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射击、射箭运动员腰部损伤的针灸治疗*

2013-03-31封旭华傅勤慧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射箭腰痛射击

佳 奇,封旭华,裴 建△,傅勤慧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0;2.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射击、射箭运动员腰部损伤的针灸治疗*

佳 奇1,封旭华2,裴 建1△,傅勤慧1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0;2.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

腰部损伤;射击运动员;射箭运动员;针灸

射击、射箭运动要求动作集中性、协调性与精准性都较高,是静力性小肌肉群精细配合的专项运动。以运动年限长,基础训练开始年龄小,专项训练时间长,且需保持某种特殊体位为特点。长期保持这种以腰为支撑点的特殊体位,使得射击运动员腰部损伤频发,有78%的射击运动员受其困扰[1]。虽然随着训练技术的完善和科学化,这一数字有所下降,但是腰部损伤仍然是射击运动员主要伤病之一。在射箭运动中,腰部损伤的发生率也仅次于肩伤[2],严重困扰着射箭运动员。

1 射击、射箭运动员腰部损伤机理

射击、射箭运动员的腰部损伤多发,与他们的技术特点直接相关。在完成射箭动作时,躯干姿势主要由竖脊肌维持;举弓时,躯干的持弓臂一侧负荷加大,会使躯干向拉弓臂一侧倾斜[3]。为维持平衡,运动员会主动加强躯干拉弓臂一侧竖脊肌的加固性收缩力,平衡持弓臂一侧的负荷,造成躯干两侧竖脊肌的加固性用力不对称,易产生腰部损伤。

射击项目主要分为步枪、手枪、飞碟、移动靶四个大项。他们的专项动作方向均与人体结构正常用力方向不一致,以局部负荷重、不对称性明显为主要特点。步枪以立射为例,训练时要求运动员骨盆向一侧突,腰椎也向同侧歪曲,使运动员脊柱两侧承受的压力不同,加重了腰部负担。手枪运动员侧身对靶,使躯干作垂直轴上的扭转,腰肌负担也较重。飞碟的技术动作需要持枪、下腰、颔胸并贴腮瞄准,这时腰部起着支撑作用,受力较大,随着运动年限的增加, 易导致椎体后突或椎间盘突出。移动靶选手的转体动作都是以腰关节为支点,腰背肌主要参与的动作,长期重复这些动作易使腰部产生损伤。

在训练和比赛中,有时大运动量训练后疲劳未消除,肌肉机能未恢复时再次参加大负荷训练,或腰部损伤没有及时和彻底的治疗,损伤和炎症积累,造成慢性腰部损伤。这些损伤常见的有:腰肌劳损、脊柱侧弯、腰椎间盘突出、腰背肌筋膜炎等。

2 射击、射箭运动员腰部损伤的治疗

治疗腰部损伤,临床上有效的方法不多,西药多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氨基葡萄糖等消炎止痛,并要求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和建议休息。这些药物多是针对腰部损伤的症状进行治疗,在运动员的成绩提高及长远发展上没有优势。而且兴奋剂这一敏感问题,使运动员在应用各种口服和注射类药物时都要承受一定的风险,此时针灸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

针灸对腰部功能改善和疼痛减轻疗效明显。Witt等[4]对3486人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将受试者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两组匀允许患者服用常规治疗腰痛的药物,针灸组行3个月针灸治疗,对照组不行特殊治疗。试验结果用HFAQ评分表来评价,针灸组功能改善评分增加12.1,与对照组的增加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了止痛,针灸还对局部结缔组织产生机械刺激[5],增加局部血液循环[6],促进局部组织自身修复。Li等[7]在动物实验中也证明,针灸可以通过诱导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醇的释放以对抗全身的炎症反应。针灸的抗炎作用,不仅可以减轻腰部损伤的症状,还可以有效减少腰部损伤的积累,有助于腰部损伤预防。

2.1 针刺疗法 大量研究表明,针刺对腰部损伤的最主要症状腰痛效果显著。2008年,Yuan等[8]对6359例患者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的治疗效果与假针灸治疗在统计学意义上没有差异,但是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针刺疗法对于腰痛的治疗是有疗效的。

在德国,Haake等[9]对1162名慢性腰痛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将实验者随机分为三组,其中针灸治疗组与假针灸治疗组进行为期6个月、每周2次、每次30分钟的治疗,针灸组用0.25mm×40mm或者0.35mm×50mm的针灸针进行治疗,选用主穴和根据患者症型从已定实验计划里选择的配穴治疗,假针灸组也选用同样的针灸针,但刺入较浅,且不刺在穴位上;西医综合治疗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或止痛药,给药量接近每日最大剂量,并建议患者休息的同时配合运动疗法。结果显示,针灸治疗组有效率为47.6%,与假针灸组的有效率44.2%做比较,P=0.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有效率分别与西医综合治疗组的27.4%相比较,P<0.001。由此可见,针刺对腰痛的治疗作用较西医综合疗法有明显优势。

2.2 电针 电针是指在针刺腧穴“得气”以后加用电刺激的一种方法,电针治疗腰部损伤疗效满意[10]。研究表明,电刺激可以增加周围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镇痛物质而提高针灸止痛效果。不同频率的电刺激可以诱导释放出不同的神经递质[11-12],通过不同的镇痛路径产生镇痛效果。低频电刺激由下丘脑介导,产生脑啡肽和内啡肽,作用于μ和δ受体发挥镇痛作用。而高频电刺激由脑桥的臂旁核介导,释放强啡肽,作用于κ受体产生镇痛作用。

Hamza等[13]研究表明,低频与高频电刺激交替应用较单独应用会产生更好的镇痛效果。这可能是由于电针刺激机体产生阿片肽、5-羟色胺、脊髓中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等镇痛物质的同时,会产生抗阿片物质,而两种频率的电针交替使用,可以减少抗阿片物质的产生,从而加强镇痛效果。由此可见,电针对腰部损伤的治疗有效,且在镇痛作用上有优势。Ghoname等[14]对60名腰痛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试验使用单盲法,将受试者分为假电针组、电针组、经皮电刺激组和体疗组,结果显示电针组较其它各组疗效更好。

李林等[15]对电针治疗腰突症进行系统评价,治疗组干预措施均是电针,对照组干预措施为西药或超短波。结果显示,电针较其它疗法的治愈率更高,止痛效果更好,且更加安全。

2.3 艾灸 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灸疗一直强调局部的热感和皮肤的红晕,在治疗上一直做为针刺的辅助方法。近几年,陈日新等[16]提出,“灸之要,气至而有效”,并通过临床研究证实,艾灸热敏化腧穴更易激发经络感传,使气至病所,可以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他们还对107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采用单盲法,热敏穴的查找方法是,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病位附近的经穴、压痛点、皮下硬节等反应物部位为中心,以3cm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2cm左右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觉到艾热发生感传时,此点即为热敏穴。操作方法:分别在每个热敏穴上实施艾条悬灸,直至透热、扩热。一次施灸剂量以灸至感传现象消失为准。每日一次,连续治疗10次为一个疗程。结果显示:热敏灸较针刺配合拔罐和TDP照射疗法显愈率更高[17]。韩勇等[18]对63例患腰背肌筋膜炎的运动员进行热敏灸与推拿对照研究,比较治疗前后对疼痛、压痛、功能障碍、失眠等指标的观察,得出热敏灸较推拿的疗效有明显优势的结论。

熊俊等[19]对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行系统评价,纳入5项随机对照试验,共有460例患者。通过对治愈率、安全性、复发率的评价,得出热敏灸临床有效,较传统灸和针刺有一定优势。热敏灸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无创性疗法,运动员容易接受,且没有感染风险;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感传现象,使运动员更容易坚持治疗。同时,热敏灸的灸量较普通灸疗大得多,温热感强,这种温热感与运动员常用来消除疲劳的热水浴、热蜡法相似,也有助于消除运动员的疲劳,预防运动员腰部损伤。

2.4 罐疗 腰部损伤适合罐疗,不管是走罐还是留罐都非常方便,而且拔罐的负吸作用可以形成机械刺激[20],直接作用于损伤肌肉。对于腰部损伤局部组织的缺氧、粘连、痉挛等,可以通过拔罐的机械、温热等作用加强血液循环,减轻或消除粘连,恢复肌肉功能活动。走罐法[21]更是集温灸、拔罐、刮痧、按摩功效于一体的治疗方法,而且由于它在走动时可以牵拉肌肉,使机械刺激直接作用于更深层次的肌肉。拔罐还会产生罐斑[22],产生罐斑不仅是会有较好预后的表现,而且还可以协助判断腰部损伤的证型。

Kim等[23]对32名腰痛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将刺络拔罐法与空白疗法对照,治疗组选用肾俞、气海俞、大肠俞行刺络拔罐,每周3次,两周一疗程。通过McGill疼痛评价量表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PPI为1.2,与对照组的1.7相比,疗效有优势。他们还对拔罐治疗腰痛进行系统评价,得出结论,拔罐较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腰痛有优势[24]。同时,罐疗与艾灸一样,也是一种无创性疗法,也有运动员容易接受的优势。

3 小结

射箭运动我国自古就有,但却未发展成为我国的优势项目,因此,我们就更应该通过多方努力来寻找突破口。射击射箭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较其它运动员少,症状相对较轻,临床研究也相对较少,但不意味着射击、射箭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不应引起重视。中医学历史悠久,临床经验丰富,是我国的优势,更应加以利用。

在竞技体育运动中,疲劳是不可避免的,虽然疲劳不是训练的目的,但是疲劳是超量恢复的前提。《金匮要略》认为,疲劳引起的症候应与“虚劳病”同类论述,而且过度疲劳会产生虚劳,虚则补之。因此,针灸对一些有补虚培元的穴位行补法,即可起到一定的消除运动疲劳的作用[25]。而这些常用的补虚穴位中就包括肾俞这样的治腰伤常用穴。如果我们在针灸治疗腰部损伤的同时也考虑到运动疲劳的因素,并加以治疗,可以在治疗腰部损伤的同时恢复运动员的竞技状态。

针灸治疗射击射箭运动员腰部损伤,临床研究较少,有的研究方法科学性有待提高。但是针灸对于腰部损伤治疗的疗效满意,而且方法多种多样,各有优势。电针可以加强针刺的止痛效果;艾灸易于激发感传,直达病所,并可以产生大量的温热作用,缓解运动员疲劳;拔罐对腰部损伤的作用较直接,尤其是走罐,力量大,效果好。而且这些疗效都是通过对人体的刺激,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激发内分泌系统做出反射调节而产生的。在当今对兴奋剂敏感的时代,这些治疗措施对于运动员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具有很大的优势。

[1]朱萍.射击运动员损伤情况的调查及分析[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9,(3):28-30.

[2]范凯斌.我国优秀射箭运动员损伤及康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9,45(1):80-82.

[3]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射箭[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15-16.

[4]Witt CM, Jena S, Selim D,et al. Pragmatic randomized trial evaluating the clinical and economic 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J].Am J Epidemiol,2006,164(5):487-496.

[5]Langevin HM, Churchill DL, Wu J,et al.Evidence of connective tissue involvement in acupuncture [J].J FASEB,2002,16(8): 872-874.

[6]Sandberg M,Lundeberg T,Lindberg LG,et al.Effects of acupuncture on skin and muscle blood fl ow in healthy subjects[J].Eur J Appl Physiol,2003,90(1-2):114-119.

[7]Li A,Lao L,Wang Y,et al.Electroacupuncture activates cortic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containing neurons in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the hypothalammus to alleviate edema in a rat model of in fl ammation[J].BMC Complement Altern Med,2008,(8):20.

[8]Yuan J,Purepong N,Kerr DP,et al.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for low back pain:a systematic review[J].Spine,2008,33(1):E887-E900.

[9]Haake M,Müller HH,Schade-Brittinger C,et al.German Acupuncture Trials (GERAC) for chronic low back pain:rando mized,multicenter,blinded,parallel-group trial with 3 groups[J].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2007,167(17):1892-1898.

[10]李林,詹红生,陈博,等.分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0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1,1(19): 11-15.

[11]Chen XH,Han JS.All three types of opioid receptors in the spinal cord are important for 2/15 Hz electroacupuncture analgesia[J]. Eur J Pharmacol,1992,211(2):203-210.

[12]Han JS, Chen XH, Sun SL, et al. Effect of low- and highfrequency TENS on Met-enkephalin-Arg- Phe and dynorphin A immunoreactivity in human lumbar CSF[J]. Pain,1991,47(3):295-298.

[13]Hamza MA,White PF,Ahmed HE,et al.Effect of the frequency of t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on the postoperative opioid analgesic requirement and recovery profile[J]. Anesthesiology, 1999,91(5):1232-1238.

[14]Ghoname EA,Craig WF,White PF,et al.Per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for low back pain:a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J].J Am Med Assoc,1999,281(9):818-823.

[15]李林,詹红生,高宁阳,等.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 1949-1952.

[16]陈日新,康明非.灸之要,气至而有效[J].中国针灸,2008, 28(1):44-46.

[17]陈日新,康明非,何维莉,等.热敏穴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8,28(6): 395-398.

[18]韩勇,刘汉山,宋彦壮,等.热敏点灸治疗举重运动员腰背肌筋膜炎的对照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10): 18-19.

[19]熊俊,陈日新,付勇,等.热敏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江西中医药,2011,42(339):48-51.

[20]杨金生,王敬.拔罐疗法的治病机理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6):39-40.

[21]陈波,陈泽林,郭义,等.罐疗之走罐研究—天人地三部走罐法[J].中国针灸,2010,30(9):777-780.

[22]秦娴,申鹏飞.“罐斑”在临床诊疗中的意义[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8(45):20-21.

[23]Kim JI,Kim TH,Lee MS,et al.Evaluation of wet-cupping therapy for persistent non-speci fi c low back pain: a randomised, waiting-list controlled, open-label, parallel-group pilot trial [J]. Trials,2011,12:146.

[24]Kim JI,Lee MS,Lee DH,et al.Cupping for treating pain:a systematic review[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1:467014.

[25]贾天奇,常立云,宋佳霖,等.中医艾灸疗法促进运动性疲劳恢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1(29): 1529-1531.

(综述讲座栏目编辑:张玉亭)

R873

A

1004-6879(2013)01-0067-03

2012-07-18)

*上海运动员备战伦敦奥运会竞技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方案(10231204300),

上海市体育局腾飞计划项目(10TF020)

△ 通讯作者

猜你喜欢

射箭腰痛射击
画与理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小熊射箭
为什么射击最高的成绩是10.9环,而不是11环
机枪射击十八式
妊娠期腰痛的研究进展
学射箭
职业腰痛早防治
谁是射箭高手
实战化近距离快速射击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