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老师“改”分数

2013-03-27朱连清

高中生·职教与就业 2013年2期
关键词:王磊樟树协商

朱连清

有这样一则新闻《跟老师协商分数》:美国大学的每门课基本上都有个“开门”的传统,如果你对这门课有任何疑惑,或者对自己的论文测验分数不满意,你都可以事先和教授约时间,去找他们协商分数。

作为语文老师,学生的作文分数几乎都是由我 “一锤定音”,毫无回旋的余地。通常学生们拿到作文本后,匆匆浏览一下作文的分数,然后或兴奋,或沮丧地合上作文本,不对分数存在任何疑虑。看完《跟老师协商分数》的新闻后,我想“作文分数”能否成为激发学生写作文兴趣的一个“潘多拉魔盒”呢?于是,开学初,我在班上开展了“找老师‘改分数”的活动。

两周后,第一单元的作文本发了下去,10分钟后……“朱老师,我想这篇作文我可以得95分,请你帮我‘改一下分数?”王磊笑嘻嘻地拿着作文本跑上讲台。“为什么?”我拿起作文本问,“你原来得90分,为什么你觉得可以再加5分呢?”调皮的王磊举着作文本说:“朱老师你看,你在作文评语中写道‘如果你能够将老师带病上课的神态、动作刻画具体一些就更加好了,而现在,我已经根据你的要求在旁边做了认真细致的刻画,所以我觉得针对这个认真的修改,我可以再得5分。”

以往学生们的作文是“完成即价值消失”,如果当真能够通过“改作文分数”的“二次加分”,让学生们提高作文修改的积极性,我又何乐而不为呢!想到这儿,我笑道:“好吧!这也算一个充分的理由,给你再加5分。”“老师,我也要加!”“老师,我也要加!”一时间,教室内响起了一片喊声。

“老师,我的作文我觉得可以得到90分,你这儿给我的评语是错误的。”一天,张翔拿着自己的作文本走来要求“改分”。“是吗?我看一看。”我拿过张翔的作文本认真地看了起来:“这一天,我走在上学的路上,一阵风吹过,树上的叶子就像一群顽皮的小孩,调皮地打着旋儿纷纷落了下来……”旁边是我用红笔打了一个问号,然后写了一句话:“观察生活不仔细,现在是春天,不是秋天,哪来如此多落叶?”

“老师,这几天我每天走在上学的路上,道路两旁的香樟树树叶落了厚厚的一层,这是真的。”张翔委屈地说。“是呀!是呀!春天香樟树真的会落叶,我家附近也是。”听了张翔的叙述,学生们纷纷为他“鸣冤抱不平”。我一下子愣住了,我以自己的“经验”——春天树叶抽出新芽,秋天纷纷落下树叶,来衡量所有的树木,却忘了考虑地域和树种的差别,我才是观察生活不仔细。想到这儿,我连忙把张翔的分数改成了“100”,并且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次老师给你作文100分,一是奖励你善于观察生活,二是奖励你勇于向老师挑战的精神。希望你以后能够再接再厉。”“谢谢朱老师。”教室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掌声。

就这样,我班的“找老师改分数”活动越来越红火。此后,学生们拿到作文本以后不再是匆匆浏览一下分数便“束之高阁”,而是认真地对照老师的评语进行修改,认真地给老师的评语“挑刺”。一时间,“这次,你找老师改分数了吗?”竟然成了同学们之间的问候语。望着同学们空前高涨的写作积极性,我也欣慰地笑了。

(责任编校 田 成)

猜你喜欢

王磊樟树协商
香樟树之恋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香樟树,樟树香
从“古运河的新故事”看提案办理协商
人大协商研究综述
作品选登
不再被“圆”困住
相信香樟树
“根本停不下来”
协商民主的生命力在于注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