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2013-03-28张伟宏李国德杨兵
张伟宏 李国德 杨兵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方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直腿抬高角度、疼痛、腰背部疼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复位; 手法治疗; 中医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中医中属于“痹证”范围,发病原因可能为风寒水湿导致经络阻滞,跌倒等导致瘀血凝滞,患者在疾病后还会出现正气亏损等,占腰腿痛的93%左右[1]。中医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采用推拿、针灸、牵引、理疗等。本次实验探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4月本院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有典型临床症状,经过CT等影像检查确诊。排除:腰椎间盘突出伴有钙化和马尾神经压迫,双下肢坐骨神经疼痛等感觉改变,急性外伤,孕产妇,腰椎结核,压缩性骨折,严重内脏器质性疾病患者。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为(45.74±6.59)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1.89±0.57)年。
1.2 方法 患者坐在方凳上,将腰部暴露,双腿分开,屈膝为直角,并避免移动。医生站在患者身后,助手在左前方,压住患者左侧膝盖,双手压住患者髋部,固定骨盆。医生用左手拇指按住患者的患侧棘突。右手按扶肩部,嘱患者做前屈后伸并放松肌肉。然后控制患者的上身,做斜向上的牵引,促进躯干旋转增大。嘱患者张口呼气,并顺势旋转,右扳左顶,感到有松动感后,嘱患者仰卧并休息半小时。随后按揉腰骶部膀胱经和脊背压痛点5 min进行理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治疗后3年的直腿抬高角度、疼痛感和腰背痛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患者取平卧位,将膝关节伸直抬起,引起放射痛后停止,测量大转子外踝连线、床面的角度,取3次平均值。疼痛:采用模糊数字评分方法,患者在0~10分中选择一个数字表示自己感觉的疼痛程度,10分最痛,0分为无痛。腰背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学会的腰背痛评分,满分为35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患者治疗后直腿抬高角度、疼痛、腰背部疼痛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医骨科的常见疾病和多发疾病。中医认为,不荣则痛、久痛多瘀等。手法复位是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髓核回纳,并减少对神经根的压力,缓解患者症状[2]。
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的优势在于:(1)能够调整脊柱的顺应性[3],进而放松和缓解患者腰背部肌肉的痉挛,以松解关节囊,纠正紊乱的小关节,促进脊柱的稳定性;(2)此方法可以改变突出的髓核、神经根两者的位置,并减少髓核的压迫,扩大椎管容量,改善椎管的内环境;(3)反复进行旋转复位有助于松动小关节的粘连,改善患者微循环,缓解腰部疼痛;(4)复位手法纠正了解剖位置的异常情况,恢复了错位的关节,纠正滑膜镶嵌。
此外,研究还发现,使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方法,能够促进病变部位的血管扩张,并增加血流量,促进新陈代谢,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使组织修复,血肿被吸收,消除患者的炎症,缓解疼痛[4]。
复位过程中,患者在牵引拔伸的状态下,进行了旋转和复位,将突出的髓核与神经根进行改变,将粘连松解,纠正椎间失衡,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并改善突出物的直接压迫。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患者通过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后,直腿抬高角度增大,疼痛减轻,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远期疗效与近期疗效均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使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较好的效果,近远期疗效均较为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保军.旋转复位、冲击按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江苏中医药,2011,43(11):60-61.
[2] 袁海光,冯卫星.改良旋转复位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指数及血清IL-6的影响[J].中医药信息,2011,28(1):41-43.
[3] 王长青.骨盆牵引配合旋转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1,27(1):42-43.
[4] 冯卫星,刘智斌.改良旋转复位法结合理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41(7):54-55.
(收稿日期:2012-08-30) (本文编辑:陈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