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及诱因
2013-03-27杨天芹
杨天芹
【摘 要】本文剖析了当前税务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依然存在的问题,并对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究,对推进税务干部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问题;诱因
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反腐败力度,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多种规章制度来遏制税务腐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内控机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两权”监督制度的逐步强化,以及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开展,税务干部的廉洁意识明显增强,部门不正之风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广大税务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贪污受贿,以税谋私等。河北省国税局原局长李真、江西省国税局原局长滕国荣、广西柳州市国税局原局长杨立峰等因腐败纷纷落马。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全国仅地税系统因职务犯罪受刑事处罚的厅局级干部13人,处级干部141人,2009年至2011年3年间,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反贪局查办了国税、地税系统的职务犯罪案件3件10人,案件集中发生在税款征收和稽查一线。
一、当前税务干部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依然存在的问题
全国各级税务机关对税务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直很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也取得不少的成绩。但是,在部分或个别税务干部中与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不符的思想意识依然存在。
1、特权思想严重。由于税务干部掌握着税收征收与管理的大权,特权思想和特权作风在一部分税务干部中逐渐形成,甚至在个别税务干部中还比较严重,觉得自己高纳税人一等,以“管理者”自居,视公权为私权。对待纳税人就像主人对待仆人,对纳税人吆五喝六,凡是需要纳税人为其个人服务的地方,理直气壮地认为理所应当。一些税务干部在这种不良思想支配下,把国家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拿着国家俸禄,却不愿为人民和广大纳税人好好办事,而是利用手中权力,挖空心思谋私利,把权力当作商品、当作捞取财物的资本,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是一个税务干部和国家公务员这一神圣称号抛之于九霄云外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2、存有贪腐的欲望。一少部分税务干部错误地认为时下社会风气不好,贪污腐化已成社会的常态,能贪的都在贪,能腐的都在腐,自己为何独善其身?对纳税人的贿赂来者不拒,愉快笑纳。对没有对其物质表示的纳税人拐弯抹角地进行提醒。
还有个别税务干部自认为组织上该给的职务没给,该给的荣誉没给该,该给的待遇没给,心存不满,就想通过违法违纪获取经济利益,精神上的不愉快用物质和金钱添补,以达到心里上的平衡。
3、侥幸心里作祟。 一些税务人员认为自己懂税收业务,外行人弄不懂,只要行为隐蔽、方法巧妙、手段高明、不露痕迹,监察、检察机关能奈我何;就算案发,可以匿藏证据,订立攻守同盟,逃避检查,或自恃关系网密,保护伞厚,认为事情可以“摆平”,自己可侥幸过关;而自己过去的犯罪事实未被发现又会进一步强化其侥幸心理。再看看周围那么多人都有违法违纪行为,均没被纪检监察部门查处,生活依然优哉游哉,难道就偏偏查到“我”头上了,不会的,进行自我安慰,没事,只管整。有了第一次,接着有了第二次,第三次,胆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正,敢收、敢送、敢要、敢占,总是抱着“没事,不会查到我头上”的幻想。如众人皆知的原河北省国税局长李真,飞扬跋扈,公然挑衅法律,最终走上不归路,侥幸心理就是促使其疯狂犯罪的原因之一。
二、存在问题的诱因
凡事有果必有因。为什么税务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了这么长时间,导致税务干部违法违纪行为不断发生的思想根源依然存在,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党风廉政建设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形式化。个别税务机关把制度当“摆设”,满足于照转、照抄、照搬,简单的理解,被动的执行,把印发规定、开会布置等同于落实,停留于喊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未在抓落实、求实效上下功夫。 如个别税务机关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简单的读一遍文件或学习材料,满足于通过手机发送廉政短信,签订家庭廉政承诺书,开展廉政书画展,创办廉政画廊,把廉政格言写在了小扇子、扑克牌上面分发给税务干部等这些表面文章,写起党风廉政建设总结来一套又一套,仔细阅读实质性的工作没有几件,把党风廉政建设当作走过场,真正从思想上改造世界观、触动心灵的教育微乎其微,真正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实远没达到。
2、偏袒有问题的干部。个别税务机关怕自己部门暴露问题太多,破坏部门形象,影响领导政绩,便抱着“家丑不可外外扬”的想法,税务人员出了问题总是内部处理,即便查处违法违纪行为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事论事,低调处理,该深究的不深究,该立案的不立案,该移送的不移送,能瞒则瞒,能捂则捂,真出了问题甚至不惜组织出面“协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反而,在纳税人方面,强调义务较多,而对其应有的权利则相对忽视了;在征税一方,则强调权力与管理比较多,对其在执法和管理中应尽的义务则宣传不够。因此,当纳税人和税务机关因为某一涉税事宜产生争议时,不少纳税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是通过找关系、送礼物等各种方式腐蚀税务人员,毒化了税务系统风气,助长了不正之风的蔓延。
3、有违法违纪的潜在条件。税收制度设计存在缺陷,给税务干部违法违纪提供了潜在条件。法规不健全是造成寻租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譬如,对划分商业和工业、修理业中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不一致,增加了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伸缩性,削弱了税法的刚性;在个人所得税方面,设置纳税等级过多,而按应税项目分类征收又造成有些单位编造项目化整为零;对个体纳税人的管理,起征点的界定很容易掺杂税收征管人员主观因素。并且,部分制度存在漏洞,严密性不强、存有盲区和死角,部分制度政出多门,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矛盾,容易给投机取巧之人钻“空子”和打“擦边球”;部分制度能“定罪”无“量刑”,只规定“不准”和“严禁”,但没有明确违反“不准”和“严禁”如何处理,即使刚刚公布的《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条例》的各项规定,仍然存在不好界定、无法刚性执行的问题。部分制度主体不明,责任不清,致使部门横向之间、干部上下之间互相推卸责任、推诿扯皮,问题得不到处理,责任得不到落实,“板子”打不到具体人身上,制度最终丧失威信。制度的粗、空、虚,必然导致软弱乏力,制度的约束力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税收执法权”和“税务行政管理权”监督制约制度的不完善,导致税务人员在实施权利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和自由裁量权,税收法律方面的缺陷诱使纳税人及税务部门征管人员铤而走险,产生大量的寻租交易。
4、有违法违纪的土壤。一方面,受中国几千年传统观念的影响,征纳双方
管理与被管理、主动与被动、遵从与被遵从深深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此导致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官本位”意识较强,行政管理意识较浓,片面将纳税人看作管理对象,而不是服务对象,习惯于对纳税人发号施令。早在1941年8月时任陕甘宁边区的财政厅厅长南汉宸就说过这样一句话:“税局是最易贪污的机关。”即便是中国历史上最廉洁的时代之一----延安时期,也有一部分税务干部贪污受贿、腐化堕落。纵观几千年的封建史,税官以权谋私的行为是屡禁不止。
另一方面,当前社会不良风气也在侵蚀着税务干部。改革开放三十年,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的同时,不健康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充斥着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准下降、精神空虚、思想混乱的现象在很大范围的人群中存在,也包括部分税务干部。与此同时,现阶段我国收入差别很大,部分富裕阶层的收入来源不合法,尤其是部分官员甚至是高级官员如薄熙来、王立军等生活严重腐化,更带来了人们心里上的不平衡,税务干部也不例外。一旦有机会,就可能实施违法违纪的行为。
5、有违法违纪的机会。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中有这样一句话,“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基层税务工作人员直接与纳税人、纳税单位有着密切的接触,在这种接触中,部分纳税企业为了少交税甚至不交税,首先想到的是把一线税务工作人员作为进行权力寻租的对象,在一线税务人员那里无法得到想要的结果时,就向其上级进行权力寻租。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纳税人通过与税务人员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会计师事务或者税务师事务所腐蚀税务干部,为企业今后涉税业务能够顺利办结‘铺路。可以这样说,纳税人会寻找能寻找到的各种机会、各种途径接近税务干部,采取各种方法、各种手段诱惑税务干部,抵制不了这些诱惑的税务干部就被拉下了水,而且这些诱惑很难被抵挡。大家都知道,部分纳税人每到逢年过节就要给有权力的税务干部送钱送物,然而,却很难找到杜绝收受纳税人贿赂或把贿赂上交组织的、廉洁奉公的典型代表。只有有机会腐败,才有可能腐败。税务干部是腐败的高发人群,正是因为税务干部有腐败的机会和可能。
根据以上分析,当前形势下,推进税务干部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仍然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如何使税务干部不想腐败,不敢腐败,也不能腐败仍是我们廉政教育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百案说法——税务人员违法犯罪案例选编》 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组监察局 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年12月.
[2]《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及《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释义》驻国家税务总局纪检组监察局 中国税务出版社2012年10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2001年4月.
[4]《税务人员廉洁自律“十五不准”》2008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