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施现状调查*
2013-03-31李欣徐明
李 欣 徐 明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施现状调查*
李 欣 徐 明
(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6)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加大法律法规执行力度、加强宣传力度、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拓宽资金投入渠道的发展对策。这不仅有利于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实施,对推进“运动成都”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成都市;健身路径工程;现状
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障公民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合法权益,提高公民身体素质,国务院在2009年颁布了《全民健身条例》。成都市委市政府也十分重视全民健身工作,通过“文明成都、运动成都、活力成都”的宣言,将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推向了高潮。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施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发现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这不仅有利于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实施,对推进“运动成都”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调查对象的整体和实际情况考虑,我们选取了成都市的20个社区进行调查。其中参与全民健身的群众共500人,社区负责健身路径的基层管理者2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我们查阅了有关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文件、规章制度和学术论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2)专家访谈法。在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请教了四川省全民健身方面的专家、学者和领导,广泛征求了有关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和建议,通过专家访谈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3)问卷调查法。设计相关问卷分别对上述群众、管理者进行调查,我们共对群众发放问卷500份,有效问卷491份,有效率为98.2%;对管理者发放问卷20份,有效问卷18份,有效率为90%,从而获得了本课题所需的第一手资料。(4)数理统计法。对所得调查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理统计。(5)逻辑分析法。采用比较、归纳、演绎等逻辑分析方法,对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二 结果与分析
(一)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管理建设现状
成都市体育局作为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执行管理部门,负责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的规划、指导、管理和监督工作。在此基础上,成都市各个区(县)的体育局则负责成都市民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具体实施、组织和管理职能。做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管理工作,是实现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一项重要保障因素。我们的调查发现,成都市体育局会同各个区(市)县的相关部门,制定了多项成都市关于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的管理文件。2000年,成都市制定并颁布了《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管理办法》,明确了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的建设、管理、法律责任和附则,将全民健身路径管理纳入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2006年颁布的《成都市体育条例》进一步明确规定了街道、乡(镇)应建设和完善全民健身路径等公共体育设施。2007年制定的《成都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07-2010),使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布局体系拥有了法律保障。2009年,成都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运动成都”的全民健身活动口号,制定了《“运动成都”全民健身行动实施方案(2009-2012)》,建立了全民健身多元化服务体系。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成都市又颁发了《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颁布,有力地推动了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
(二)成都市全民健身中的消费情况
我们的调查报告表明:(1)成都市市民健身活动中消费主要集中在运动服装、运动鞋和运动装备上,体育书报、音像制品、技能培训和比赛门票的消费比例偏低。这说明成都市的全民健身活动仍处于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群众对运动技能、精彩赛事的要求不高,这一方面提示成都市缺乏吸引观众的精彩比赛,也表明全民健身的普及仍不够深入。(2)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实施以来,成都市民体育消费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整理调查数据发现,成都市民年平均体育消费低于50元的人数最少,仅占4.3%;50-100元的有28.9%,100-200元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7.2%;200-500元的有14%,高于500元的超过了低于50元的人数,达到了5.6%。这表明目前成都市健身群众的体育消费水平处于一个中等水平,体育消费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但同时也应发现,该数据较之以往已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成都市民收入提高,空闲时间增多、愉悦身心和强身健体观念深入人心,提高了市民参与体育消费的积极性,从而加大了健身消费和支出。
(三)成都市公共健身设施现状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现有的健身场地设施中,72.15%是2000年以后新建的,21.36%的场地设施是修复使用的,只有6.49%的场地设施是2000年以前建成的,表明从2000年成都市制定并颁布了《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管理办法》后,各社区能把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落在实处,逐步加大场地设施、健身器材的投入。例如锦江区就在滨江路等5个社区设置了5个健身室,其中东光文体活动中心占地10亩,包括2000多平方米的室内活动场地和1000平方米的室内羽毛球馆。而根据张红卫的调查:截至2010年,成都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的总量为661个,整体工程质量较好,数量较多,速度较快,2011年成都市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具体数量为203个[1]。对于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地点的选择,63.2%的居民认为应首先考虑健身锻炼者的习惯,其地点选择按比例依次为小区空地、公园广场、附近学校和体育馆。对于体育场馆是否有偿开放的问题,68.3%的人认为可以适当收费,而31.7%的人认为不应该收费。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成都市体育馆有59.1%是无偿使用的,20.6%是象征性收费,只有20.3%是按市场价格收费的,但只有18.6%的居民经常去体育场馆锻炼身体。我们认为其原因主要是:(1)大多数居民还没形成去专门的体育场馆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消费意识。(2)离家较远,不方便锻炼。可在《成都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布局规划,从而使公共体育健身场馆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三 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现有的问题
(一)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度不够
到目前为止,成都市制定颁布了《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管理办法》、《成都市体育条例》、《成都市公共体育设施布局规划》(2007-2010)、《“运动成都”全民健身行动实施方案(2009-2012)》和《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等法律法规。应该说目前成都市对于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还是非常给力的。但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发现,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还有待提高,各社区还没有制定相应的符合当地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路径工程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和条例,没有与当地居民健身相匹配的体育健身规划、纲要和具体实施安排。
(二)宣传力度不够
我们发现,社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工程的总体认知水平还比较低,但大多数群众已具备了较强的体育锻炼意识和一定的体育消费意识,并对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的实施充满了信心。此外,居民对体育功能的认识有所加强,在原有强身健体的基础上,已有部分群众注意到了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但受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种内在的需求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转化成体育动机、形成体育行为。此外,群众健身的组织化、团体化程度较低,大多数居民选择了自发性的锻炼行为,社区体育组织较为薄弱,不利于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我们认为,这主要是社区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更好地加深群众对全民健身和健身路径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没有通过健身路径工程的宣传组织将社区锻炼者组织起来,从而更好地发挥健身路径工程作用。
(三)社区体育指导员建设有待继续加强
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发展我国社会体育事业负有重要的责任。目前成都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90%的街道社区建立了体育组织,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达41个,会员约9万人;老年体育组织58个,会员达35万人。此外,还培训社区体育指导员6000多人,满足了广大社区群众希望能有专人指导体育锻炼的呼声和要求,为社区体育特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组织保障[2]。但我们的调查发现,目前成都市社区体育指导员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社区体育指导员人数严重不足,很多体育指导员接受培训、取得证书后并没有从事相关工作,实际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人数不足一半,因此有39.6%的居民表示没见到体育指导员指导其锻炼身体;二是目前社区体育指导员大多缺乏专业素养,理论水平较低。成都市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大多是由一些业余爱好者经培训后担任,缺乏专业素养,理论水平较低,群众对健身指导员满意度较低。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成都市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成都市全民健身工程需要一批经过专业培训、有一定健身理论的社会指导员。
四 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加大全民健身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力度
全民健身管理体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是保证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的首要保障,我们应继续加强各级体育组织的建设,完善政府行政监督和宏观指导,建立健全社会体育组织管理体系,加快全民健身管理体系专业化和社会化进程,充分利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已有的成绩,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健康、稳定、深入发展。体育行政管理部门未来的工作重点应以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为主,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使之形成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从而确保健身路径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相对市区的体育组织管理人员,农村体育管理者的素质较低,缺乏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入到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去,给予农民健身工程更多的扶持,加强农村体育骨干培训和管理,强化组织和管理职能建设,健全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组织实施作用,以乡、镇文体站为中心,以健身活动为纽带,加强农村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
(二)进一步加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宣传力度
传统的组织体育活动、开展科普讲座等手段已经被运用在成都市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宣传之中,这提高了群众自愿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但对于全民健身的科学健身理念和内涵、体育价值的理解没有太多效果。我们认为,可以借助成都市提出“运动成都”的城市战略“东风”,在原有宣传基础上加大力度,利用电视、广播、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宣传媒介,使成都市民深入了解“运动成都”的内涵,作为“运动成都”中重要的建设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建设必形成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正面效应,使群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健身路径的政策法规、科学锻炼方法、正确的使用方法等。尤其是乡镇居民,健身观念仍处在“健康等于不生病”的阶段,因此,乡镇部门应加大正确健身观念的宣传和讲座,提高农民的科学健身知识完善农民的健身方法,使农民健身活动科学化、合理化、普及化,创造成都市“人人参与健身”、“人人支持健身工程”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
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队伍,长期受政治、经济和体制的影响,社会认可度较低,队伍建设缓慢。虽然成都市已培训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但我们的调查表明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现有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都不能满足成都市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建设网络,依托高校和社区、乡镇文化站等建立培训体系,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考核和评审,使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更加正规化、管理科学化,从而有效地推动我市全民健身工程的蓬勃发展[3]。而根据现在就业的严峻情况,我们可引导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成为社区体育指导员,相关行政部门也可以在“大学生村官”的选拔中,选择优秀的体育毕业生担任农村体育干部,引导他们发挥体育特长,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各类体育活动,使农村体育赛事和体育健身活动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此外,我们还应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志愿者的作用,组织高校教师、专业运动员、教练员和运动能力较强的民间志愿者开展全民健身义务培训,形成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的社会体育工作队伍[4],这将对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全民健身路径工程投入
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一定要形成大量、稳定和长期的资金投入机制,做到投资渠道多元化。(1)以政府为投资主体,按照体育总局规定的“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在社区、村、公园、绿地等地建设由室外健身器材组成、占地不多、经济实用、可免费使用的体育健身设施的工程”的总体规划,并且加强和提高各个地区的体育彩票公益基金的投入,改善和提高健身器材配置和安装,建立具有方便、小型、快捷性的全民健身活动场地和设施器材。(2)鼓励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进入全民健身事业,通过社会资金,来切实保障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建设资金和体育事业经费。最终建成地方财政资金、体育彩票公益金、社会投资三位一体的多元投资渠道。
:
[1]张红卫.成都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2.
[2]刘武.成都市社区特色体育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2011(6):41-44.
[3]孙延.当代武术与大众健身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5,24(5):12-14.
[4]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1 -2015),国发〔2011〕5号.
[5]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第二阶段(2006-2010年)实施计划,2006.
G89
A
1004-342(2013)05-34-04
2102-12-20
2013年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成都市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现状调查》,
ZSR13-53)。
李欣(1980-),男,成都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