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聚集试验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与临床研究
2013-03-27喻茂杰刘晓华刘甲辰赵衍江
喻茂杰 刘晓华 刘甲辰 赵衍江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作用,并观察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初发期与急性期的变化价值。方法:在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中加入聚集剂,连续搅拌诱发血小板相互作用聚集成团,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对心肌梗死40例、脑梗死40例、高脂血症40例、健康对照组40例进行血小板聚集试验,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肌梗死组和脑梗死组MAR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血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gT预测血栓早(前)期起重要作用,对心肌梗死的发病起促进作用。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脑梗死; 血小板聚集试验
血小板聚集试验已广泛用于血小板功能缺陷性疾病,临床上用来研究和判断某些出血性病因的发生,但与血小板功能亢进有关的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实验资料迄今文献报道甚少,为此,作者进行前述的实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l 一般资料 心肌梗死组患者(下称心梗)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40~80岁;脑梗死组患者(下称脑梗)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43~78岁;高脂血症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50~70岁,其中心脑梗病例符合WHO关于心脑梗诊断标准。正常健康对照组40例为无心脑血管疾病及高脂血症体检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48~69岁,试验前1周内各组无服药史。
1.2 仪器 LG-PABER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
1.3 试剂 聚集剂,ADP终浓度6×10-6mol/L,由北京世帝科学仪器公司提供。
1.4 试验方法 血小板聚集:取3.28%的枸橼酸钠抗凝血(1:9)500~800 r/min离心5 min,提取富血小板(PRP),再进行2000~2500 r/min离心10 min,提取泛血小板血浆(PPP),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用泛血小板血浆调整PRP至250×10-6/L,用自身PPP作空白,进行血小板聚集试验。观察各组MAR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心肌梗死组、脑梗死组MAR分别为(89.5±11.4)%、(79.5±5.5)%,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38.2±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脂血症组MAR为(63.69±4.7)%,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PAgT均为增高,其中以心梗组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文献报道,心梗和脑梗时,血清存在高浓度脂蛋白(a)[LP(a)],血液血小板总数明显增多[1-5]。大量研究资料表明,LP(a)是心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主要的脂质成份,该脂质能促进血小板异常活化状态。使血小板代谢增强,释放增加,从而成为血小板血栓形成病理基础,可导致血小板早(前)期血栓形成,是血小板聚集升高因素之一,从而证实本文PAgT预测血栓早(前)期起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高脂血症患者PAgT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过氧化脂(LRO)增高[6-10],而LPO有效抑制前列环素(PGI2)合成酶,使PGI2产生能力减低,而血小板血栓素A2(TXA2)形成增加,造成PGI2与TXA2之间平衡失调,使血管收缩效应增强,从而导致冠状动脉闭塞加重,加重血小板聚集(PAgT),是高脂血症患者PAgT增高原因。
血栓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血小板在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在探讨过程中及结合临床资料发现,PAgT在心脑梗疾病中初发期与急性期变化及其作用,本研究的试验结果显示,当MAR为(50±10)%时,即认为存在一些潜在病理过程的急相反应,无临床症状;当MAR为(70±10)%时,提示早期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当MAR≥80%时,发现心肌梗死的危险性上升,特别AMI患者在发病62 h内,PAgT显著升高,提示预后不佳,如果伴有高胆固醇,说明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非常高。综上所述,PAgT是已知冠心病患者未来心脑梗发病和死亡的预测指标,尤其是稳定型心绞痛(SAP)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当PAgT MAR每升高一个标准差,致命性心脑梗死或心性猝死的相对危险性增加50%。其检测可帮助医生和患者提前或更早地预知可能性发生心脑梗死疾病的意外。
参考文献
[1] 龙江山.血小板聚集试验的临床应用与检验医学研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7,30(1):22-23.
[2] 周新.检验医学考核指南[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10-717.
[3] 张丽霞,高三阳,王学荣,等.血小板血栓形成过程中脂蛋白(a)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7,31(1):8-11.
[4] 董承垠.实用心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481-488.
[5] 现代心脏内科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81-1288.
[6] 马长杰.血小板聚集试验的临床应用[J].2007辽宁省临床实验室管理工作研讨会,2007:9-13.
[7] 杨在春.新编临床医学数据手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2:31-37.
[8] 毛雪萍.正确留取标本与检验质量的关系[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7,(12):8374-8375.
[9] 林其燧.临床化学诊断大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39-243.
[10] 陆永绥,张伟民.临床检验管理与技术规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375-379.
(收稿日期:2012-08-07) (本文编辑: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