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示范

2013-03-29苏永新夏子健饶树亮卢锦英郑在武邵锦涛

湖北植保 2013年3期
关键词:吡蚜白背飞虱噻虫嗪

苏永新 夏子健 饶树亮 卢锦英 郑在武 邵锦涛

(武穴市植保局 435400)

为评价防治水稻白背飞虱、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为该药剂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我们在一季晚稻上进行了该药防治示范。

1 材料与方法

1.1 防治对象、作物和品种

防治对象:白背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供试作物:一季晚稻

品种:杂交稻1528(湖南隆平种业公司生产)

1.2 示范地

示范田选择在武穴市石佛寺镇胡罗玉村示范田面积2 800m2,土壤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2.13%,pH值6.8,肥力和耕作水平中等。5月27日拌种,28日播种,6月22日移栽,密度1.6万蔸/667m2。

1.3 供试药剂

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锐胜)(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提供);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江苏克胜集团生产,市售)(对照);

40%毒死蜱乳油(安徽华星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市售);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克胜集团生产,市售);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阿克泰)(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提供);

爱沃富(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提供);好施得(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提供);48%毒死蜱乳油(上海悦联化工有限公司生产,市售),农民常规用药;

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江苏克胜集团生产,市售),农民常规用药。

1.4 处理设计

表1 药剂组合处理

示范设四个处理,依次排列,不设重复,锐胜、吡虫啉、农民常规用药处理区面积各1667m2,空白对照区不施药0.5 333m2(分两个小区)。处理区栽培管理措施相同(见表1)。

1.5 施药方法

1.5.1 70%噻虫嗪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锐胜)

拌种:谷种按常规浸种,露白后捞起,按每kg谷种(浸种前的重量)用2g药剂兑40ml水调制成药浆,然后与种子混合搅拌包衣至所有种子表面红色均匀,晾干后直接播种。

1.5.2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拌种:谷种按常规浸种,露白后捞起种子,按每kg谷种(浸种前的重量)用14g药剂兑40ml水调制成药浆,然后与种子直接混合拌种,至所有种子表面均匀附着药剂,晾干后直接播种。

1.5.3 毒死蜱、吡蚜酮

常规喷雾:40%、48%毒死蜱100ml/667m2、25%吡蚜酮10g/667m2兑水喷雾。

1.5.4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阿克泰)

常规喷雾:6g/667m2兑水喷雾。

1.5.5 爱沃富、好施得

常规喷雾:667m2用60ml兑水喷雾。

除以上防治稻飞虱和黑条矮缩病试验用药外,田间其它病虫害按照本地习惯进行防治。

兑水用量:667m2兑水30kg兑水喷雾。

1.6 施药时间

5月27日用锐胜包衣、10%吡虫啉拌种;秧田:一叶一心期(6月5日)处理1、处理2用25%吡蚜酮喷雾,移栽前2d(6月20日)处理1用25%噻虫嗪(阿克泰)喷雾,处理2用10%吡虫啉喷雾;大田:移栽后7d(6月29日)处理1、处理2用毒死蜱+爱沃富喷雾,移栽后15d(7月7日)处理1、处理2用吡蚜酮+好施得喷雾;农民常规用药秧田期在移栽前2d(6月20日)用10%吡虫啉喷雾;大田两次施药时间与处理1、2施药时间基本一致,药剂分别为48%毒死蜱和25%吡蚜酮喷雾。

2 调查和记录

2.1 气象资料

示范期间6月~8月份温度、降雨情况:6月份日平均温度为26.33℃,最高温度30.24℃,最低23.42℃;总降雨量为124.96mm。7月份日平均气温为 30.23℃,最高气温 34.55℃,最低气温26.57℃;总降雨量为97.4mm。8月份日平均气温为27.9℃,最高32.2℃,最低25.1℃;总降雨量为125.2mm。

2.2 药效调查

2.2.1 调查时间

白背飞虱:在秧田期最后一次用药前和本田期第二次用药后7d各调查一次。黑条矮缩病:南方黑条矮缩病发病稳定期调查防治效果。

2.2.2 调查方法

白背飞虱:秧田期随机取样查5点,每点查0.1m2。本田期采用平行双行跳跃式取样法查10点,每点2蔸,统一用方形白瓷盘对准稻株用力拍3次,然后统计白背飞虱数量,计算防治效果。

黑条矮缩病: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法,每个处理调查200蔸,记录病蔸数,病株数,计算蔸发病率、株发病率和株防效。

2.2.3 产量调查

收获期测产,测定各处理区稻谷的千粒重及产量。

2.2.4 对水稻的影响

在秧田期和本田期,观察水稻各处理长势(叶色、苗情等),并观察水稻是否有药害产生,记录药害类型、程度以及对作物影响。

3 结果与分析

3.1 对白背飞虱的防效

秧田期最后一次用药前2d(6月20日)调查,处理 1、2、3的防效分别达 80.65%、77.42%、67.74%,本田期第二次用药后7d(7月14日)调查,处理1、2、3的防效分别达82.64%、79.75%、68.76%(见表 2)。

表2 不同处理对水稻白背飞虱的防效

3.2 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效

在水稻齐穗期(8月24日)调查,处理 1、2、3的防效对南方黑条矮缩病的防效分别为73.61%、62.53%、50.39%。处理1比处理2提高11.08个百分点,比处理3提高23.22个百分点(见表3)。

表3 不同处理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效

3.3 测产结果

9月20日进行测产,处理1、2、3的理论产量分别是 645.7kg、620.5kg、600.9kg,空白对照区的产量563.4kg,处理1、2、3比对照区分别增产82.3kg、57.1kg、44.8kg,增产率分别为 14.6%、10.1%、6.7%(见表 4)。

3.4 试验药剂对水稻的影响

试验期间未见试验药剂对水稻成秧率及生长有影响,在供试浓度下对水稻生长安全。在本田期,处理1、2的水稻植株在分蘖期、孕穗期叶色较绿,后期谷粒较饱满,实粒数增加,对水稻生长和结实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表4 不同处理测产(667m2产量)

4 小结与讨论

示范结果表明:秧苗期用锐胜拌种+吡蚜酮(一叶一心期)喷雾,同时在移栽前2d用25%噻虫嗪喷雾、本田期移栽后7d用48%毒死蜱+爱沃富喷雾,移栽后15d用吡蚜酮+好施得喷雾对水稻白背飞虱均有较好防效,防效达80%以上;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控效果,防效达70%以上。

锐胜拌种加吡蚜酮、25%噻虫嗪、爱沃富、好施得等药肥配合喷施,防控白背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效果要好于 10%吡虫啉拌种加吡蚜酮、10%吡虫啉、爱沃富、好施得等药肥配合喷施的效果。

处理1、处理2均起到一定的增产作用,其中处理1增产达14.6%。

猜你喜欢

吡蚜白背飞虱噻虫嗪
广西野生稻Y11抗白背飞虱QTL定位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南安市白背飞虱发生的气象条件及虫源地分析*
平铺镇近20年来白背飞虱发生特点、成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噻虫嗪在农田土壤中环境行为的研究进展①
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冬枣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控制释放农药颗粒剂吡蚜酮防治稻飞虱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不同水稻品种对白背飞虱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的影响
推广新型农药噻虫嗪防治甘蔗叶部害虫突破14万公顷
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白背飞虱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