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教育中积累成长经验
2013-03-28佘双好
青少年社会教育不仅仅指社会教育专门机构对青少年所开展的教育活动,而是青少年在社会环境中获得的所有教育性经验的总和,以直接经验为主,并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不断拓展。根据人格素质的结构分析,这些教育性经验与个体思想道德素质发展息息相关,可以说,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占据重要作用。
社会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
佘双好,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随着青少年个体的成长和发展,青少年活动空间和关注视野逐渐突破家庭和学校的局限,因此,社会生活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互联网的兴起,使得家庭、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鸿沟日益消融,社会学家甚至开始为“学校消失”“童年消失”[1]担忧,教育的视点也开始转向变化莫测的社会。然而,长期以来,社会教育在我国一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它尚处于自发生长阶段,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因此,我们有必要正本清源,从个体成长和发展的完整视角,理清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帮助社会教育回到促进个体全面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地位上来。
社会教育是青少年从社会环境中
获得的教育性经验
人们对社会教育存在一种误解,以为一些专门的社会教育机构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青少年实施教育。我国社会教育的定义,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似乎都包含“存在专门社会教育机构”的意思,如“广义的,是指旨在有意识地培养人、有益于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指家庭和学校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实施的教育;现代社会教育则主要指狭义的,它面对整个社会,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为目标”[2]。而一些学者将社会教育明确地界定为“学校与家庭以外的社会文化机构及有关的社会团体或组织对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教育”[3]。
事实上,除专门的青少年教育和活动机构外,其他社会文化机构和团体并不专门实施针对青少年的社会教育,而青少年在社会生活中受到的教育也并非由专门的社会教育机构提供,相反,它所占的比重非常小。由此细想,社会教育的传统定义似乎存在很大的局限。我们认为,社会教育的概念不应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界定,而应从受教育者的角度来界定,即社会教育是青少年在社会环境中所获得的教育经验的总和。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发现,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社会教育是多元的,俄裔美籍学者布鲁芬布瑞那曾把青少年所处的社会环境系统比喻成俄罗斯套娃:第一个系统是青少年直接接触的社会环境,如家庭、学校、社区等;第二个系统是青少年直接接触的环境系统之间的关联,如家庭、学校、社区之间的相互联结;第三个系统是与青少年本人没有直接关联,却对其产生作用的环境系统,如父母职业的变迁等;第四个系统是国家和社会的宏观价值观念;第五个系统是时间系统,即青少年所处的时代环境决定了其关注内容。布鲁芬布瑞那认为,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会日益加深和拓展,社会环境因素会越来越多地介入青少年的发展。[4]也就是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其在社会环境中获得的教育性经验会不断拓展,不仅包含从专门机构那里获得的经验,也包含从所有社会环境中获得的经验;不仅包含具有明确导向性、显性的经验,也包含那些无意中获得的教育经验;不仅包含以理论形态和知识形态呈现的经验,也包含直接经验和以活动形态呈现的经验。
青少年在社会教育中主要获得
思想道德经验
虽然家庭、学校、社会都是青少年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因素,但三者的作用及作用领域却存在本质区别。家庭教育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亲情为手段,调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关系的教育活动形式。美国学者哈里斯认为,社会化是一种高度情境化的学习形式。儿童独立地在家庭内外习得两套行为系统,这两套行为系统的学习方式和强化途径都不同。儿童相同的行为在家庭内外可能有不同的结果。例如,在家庭中,儿童做对了事会得到赞赏;在家庭之外,儿童行为表现良好时,也许根本没有人在意。[5]因此,家庭教育更多地给予青少年成熟的情感和人格。学校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课程教育的体制化的教育机构,它提供给学生的教育性经验是经过一代代教育工作者精心准备的,相对稳定。在学校,青少年主要通过学习间接经验实现认知的发展和德智体的全面进步。然而,社会教育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教育内容以直接经验为主,其主要目的是促进个体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实现个体社会化,培养个体的社会性。因此,尽管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均对青少年发展产生影响,但三者在内容和程度上却存在差异。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差异性也在发生变化。
关于社会教育影响青少年发展的内容问题,可以依据人的素质结构理论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对人的素质结构的划分,一般分为三种基本素质:一是健康素质,即人在自然生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自然的秉质,也包括在自然秉质基础上形成的身体与心理素质;二是科学文化素质,即人在适应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并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一种综合素质,它代表人对现实环境的改造和适应能力;三是思想道德素质,即一种人的精神世界的组合方式,它既表示一种内在的结构关系,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种精神动力系统,是人全面发展的灵魂。根据人的素质结构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认为:青少年在社会教育中获得各种各样的教育性经验,主要是思想道德方面的经验。
正因为如此,一些国外学者在他们对社会教育内容的界定中,主要偏重于思想道德方面。比如,社会教育学创始人狄斯特威格认为社会教育思想以博爱为出发点,以帮助为教导方式,以幸福快乐为目的。[6]德国教育学家威尔曼认为,社会教育就是激励人奋斗的意志教育,目的是达到“协同体的提升”与“自我的扩张”的统一,强调道德成熟的社会人,以保护的态度和社会代理人的身份对青少年予以意志能力的指导;强调青少年通过社会的指导掌握生活知识与优秀技能后,在社会环境中表现个人的社会道德并展示他们的优秀技能。[7]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的教育都应指向青少年一代人的培养和进步。奥地利教育家马丁·布贝尔则一语道破:“名副其实的教育都是人格教育。”[8]
社会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策略
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思想道德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实证研究中,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发展的影响所占比重为23%左右,学校教育为10%左右,社会环境因素为67%左右。也就是说,社会教育因素在青少年发展中起着主要作用,[9]并且主要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如此,优化社会教育,就成为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的一种合理选择。
强化政府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责任
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各种力量中,政府发挥着主导作用。要改变传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过分强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及主要依靠教育教学手段的状况;要强化政府职责,充分利用行政、法律、经济、教育等多种手段,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生态环境进行整体建设。例如,在古巴,政府对整个社会教育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制定了《古巴共和国青少年法典》,对关涉青少年发展与教育的事项用法律形式进行规定,对整合社会教育资源起到了导向作用。[10]
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环境
在现代社会环境下,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们思想的多样性、选择性、复杂性、多变性增强,这既给青少年提供了自主思考的空间,也容易使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出现相对主义的倾向。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在为青少年思想交流提供新载体的同时,其良莠不分、游戏人生等特点也容易使青少年迷失方向。在这样多元、复杂的环境下,形成稳定、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困难程度要比传统社会大得多,这就需要在整个社会倡导积极的价值取向,形成全社会共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念。面对这个任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极其有限,因此,需要通过社会教育活动来净化社会风气,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古巴,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独立性、国家自主、社会公正、民族团结为核心的共同价值观,它贯穿于社会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高度一致。
为青少年参与社会提供稳定支持
美国学者尤尼斯做了多项研究,发现青少年参加公益性活动有助于其成年期思想道德发展。[11]社会参与是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积极推动因素,然而,在我国,青少年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的积极性日益下降,学校教育中缺少青少年社会参与的机会和渠道。影响青少年社会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因素,如家长并不希望孩子过早地参与社会公益性活动等,也有学校教育因素,如过分强调学习成绩和考核的重要性等,还有个人因素,如认为参与公益性活动难为情等。其中也存在着广泛的社会因素,如社会对青少年的吸纳渠道和方式十分有限,严重制约着青少年社会参与度。因此,在社会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应积极主动开辟青少年参与社会、融入社会的机会和渠道,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吸纳青少年参与的制度和环境。
加强社会教育人员专门化建设
如今,社会教育的专门化和职业化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在传统的社会教育模式中,存在着大量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人员,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青少年宫工作人员、共青团和少先队辅导员、社会热心人士等,他们在帮助青少年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专门化和职业化程度不够,教育缺乏实效性。事实上,社会教育人员的专门化、职业化,不仅能够规范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而且能够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为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因此,推动社会教育工作人员专门化和职业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整体推进社会教育的过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中的作用。
总之,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是一项复杂工作,需要从社会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层面系统展开,只有从整体上对青少年社会教育进行系统构建,形成青少年社会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才能有效发挥社会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文森特·帕里罗,等.当代社会问题[M].周兵,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311.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1.
[3]厉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34.
[4]Bronfenburenner U.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M].In:Vasta R.(Ed.).Annals of Child Development Greenwich CT: JAI Press, 1989(6):187-250.
[5]Harris J R.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 [J].Psychological Review,1995, 102(3):458-489.
[6]詹栋梁.现代社会教育思潮[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1:3.
[7]詹栋梁.社会教育学[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83:517-518.
[8]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等.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301.
[9]佘双好.青少年思想道德现状及健全措施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28-129.
[10]倪铁.古巴青少年保护法律体制论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7):54-60.
[11]陈会昌.道德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204-212.
责任编辑/苗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