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探讨

2013-03-28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周敏洁

电子世界 2013年1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毕业生院校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周敏洁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目标为:向建设、生产及服务一线提供具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实际专业操作技能突出的毕业生,是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等院校的突出特点。这也决定了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要走符合这一特点的道路,特别是在新的就业形势下,更要创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一、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现阶段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高职院校因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其毕业生也得到很多技术人才企业的青睐,同时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时代大背景下,也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技术性和实用性特点,使得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很大机遇。另一方面,因为社会环境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误区、用人单位对高学历的盲目崇拜等,个人就业择业观、择业心理的影响以及学校对就业指导教育的成效欠佳等因素,造成了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严重的就业困难。此外当前整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多和动荡的经济形势造成的就业市场的不稳定性,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就更为严峻。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分析

造成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人心理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环境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首先,从认识上,社会大众对高职院校存在误区,片面认为高职院校是末流的学校,其提供的毕业生优秀者甚少,无法与本科生相比。而没有看到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及优势。其次,高职生在学历上得不到社会应有的认可,用人单位用工普遍存在过度追求高学历的现象,对学历的限制为高职生就业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门槛。再次,高校大众教育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毕业生,但是社会用工市场却没有响应的增加,甚至因为动荡的经济环境出现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二)高职毕业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心理因素的影响因素

一方面,高职生就业观念的误区加剧了就业的困难。在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和社会对高职生的认可度不高的影响下,高职生在就业观念上,部分人过于追求短期的功利化,希望毕业就在大城市、大企业工作,不愿意到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和发展中地区去。一味追求待遇高、工作环境好的职业,而没有综合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选择发挥特长、有利于个人成长的职业。另一方面,部分高职生在就业心态上过于急躁或者自卑心理,也是酝酿就业困难的土壤。作为就业主体的毕业生个体,其就业认识不能过于追求短期的功利,同时也要避免因为“学历自卑”引起就业自卑。有部分高职毕业生因为受到社会对高学历的盲目崇拜的影响,在心理上就认为自己知识和能力都不如本科毕业等,从而影响到就业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毕业生个体的因素也是导致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

(三)高职院校自身的教育质量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最近几年整体上面临着高考人数的减少,同时随着社会对三本院校的认可度的不断增加,高职院校的招生工作越来越困难,且生源的质量难以保证。在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压力下,如何实现培养优秀的毕业生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挑战,高职毕业生的质量影响着就业质量。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在认识上对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只是算是就业前指导,一般都是在邻近毕业之际,通过几节就业指导课和几个讲座来完成,或者通过传授部分面试技巧、面试礼仪等表面的技能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适合自己的、有发展潜力的职业产生的作用效果不明显。

三、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面临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学校作为学生与社会的桥梁,在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时候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在目前的大部分高职院校中,学校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一)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在课程设置和教师人才队伍配备上严重不足

在课程设置上,仅仅是把就业指导工作放在准备毕业之时开展,在组织形式上仅以几节课或者几个讲座的形式开展。另外,在教师人员配置上,存在严重的不足。很多高职院校专门从事就业指导服务的老师少之又少,多为其它老师兼职着作就业指导的工作,且即使是专职的老师,其就业指导的知识和能力也难以保证其专业性。这些都是体现了学校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足。

(二)就业指导服务内容和形式过于简单

很多高职的就业服务上:只局限于提供简单的事务性服务工作和手续办理之类的,在就业指导上:局限于提供几个就业知识讲座、简历准备和面试礼仪等,而对学生的正确就业观的形成、学生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等没有提供长期的、专业的指导服务,学校没有形成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化。

四、建立和健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化建设,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必由之路。

(一)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只有高校学校的领导能认识到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从根本上为提高就业指导质量做好前期准备。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从专业教师人才的配备和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保证。同时,要提高就业指导课程在高职课程中的比重,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且不同学期,还要根据实际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和指导。这些都是学校重视的前提下才能开展的,学校的高度重视,是真正打开就业指导工作大门的钥匙。

(二)科学组建就业指导服务机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完善、健全的就业指导服务队伍

要从根本上改变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由兼职教师完成的局面,要确保从事专门就业指导教师的数量,同时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要具备相应的心理学、职业生涯科学设置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从教师队伍上确保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在机构设置上,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建立院级和系级就业指导服务机构,根据工作开展的需要,分别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努力做到从机构设计和专业教师人才配备上确保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在就业指导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多样化

单单是提供基础的事务性服务工作和手续办理基础工作的就业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了。一方面,就业指导课程根据实际的需要纳入正式的必修课之中。另一方,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实践的学习。就业指导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要在实践中学习并运用到实际的就业中去。在课程学习内容上,要充实学习内容,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采取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和请企业到课堂的形式,丰富学习内容,积极加强与企业沟通联系,争取与企业一起创新就业指导教学模式。

(四)加强学生的科学就业观的引导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生是就业的主体,所有的就业指导工作都是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开展,只有提高主体的整体素质,才能使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内容发挥作用,最终实现科学就业。科学就业观的引导工作,贯穿于开学到毕业。首先,做好学生入学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在入学教育中,安排专门的老师介绍专业的详细情况以及本专业目前的就业情况等。强调高职院校的优势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介绍学习本专业所要完成的技术学习和相关的资格证书的情况等。慢慢引导学生开始职业规划设计,做到职业规划从源头做起,并贯穿于整个高职学习过程。

在做好引导职业规划设计的情况下,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社会环境对高职院校的偏见、对学历的重视以及严峻的就业压力等各方面的压力,很容易导致毕业生难以承受就业压力。故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方面,优秀的心理素质在成功就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过硬的心理素质可以从容面对各种面试失败,重新调整心态,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优秀的心态可以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实现学生身份到企业员工的转变。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现成功就业的重要保证。

(五)以市场为导向,开拓就业资源

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的特点是:专业技术人员。针对这一特点,与企业合作是开展就业工作的必由之路。学校就业指导服务部门人员要实施“走出去和请进来”方式,建立与专业相关的企业的长久合作关系,为寻找更多的就业资源和信息服务。在学校建立自己就业资源来源的同时,也要建立和健全学生就业资源信息网络建设,同时教导学生如何对就业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就业指导部门要做好学生就业情况的跟踪工作,收集用工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努力做好与用工企业的关系维护工作,为开拓就业信息服务。对于采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要作为下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的经验总结。

(六)做到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系统化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实现体系化。具体而言,从时间上,就业指导工作要贯穿于学生入学教育到毕业就业整个过程之中;从内容上,包含理论教育、实践学习、技能提高和心理健康辅导等;形式上多种多样,包括单一的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和企业实践等。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体系化建设,能充分发挥学校这个学生与社会的桥梁作用,为毕业生成功就业提供保证。

[1]李玉民.高等院校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

[2]钱贵江.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毕业生院校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