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大学办学理念比较与地方大学建设思考

2013-03-31付宏渊

关键词:办学理念大学

付宏渊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一、概述

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人们对大学办学中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价值判断和理想追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性。[1]大学办学理念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办学的内在规定,直接影响办学实践,影响大学人才的培养。任何一所大学的办学理念可以也必须从包括自己的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优秀文化中汲取智慧与力量。[2]近年来,办学理念越来越受到大学管理者的重视。环顾国内外的著名大学,大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理念,甚至有些办学理念为众多大学所认同,成为大学的灵魂和大学文化的象征。

中美大学办学理念的异同及对中美高等教育究竟有何影响?笔者借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等大学学习、考察的机会,就此问题进行了40天的考察研究,先后走访、考察了乔治城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北方弗吉尼亚社区学院、加州理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西北大学等二十余所大学,其中既有世界一流的哈佛、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大学,也有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既有公立大学,也有私立大学,以期通过较多的比较,对美国大学的办学理念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探讨。

二、美国大学的特点

纵观美国的高等教育,尽管没有统一的高等教育管理部门,教育部并不具体管理高校,也没有完整统一的教育体系,但具有完善的办学格局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办学层次分明,结构互补,办学质量上乘。大多数美国大学都有较为悠久的办学历史,文化积淀深厚,都有非常明确、体现现代大学精神的办学理念和定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1.坚守自身的办学理念,专注发展学科优势

美国的高校都非常重视办学理念问题,不敢说到了崇拜的程度,可以说言必称理念。美国教育评估机构对高校的评估,专家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重点考察的是其目标是否合理?措施是否有效?效果是否真实?是否贯彻了办学宗旨?是否达到办学目标等。始终围绕着学校教学条件是否满足办学理念提出的培养人才的需要,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是否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大多数毕业生情况是否体现办学目标等办学理念评估。无论是常青藤联盟的世界名校,还是社区学院;不管是几百年老校,还是办学历史较短的学校,都认为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方面取得成功,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都十分重视坚守自身的办学理念,不随波逐流。既不朝秦暮楚,也不随学校办学实力的提高而盲目改变,专注发展自身优势学科,并把它们所专注的学科做到世界一流,不搞大而全,努力将优势变成真正的特色,走特色强校之路。

乔治城大学是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私立天主教大学,从1789年建校之初学校就明确提出培养各个领域的领导者的办学理念。200多年后的今天,乔治城大学不仅没有忘记这一理念,而是更加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广泛吸收全世界138个国家或地区的优秀学子,培养具有世界眼光、更加国际化的领导者,并取得非常成就,培养了一大批世界级领导者。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及台湾政治人物宋楚瑜等都是乔治城大学校友。

麻省理工大学是美国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一所私立大学,是世界著名的理工科大学。虽然后来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等系科,但该学校始终保持其纯技术性质的特色,主要培养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其办学方向是把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教育与研究结合起来。将“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确定为办学理念,培养学生具有掌握和运用基本原理的能力,解决多方面问题的才智,而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这种理念促使麻省理工在20世纪进行了三次重大的改革,使它获得并保持世界知名大学的桂冠。在麻省的历史上,总共有55位校友和教授曾获诺贝尔奖。

芝加哥大学是美国最富盛名的私立大学之一。从1892年至今,仅有120多年的历史,但芝加哥大学在成立之后较短的时间内就成为研究型大学的重镇,从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乃至世界众多一流大学中年轻的一所,被誉为“第一所美式大学”。该校的诺贝尔桂冠得主迄今已达85人,其中包括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崔琦,居美国名牌大学之首,现在该校工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达25人之多。芝加哥大学首任校长哈珀在开办之初就提出“教学、研究与服务社会并重”的现代大学理念。经过学校一百多年的坚守,该校的人类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经济学、地理学、历史学、语言学、物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神学等学科专业在美国具有较强的学术实力。经济学、社会学系实力尤其超强,“芝加哥学派”赫赫有名。该校的核物理、核化学、核医学及生物科学研究成果已居世界领先地位。[3]

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是美国第二大的多校区社区学院,也是获得美国学校联合会认证的弗吉尼亚最大的学校。该校成立之初就提出“提高学生就业技能,为社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经过近50年的发展,学院参加全日制课程的人数达到60000多人,参加业余课程学习的人为250000多人。学院的留学生来自180多个国家,是全美国国际留学生来源国数量最多的学院,共设有160多个专业,颁发副学士学位。其中护理、烹饪、口腔卫生、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得到社会较高赞誉,学生在校所修课程得到美国最著名大学的认可。尽管如此,学校坚持副学士学位办学层次,不盲目升格,成为全美最具特色的社区学院。

2.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本科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是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符合教育的内在发展规律,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坚持本科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根深蒂固。同时“质量远比数量值得关注”是美国高校的共识。重视质量不是权宜之计,切实从自身定位规划和设计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活动、学生素质等方面,将质量标准纳入到办学的各个环节中去。[4]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在课程开设、学生评教、学生成绩评定、学生管理方式等各方面,都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方法。

首先,教育理念的变化更加强化质量意识,本科教育的重要性凸显。美国的高等学府,都十分重视本科教育,教授不仅是授业解惑,而是引导学生学习,教授以为本科生授课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时传授给学生为荣,诺贝尔奖获得者也不例外。学校把本科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课题进行研究。如加州理工大学,遵循“学科不求过多,范围不求过宽,严格保证学生入学和学习质量,宁缺毋滥,精益求精”的办学理念,强调“为教育事业、政府及工业发展需要培养富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学校坚持教学的一流和卓越,突出教学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教学工作配备了世界一流的师资。物理学家密里根、地震学家古腾伯格斯、美国航空技术的先驱人物冯·卡门、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鲍林、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费尔曼都曾在这里为学生授课。生均培养经费也是全美最高的,超过哈佛、斯坦福、密执安等大学。可以说,加州理工大学是找最好的老师,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以达到最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其次,在课程设计与教育教学方法上力求与科技发展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而不是负担。美国高校坚持专才教育与综合通识教育结合、教学和科研结合、文科和理科交融的教育教学观,极力打造适应学生学习的环境;每名教授都精心探求适应不同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实践和科技创新,开发学生潜能,而不是让学生适应教授。专业和课程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很少强制性规定所修课程。哈佛、麻省理工、耶鲁、乔治华盛顿、芝加哥大学等世界名校,对1-2年级学生都是进行综合素质通识教育,将课程规划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数理科学和生命科学等4大板块,学生在其中自由选择,修满每一板块学分达标后才可进行专业学习。哈佛大学同时规定每名本科生必须选修阅读写作课,达标才能进行后阶段的学习。在专业课程设计上,十分重视将本专业最新科研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同时兼顾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而不是根据社会的需要盲目开办新的专业,不将大学教育与社会就业画等号。许多大学认为,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一种目光短视的教育,是一种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就连北弗吉尼亚社区学院也不为就业率所动。美国的大学教育十分强调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在教学方法上,讲究策略和技巧,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教学方法,处处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坚持推行小班教学,便于教师和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敢于挑战,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5]芝加哥大学根据教学方法的不同,将课程分为1-5级。其中1、2级为概论、基础课,有较为稳定的教材,以讲授和演讲为主;3、4级为专业课,大多没有固定的教材,以教授的讲义和当代科技论文相结合,教学方法上以演讲与讨论相结合;5级为讨论课,没有任何教材,讨论的内容是最新的科研论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课程。如哈佛大学在1650年特许状中强调,学院的宗旨是:“促进所有有益的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发展,借助所有有益的文学、艺术和科学发展、教育青年人,并为教育本国的青年人提供所有其他必要的东西。”[6]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办学宗旨:促进学术,使之永恒,造福子孙。因此哈佛大学将“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确定为办学理念,指出课程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要培养适应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完整的学生”,注重培养政治领袖和学术领袖。哈佛大学先后培养了7位总统,3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数以百计的世界级财富精英,成为美国最优秀的高等学府之一。

再次,学校管理和服务为学生着想。绝大多数大学(包括私立大学)本科生1-2年级都由学校统一安排食宿,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学校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随时上网学习,任何一间教室都24小时开放,随处可见供学生学习、休息的场所。每栋教学楼里都有各种资料、报纸、学报、供师生随时取用,每栋学生宿舍都设立专修室,方便学生学习。许多大学的图书馆都像芝加哥大学图书馆一样,自习室24小时为学生开放,借阅图书既没有数量限制,也没有时间要求。芝加哥大学为保证夜读学生的安全,学校还通宵开行从校园到学生住居较为集中的社区班车,处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3.坚持学术性,学术自由、知识创新与服务社会并重

美国强调高等教育要引领社会的发展,创新经济。高校坚持引领和适应社会需求结合的教育目的,同时明确规定其三大功能,包括为经济发展服务、科学研究和教学。学术性是当今美国高等学校坚持的重要内容,强调创新知识。如耶鲁大学是一所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的私立大学,是美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三所大学(第一所是哈佛大学,第二所是威廉玛丽学院)。耶鲁1701年宪章中这样写道:“教育的目的是使青年可以学习艺术和科学……为教会和国家服务。”作为一所世界名校,耶鲁大学的发展道路独具特色,以追求真理和自由为己任,秉持保守和稳健的办学理念,学校办学不为躁动的社会变迁所动,与社会即时的、功利的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恪守大学的基本品质和基本办学原则300年不变,坚持扩展、丰富、保存和传播知识与文化,引领社会发展。学校坚持在人才培养、学科发展和校园文化等方面形成的传统和特色,强调大学整体发展,不断追求卓越,创造了辉煌的办学成就。培养了13位诺贝尔奖得主、5位美国总统,4位校友在美国《独立宣言》上签名,美国9%的内阁成员出自耶鲁,有40多名耶鲁大学的毕业生成为美国高校的奠基人或首任校长,在500家美国著名大公司里任职的高级职员中耶鲁大学毕业生所占比例最高。[7,8]

学术自由是美国现代大学精神的重要内涵。虽然美国宪法和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学术自由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一系列判例之中,但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等学术组织和机构,明确提出保护学术自由的原则。经过AAUP的大力提倡和推广,最终建立了以教授终身聘任制为核心的教师聘任制度,促使大学履行教师聘任、解聘、晋升的正当程序,保障教师的经济、职业安全,维护大学教师的学术自由权利。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保障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的制度。[9]正是这些自由,既保证美国大学教授有权在课堂上讲授自己的研究成果,但绝不能随心所欲,同时承担着学术责任;既保证了美国大学特立独行的精神,也制约着教授言行和学术风气,培养了严谨的学风和高尚的学术风范。因此,在美国的课堂上,对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更不能对专业领域以外的问题随意发表言论。经常听到的是“这个问题没有依据”、“没有数据说明这个问题”等,很难听到“大概”、“大约”等模棱两可的回答。如果教授不知道的问题,常常说“这个问题我还不清楚,等我回去查查资料三天之内再回答你”。

三、中美大学办学理念比较及地方特色大学建设思考

现在中国大多数大学都认识到办学理念和定位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也十分关注自身的办学理念,但与美国大学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的坚守不够,学校的定位盲目追高、求全,教学方法单一等。笔者认为美国高等教育可以概括为三个坚守和三个不断变化、完善:坚守的是办学理念、定位和目标,不断变化、完善的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坚守的是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引导作用,不断变化、完善的是教学条件、教学方式与方法;坚守的是大学的社会责任,不断变化、完善的是服务品质与国际化程度。而我国不少高校常常出现对自身办学理念与定位的摇摆,长期不变的是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严重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一所地方大学,要想办出特色,必须改变这些痼疾,有新的思考。

1.准确、科学定位,长期坚持办学理念给学校一个发展远景

办学理念对办学起着定向的作用,这对学校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所大学来说,首要的就在于是否形成了明确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能引领社会进步的办学理念。正如德国着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说:“重新确定大学的理念是首要的任务。”[10]办学理念的重要性,是使办学者不能老是重复过去,而要给予学校一个未来发展的远景。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远景作指引,在行动上就会是“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地方大学应该长期坚守的是办学理念,在理念之下,不断完善、丰富办学定位。世界上任何国家的高等学校类型结构都是多样的,社会劳动分工要求各种层次、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布,功能互补,相辅相成。对每一所高校来说,无论是区位优势还是师资力量、历史积淀都不同,其发展定位必然不同。一所大学的竞争力最关键的是其学科专业引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同类型的高校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同等重要。地方高校不能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大、全”,落入“千校一律”,导致办学定位同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学校发展受挫的困境。

一是寻找各自不同的切入点 ,各具特色。大众化下的高等教育其教育观念、教育功能、课程与教学形式、学术标准等都有较大的改变。大学必须很好研究这些变化,不能错误拼大学升格,盲目争办“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教育的关键是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不能去挑选适合教育的学生。中国人民大学一在校大学生钟道然写了一本书《我不原谅: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痛斥现在的“无为教育”:“幼儿教育,童真没了;小学教育,快乐没了;中学教育,理想没了;大学教育,精神没了。”[11]倘若如此,结果就正如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所说,大学能培养一切能力,包括愚蠢。

二是学科专业设置不能成为市场的奴隶。大学有引领、创新经济形式的社会责任,因此大学学科专业设置不能短视,专业设置要根据自己的师资、学科水平、教学条件等来决定,不能主要看“热”与 “不热”,完全被市场左右,盲目建设,导致结构性重复。如:计算机类专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从有关调查报告看,中国86.7%的大学有计算机类专业,80.2%的学校有经济管理类专业。根据教育部2010年05月17日在阳光高考网站公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红黄绿牌”专业名单中,亮“红牌”的10个本科专业就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国际经济与贸易。根据麦可思中国2010届大学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2010届本科专业失业量前10位的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会计学、金融等都赫然在目。

三是将专业、行业特点内化为学科特色。学科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体现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和核心竞争力。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之一,是不断增强学校办学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基础,它影响并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特色。哈佛大学前校长Derek Curtis Bok在一次访谈中提及:“一所大学只有抓好了学术事务,才会有所进步。”世界一流大学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拥有一流的学科。地方高校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区域经济或行业特点,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在某些专业建设中形成了区域或行业特点,在教育目标、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了与之相同的专业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文理相融、学科交叉的学科体系支撑,学科建设已成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学校要发挥已有的专业、行业优势,逐步将专业、行业特点内化为学科特色,形成学校的真正特色。

2.坚持科教结合,培养创新型人才

深入推进科技与教育结合,着力完善适应国家科技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创新型教育方式方法,把提升科学研究能力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支持研究生参与承担科研项目,为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创造条件,突出培养各级在校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的要求。促进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高水平科学研究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一所大学的社会地位、社会影响、教育质量取决于有没有一批有水平、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教师潜心教学。《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要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要求,认真思考和研究学生培养需求,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强化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作用,成为当前地方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的“大师”对学生有很强的引导作用,因此要完善学生评教的教师评价体系,让大师回归课堂,去感染学生、关心学生、吸引学生,真正教书育人,发挥高水平大师、名师的示范作用。

一是建立通专结合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设计要突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批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971至1991年,博克在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对哈佛大学进行了被媒体称之为“震撼美国学术大厦”的“创新核心课程”改革。高校要很好研究、设计教材内容,及时将最新的科技成果纳入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二是创新教学方法,教授要成为教书育人的典范。现代教学方法强调把讲授、讨论、辅导、实验、角色扮演、案例研究、独立学习等融于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启发性,而且注意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授特别是知名教授的言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念和生活目标等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授要通过和学生的非正式接触在其专业领域以谈话和辅导的方式进行非正式的教学,给学生以指导。

2.创新大学环境管理理念

一所大学能否快速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关键在于大学的环境。一是“自然”环境,包括教学条件、师资力量、校园环境等,二是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环境。三是大学的管理。原中山大学校长黄达人曾说,建大学就是建环境。[12]师资和教学条件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大学的建筑特色和自然风光也对大学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美国的每一所大学校园可以说都是一座美丽的公园,学生学习、生活其中,自然能修身养性。普林斯顿大学着力打造的“平静的环境”,既是师生安全、舒适的家园,又是师生砥砺学问、怡情养性的舞台。现代中国的大学,经过前些年大规模的建设,无论是教学基本条件还是实验设备都满足了需要,欠缺的则是良好的校园文化。文化氛围是一个大学的魂,不能形成自己文化的学校不是好学校。大学必须高度重视校园文化活动的教育影响,营造多样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获得课堂教学中不能得到的发展机会,走向社会后,具有更大的适应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其人生价值。要达到这些非常不容易,大学的精神、品位必须非常高。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大学的精神不能虚脱,大学的文化更不能被世俗左右。但在中国的大学校园里,社会上所有的不良现象都有反映,短视的急功近利观念,冲击着校园,社会以实用技能为标准招集人才;舆论更被市场所左右;学生为谋生而学习,学生选择的专业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而是根据自己出来能否就业,没有内在的精神支撑,大学毕业生创业精神弱化;教师在教学上就是教会学生考试。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针对大学的这些现象大声疾呼:才子加流氓将贻害社会。[13]

大学的管理不能为管理而管理,要营造良好的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氛围,学校的管理始终围绕“一切为了学生、学术”而展开,从管理理念到运行机制都需得到体现。美国很多大学校长办公室就在学生宿舍,有的大学校长甚至和学生同住一楼。哈佛校长就住在一女生宿舍的一楼,学生都为和校长同住一楼而自豪。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宿舍一楼就是专门供学生开PATY用的,最老的教学楼一部分是办公,一部分是教学楼,还有学生宿舍在其中,处处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而在中国的大学,不少学校的管理办法、制度都是为方便管理而制定。因此,大学的管理必须进一步改变观念,完善以服务学生成才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创造和谐校园。

[1]傅林,胡显章.追寻大学理想——清华大学办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6).

[2]蓝劲松.大学办学理念:东西方文化的比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Nobel Prize Winners[DB/OL].http://www.almsz.com/nobel/,2009-08-09.

[4]Adrienne Alton-Lee.How teaching influences learning: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ers,teachers,teacher educators and policy makers[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06(22):612-626.

[5]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temporary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America and China[DB/OL].http://www.docin.com/p-379691733.html.

[6]刘宝存.哈佛就是哈佛——哈佛大学办学理念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4(2).

[7]刘爽,赵俊芳.论耶鲁大学的自由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8(3).

[8]李联明,朱庆葆.耶鲁大学建设全球性大学的理念与策略-兼论“耶鲁2005-2008年国际化战略框架”[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9]崔吉义,马立武.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的司法保护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7).

[10]方晓青.大学使命:整全人的培养——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解析[J].皖西学院学报,2010(4).

[11]钟道然.我不原谅:一个90后对中国教育的批评和反思[M].北京:三联书店,2012.1.

[12]黄达人.大学的声音[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

[13]杨玉良.中国大学精神虚脱 才子流氓贻害社会[N].中国青年报,2010-6-22.

猜你喜欢

办学理念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