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两大主题
——从周公到孔子
2013-03-31谭绍江
谭绍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探寻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两大主题
——从周公到孔子
谭绍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早期儒家按照自身的政治理想设定,结合现实政治局势变化,树立了伦理政治特质与民本政治理念两大政治哲学主题。在 “伦理政治特质”方面,周公 “制礼作乐”,将道德与政治相结合,初步促使神学政治向人文政治的转向。孔子 “以仁释礼”,将 “仁”、“礼”相融合,设定个体理想与社会理想、道德理想与政治理想完美合一的境界。在 “民本”理念方面,周公将 “民”与 “天命”结合,影响周代政治实践。孔子则从 “仁”角度释 “民”,主张德政并进行了相应实践。
周公;孔子;政治哲学;伦理政治;以民为本
政治哲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思考的中心内容之一。[1]郭齐勇教授指出: “儒家有没有政治哲学?……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2]。儒家政治哲学的展开进路,大致可以概括为 “从哲学 (思辨的、价值的,而非实证的)角度理解政治,在种种预设基础上,构建应然的政治生活”[3]。按照此一进路,早期儒家以远古圣君之治为理想、结合现实政治局势,初步确立起鲜明的政治哲学主题。
一、伦理政治特质:从 “制礼作乐”到 “复礼归仁”
伦理政治特质是早期儒家政治哲学所确立的第一个主题,主要表现为主张伦理原则与政治原则相结合、运用礼乐制度来治理国家社会。
单纯作为一种社会习俗的 “礼”诞生时间很早,“自从地球上诞生了人类社会,礼就跟着产生了”[4]。《礼记·明堂位》称:“武王崩,成王幼弱,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制礼作乐,颁度量,而天下大服”。周公 “制礼作乐”在整个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发展中起到了开创性作用。
第一,推动了夏殷以来神学色彩浓厚的政治向注重人文的政治转变。夏、殷时代政治的神学意味较强。《礼记·表记》中孔子评价:“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夏朝所重视之“命”代表彼时代至上神的意志。《史记·夏本纪》记载禹 “薄衣食,致孝乎鬼神”。对于殷文化,孔子评价:“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礼记·表记》)。殷人虽有 “殷礼”,但 “礼”的地位却列在鬼神之后。现代出土的殷墟文字中有大量的卜辞内容,也说明殷人是重视鬼神的。在其中,“帝”或 “上帝”是一位 “高高在上主宰着自然和人类一切命运的 ‘统一之神’”[5]。到了殷王武丁时期,“殷人神学政治思想达到了高度系统化的程度”[6]7。这样的一种政治统治状况持续到周初,才由周公旦进行了改变。 《左传·文公十八年》评价:“先君周公制周礼,曰: ‘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周公制作具有 “德”内涵的 “礼”,以 “礼”治理国家,比夏殷时期要理性一些,政治的人文色彩更为明显。
第二,周公 “制礼作乐”开始以完备制度规范政治活动。夏殷时代除了神学意味较浓之外,另一个问题就是政治行为本身并不规范,带有粗野特点。孔子评价殷人的政治生活说:“(夏人)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其民之敝,蠢而愚,乔而野,朴而不文”(《礼记·表记》)。而殷人则是 “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其民之敝,荡而不静,胜而无耻”(《礼记·表记》)。相比于夏、殷政治的粗陋,经历了 “制礼作乐”后的周朝人之文明程度要好得多。“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礼记·表记》)。从这个论述看,周朝政治比夏、殷政治更为规范、更为文明的特点很突出。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他正是看重了周朝礼乐制度更为规范文明的特征。
第三,周公 “制礼作乐”开创了道德与政治结合的局面。这也是其最重要的意义。殷商时期虽使用 “德”概念,但 “德”的地位并不突出。周公及其同僚重新诠释与安放 “德”,将 “德”内涵确立为 “保民”,直接与政权的存亡联系起来,成为君王必须首要遵循的规范。召公向视察洛邑工程的成王进献告诫之辞,大力提倡 “德”的重要性。明确指出 “王敬作所,不可不敬德”(《尚书·召诰》)。“敬德”的要求最终通过周公 “制礼作乐”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周之制度典礼,实皆为道德而设”[7]55。从内容上看,周朝初期所创制的礼制主要有3项:嫡长子继承制、庙数制度和同姓不婚制。由嫡长子继承制产生宗法丧服规则,并同时规范了封建子弟与功臣的地位,明确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 “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7]43。通过这些制度,尊尊、亲亲两项重要的道德标准被充分突出出来,对整个社会提出了明贵贱、辨等级、正名分、理亲疏的要求;再加上卿大夫不能世袭,使得 “贤贤”准则也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空间。3大道德标准对现实政治的发展起到了根本的引导作用。同时,周礼中所包含的具体礼仪繁多,号称 “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基本上涵盖了从国家大事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乐则与礼相配合,每一礼都有相应配合之乐,主要用于烘托行礼时的和谐氛围。它们与3大道德标准相呼应,规范全体社会组织及个人的行为,整个国家的政治格局也得以确立。
不过,虽然周朝礼乐制度开启了伦理政治的发展的阀门,但它并不完备。一方面,作为治国的实际政治制度它本身有缺陷。这套制度所包含的贵贱等级制度十分森严,客观上强化了对上层贵族特权的维护。同时,这套制度完全用血缘亲疏作为划分贵贱等级的标准,中间也潜藏着巨大的离心力。随着代际更替,当血缘亲情不断淡化以后,统治者上下之间的离心现象将无法避免。另一方面,它作为一套政治哲学思想也有缺陷。主要表现为偏重于论说 “礼乐”的外在表现形式,而对 “礼乐”的内涵探索不够。特别是没有从本体的角度将之与世界本质、人性本质相联系,这使得 “礼乐”从思想内容上表现得较为单薄,思想层次不高而说服力也欠完备。到了西周末年以及春秋时期,礼乐制度的问题集中爆发,礼崩乐坏的局面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孔子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中脱颖而出的。他从3个角度阐述自己的礼乐复兴之道。
首先是批判礼崩乐坏的时局。“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这是针对广泛现象的批判,指出当时人们所从事的 “礼乐”离真正的 “礼乐”文明精神差距颇大。更多的内容是针对具体事件的批评。如以“是可忍,孰不可忍”评价季氏八佾舞于庭,以“尔爱其羊,吾爱其礼”评价子贡欲省去告朔的饩羊,以 “管氏知礼,孰不知礼”评价管仲与国君同样的树塞门等等。
其次是以实际言行倡导礼乐制度。孔子本人谨守礼制,包括日常生活中饮食起居、接人待物;入朝觐见君主,会见贵族;出使他国、会见外宾;处于困厄艰难之时,都能见到他坚持践行礼制的态度。从自己出发,孔子也把礼乐制度向他人推广。他教导学生樊迟孝顺父母要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教导学生颜渊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建议鲁定公要 “使臣以礼”(《论语·八佾》),臣才会事君以忠。
孔子最重要的贡献则在于对礼内涵的理论阐释。孔子通过对周朝礼乐的审视和前贤的启发,认识到礼乐制度在理论内涵上是有缺陷的,他采取以仁释礼的方法①。对 “仁”概念的阐发本身就是孔子重要的理论贡献。他将 “爱人”确立为 “仁”的基本涵义,结合不同的情境,将孝悌、忠恕之道、知、勇、恭、宽、信、敏、惠等道德品格都归属于此范畴引领之下,建立了一个与人之本性联系紧密、涵盖丰富的道德体系。在 “仁”道德体系的对照之下,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有了人性层面的深刻解释,所谓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也就是说,之所以人们会背弃礼乐制度的良好初衷,不仅仅是一个制度失范的问题,其根源在于人们在思想上放弃了对人性本质 “仁”的追求。由于 “为仁由己”,所以解决之道还在于人本身的觉醒。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上就是 “克己复礼以为仁”,人们要自觉行动起来,约束自己超出道德之外的私欲,就能复归于礼乐规范的理想状态,这也就是 “仁”的要求。最终,“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通过人们的自觉努力,“仁”、“礼”相融合,个体理想与社会理想完美合一,道德理想境界与政治理想境界完美合一。中国伦理政治传统到孔子这里获得一个巨大发展。
总之,中国伦理政治由周公 “制礼作乐”到孔子 “复礼归仁”已经勾勒出了一个大致的发展脉络,成为之后儒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一以贯之的 “民本”政治理念
“民本”政治理念是早期儒家政治哲学的另一个主题。从语词的角度看, “民本”最早出现于《尚书》中 “民惟邦本”(《尚书·五子之歌》)一语,其基本涵义即主张民众为国家之本,要求执政者重民爱民。从文献记载内容来看,黄帝执政时期“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 (《史记·五帝本纪》)、舜禹时期的 “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畏。达于上下,敬哉有土”(《尚书·皋陶谟》)武王伐纣时的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都体现了 “民本”理念。
到了周公 “制礼作乐”时代,促进神学色彩浓厚的政治传统向注重人文的政治传统转向,“民本”理念也随之发展。
一者,“天命”之内涵与 “民”的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天命”在殷朝统治者们那里也是作为政权合法性的根据而存在的,周朝已取代殷执政,这个政权转移的问题当然需要从 “天命”观上进行解释。他们的解释一分为二,即天命 “靡常”而又可畏和天命可把握。“天命靡常”是要解释为何周朝能代商的原因:“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假哉天命。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诗经·大雅·文王之什》)。通过“天命靡常”的说明,“天命”实际已经成为一个开放性的概念,可以融入更多现实世界的内涵。周朝统治者们融入进去的最主要的现实世界内涵就是 “民”。“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越我民” (《尚书·君奭》),周公这一番自白将 “天命”的内涵与现实中黎民生活状况很紧密地联系起来,并由此指出天命乃是可以把握的,那么执政该如何进行就不言而喻了。周公平武庚叛乱后将殷地封给康叔,告诫他:“敬哉!天畏棐忱;民情大可见,小人难保。往尽乃心,无康好逸豫,乃其又民”(《尚书·康诰》),大意说执政者要行诚信之政不要行恶政,因为天德有可畏之惩罚。如何行诚信之政,则要体察民情,保障民众们之安定生活。要做到这一点,执政者必须要尽心尽力,不要贪求安逸。这亦是对本族执政者如何把握天命的进一步强调。
二者,提出了一些 “民本”理念指导下的具体执政方法。“明德慎罚”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个措施。“明德”有两方面要求,首先是执政者自身要加强道德修养,行事处世接受 “礼乐”的约束,这是行德政的前提;其次才是用 “德”来教育下民,并在执政中于民以实惠,满足民众各种正当需求,因为 “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尚书·蔡仲之命》)。“慎罚”是 “明德”的一种引申,既然要以德治民,则对于惩罚措施特别是严重的刑罚措施是需要慎重的。从历史教训上看,夏桀、殷纣等暴君在位时莫不滥用刑罚、暴虐下民,其身死国灭也正与此有极大之联系。即使无法避免地使用了刑罚,囚禁及杀死一些罪大恶极的人,最终还是以使民众向善为目的。文王是典范:“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不敢侮鳏寡,庸庸,妡妡,威威,显民”(《尚书·康诰》)。当然,“慎刑”不等于不用刑罚了。在 《康诰》中,周公详细介绍了使用刑罚的指导原则。包括这样几个原则:一是执政者自身要遵循的规定:必须严格按照刑律规定来判案,同时保证对刑罚命令的最终决定权,不容他人僭越;二是刑杀上的诛心原则——即对于有心犯罪且屡教不改的犯罪者,哪怕是小罪也必须要杀,相反若是无心犯罪且有心悔改可以不杀;三是对伦理犯罪的惩治:对父母不孝顺、对兄弟不友爱是 “元恶大憝”,不得赦免;各诸侯国的诸侯不能颁行教化于国境内者,亦当惩治;这体现了伦理政治的特质;四是对贵族的惩治措施:各诸侯国的贵族与官员们若不遵守天子命令者应当捕杀;五是犯抢劫偷盗杀人越货罪、强悍不畏死者不可饶恕。这些规定不仅从理论上影响了中国后世的政治哲学思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实践。
周朝初年所发展出来的丰富的 “民本”政治理念成为有周一代的政治传统之一。如周穆王时期,周穆王要征伐犬戎,祭公谋父即以先王的“民本”之道进行谏阻:“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观则玩,玩则不震。……先王之于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明利害之乡,以文修之,使务利而避害,怀德而畏威,故能保世以滋大 ……是先王非务武也,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国语·周语》)。在周厉王时期,厉王暴虐且以刑杀止民之谤,召穆公就曾坚决劝谏,认为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国语·周语》),厉王不听,最后引发了 “国人暴动”,驱逐厉王后,由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执政,称为 “共和”行政。周宣王即位后,不履行籍田之礼,虢文公进行劝谏:“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于是乎出,民之蕃庶于是乎生,事之供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于是乎始……王事唯农是务……若是,乃能媚于神而和于民矣,则享祀时至而布施优裕也。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绪而弃其大功,匮神乏祀而困民之财,将何以求福用民”(《国语·周语》),他将民与王之大事同定于 “农”,实为将民之安居乐业作为国家稳定之本。
延至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虽现实之政治暴虐纷乱层出不穷,但 “民本”政治理念却并未衰退。这一方面是由于 “民本”政治理念本身的影响力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现实中不断出现民众成功反抗暴虐君主的斗争,使得思想家和执政者们对民众之力量认识得更清醒。
一是 “民”与 “神”的地位发生变化,“民”逐渐获得比 “神”更重要的位置。鲁桓公时期,随国大夫季梁就提到了治国之道乃 “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在随侯称自己祭祀供奉丰盛,自诩已得神之 “信”后,季梁进一步指出 “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左传·桓公六年》)。鲁庄公时期,虢公长时间相信神祗,认为自己只要好好祭祀就会获得神赐之土地,大夫史嚚直言批评此为 “亡国之举”,因为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二是 “民”与 “君”、国家社稷的关系也有相应调整。鲁文公时期,邾文公为迁都问卜,史官告诉他结果是 “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文公评价道:“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大臣提醒他说长寿也是好事,为什么不为自己考虑呢?邾文公坚决回答:“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左传·文公十三年》),最终他毅然选择迁都于绎地。邾文公虽是小国国君,但他这一番主张极具远见,直接将民利放在了自己的君位之上,且明确提出上天树立君主职位就是为民众服务谋利的。这种对君民关系的厘定,可以说在 “民本”政治哲学思想的发展中是一个不小的突破。
在 “民本”政治理念如火如荼发展的环境中,孔子 “民本”政治理念不少:
第一,他是从 “仁”学角度来关注 “民”的。“仁”学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其 “爱人”的基本内涵体现了孔子对人之权利特别是生存权的平等性关注。所以,他眼中的“民”首先是应当获得普遍性尊重的人类中的一员,而后才讨论 “民”作为政治管理系统的角色地位。一次,孔子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刚退朝回来,听到了这事后,第一句话问的是:“伤人乎?”充分表现了对普通人生命的深切关爱。在这种思想高度与道德情怀下实施的 “民本”政治就要高于单纯的从政治需要出发实施的 “民本”政治,因为它拥有内在的德性根源。
第二,他提倡德政。他明确主张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首当其冲就是执政者自己的言行合乎道德,孔子回答季康子对为政的咨询说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明确将执政者 “正”自身的道德要求作为政事顺利的基础。同时,对民众的治理也要尽量宽厚仁德。季康子咨询孔子如果杀无道德的人来亲近有道德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说:“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德政还表现在经济上使民以时、爱惜民力,即所谓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孔门弟子对这一点坚决遵循。鲁哀公有一次咨询有若关于赋税征收的问题,说年岁饥荒,国家用度不够该怎么办?有若回答让他征收实施什一之税率。哀公不满,认为什二税率都嫌低了,怎么反而还要降低呢?有若最后给他指出问题之核心:“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论语·颜渊》),指明了德政的一个关键就是要认识君与民的共生关系。
第三,他提出了较为系统的 “民本”执政措施。包括两个施政序列。一个是 “取信于民—足食—足兵”的施政序列:
子曰: “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这个序列是用递减方法,从反面阐述出来的。他着眼的是在政局有困难时执政者应如何取舍的问题。最终得出 “取信于民”是保住政权根本,而武力措施是保住政权末节的结论。这能使有心的执政者从中受到启发。
另一个是 “庶—富—教”的施政序列: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
这个序列是用递增方法,从正面阐述出来的。他着眼于在政局发展过程中执政者应如何安排发展措施最终达到理想状态的问题。通过这个序列,执政者既能弄清一个国家由弱至强的发展历程,也能深切了解到颁行教化乃为一个国家最高之追求。
这两个序列合起来,使孔子以德政实现 “民本”理念的思路展示得较为清晰。
总而言之,从周公到孔子是早期儒家重要的初始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早期儒家按照自身的政治理想设定,结合现实政治局势变化,树立了伦理政治特质与民本政治理念两大政治哲学主题。围绕着两大主题,早期儒家进行了不遗余力地论证与实践,为整个儒家政治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奠基工作。
注释:
①对于孔子之思想究竟以 “仁”为核心还是以 “礼”为核心,在学界存在争议。但不管核心为何,孔子在道德哲学与政治哲学方面都较前人更为重视 “仁”概念以及 “仁” “礼”的结合是没有争议的。颜炳罡教授指出,“孔子的思想系统是以仁为本源,以礼为表征,仁礼合一的思想系统”,见颜炳罡.论孔子的仁礼合一说[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1]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上海:东方出版社,1996:1.
[2]郭齐勇.再论儒家的政治哲学及其正义论 [J].孔子研究,2010(6):10.
[3]张永忠.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研究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1.
[4]陈戌国.先秦礼制研究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6.
[5]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51.
[6]杨高男.原始儒家伦理政治引论 [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4.
[7]姚淦铭,王燕.王国维文集:卷四 [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
Discovering Two Topics of Early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From Duke of Chou to Confucius
TAN Shao-jiang
(Wu Han college,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Wuhan 430079,China)
Early Confucian combined political ideal and political reality together to build two political philosophy topicswhich are ethical political qualities and“people—based”political idea.In ethical political qualities,Duke of Chou created ceremony and symphony and combined morality and politics to promote theological politics to turn to humanism politics preliminarily.Confucius used benevolence to explain ceremony to setup a realm in which single ideal and social ideal combined perfectly,whilemoral ideal and political ideal has combined perfectly too.In people-based idea,Duke of Chou combined“people”and“mandate of heaven”,affecting the political practices of Zhou dynasty.Confucius explained“people”in“benevolence”angle and put forward“benevolent rule”opinion and put it into practice accordingly.
Duke of Chou;Confucius;political philosophy;ethical politics;people-based
B222.2
A
2095—042X(2013)04-0001-05
10.3969/j.issn.2095—042X.2013.04.001
(责任编辑:刘志新)
2013-04-10
谭绍江 (1981—),男,湖北恩施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儒家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