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现状分析
2013-04-01乐之乐
乐之乐
(吉首大学 音乐舞蹈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流行音乐(popular music)泛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为大众喜爱传唱的器乐曲与歌曲,因它植根于人们生活的丰富土壤中,故又称为“大众音乐”。中国的流行音乐是东西方音乐文化相触合的结果,是现代工业及现代信息社会的产物,其音乐素材极具生活化,是都市亚文化生活的典型体现,其创作形式琅琅上口,演唱方式通俗易懂。它是易让大众参与其中,并为大众喜爱,集商品性、娱乐性为一体的最新文化形式。[1]
一、中国流行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流行音乐源于美国的黑人民间音乐。19世纪下半叶南北战争以后,一些有艺术才华的黑奴以唱歌献舞糊口,黑人音乐(即:流行音乐)就这样流传开来。时代的变迁、科技媒介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大规模的人种迁徙及多民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交融,孕育了中国流行音乐,并促成了中国流行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流行音乐最早起自于20世纪20年代,到今天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按其发展顺序大致可分五个时期。
(一)“毛毛雨”时期。20世纪20年代,唱片业在上海迅速兴起,为欧美流行音乐在我国的传播提供了最快捷的销售平台,欧美流行音乐便通过舞厅、影院、广播等媒体传入内地。市民阶层开始对流行音乐产生了需求,呈现出“毛毛雨”式的发展态式。中国流行音乐的奠基人黎锦晖,运用民间旋律与西洋舞曲节奏,模仿美国爵士乐的风格,创作了如《毛毛雨》等近100首流行歌曲,开创了我国流行音乐发展的先河。
(二)“靡靡之音”时期。20世纪30年代至1949年,正是我国处在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在上海却进入了发展高峰期,那时所唱的歌曲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基本上描写的是灯红酒绿、花天酒地的场面。就其艺术角度上看,在当时算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它背离了社会的现实生活,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强烈遣责,被公认为“靡靡之音”。
(三)“春来复苏”时期。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我国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大变革。在音乐文化领域中,革命歌曲、样板戏一统天下的格局已向抒情、流行歌曲转变。沉寂30年后的中国流行音乐,迎来了复苏的春天。欧美与港台流行音乐再次流入内地,成了中国音乐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国内文化市场空前活跃。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小城故事》等传遍大江南北。卡式录音机、盒式磁带的广泛使用,把流行音乐的星星之火点燃成燎原之势。新崛起的一代音乐人大胆革新,勇于创作,将中国流行音乐推向时代发展高峰。
(四)“大雅之堂”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到90年代末,流行音乐文化市场进入鼎盛时期。1986年4月,中央电视台第二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把流行音乐的通俗唱法推向了大雅之堂。同年5月,在北京纪念国际和平年演唱会上,百名歌星齐唱的《让世界充满爱》引起了强烈反响,崔健创作演唱的《一无所有》博得了观众的热烈鼓掌。国内原创流行歌曲空前繁荣,呈现出一派摇滚、港台、本土(民谣)三足鼎立的局面。
(五)“多元并存”时期。进入21世纪,音乐文化传播更加快速便捷。港台、欧美流行音乐的无障碍输入,使我国流行音乐面临新的变革,呈现出音乐需求、音乐创作、传播媒体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尤其是网络成了推动音乐传播的强大动力,数字传媒促使流行音乐更为广泛传播,对大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超女”、“星光大道”、“非常六加一”、“中国好声音”等电视栏目的开播,彻底打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使流行音乐成为大众化、时尚化、个性化的一项文化活动。
二、中国流行音乐现状
中国流行音乐历经诞生、发展、成熟三个时期的演变,出现了多种演唱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的流行音乐作品,打造了以人为本的自娱自乐大众音乐文化平台,为大众的文化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笔者拟从歌曲演唱和媒介传播两个方面来探讨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流行音乐演唱现状
1.演唱方法的大众化。“流行音乐是一种以歌曲演唱形式为主的音乐艺术,其歌词表达通俗易懂,感情体验单纯直接,可以最大程度的将音乐艺术具体化,使听众得到生动而相当准确的印象”,[2]正是由于这一原故,使得中国流行音乐成为社会受众的“热媒介”。其次,流行音乐的演唱一般与我们平常人自然声区较接近,旋律易记易唱,悦耳动听,结构通俗直白,演唱时产生的情感极富自我。因此,人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阐释,从而极易获得娱乐与创造性的满足感,因而入门相对容易。再次,流行唱法比较随意,没有固定的演唱模式,它的声音表达方式就是让演唱者觉得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就越好。此外,流行歌曲的创作内容十分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反映真实的思想情感。故而只要演唱者爱好,他们即使未曾接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也能用自己质朴的声音来演绎歌曲内容和抒发情感。加之流行音乐的演唱,是一种将音乐、舞蹈、形体融为一体的艺术表演形式,与其它歌曲演唱方法相比,更为时尚化、现代化,因而成了当今社会传唱广、受众宽、娱乐性强的大众音乐文化。[3]
2.演唱风格的个性化。在现今的流行音乐演唱中,许多歌手都能凭借自己丰富的演出经验灵活地运用个性化声音技巧来演绎歌曲。如沙宝亮演唱的《暗香》,他巧妙地运用了假声唱法,真假声的转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韩红演唱的《青藏高原》运用了雪域高原的那种宽广的音域气息、淳朴自然的歌喉,在众多的翻唱版本中胜出一筹。刀郎演唱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以他一副沙哑歌喉吸引听众,红极大江南北。高峰满怀激情的《胜利》喊唱,既互动了观众,又渲染了舞台气氛。现今社会,演唱形式自由而富即兴化是中国流行音乐的一大特征,演唱者可以按照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大胆想象、毫不拘泥地对歌曲进行二度创作。凤凰传奇的《凤凰传奇》、《自由飞翔》,徐千雅的《踏着歌声来见你》等演唱,就是别有一种自然天成的韵味,同时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形式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审美需求。表演者在演唱过程中话语、动作、舞台和服饰手段的运用都带有很强的时尚感,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引领潮流趋势。
3.表演风格的时尚化。现今流行音乐的表演普遍具有多样化、时尚化的特点。我国的流行音乐大致可分为:爵士乐、摇滚乐、歌舞乐、说唱乐、拉丁乐等几种表演形式。编曲配器的形式很多,一般常用的是电子合成乐、管弦合奏乐、民乐组合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作曲家们为满足多元化听众审美需求和表演者的需要,在吸收民族多元音乐元素的同时,不断加入新的时尚元素,使中国的流行音乐更具时尚感和现代感。如信乐团表演的《北京一夜》,既采用了京剧唱腔与古典诗词,又融入了摇滚音乐旋律与风格,还加入了电子音乐、民族合成乐音响伴奏,使表演者演绎出中国特色的流行风格。中国流行音乐多样化、时尚化表演的这一特征,是其它类型的歌曲演唱无法比拟的。
(二)媒介传播下的中国流行音乐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媒介传播方式的快速便捷,促进了中国流行音乐快速、高效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末,中国流行音乐的传播媒介主要是电影、广播、收录机和磁带,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却出现了“音乐电视”,即人们常说的MTV。我国于1989年正式引进MTV技术,中国流行音乐从此由单纯的声音传播进入了声画结合形式的传媒阶段。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相继开播了MTV节目,并迅速扩散到全国各地延续至今。MTV的引进对我国流行音乐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借助电视、电影、广播媒介的传播,中国流行音乐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文革”后期到80年代初,人们从“十年内乱”中走来,面对经济发展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给精神上带来的压力,人们急需一种能使情感尽情挥洒和释放的文化娱乐场所,让精神得到慰藉,情感得以寄托,值此,“卡拉OK”从日本引进来了。“卡拉OK”的引进,契合了我国人们精神生活和情感追求的愿望,满足了人们的娱乐需求,同时也符合当时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史潮流。1990年中国唱片公司推出《中华大家唱卡拉OK曲库》,使卡拉OK这一自娱自乐演唱方式得以在全国推广,从而推动了我国流行音乐发展进入全民时代。
1997年后,电脑技术在我国开始普及,中国流行音乐又有了新的传播媒介——网络,随之而来的是MP3的运用与推广。1999年我国出现了网络传播和音乐下载技术,使流行音乐数字传播媒介在中国大地形成。“MP3以其形体小巧,下载便利,录播方便特色引领一场全新的音乐革命。”[4]它不仅便于音乐创作者,也使众多消费者选择能自己喜爱的歌曲,特别是MP3的存放量大,极受流行音乐爱好者亲睐。
随着电脑软件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动漫音乐”(FLASH)和“网络音乐”相继出现。平民化的流行歌手或翻唱歌手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作品,部分歌手和音乐作品通过网友的点击一炮走红。如网络歌手香香的《猪之歌》、唐磊原创的《丁香花》、杨臣刚的《老鼠爱大米》等众多的流行音乐作品,以“网络音乐”为依托,使各大流行音乐网站访问量飙升,极大地推进了中国流行音乐快速发展。
2003年5月,中国推出了手机“彩铃”业务这一新的音乐传播媒介,从而促进了手机媒介传播——“单曲时代”的形成。中国音乐网专设音乐网站传媒栏目,包罗众多网络原创歌曲,同时网络歌手也依托走红作品的“彩铃业务”获得可观收入。
我国流行音乐从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才短短的40年时间,但其发展变化是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多元媒介传播的快速便捷、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流行音乐还会不断进步,并出现新的发展趋势。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达到一定高度的今天,人们对流行音乐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以及社会功能诸多问题将如何看待和理解,让我们拭目以待。
[1]李罡.中国流行音乐简史(1917-1970)[M].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4: 20.
[2]冯珊珊.以动态的发展眼光看流行音乐演唱的“唱法”[J].星海音乐学报, 2007(3): 67.
[3]周恩平.从流行音乐传播中从众现象引发的思考[J].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5(4): 130.
[4]杨秀敏, 张福永.技术、媒介、流行音乐—大众文化下我国流行音乐的新特点[J].安微文学, 2008(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