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理论与解构主义视域下的译者主体性比较
2013-03-31李华丽
李华丽
(湖南商学院 外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一、引言
主流的观点认为翻译过程是一个保全运动,译者要做到对原文的忠实,对等。译文成功了,译者不见了。稍有不慎,译者落出了马脚,即刻成为了众人的靶子,受到攻击。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翻译理论开始了文化转向,较为有代表的解构主义哲学观点逐步引入翻译领域,译者的身份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知网上显示2002年到2012年十年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关于译者主体性的文章一共有163篇,其中除了一些从生态学或者阐释学的角度探讨的文章以外,绝大部分都是从解构主义的角度来探讨译者主体性问题的。其中包括给译者正名、确立“译者主体与中心”,[1]以及“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控制”[2]等等。“解构蕴涵着文本创新”,[3]2001年,黄忠廉的出版了《变译理论》一书,作为填补我国译论空白的研究成果,其突出特点是“变”,那么由谁来变?当然是译者。由此看来,解构主义和变译理论两种理论,一个外国,一个中国,虽然存在诸多不同之处,但在译者主体性这一问题上却是一致的,都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突出了译者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就译者运用什么策略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译者主体性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以及译者主体性发挥过程中所受的制约条件等方面,两种理论所给的答案却不尽相同。本文尝试对以上问题作一梳理。
二、变译理论与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共同特点:译者主体的中心地位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变译理论的共同特点是突出译者主体的中心地位。
解构主义代表巴特在他的《作者之死》一文中提到“作者死亡,写作真正开始”,“作品的声音并非来自作者”,“是语言在诉说而不是作者”。[4](P1466)但传统的文学批评从来都认为作者是唯一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人。实际上,根据解构主义的观点,如果说作品存在一个终点,那应该不是在作者那里,而是读者那里;读者存在的前提条件是作者已死。而到翻译中,译者首先是作为更为用心和仔细的读者而存在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最经典的文献是本亚明的《译者的任务》,被看做是译界的《圣经》。虽然此文晦涩难懂,更多的被认为是借对翻译问题的阐述表明作者关于纯语言的哲学观点,但是译者在此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原文不仅没有高于译作,它能否存在下去要看译文译得好不好,好的译文能使原文获得新生。译者是创造的主体,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译者会因为所处的文化历史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的思想观念等影响而加入自身的想法和解释。其实每个译本都只是临时固定了作品的一种意义,它会随着社会形态和历史时代而有所改变,这就是“延异”。在阐释这个有差异又被延迟了的意义时,译者起到中心的作用。
潘文国认为解构翻译学派可以被称为“译者中心学派”,[5]主要以美国学者文努蒂和罗宾逊为代表,强调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美籍意大利学者文努蒂是一位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积极创导者。《译者的隐身》可以看做是他的代表作,在文中他主张让译者显形,用异化的策略让译者的痕迹得以彰显。美国学者罗宾逊在翻译界是个后起者,但他却是一位“富有创意而最难具体归类入某一派别”的理论家,因为他不仅尖锐批评文化学派,后殖民主义,甚至包括文努蒂的异化说。然而,他非常注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作用。《译者的驾驭》(The Translator’s Turn)这本书就是很好说明。其实书名本身就寓意丰富,“turn”可以理解成“驾驭”、“转换”、“轮回”、“转向”,具体含义潘文国在他梳理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论文中解释得非常详细。不管采用以上哪种理解,都说明一个中心意思,是译者在发出这一系列的动作。译者无疑在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中占据中心的地位。
在注重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点上,变译理论作为中国的译论,与解构主义翻译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由译者来变”一句,让译者的地位和创造性大大地提高了。让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得以充分的发挥。译者可以“通过增、减、编、述、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6](P96)首先,七种变通的手段,十一种变译的方法都是由译者来选择决定。其次,不是恢复与还原原作内容,而是“摄取原作内容”,如何摄取,摄取什么,也都由译者说了算,受译者个人的智力、知识、文字水平、以及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制约。当然,最重要的是此时此地的读者需求。另外,要达到多、快、好、省、有的放矢的变译特效,译者更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依照特定条件下的特定读者的特定需求,对原作做摘、编、改、述、缩等方式的调整与润色。这就充分地挖掘了译者的潜能,译者对原作的关系有了巨大的改变,译者的地位与创造性大大提高了。同时,这也是对译者作为“人”的大写。
可以看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与变译理论都强调译者主体的中心地位,同时两者都是将翻译上升到文化交流与思想传播这一层面上来的。前者承认和保留原语文化的独特性,后者使译作适应译语读者与译语文化。
三、变译理论与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在译者主体性问题上的差异
(一)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策略差异:异化与归化
非常明显,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中,译者采用异化的策略对原文本进行处理,而变译理论中,译者采用归化的策略。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中的译者要“反思翻译中种族中心主义对外国文本的篡改,译者要打破目的语文化的规范,承认文化与语言的差异性和独特性,运用抵抗的策略,从原来支配他们的文化紧箍咒中解放出来,反对文化的霸权”,[7](P196)保留异域文化与语言,从而使译者显身。因此,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中的译者主要采用异化的策略对原语文本进行处理。
变译理论中的译者要“使译作本土化,使其在译语文化背景中更广泛深入而且有的放矢的得以传播,是外来文化有效地为本土服务”。[6](P239)因此,在变译理论中,译者发挥主体性的主要操作策略时归化。译者需要根据不同的读者对象对原作进行过滤,让译文读者一见便知,一学就会,一看就准。施耐尔马赫在提及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时解释说:归化就是让原作走进读者,而异化是让读者走进原作。解构主义翻译思想注重“差异”的保留,不考虑读者对译作是否得心应手,让读者接受差异,这是异化。变译理论把读者看做主体之一,注重他们能流畅地理解译文,是让原作向读者靠拢,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采用的是归化手段。
(二)译者主体性发挥的目的差异:接近纯语言与提高信息利用效率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中,译者发挥主体性目的是成就语言的完美花瓶。而变译理论中,译者想尽可能用最少的力气实现原语信息最高效率的传达。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与其说是一种翻译理论,不如说是借助对翻译问题的阐述来说明他们关于语言哲学的思想。他们眼中的翻译只是通往语言巴比塔这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其终极目标是接近纯语言,“解构的终极暗示是语言自身的生命运动”。[3]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又是没有权利进行创造的。而解构主义甚至一切哲学的魅力就在于其自身的矛盾。
变译理论中的变译,其目的是提高信息利用的效率。译者就像是个商人,在原材料的选择,变译手段和方法的采纳等方面权衡决定怎么样才能用“最小投入”取得“最大收益”。具体而言,译者变译目的一:加大所译的信息比重。比如原作本身就啰嗦、冗长,或者原作写作很到位,但对读者而言内容太全,他们只想了解其中的一部分,那么译者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原作进行大改。或删除冗余信息摘译,或编译,或转述,或浓缩,或提炼调整,在必要的时候还得加上相关主题的背景知识与专业导航。黄忠廉先生就这一问题就详细的实例说明。译者变译目的二: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比如畅销书,流行的时间有限,如果译者不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原文进行精简扼要的介绍,而是采取全盘采纳,等到译成面世之后,只怕畅销书早就不畅销了。还有世界的重大新闻亦求传达速度要快这也要求译者较强的变译能力。译者变译目的三:传达的信息质量要高。也就是信息要精当,原作谈及个方面,而译者面对的读者却有特定的需求。那么译者就得根据他们的要求传达他们需要的信息。译者变译目的四:省时省篇。这同样需要译者去仔细斟酌如何才能读者,编辑,自己三方都能节约时间和精力。译者变译目的五:有的放矢、针对性强。说白了,还是针对读者。取原作的什么内容,要看当时当地的特定需求。比如茅盾的《虹》被翻译成了译文,其中的“抵制日货运动”被译成了“抵制劣货运动”。这种改译就是译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目的是让日本的读者不要产生抵抗意识。由此,可以看出在变译理论中,译者发挥自身主体性的目的非常明确,总结成三个字就是“求效率”,过滤掉译语读者不需要的信息,用最小的消耗求最大的效果,这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中的译者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完全不同的。
(三)译者主体性主要制约因素的差异:纯语言与读者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中的译者主体性发挥制约因素是纯语言,变译理论中译者主体性发挥制约因素是读者。译者作用是否发挥得恰到好处,恰如其分得由特定读者来评判。
由于解构主义翻译思想中,译者采用异化策略,其终极目标是接近纯语言,所以注重译文读起来不要像原文一样,要彰显原文之异。从这个角度上讲,它不是为读者服务的。但是,原文的“来生”(afterlife)就是因为有了读者才可能存在。因此,首先作为读者的译者,其解读的过程就是解构,而服务对象却不是读者,是在将语言的碎片还原成花瓶这一过程中出一份力。译者需要做的就是如何翻译,如何处理原文文本,才能离使译文离纯语言更进一步。当然作为哲学范畴的纯语言,显得遥不可及又虚无缥缈,只能是让语言工作者坚持不懈、奋勇往前的一个理想化目标。落到实处,还是要结合译者的此时此地,调动译者的主体性发挥。
变译理论中的读者是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之一,因为译者要变,其对象是读者,是“因读者而变”。因此变译理论中译者也不是随性所欲地变,他得参照发起者的要求,依照制定的不同目标,以译文读者为方向标来变。在所有制约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当中,读者占据第一的位置。前面讲到译者选择不同变通手段摄取原文相关内容,其中“相关”的对象就是读者。因为读者的信息需求决定了变译的流向、渠道、方法、内容以及变译的量。变译活动开始之前,译者参考的是译文读者是谁,在什么环境,需要什么。变译活动结束后,对变译结果进行检验的也是译文读者。这个变译作品是否符合译文读者的需要,能否获得好评甚至进一步推广等等都有译文读者。所以,变译是为读者服务的,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为读者考虑的。译者就像是站在读者前面的代言人,当然除了读者这一主要因素外还有诸如时间、版面、篇幅、效率等其它因素会对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产生制约。在考虑读者及其他因素之后,译者可以对原作大刀阔斧地进行编、改、述等不同手段的修饰语改写。
四、结语
简而言之,无论是“作者死了”还是译者活了,其实都是放弃了原语文本的中心地位,从某种角度,凸显了译者作为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作者死了”作为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巴特的典型观点,它解构了原文的中心意思,确立了译者的主体地位。如果说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让译者的地位开始显形,从女仆的地位开始解脱,那么变译理论则让译者能大刀阔斧地对原语文本进行修剪,译者更大程度上变得活跃。在译者主观能动性发挥这一问题上,变译理论可以说是又进了一步。变译体现了译者的人生价值,当然变译活动对译者的要求更高,译者的责任也更大。译者必须有较强的读者意识,对原作有很好的把握,根据实用的标准来重组译文,从而保证译文内容的内在逻辑。
[1]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19-24.
[2]庞学峰.发挥与控制的统一——德里达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0(3):59-62.
[3]黄振定.解构主义的翻译创造性与主体性[J].中国翻译,2005(1):19-22.
[4]Adams,Hazard.et al.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3rd edition)[M].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6.1466-1470.
[5]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J].中国翻译,2002(3):18-21.
[6]黄忠廉.变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7]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