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陶瓷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策略探讨

2013-03-27冯丹丹

对外经贸 2013年1期
关键词:替代国进口国瓷砖

冯丹丹

(上海海事大学,上海 200135)

一、前言

(一)背景

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出口商品凭借生产要素价格优势,给一些进口国的工业及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另一方面中国被发达国家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中国企业在反倾销诉讼中常遭遇不公正待遇。2011年3月17日,欧盟对中国瓷砖作出反倾销初裁,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除三家企业获得个案处理,少数企业由于配合调查获得32.3%的税率外,1500家国内陶瓷企业都被征收高达73%的惩罚性关税。2011年9月欧盟对中国的瓷砖作出反倾销终裁,将对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瓷砖征收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直至2016年。欧盟此次反倾销调查是中国陶瓷业遭遇的规模最大的反倾销调查。

(二)相关理论及概念

1.倾销的分类

倾销分为偶然性倾销、掠夺性倾销和长期性或者连续性的倾销。偶然性倾销很少受到进口国的反倾销指控。连续性倾销能提高进口国的消费福利,但对进口国相关行业造成影响。掠夺性倾销是最应该受到反倾销制裁的倾销类型。

2.实施反倾销的三个条件

根据世贸组织的《反倾销协议》规定,要实施反倾销措施,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第一,一国的某一商品进入另一国市场的价格低于正常价值。

第二,倾销对进口国同类商品工业造成严重损害或实质损害,或形成了损害威胁,或阻碍某项新建工业的建立。

第三,进口商品低于正常价值的销售与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3.非市场经济地位

非市场经济国家为全部或大体上由国家垄断贸易并由国家规定国内价格的国家。WTO允许成员国以产自第三国的相似产品价格为基础确定的产品价值,作为从此类国家进口的正常价值。就我国而言,商务部《2003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报告》的结论是:2001年我国市场发展程度为69%,超过国际上60%的临界水平。尽管如此,许多国家仍视我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我国采取歧视性的政策,在正常价值上采取替代国政策。

4.陶瓷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陶瓷业包括建筑陶瓷制品、卫生陶瓷制品、特种陶瓷制品、日用陶瓷制品、园林陈设艺术以及其他陶瓷制品制造。

二、中国陶瓷业遭遇反倾销的历史回顾以及分析

(一)中国瓷砖遭遇反倾销的历史回顾

1.2001 年8月印度对我国抛光砖展开反倾销调查;

2.2005 年5月韩国对我国釉面和未上釉瓷砖展开反倾销调查;

3.2006 年3月巴基斯坦对我国釉面和未上釉瓷砖展开反倾销调查;

4.2008 年10月印度对我国釉面砖展开反倾销调查;

5.2009 年12月泰国对我国釉面和未上釉瓷砖展开反倾销调查

6.2010 年6月欧盟对我国有釉和无釉的瓷砖展开反倾销调查

(二)关于欧盟对我国瓷砖反倾销案分析

1.正常价值的确定

此次反倾销调查中,欧盟以美国作为替代国并不合理,原因在于:美国瓷砖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非常高,中国出口的瓷砖产品的定位是中低档瓷砖,中国和美国生产企业在瓷砖行业是不具有可比性的。

2.损害

中国出口到欧盟的瓷砖增幅只有1%,但欧盟本地企业瓷砖销售量却下降40%以上。欧盟把各种原因导致的产量下降嫁祸给中国,指控从中国进口的瓷砖对其本国工业造成损害是不公道的。

三、国外反倾销对我国陶瓷行业的影响

(一)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竞争优势

欧美等国选择国内价格较高的替代国证明倾销行为的存在,忽略我国陶瓷产品的成本优势。对我国产品征收高额的反倾销关税,严重削弱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

(二)挤占了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市场空间

一旦产品被裁定征收反倾销税,其效力一般延续5年,此后经复审程序还可能延长。这就意味着我国产品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排挤。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一旦产品退出市场,其市场份额就会被他人占有,再想夺回失去的市场非常困难,进而导致客户大量流失。

(三)引发负面连锁反应

反倾销调查会引发产品间以及国家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如2001年,印度对中国陶瓷企业抛光砖发起反倾销调查,应诉期内中国企业无一应诉。之后,菲律宾又对中国瓷砖实施为期三年的保障措施,接着埃及也对中国瓷器餐具提出了倾销指控等。

(四)对国内市场造成冲击

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的陶瓷产品在被进口国征收高额反倾销税后,必然受阻于该国市场。此时许多企业会将陶瓷产品返销国内,必然导致出口陶瓷制品大量回流,冲击国内市场,威胁国内相关产业结构和价格体系,进而影响国内陶瓷行业的正常发展。

四、中国陶瓷企业遭遇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一)外部原因

1.反倾销成为各国贸易保护的隐蔽工具

近年来,部分发达国家国际贸易逆差不断扩大,于是不断加强反倾销立法,其目的就是用反倾销来保护本国产业,反倾销成为最常用的贸易保护手段。

2.对中国“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歧视

欧美等国家将我国确定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是造成我国企业被认定为倾销的主要因素。一些国家在进行反倾销调查时,常用经济发展水平远远高于中国的国家作为替代国,这样认定的结果很容易将中国的出口产品确定为倾销。

(二)内部原因

1.出口市场相对集中,国内同行业间恶性竞争激烈

我国一些出口企业得知同行在某一国际市场获得成功后便蜂拥而上,结果导致出口市场过于集中,2009年美国市场份额为17%,欧盟为30%。于是自相压价,造成同业间恶性竞争最终导致反倾销案件的频发。

2.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品牌效应差

我国陶瓷生产企业生产技术落后、研发能力弱导致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低。目前我国80%以上的建筑卫生陶瓷是贴牌产品,品牌意识薄弱导致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足,只好采取低价策略参与竞争,从而引发越来越多的反倾销调查。

3.出口企业应诉不力

由于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意识普遍薄弱,加之存在“搭便车”行为,我国瓷砖出口企业反倾销应诉率极低。即使应诉也由于准备工作不够全面、缺乏及时有效的反倾销预警、行业协会服务不到位等原因而导致应诉失败。

五、中国陶瓷企业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策略

(一)预防策略

1.建立高效预警机制

政府应建立健全针对国外反倾销的预警机制。中国驻外机构应该密切关注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动态并及时向国内企业反馈信息。企业应积极与进口商沟通,及时了解当地陶瓷制品的价格行情走势及同类产品生产经营情况,确定自己出口的商品是否对当地市场构成很大的威胁。

2.确定合理的出口价格

出口企业应密切关注产品在目标市场的需求状况,掌握当地同类产品和其他出口同类产品的国家或地区的定价策略及销售价格,据此制定合理的出口价格,注意缩小和当地产品的价格差距。

3.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针对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情况,我国陶瓷企业应采取多元化市场战略,防止同类产品大量进入同一个市场,进而减少和避免由此引发的同业恶性竞争。

4.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强化品牌意识

陶瓷企业应该大力发展新材料和高技术陶瓷,形成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陶瓷产业集群,实现传统陶瓷产业的转型升级。此外,强化品牌意识,加大品牌研发投入,打造自主品牌,创造品牌效应,掌握产品定价议价的主动权。

5.学习和掌握WTO规则

政府应着力培养一批精通WTO及有关国际经贸规则的专业人才,从而更好地为应诉企业提供咨询和服务。同时加强对企业的指导,普及有关反倾销的法律知识。企业也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国际贸易法规和进口国的相关法律,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应对策略

1.聘请具有专业经验的律师并积极应诉

面对国外反倾销投诉,保护自己的惟一途径就是积极应诉。各国的反倾销程序都十分复杂、专业性很强,因此,聘请高素质的律师十分重要,最好是有“非市场经济国家”反倾销案应诉经验的律师。

2.积极争取获得个体市场经济地位或者分别税率对待

在反倾销调查中,企业要收集资料证明符合“给予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涉案企业市场经济地位待遇标准”,争取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待遇。一旦不符合该标准,应立即提供资料证明符合“对涉案出口企业采用分别税率的标准”,申请“分别税率”待遇。在不得不使用替代国时,我方应积极提出建议,选择某一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相当的市场经济国家作为替代国。

3.争取有关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由于国外对华反倾销的不公平性和歧视性,尤其是对于市场经济地位等问题,应诉企业应积极争取政府、行业协会以及同行企业的支持和配合,多家企业联手既可提高胜诉把握又可分摊应诉费用。

4.要求行政复审和退税

应诉失败后企业有权向反倾销国请求行政复审以终止反倾销措施的实施。当进口商表明作为征税基础的倾销幅度已消除或减少到低于反倾销税的水平,并提供了充分的证据,退税制度允许出口商提出退还反倾销税的请求。

5.谨慎使用反倾销吸收和反倾销规避

被征收反倾销税后,企业应谨慎使用反倾销的吸收和规避措施,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反倾销吸收行为是将反倾销税转移给出口商或生产商。反倾销规避方法包括进口国境内组装、第三国境内组装、产品轻度改变等。陶瓷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选择适合的规避方式。

[1]N.David Palmeter:Injury Determinations in Antidumping and Commtervailing Duty Cases-A Commentary on U.S.practice,21Journal World Trade Law No.130(1987).

[2]段国蕊.国外反倾销研究最新发展及特点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2).

[3]陈茵.中国入世后何以应对反倾销[J].岭南学刊,2002(3).

[4]雅各布·瓦伊纳.倾销: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问题[M].商务印书馆,2003.

[5]郑四华,徐玲娟.建立反倾销数据动态分析预警系统[J].商业时代(理论版),2006(21).

[6]商务部.今后一个时期中国仍处于贸易摩擦多发期[N].人民日报,2004-11-10.

[7]尚明.反倾销WTO规则及中外法律与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3.

[8]高浩荣.韩国如何应对反倾销[J].经济参考报,2001-12-26.

[9]柯戈锋.不公平贸易浅析——基于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问题[J].时代经贸,2008(6).

[10]代中强,梁俊伟.市场化认同的贸易报复与反倾销[J].国际贸易问题,2008(10).

[11]吴学君.出口反倾销博弈规则及对策建议[J].商业时代(理论版),2004(8).

猜你喜欢

替代国进口国瓷砖
自2009年以来中国首次成为未锻压铝及铝材净进口国
Dekorami瓷砖系列:以静态时空讲述瓷砖的故事
比大小招数多
替代国制度的含义(答读者问)
比利时和英国:欧盟最大的香蕉进口国
2013年中国与欧盟分列全球最大钢材出口国和进口国
瓷砖识别
浅谈大面积瓷砖路的施工工艺
论替代国制度及其对策