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赤峰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幸福感调查研究

2013-03-31朱文奇陈玉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3年15期
关键词:受调查者居民家庭效用

□文/朱文奇 陈玉杰

(沈阳工学院 辽宁·抚顺)

一、引言

几千年来,人类一直没有停止追寻幸福的脚步,那么什么是幸福?苏格拉底认为:人生的本性是渴求幸福;德谟克利塔斯认为:人生的意义应以快乐为主,所以人该尽量愉快,摒除痛苦;我国的杨朱也曾主张:人生的幸福是追求个人的快乐。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幸福是人们对自身生活程度的体验。

人类对于幸福的理论研究历史源远流长,但对于诸如“幸福”怎样测量、幸福能不能被量化等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进展却相对迟缓,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才有了一定的突破。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实践是:1970年不丹国王吉格梅·辛格·旺楚克明确提出“国民幸福总值(GNH)”概念,指出国民幸福总值是由经济增长、环境保护、文化发展和政府善治四大支柱组成的,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幸福感问题研究的浪潮。1976年美国心理学者A.坎贝尔等人编制幸福感指数测试表,由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两部分组成,总体情感指数从8 个角度描述情感的内涵,生活满意指数仅有一项。美国心理学家福代斯1986年编制幸福量表,亦称“paychap 调查表”,用来评鉴一般人的快乐感,目的是评价一项快乐技巧的训练效果。我国研究幸福的著名学者邢占军所著的《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从身体健康体验、知足富裕体验等10 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居民幸福感予以度量,实践证明其制作的量表具备良好的信度效度和测量特性。

本文根据研究需要,参考了大量文献资料,然后针对赤峰市的具体情况,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构建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幸福指数,通过特定的测量方法来测量赤峰地区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二、体系指标的构建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萨缪尔森上世纪五十年代提出了“幸福方程式”,即幸福=效用/欲望。也就是说幸福是由效用的大小和欲望的实现程度决定的,它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欲望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效用是指对欲望得到满足程度的一个度量。基于此,我们可以借助“幸福方程式”构建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幸福感指标体系。

首先,我们细化一下农村居民的欲望。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欲望由低到高分为5 个层次,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由此可见,人的欲望具有无限性的特征。但也应考虑到,在某个特定的人生阶段上,欲望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所以笔者认为应分年龄段来考察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幸福感。基于对现有文献的研究和调查分析,我们认为可以从家庭相对财富、家人健康、社会地位、社会保障、工作学习、家庭和睦等6 个方面对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幸福感进行考量。

其次,我们可以在细化欲望的基础上对这些目标进行量化。(表1)

再次,我们建立效用函数(Utility Function,简写为U)来度量受调查的农村居民的家庭生活满意程度:

U=Aa×Bb×Cc×Dd×Ee×Ff

其中,A、B、C、D、E、F 对应的分别是5个指标所对应的分值,a、b、c、d、e、f 分别是受调查者对各个指标的偏好程度(这里要注意a+b+c+d+e+f=1),也就是赋予每个指标的权重。

最后,我们可以借助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来计算一下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幸福指数:

幸福指数=效用/欲望=U/S×100%

这里要说明的是:由于人的欲望都是无限大的,故公示中S 是个人欲望的最大值,从表1 中我们可以看出S 最大分值为5。当U=5 时,表明效用达到最大化,个人欲望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幸福指数为100%;当U=0 时,表明个人欲望一点也没得到满足,幸福指数为0,此时最不幸福。按照幸福指数的大小,我们将农村居民幸福程度划分为5 个层次。(表2)

表1 农村居民家庭生活效用细化表

三、调查问卷的设计

本文选择赤峰市红山区城郊村、敖汉旗格斗营子村作为研究总体,研究对象为20 岁以上的农村居民,按照1/6 的比例进行分层抽样,具体分为20~29 岁、30~39岁、40~49 岁、50~59 岁、60~69 岁、70 岁以上六个年龄段。随机选取符合条件的受调查者540 人,实际发放问卷540 份,回收540 分,回收率100%。

几道题的设计,主要是利用前文构建的公式来计算农村居民的幸福指数。首先,利用之前构建的效用函数,确定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第二道题目为:请在下列各项中选出您认为对家庭生活幸福来说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并为下列各项排序。A:家庭相对财富;B:身体健康与否;C:社会保障;D:社会地位高低;E:家庭和睦;F:休闲娱乐条件。为了便于统计分析,按照重要程度的排序,分别赋予各项指数值为:6/21、5/21、4/21、3/21、2/21、1/21,这些值的和为1。通过这一题目,我们可以确定各项指标的具体权重。其次,要求受调查者按照表1 为各项指标进行打分,通过之前建立的效用函数确定受调查者家庭生活幸福指数。最后,对所有受调查者的幸福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整个被调查群体的家庭生活幸福程度。

四、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1、最重要影响因素分析。从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中,我们得出:有26%的人认为影响家庭生活幸福感的最重要因素是“家庭相对财富”,另有23%的人认为最重要的因素是“身体健康”,有17%的人认为是“社会保障”,分别有13%和12%的人认为是“社会地位”和“休闲娱乐”,仅有9%的人认为是家庭和睦(表3)。具体表现为:在20~29 岁、30~39 岁、40~49 岁这三个年龄段,都有超过半数的人认为“家庭相对财富”和“社会地位”最重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20~29 岁的受调查者中,有25%的人认为“家庭和睦”最重要,这可能与这一年龄阶段婚姻磨合期较短有关;在50~59 岁、60~69 岁、70 岁以上这几个年龄段普遍对“身体健康”和“社会保障”比较看重;各年龄段都有很大一部分比例的人认为“休闲娱乐”很重要,这反映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新的要求。

2、分年龄段幸福指数统计分析。通过对540 个样本的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果:有23%的人认为其非常幸福,有25%的人认为其很幸福,分别有18%的人认为其比较幸福和较不幸福,有16%的人认为其很不幸福。(表4)其中:在20~29 岁的人群中,有75.7%的人认为其是幸福的,另有24.3%的人认为不幸福;在30~39 岁的人群中,52.8%的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47.2%的人认为自己不幸福;在40~49 岁的人群中,有55.9%的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其余44.1%的人认为自己不幸福;在50~59 岁的人群中,有68.1%的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其余31.9%的人认为自己不幸福;在60~69 岁的人群中,有81.9%的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另有18.1%的人认为自己不幸福;在70 岁以上的人群中,有63.6%的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其余36.4%的人认为自己不幸福。

表2 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幸福程度量化表

表3 农村居民生活幸福最重要影响因素统计表(单位:%)

表4 赤峰市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幸福指数统计表(单位:%)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通过构建农村居民家庭生活幸福感指数,并运用统计学方法对赤峰市进行调查统计,可以看出:有66%的人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这说明赤峰地区农村居民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也应看到,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因年龄段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30~39 岁、40~49 岁、70 岁以上这三个年龄段幸福感偏低,而其他年龄段幸福指数较高。究其原因,30~49 岁年龄段的人可能因为对“家庭相对财富”和“社会地位”较为看重而产生较大的生活压力。而老年人则因为“身体健康”问题和缺乏完善的“生活医疗保障”造成幸福感偏低。为此,政府应注重探索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和社会地位;另外,还应着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医疗卫生体系,缓解农村居民在医疗等方面的压力。在统计最重要影响因素时,各年龄段都有较高比例的人选择了“休闲娱乐”,说明农村居民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应大力发展农村地区文化娱乐活动,繁荣农村地区社会文化生活。

[1]朱文奇.农村居民幸福感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3.4.

[2]吴云勇.从统计学角度看幸福[J].统计教育,2007.9.

[3]Revick,D.A.,&Mitchell,J.P.Social support,and mental health Strain,in rural elderly individuals.JournalofGerontology,1990.

猜你喜欢

受调查者居民家庭效用
小学美术课堂板书的四种效用
纳米硫酸钡及其对聚合物的改性效用
基于空间行为约束的北京市居民家庭日常出行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几种常见叶面肥在大蒜田效用试验
玉米田不同控释肥料效用研讨
党的优良传统流失状况调查
47.18%受调查者表示不休带薪年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