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哲学对通感隐喻认知基础的解释
2013-03-31石琳
石 琳
(吉首大学国际交流与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体验哲学认为,我们的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所形成,特别是由我们的感觉运动系统所形成。我们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空间关系概念,身体、大脑与环境的互动提供了日常推理的认知基础。Lakoff &Johnson指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embodiment),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1](P497)通感隐喻所涉及的概念属于不同的感官,它的本质就是用一类感觉去理解或体验另一类感觉概念,可以看作是不同感觉之间的转移或互通,其产生和存在必然具有体验性。本文通过对通感隐喻的体验性的研究,探讨通感隐喻产生和存在认知基础。
一、通感隐喻产生的体验基础
1.物理基础
在现实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有其自然的物理特性。比如,固体具有形状、线条、颜色、亮度和声响,可以为视觉、触觉和听觉所感知,但是固体不像液体那样具有流动性。光,具有明暗的特性,可以为视觉所感知,但光不像固体那样会破裂。声音,无形无味,也无所谓软硬,因而只能为听觉所感知。要了解一个事物,我们必须了解其固有的特性。从生理上看,每种感觉都有其感觉器官——眼、耳、鼻、口、皮肤,并且都有其到达大脑的特定神经路径。每个感觉器官各司其职,对不同的刺激产生反应。通感涉及两个以上的感觉,事物固有的不同特性与人的感觉器官的特定功能构成了通感的前提,否则就不存在感觉的转移了。
另一方面,客观世界中,不同事物的不同特性具有物理上的相似性,这也为通感的产生提供了前提条件。比如,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能感受到的刺激本质上具有相似性——波的特性,前者为光波,后者为声波;二者都具有频率、衍射、振幅等特征。物理上的相似性为不同感觉互通搭建了桥梁。
2.生理基础
传统的修辞学研究认为通感只是语言使用的修辞技巧,与人的生理和认知无关。这一论断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现代生理学研究表明通感产生于不同感觉之间的联系。虽然各种感官各司其职,但它们并不是独立发挥作用,相反,它们会相互影响。换句话说,人类的视、听、嗅、味、触,五种感觉相互联系,一种感官感觉会刺激另一种感官感觉。比如说,食物给我们的视觉和嗅觉感受会影响到我们的味觉,因此美食讲究色、香、味俱全;视觉刺激会影响到我们的听觉享受,因而在卡拉ok厅特别设计了各式灯光。这种生理现象必然在语言中有所体现:以一种感官经验来表达和描述另一种感官经验。对此,钱钟书先生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是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有了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气味似乎会有锋芒。”[2](P13)
神经学研究发现,人脑的执行区域,主要是大脑额叶,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感觉融合。有证据表明,刚出生的婴儿可以同时感知听觉和视觉刺激。基于这一发现,学者们提出了两种假设:跨感官迁移假说(Cross-Modal Transfer(CMT)hypothesis)和新生儿感觉互通假说(Neonatal Synaesthesia(NS)hypothesis)。[3]
根据跨感官迁移假说(CMT hypothesis),婴儿能够以一种抽象的形式来表征(represent)周围的物体,由此,物体可以同时被几个感官所识别。比如,婴儿能够根据物体的外表将物体区别开来,即使之前他们只是触摸到而不是看到这些物体。关于跨感官迁移假说,有大量的证据说明了这一点。比如,Lewkowica和Trukewitz发现,一个月大的婴儿对特定强度的光和声音有着特定的反应。首先让婴儿看一定强度的光,之后再给予相同强度的声音刺激,婴儿表现出极小的心率变化;但如果光之后的声音强度特别高或是低的话,婴儿的心率变化会变得很强烈。这表明婴儿能够将视觉刺激的强度和听觉刺激的强度相匹配,并且对作用在神经系统任何一处的刺激强度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4]实验证明婴儿具有这三种能力:1)把视觉景象与声音联系起来的能力;2)把视觉景象与触摸联系起来的能力;3)将视觉景象与模仿所看到的身体运动联系起来的能力。[5](P66)我们可以看到,前两种能力就是通感隐喻概念的生理体验基础。
新生儿感觉互通假说(NS hypothesis),是在感官迁移假说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根据这一假说,婴儿从出生到4个月以前,对不同的感觉输入是不加辨别和区分的。声音可以同时激活听觉、视觉和触觉。经过这一感觉互通的阶段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不同感觉区开始形成模块。成人中的感觉互通症状,就是在于在各个感觉区模块化过程中出现了故障。[3]
3.心理基础
虽然不同的感觉具有独特的性质,不同的感官具有特定的功能,但不同感觉和感官是紧密相关的,并且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人类在探索和感知周围世界的过程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和谐地使用各种感官。通常来说,对一个物体的感知是各种感官感觉合作的结果。不同感官感觉的同现导致了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关联,一种感觉就会激起另一种感觉。由此,看到某个物体会使我们想起其味道,这就是“望梅止渴”这一表达所体现的通感隐喻概念SEEING IS TASTING的心理体验基础。又比如,太阳或是火是红色、明亮的,同时它们又会让人感到温暖或炎热。对红色和明亮的视觉感知和温暖炎热的触觉感知就在人脑中建立起了关联。这是通感隐喻概念SEEING IS TOUCHING的心理体验之一。那么SMELLING IS TASTING这样的概念其心理体验基础是什么呢?我们都知道,嗅觉和味觉两种感觉是紧密相连的,嗅觉的丧失定会导致味觉的损伤。同样,SEEING IS TASTING,因为食物的外观色彩通常会影响到我们的食欲。石毓智先生对此作了如下阐述:“人们可以从外表、声音和触摸等多个方面认识同一事物。不同感官之间的相互关联性除了先天的生理决定因素之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它们协同作用的经验使然。”[5](P66)
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不同体验的相关性和相似性构成了通感隐喻概念的心理体验基础。比如,声音虽然是无形的,但它具有一定的空间特征使得我们可以“看到”声音:声音在三维空间里传播;其强度决定了其传播的距离;其发声源是空间性的。由此,在日常用语中,声音可“高”可“低”、可“粗”可“细”。由于声音具有这样的空间特性,音乐家们便可以通过旋律的音高、音强、音速来创造出鲜明的视觉意象,运用节奏的徐驰来表现物体运动的急缓,使用音量的轻重来展现物体的大小等等。
感官感知所引发的情绪或情感体验同样构成了通感隐喻概念的心理基础,外在的刺激会影响内在的体验。物体所带来的不同感官感觉会激起同样的情感体验。正是这种相同的情感体验构成了联系不同感觉的媒介。比如,听一段优美的乐曲或是观看一场舞蹈表演会在我们记忆中留下愉悦的体验。之后,我们品尝美食,美食同样会给我们以愉悦的的体验。我们对美食的愉悦的体验激起了其他感觉的形象记忆。这样相同的情感体验将味觉和其他感觉联系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用“有味”这样原本属于味觉范畴的词来形容属于听觉和视觉范畴的音乐或是舞蹈了。在研究通感的本质时,Cytowic特别强调了情感的作用。他指出,情感的作用曾经被人们误解和忽略了,而事实上,我们人类天生就是非理性的动物,在我们思考和行为的方式中,是情感而不是理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除此之外,我们的大脑并不是消极地接受外界的能量流;相反我们是具有活力的探索者,我们积极的寻找那些让我们感兴趣的外界刺激。[6]
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随着认知工具和方法的改进,物体之间的相关性和相似性会被发现。另一方面,通过想象和创新,人类还会不断地建立起物体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似性
3.感官映射规律的体验基础
隐喻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映射。通感隐喻中的两域所表示的概念分别属于不同的感觉(或感官)。通感就是是五种感觉(或感官)域之间的特征的映射。大量的通感式表达表明,通感隐喻映射不是随意的,相反却表现出一种规律:有的感觉更多的时候是用来描述其他感觉,而有的感觉则更有可能被其他感觉所描述。换言之,通感隐喻的映射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方向性,并与各感官发育的先后顺序大体一致。
1.认知发展心理学基础
认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各感官的发育呈现出“触、味、嗅、听、视”这一“低级到高级”的顺序。胎儿到49天就具有了初步的触觉反应。味觉在胎儿3个月时就开始发育。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就有了嗅觉反应。之后,听觉和视觉才开始发育。[7](P23)Ullmann通过对19世纪许多文学作品中的通感现象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在2000个通感例子中,80%是符合这样的顺序。[8](P91)Shen分析了现代希伯来语诗歌中通感的运用,发现130例通感中有95例(75%)的感觉映射方向是从低到高。[9]Sean Day(1996)所做的关于英语通感式表达的实证研究中,1269例通感式表达中有1122例(88%)也呈现出由低级到高级的层级分布。[10]
2.普遍认知原则基础
笔者认为,通感隐喻体现出的感官映射规律是符合体验哲学的经验现实主义原则(experiential realism)的。除了感官发育顺序,人类的普遍性认知原则和各感官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特征构成了感官映射规律的认知基础。
人类的普遍性认知原则就是,从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弱的概念要比从可及性较弱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更为自然。我们通常使用较熟悉的、易理解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不熟悉、较难理解的、抽象的概念,前者是我们通过身体体验直接接触而获得的知识。作为一种隐喻,通感的感官映射规律是符合这一认知原则的。比如,凭借语感,我们会觉得sweet silence要比silent sweetness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是因为味觉(sweet)是较低级的感觉概念,而听觉(silent)是相对较高级的感觉概念。Sweet silence体现的是从较低级的感觉概念向较高级的感觉概念映射,符合人类的普遍认知原则。
3.感知体验基础
通感所涉及的不同的概念域都是人类感觉运动系统中的基本概念域,都属于具体的概念,那么,人类为什么要用一类感觉去理解或体验另一类感觉呢?Ibarretxe-Antuñano对感官感知特征的语料研究揭示出各感官在“基本性(basicness)”和“具体性(concreteness)”方面是具有程度上的差异的。感官感知特征揭示的是感知者、被感知物和感知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从身体化范围、感知方式、感知时间、感知距离四个方面来比较一下五类感觉的感知特征:[11]
身体化范围。和其他感觉不同,触觉感知可以由全身任何一个部位来完成,而味觉、嗅觉、听觉、视觉等必须由特定感官专门负责。作为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皮肤对触摸、压力、温度等各类刺激都非常敏感。当我们触摸某个物体时,皮肤会提供诸如干湿、冷暖、软硬、光滑还是粗糙、熟悉还是陌生等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在很多时候会在同一时刻一同呈现,尤其是皮肤对温度的感知是随时随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五种感觉中,触觉体验的身体化范围最广,这就使得我们很容易就将其特点映射到其他感官而形成通感隐喻。
感知方式。感知方式越直接、需要感知者投入的心智努力越少,获取的感觉概念就越简单越具体,也就越容易作为源感觉域映射到其他感觉域。触觉和味觉感知都要求感官直接接触被感知物。通过触觉我们可以感知周围事物的大小、质地、形状。通过舌尖的感知,我们立即可以获知被感知物的味道是苦是甜、是酸是辣。相反,嗅觉、听觉和视觉感知不要求感知者直接接触被感知物,因而它们的感知不如触觉和味觉那么直接真切。另一方面,与温觉(触觉的一种)相比,味觉感知在频度上是受限制的,因为我们不能随时都有味觉体验,并且味觉感知是间接的,因为我们必须用手把食物送到嘴里才会有味觉感知。
感知时间。如果我们考虑到感知时间的话,我们会发现触觉、味觉的感知过程更短暂,感知者不需要投入较多的心智努力就能获得感觉体验,因而触觉、味觉感知比嗅觉、听觉和视觉更直接具体。比如,我们只需轻触某个物体就能感知到其表面的温度、硬度与光滑度。我们用舌尖接触一块糖就能立即判断出其甜度。有人会认为,视觉感知的过程也是非常短暂的,比如看到当一辆警车从我们身旁驶过,我们也会立即判断出那是一辆警车。然而事实上,我们认定一辆车为警车的过程不是视觉感知的过程而是推理过程。也就是说,我们的判断是基于我们所处的情境:忽闪的警灯、白底的车身以及警车专用的图形等。又比如,意识到某种熟悉的声音,比如有人叫我们的名字,这也不需要很长的时间。但这一过程也不是基于单纯的听觉感知,而是基于我们对被感知物的熟悉程度以及我们所处的情境。
感知距离。感知距离越小,感知者越容易获取和把握感觉概念,并且获取的感觉概念越具体。根据感知者与被感知物之间的距离,听觉与视觉属于“远感觉”(distance senses),因为听觉与视觉感官能够感知远距离的感官刺激。触觉、嗅觉和味觉属于近感觉(near senses),因为感知者必须靠近被感知物才能获取相关的感官刺激。五种感觉允许感知者与被感知物保持的距离从小到大依次为:触、味、嗅、听、视。
通过对五种感觉的感知特征分析可以看出,越低级的感觉其感知越直接、越真切、越具体,由此所形成的概念越简单、越容易被人把握。反之,越高级的感觉感知形成的概念越抽象、越难以把握。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通感式表达都是用较低级的感觉来表示较高级的感受。比如 “cold words”、“sweet words分别是用触觉、味觉来表示听觉感受,“冷眼旁观”使用触觉来描述视觉感受。
当然,也有些通感式表达“反其道而行之”,用较高级的感觉来表示较低级的感受,比如“余音绕梁”“芳香流溢”是用是用视觉来表示听觉和嗅觉。“逆向”通感通常是用视觉描述其他感知,这在汉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笔者曾对汉语的通感映射规律做过实证分析,以视觉为源感觉域的“逆向”通感式表达占所收集到的通感式表达总数的39%。[12](P180)这体现了世人“眼见为实”的认知观念,同时也体现了视觉的体验基础,即“人类直立行走所带来的开阔的视野和所摄入的远胜过其他感官的信息量。”[13](P30)
从上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通感隐喻的产生和存在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任意的,它取决于我们的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体现了我们的认知方式。
[1]Lakoff,G.& M.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2]钱钟书.通感[J].文学评论,1962(1):13-17.
[3]Lyons,A.D.Synaesthesia——A cognitive model of cross-modal association[DB/OL].2000.21May 2007<http://www.users.bigpond.com/tstex/synaesthesia.htm>.
[4]Baron-Cohen,S.Is there a normal phase of synaesthesia in development?[DB/OL].1996.21May 2007<http://psyche.cs.monash.edu.au/v2/psyhe-2-27-baron-cohen.html>.
[5]石毓智.语言能力合成说的认知心理学证据[J].语言研究,2007(3):59-68.
[6]Cytowic,R.E.Synesthesia:Phenomenology and Neuropsychology—A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DB/OL].1995.21May 2007<http://psyche.cs.monash.edu.au/v2/psyche-2-10-cytowic.html>.
[7]宋德生.通感单向映射的工作机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21-24.
[8]汪少华.通感·联想·认知[J].现代外语,2002(2):187-194.
[9]Shen,Y and M.Cohen.How come silence is sweet but sweetness is not silent:a cognitive account of directionality in poetic synaesthesia[J].Language and Literature,1998,7(2):123-140.
[10]Day,S.Synaesthesia and Synaesthetic Metaphors[DB/OL].1996.21May 2007 <http://psyche.cs.monash.edu.au/v2/psyche-2-32-day.html>.
[11]Ibarretxe-Antuñano,B.I.Polysemy and metaphor in perception verbs:a cross-linguistic study [D].Ph.D Dissertation.Edinburgh:University of Edinburgh,1999.
[12]石琳.认知视角下的英汉通感实证研究[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3(1):175-181.
[13]刘宇红.通感现象的身体化特征[J].文史博览,2005(1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