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体会
2013-03-31朱小萍
姜 燕,朱小萍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室,宁夏银川 750004)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肠外营养支持护理体会
姜 燕,朱小萍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手术室,宁夏银川 750004)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肠外营养;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11年1月69例大肠癌合并糖尿病入院患者,其中男47例,女22例,年龄46-80岁,术前控制血糖在安全范围,在全麻下行手术治疗。
1.2 方法 69例患者在术后都给予止血,抗感染,控制血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
2 护理
2.1 成立营养支持小组 专门负责营养支持患者的系统护理,主要任务是:肠外营养的配制与输注,药品与配制室无菌环境的管理,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营养支持患者的监测及并发症的防治,营养支持护理研究,营养类药物临床验证,对患者、家属以及其他护理人员进行营养支持知识宣教,并提供咨询服务等[1]。
2.2 营养液配置过程时注意事项 配置室每天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配置液体时带口罩、帽子,用肥皂水、清水洗手。要专人负责,专人配置营养液,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上进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按医嘱要求、配伍禁忌来配置。营养液要现用现配,配好的营养液不能放置过久,严防微生物及微粒污染。因为高浓度的葡萄糖和氨基酸液体都是细菌和霉菌的良好培养基,液体一旦被污染,细菌将迅速繁殖,如输入体内将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因此,在配置前要仔细检查液体、药品的质量及含量,将电解质、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或氨基酸中,脂溶性维生素加入脂肪乳剂中,先将葡萄糖、复方氨基酸灌入静脉营养袋中,再将脂肪乳剂灌入后充分混合,在24小时内输完。配置好的液体必须标好标签,注明患者的姓名、床号、液体的量、含量,输注时间及配置时间等,以免混淆。
2.3 营养液输注过程中的护理 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要正确记录液体的出入量,为第2天输入电解质、氮等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勤观察多巡视,防止输液管内有气泡。输入营养液的静脉不能同时加入抗生素,禁止抽血、输血、临时给药,也不能用来测中心静脉压等,以防止导管不畅和污染。
2.4 加强血糖监测 根据患者的情况在手术后24小时监测患者血糖,尤其是输入肠外营养时,血糖会有明显升高。应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准确应用胰岛素,保证患者不出现血糖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使血糖维持在10mmol/L。在患者输完肠外营养液后,将胰岛素泵调整至维持量,但不能停止,以免对肾脏造成损害。慎重处理低血糖,低血糖时可出现焦虑、头晕、饥饿、出汗等症状,可使用单糖治疗,如口服5%葡萄糖20-30ml,15-30分钟后复查血糖,同时观察患者上述症状是否缓解,若症状仍未缓解或血糖值仍未达到正常,可重复上述处理[2]。但应注意发现低血糖后,不能盲目过量补糖;其次,处理后复查血糖不可过早,以免因复查数值不准确导致再次补充糖。
2.5 心理护理 TPN支持时需要静脉置管,患者易产生焦虑畏惧的情绪,以至于不配合护理工作,影响治疗效果。为此,我们将人性化护理贯穿于营养支持的全过程,要求护理人员在每一个护理环节都要注重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做到笑脸相迎、言语温和、动作轻柔,用亲人般的情感感化他们,同时帮助生活护理;多安慰鼓励他们,营造融洽、愉快和谐的气氛,使他们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依赖感和安全感;在与患者沟通时,应尽量将医学术语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表述;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技术要熟练,动作要轻柔迅速,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将人性化服务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使患者安心、放心、愉快的接受各种治疗。
2.6 并发症的预防 肠外营养虽然是现代医学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TPN也有很严重的并发症,包括与导管有关的并发症及代谢有关的并发症,临床上应加以重视。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在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对待,决不能马虎。注意导管皮肤入口处及皮肤入口外的护理,防止营养液污染。这样,才能减少感染及败血症的发生。在营养液的配制及输入过程中,要严格进行检测,记录好液体的出入量,防止各种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
2.7 TPN的监测 在TPN过程中,要密切作好各项监测工作,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输注时,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二便的护理,如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时,应立即拔出导管,给予抗生素治疗。要准确记录每日输入、排出量,定期测定尿糖、血糖,使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检验钾、钠、氯、钙等各种电解质的含量及血色素、血浆蛋白等,以保证氮的平衡。按时检测肝功及体重,以便了解和掌握TPN支持效果。
3 讨论
有资料显示[3],肠外营养支持有维持营养平衡、防止机体衰竭的临床效应,故对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应加强肠外营养,以保证营养的足量供给,促进机体恢复[4]。通过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支持护理,根据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将高度的责任心,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以及人性化护理服务融入全程护理之中,理解、照顾、鼓励患者,给他们以亲人般的温暖,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同时成立营养支持小组,严密观察营养支持全过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使患者接受并积极配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从而对疾病的转归和健康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龚剑锋,李宁.第24届欧洲肠外与肠内营养会议介绍[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2):123-125.
[2]喻荔琳,陈荔华,林丽英,等.外科危重病人早期肠外营养的监护及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0):1-2.
[3]史载祥.肠外营养支持在危重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危重急救医学,2000,12(2):116-117.
[4]王世英,高秋萍.危重病患者经胃肠外营养支持16例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7(1):42-43.
R473
B
1004-6879(2013)06-0500-02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往往已经处于中晚期,营养状况很差。糖尿病是全身代谢性疾病,手术创伤易引起血糖的进一步升高。加强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营养会大大减少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全肠外营养(TPN)通过静脉途径提供患者所需的全部营养,使病人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我院有选择地为患者进行了肠外营养支持,无1例发生并发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201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