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职业教育“双接轨”, 值得一试
2013-03-28高晶
高晶
与普教相比,艺术职业教育可以说处于劣势。文化课因课时量不足、学生偏重于专业课的学习等因素一直是艺术学校发展的短板。而专业课呢?知识与技巧也面临着更新与创新,亟待学习国外先进的艺术教育经验及理念。缘此,笔者认为,文化课与普教接轨、艺术职业教育专业课与国际接轨的“双接轨”职教模式值得借鉴。当然,“双接轨”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学校管理者具备眼光、智慧、毅力和勇气。
先说文化课与普教接轨。其实专业突出、屡创佳绩在艺术职业院校是较为普遍的现象,不足为奇。文化课则历来是公认的老大难问题。学生普遍不够重视文化课,文化课教师因缺乏成就感而致工作没有动力等。首先,课时量就不足。一般情况下,文化课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多的也就是二分之一;其次,学生进校后,就会偏重于专业课的学习,对文化课会有所放松甚至放弃。这在艺术学校是不争的事实。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高一级的自我实现需求若想在艺术学校变成现实,需要文化课教师付出比专业教师多得多的努力。要想方设法念对“经”才奏效,怎一个难字了得!但是,如果不这样下决心与普教接轨,艺术学校质量难求。
与其怨天尤人,招生拾普教之牙慧,不如穷则思变。普教的经验与路数都是非常成熟的,只要用心设计“拿来”即可。无论是采用的教材也好,教师参加的培训、教研也罢,只要走对路,不断探索修正就会终成正果。课时不足就向课堂要效益,在教法上、学法上积极改进,就会杀出普教的重围,找到一条具有艺术职业教育特色的生存之路,一切都在人为之。
笔者在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中等艺术职业教育文化课程建设现场推进会期间,观摩过北京市某艺术学校,该校师生的状态与普教中学无异,感觉除了开设的课程有别外,其他从管理到教学都景象仿佛,熟悉而亲切。可见文化课与普教接轨是完全行得通、做得到的。据了解,为了改变“被动”局面,该校进行了如下尝试:按学生需求分为以就业为主和以升学为主,根据不同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教材改革、考试改革等适应性的调整。如以升学为主的学生使用普教教材,邀请名师进行培训辅导,请来相关专家为其把脉。这样做到了文化课完全与外界接轨,学生的高考成绩屡创新高。
再说说艺术职业教育的专业课与国际接轨。艺术无国界,世界为地球村势必带来文化的无国界沟通。我们还是以该校为例,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学校,无论从建筑风格和内部教学设施都略显落伍,但学生的专业水准称得上是一流的,屡屡在国际杂技赛事上获奖。能与国际接轨首先在于该校眼光瞄准国际,办学目标定位于“全国一流,世界有影响”。为此,杂技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基础功课上,而且还开设舞蹈、武术、表演等课程,使学生能掌握现代杂技艺术的表演技巧,提升其综合艺术表演素质。节目编排上注重不断创新,该校还通过走出去参加国际杂技马戏顶级赛事来检验队伍,实现与杂技国际水准无缝接轨。演出一改以往杂技演出的陈旧套路,有国际范儿。
近年来,职业教育难以同普通高中相抗衡,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都希望子女尽可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将来事业有成、出人头地。所以,要想在普教的重重包围中杀出一条生路来,“双接轨”的做法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尤其是文化课与普教接轨解除了家长们的心结,也使专业课与文化课齐头并进,使艺术人才的培养更为全面,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缘此,“双接轨”的做法值得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