新范式经历了“简单照搬”和“独立探索”两种范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今天的正确理论创新范式是历史和实践经验的沉淀,更是对不少“弯路”的总结。因而,理论创新范式的形成经历了脱离中国实际的范式到结合中国实际的范式的转变。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声传入中国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启中国革命新时期是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甚至中国共产党都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起来。所以,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发展和运用模式一直存在着简单照搬“十月革命”和苏俄模式。这样虽给党和中国革命事业带来了有一定的帮助和意义,但也给党和革命事业带来了挫折。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勇敢走上独立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形成了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对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也一样,由于党没有现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和模式,只能在早期照搬苏联模式。同样,积极意义是明显的,但随着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消极作用已经凸显。在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从1956年开始,中国人开始走上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道路。历史和事实已经证明,中国人民独立探索的基本范式是成功的,到今天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

四是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来看,理论创新范式经历了传播、接受、运用和发展四种范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经历了一条逻辑清晰的历史发展道路。笔者认为,从建党前后到革命时期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经历了传播、接受、运用和发展四个阶段。通过这四个阶段,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土壤中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同时,这四个阶段也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四种范式,并都有其内在规律性。关于传播范式,马克思主义自进入中国,走的路线便是基层路线。早期革命先辈用毕生努力甚至生命换来的传播路径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和广大工人阶级、劳苦大众结合起来。因而,传播阶段为理论创新扎了深而坚固的根,也奠定了理论创新基础范式。关于接受和运用范式,中国共产党人接受马克思主义有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从实践中去接受,国人接受党和马克思主义经历了一个从实践中感受到接受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具有的强大力量在于,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人们从此以后就有了一个坚定的理想信念——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并为之终生奋斗,甚至牺牲生命,这样的英烈大有革命先辈,更有许许多多为了革命理想牺牲的普通老百姓,他们在实践中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开展革命斗争。关于发展范式,也即创新范式。马克思主义不能简单直接套用中国革命和建设,要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要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通过实践创造新的中国人能用得了的理论。毛泽东就曾强调,“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得了”。[17]

三、当代实践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3]339因而,创新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得非常关键。“创新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18]创新中理论创新最为重要。江泽民指出:“其他的一切创新都是在这种理论创新的指导下和推动、影响下进行的。”[12]46所以说,“思想解放,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12]50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坚持和实践理论创新范式非常重要,具有战略意义。

第一,明晰创新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理论创新的根基是马克思主义,其实质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胡锦涛指出:“理论创新必须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前提,否则就会迷失方向,就会走上歧途,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要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为条件,否则马克思主义就会丧失活力,就不能很好地坚持下去。”[19]并强调:“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功,关键是我们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

第二,整合优势条件,共同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新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做科学的部署和全面的准备,要集中优势条件,把理论创新作为党的工作重中之重。对于实现理论创新的条件,梁树发就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条件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条件,社会制度、文化和意识形态管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生活条件,理论家队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体条件。[21]当前,我们已经准备了理论创新的思想条件、制度条件和主体条件,关键是党要制定和实施理论创新战略,全社会要树立理论创新意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理论创新。

第三,明确创新路径,畅通创新渠道。理论创新路径的确定,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实践问题。路径选择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论创新路径必须是一条可以清晰地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路径,也就是说路径选择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性。笔者认为,基于马克思主义运行轨迹的理论创新路径主要有:首先,学习、贯彻、落实路径。全党和全社会要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这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创新是一个连续的逻辑过程,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对此,张雷声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实践的结合中是不断发展的,这是理论原理、理论运用和理论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任何将马克思主义区分为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的马克思主义和建设的马克思主义的做法,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只是反映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错误的,任何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才具有发展性的观点也是错误的。[22]学习新的理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和落实,新的理论实现更进一步的突破也只能通过贯彻和落实的过程中实现。其次,传播和内化路径。虽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一系列的理论新成果,但理论创新的工程必须继续向前推进。已经取得的创新理论要成为未来理论创新的基础,就必须要加大力度宣传新的理论创新,实时用新的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理论创新工作。再次,坚持和发展、继承和创新路径。理论创新其实质就是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创新的存在状态。江泽民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23]9侯惠勤认为:“任何信仰总有一以贯之的思想灵魂、恒定不变的价值追求”,“就马克思主义而言,尽管它不同于别的信仰类型,而具有与时俱进的科学品格,但作为信仰,它也就必然同时具有一脉相承的信仰特征”。[23]9

第四,紧密结合当代实践,凝练创新理论。理论创新一定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有学者就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动态统一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根本方法”。[24]江泽民指出,“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转移,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道理”。[3]339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更是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25]所有的新理论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实践是检验新理论的唯一标准。总之,理论只有在实践才能实现创新,新的理论只有在实践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实现价值诉求。

四、余 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范式是一个历史范畴,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理论创新范式问题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一直客观存在。因而,研究理论创新范式历史形态是理论创新研究的首要问题。只有了解了历史形态,才能界定理论表现和存在形式,更能界析理论创新范式历史意义和地位,从而为理论创新确定奋斗目标。笔者认为,仅仅研究概念、体系和历史形态对于理论创新的伟大工程来说,仍然是远远不够的。更为关键的是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范式的基础理论和完整体系,这是一个复杂的重大理论建设工程,需要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伟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创新思想,还要总结前苏联、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经验,最终形成一部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专论。

[1]杨瑞森.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几点新认识[J].教学与研究,2012,(1).

[2]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09.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衣俊卿.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着力点——兼论伊格尔顿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8).

[5]朱爱军.论库恩的范式概念及其借用[J].学习与探索,2007,(5).

[6]柳之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范式及其转换[J].青海社会科学,2010,(6).

[7]吴克学,田伯伏.从革命范式到建设范式——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与社会主义范式的转变[J].理论月刊,2005,(5).

[8]汪信砚.作为研究范式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江汉论坛,2008,(11).

[9]武法提,李彤彤.技术视角下的教育范式变革[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2).

[10]赵华灵.论科学发展观是邓小平理论范式的新发展[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11]姜喜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范式”问题[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5).

[12]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0.

[14]刘润忠.方法论与理论创新[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3).

[15]肖巍.创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视角和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2).

[16]王伟光.深入研究中国发展道路和发展经验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17]毛泽东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8.

[18]温乐群.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方法论原则[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19]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65.

[20]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8-12-19.

[21]梁树发.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三个条件——纪念马克思逝世120周年[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2).

[22]张雷声.世界观、方法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J].教学与研究,2011,(12).

[23]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30年(1978—2008)[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4]钟君.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方法论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25]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6.

猜你喜欢

库恩中国化范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布莱克·库恩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好菜先下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