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声音”里的职场学问

2013-03-27优米

高中生·职教与就业 2013年2期
关键词:好声音刘欢实力

优米

一般观众看《中国好声音》,可能更多只是娱乐。而在职场精英眼中,“好声音”折射出的却是残酷的职场生存法则。尤其在几个团队考核之后,实力相近的选手让人难以取舍,幕前幕后反映出的职场生存法则,也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

法则一:

不要试图挤进最优秀的队伍,因为优秀的人很多

解析:从《中国好声音》盲选结束那一刻开始,刘欢旗下的学员实力就应该是有目共睹的,接着就是让人直叹残忍的PK。有关李代沫和郑虹离开的话题,都是大家讨论的热点。在强手如云的团队中,想要“出头”难度会大很多。

总结:在高手如云的大公司里,虽然团队实力强,可能会进一步带动你的个人优势提升,但同时也可能让更强的人埋没你的闪光点。

法则二:

如果导师、团队都优秀,

那你要兼具实力和个性

解析:在《中国好声音》盲选阶段,4位导师口中提得最多的一句话应该是:“你的声音很棒,但缺少的是触动我的那一点,这个点就是自己的特色。”

总结:想在强手如林的情况下突围,实力是必不可少的,但能锦上添花的必定是个性,这样你才能事半功倍。

法则三:

下棋时至少要算到3步以后

解析:这里其实说的是前瞻性。在《中国好声音》中,想要避免提前和强手直接相遇,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相对不那么受欢迎的导师。只是这一点,往往是抱着被导师认可心理而来的学员所忽略的。

总结:顺应游戏规则,甚至合理利用规则是必需的,不提前出局才可能让你站上最高点。

法则四:

离开不意味失败,

机遇可能在别处

解析:杨坤的32场演唱会、刘欢的跨年演唱会和三宝的60场音乐剧,搞笑之余其实都是为离开舞台的学员开启了另一扇窗。离开不是结束,至少有学员留下了对音乐的真情。显然,导师的人脉为这些“好声音”带来后续的机会可能更值得人期待。

总结:在这个办公室,你可能是失败者,但换一个环境或许你会如鱼得水。职场有时很神奇,所以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避免职场不良心态

无论是参加比赛,还是决胜职场,莫让不良心态断送好前程。

1.觉得自己不够好。有的人虽然聪明勤快,可一旦委以重任,却总是担心自己不能胜任,变得畏首畏尾。这种自信缺失,会严重打压创造力和积极性。

2.躲避矛盾冲突。为了避免惹麻烦,有的人碰到不同意见,就会连忙躲开。其实,这样做不仅无法表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让人觉得你缺乏竞争力。

3.不懂换位思考。职场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打击,如果缺乏将心比心的能力,则很难得到他人的支持。

4.杞人忧天。做事之前,反复想象可能遇到的困难、失败等负面结果,很容易影响整个团队的热情和动力。

5.总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职业选择,反复纠缠“我选这条路到底对不对”,会让自己在工作中缺乏目标和归属感,难以发挥真正的实力。

6.管不住嘴巴。职场中有些话题可以公开交谈,有些话则只能私下说。如果什么事情都八卦,很容易惹火上身。

(责任编校 田 成)

猜你喜欢

好声音刘欢实力
我们的搞怪实力,真的不容小觑
遇见更好的自己
凭实力
场上拼实力,场下拼表情,就这么拼了
台媒关注“好声音”李代沫吸毒被抓
刘欢一家爱废品
希拉里喊出“巧实力”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