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门急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文献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3-03-28郭晶等
郭晶等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门急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为今后职业防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万方、维普、CNKI 3个中文电子数据库进行检索,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采用定性方法总结纳入文献的研究结果。结果:共纳入86篇文献。其研究类型以描述性文献和现状调查为主,分别为55.81%和44.19%;门急诊遭受血源性职业暴露最广群体为护士,常见地点为门诊输液室及急诊科,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原因是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违反操作规程、工作环境复杂。结论:应加强我国门急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控制管理,根据其发生主要原因制定相应措施,做到有的放矢。
【关键词】 门急诊;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血源性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而导致的暴露。相关研究表明80%以上感染由锐器伤所致[1]。已证实20多种病原体可经锐器刺伤接触传播,其中被乙肝、丙肝、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污染的锐器刺伤后相应的病原感染率分别为6%~30%、0.4%~6%和0.25%~0.4%[2-3]。门急诊是医院窗口,是患者就诊第一站,工作性质不同于病房科室,常在患者未明确诊断前就进行处置和抢救,这种特殊环境使门急诊医务人员常被暴露于潜伏期或诊断前的传染性疾病危害因素中,血源性职业暴露成为门急诊医务人员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伤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门急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为卫生管理部门持续改进职业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明确提及我国门急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研究文献。排除标准:排除综述、书信、新闻、评论、文献目录、会议摘要等。
1.2 检索资源 本研究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并手工检索可能漏查文献。
1.3 检索策略 检索时间均为建库到2011年12月31日。检索词包含门急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三部分。包括“门诊”、“急诊”、“门急诊”、“医生”、“护士”、“医护人员”、“医务人员”、“医学生”、“护工”、“经血传播性疾病”、“血源性职业暴露”、“针刺伤”、“锐器伤”。检索式:各部分检索词间用逻辑符“或”(OR)连接,两部分检索词间采用逻辑符“并”(AND)连接,最终获得检索结果。
1.4 数据提取 为保证资料提取的准确性,由两名评价员各自独立提取资料。参照PICO原则(P:研究对象,I:干预措施,C:研究对照,O:研究结果),详细阅读全文后设计表格提取资料。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初检后共442篇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纳入文献86篇。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
2.2 纳入文献的描述
2.2.1 纳入文献类型 纳入86篇文献中,描述性分析文献有48篇占文章总量55.81%;38篇文献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性研究,占文章总量44.19%。
2.2.2 纳入文献的发表年代和作者地区分布 纳入的86篇文献中,最早公开发表关于门急诊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文献是2003年,2004-2011年研究论文逐渐增长,自2009年以来,该方面研究文献突增(图2),说明大家对此关注度逐渐提高。开展研究较多的省份依次有:广东省(9篇)、四川省(8篇)、江苏省(7篇)、山东省(7篇)、广西(6篇)、北京市(5篇),其他省份文献量都少于5篇,特别是边远地区仅为1篇。
2.2.3 纳入文献的研究对象和发生地点 纳入文献研究对象为护士的有78篇、医务人员有6篇、护生有2篇。说明护士仍是遭受血源性职业暴露最广的群体,医生成为血源性职业暴露上升群体,而护生和护工缺乏职业防护知识,应是加强关注的群体。发生地点门诊43篇,由表1可看出由于输液室接触锐器多、工作量大等原因,导致锐器伤发生率居门诊各科之首。应加强对门诊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管理,更多的采用安全注射和器具。《护士条例》明确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为护士提供卫生防护用品[4],说明国家对职业防护的重视。发生地点为急诊的共有43篇,说明急诊是医院接收急危重患者的门户,突发事件多,救治任务重,随机性强,从事侵入性操作机会多,发生锐器伤几率大,医务人员应注重急救中的自我防护,减少职业暴露发生。见表1。
2.3 门急诊医务人员产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 从纳入文献内容看,作者对门急诊医务人员产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原因以及现状进行了分析。见表2。
3 讨论
3.1 纳入文献特征 本研究发现,相关文献起源于2003年,可能与国内非典时期医护人员锐器伤导致高感染率引起人们极大关注有关。自2009年起,该方面研究文献逐年增加,体现近年来医务工作者对门急诊职业安全的需求与重视,也与卫生部颁布《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密切相关。从文献作者地区来说,以广东省最多,说明沿海发达地区较多关注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而边远落后地区缺少对此方面的关注,这可能与关注角度不同及地区经济水平有关。政府应加大对边远及贫困地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建设投入力度,保障医务人员健康。
3.2 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认知不足是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首位原因,情况不容乐观 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认知不足是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首位原因,而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正确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不安全行为的基础,只有加大培训与教育力度,完善职业暴露教育培训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医务人员对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害认识及防范意识,才有利于其自觉程度及不安全行为的最终转变,减少暴露的发生。
3.3 改善门急诊工作环境及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问题值得深究 纳入文献共31篇提及门急诊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与工作环境复杂、工作量大、人力资源不足、易疲劳有关。虽然近年来不少医疗机构大量招聘工作人员,增加医务人员配备比例,但仍未达到解决减轻工作量、解决人力资源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管理部门应设法改善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和环境,合理布局,尽量配齐并优化设备,推广能减少工作量的新型医疗用具,同时合理人员配置,降低劳动强度,缓解门急诊医护人员身心超负荷运转情况。
3.4 应关注医务人员心理负担和自身素养的培养 由于门急诊医务人员工作性质的不同,医务人员心理因素与自身素养也是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之一[5-6]。门急诊医务人员在紧张工作之余,还必须努力学习,积累临床经验,增加了其紧迫感和危机感;同时,由于患者及家属法律意识增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医务人员会时常担心出现医疗事故或差错,导致其心理负担过重,锐器伤发生也越来越多[7]。医院管理者应从不同层面提高医务人员自身素养,加强医院管理,维护医务人员身心健康,同时医务人员学会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减轻工作压力。
4 建议
医院尤其是领导者要高度重视门急诊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日常防护工作,将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纳入在职培训内容,医学院校也应开展职业防护教育课程,强化学生防护意识。工作中,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诊疗技术操作,认真落实标准预防,积极预防职业危害。医院管理上应加强职业防护设施建设,采用工程控制技术,建立和完善暴露后跟踪观察机制与暴露源患者检查,定期为医务人员体检及预防接种,做好环境卫生监测及医疗废物处理工作。科室管理者应合理调配技术力量,减低医务人员工作强度及心理压力,舒缓紧张情绪。此外现有研究中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设计,急需设计严谨的高质量对照研究,并进行长期动态观察,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入的研究资料。
参考文献
[1] 王鲜平,候世科,高进,等.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预防[J].中国医院管理,2004,24(12):56-57.
[2] Elise M B,Ian T W,Craig N S,et a1.Risk and Management of Blood-Borne Infections in Health Care Worer[J].Clinical Microbiology Reviews,2000,13(3):385-407.
[3] 付韶华.锐器伤的危害和职业防护[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6):196-199.
[4] 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护士条例[S].2008.
[5] 章玉兰,杜菊媛.急诊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心理健康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372-1374.
[6] 王永梅.门诊护士锐器伤的发生与自身素养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3):150-152.
[7] Haut E R,Sieoutris C P,Meredith D M,et al.Improved nurse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retention with the transition from a “mandatory consultation”,model to a “semielosed”,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A 1-year prospective valuation [J].Critical Care Medieine,2010,34(2):387-395.
(收稿日期:2012-09-05)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